《管仲與鮑叔牙》的文言文翻譯管仲與鮑叔原文及翻譯

2021-03-06 01:47:39 字數 4742 閱讀 7098

1樓:多肉

一、譯文

管仲,名夷吾,是潁上人。他年輕時,經常與鮑叔牙交遊,鮑叔牙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生活貧困,經常佔鮑叔牙的便宜,但鮑叔牙始終對他很好,沒有怨言。

後來鮑叔牙侍奉齊國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糾。

等到小白立為齊桓公,公子糾被殺死後,管仲也被囚禁起來。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管仲。管仲被任用為齊國的相國以後,執掌齊國的政事,輔助齊桓公成就霸業,九次會集各國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全都仰賴管仲的計謀和策劃。

二、原文: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遊,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

已而鮑叔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也。

擴充套件資料

管鮑之交

起初,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買賣。管仲家裡窮,出的本錢沒有鮑叔牙多,可是到分紅的時候,他卻要多拿。鮑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興,罵管仲貪婪。

鮑叔牙卻解釋說:「他**是貪這幾個錢呢?他家生活困難,是我自願讓給他。

」有好幾次,管仲幫鮑叔牙出主意辦事,反而把事情辦砸了,鮑叔牙也不生氣,還安慰管仲,說:「事情辦不成,不是因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為時機不好,你別介意。」管仲曾經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罷免,鮑叔牙認為不是管仲沒有才能,而是因為管仲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

管仲曾經帶兵打仗,進攻的時候他躲在後面,退卻的時候他卻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願再跟他去打仗。鮑叔牙卻說:

「管仲家裡有老母親,他保護自己是為了侍奉母親,並不真是怕死。」

鮑叔牙替管仲辯護,極力掩蓋管仲的缺點,完全是為了愛惜管仲這個人才。管仲聽到這些話,非常感動,嘆口氣說;「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牙啊!」管仲和鮑叔牙就這樣結成了生死之交。

鮑叔牙(西元前723年或西元前716年-前644年)姒姓,鮑氏,名叔牙。潁上(今屬安徽)人。春秋時期齊國大夫。

早年輔助公子小白(即後來的齊桓公),齊襄公十二年(西元前686年)協助公子小白奪得國君之位,並推薦管仲為相。齊桓公三十年(西元前656年),參與「召陵之盟」使諸國尊齊王霸主。齊桓公四十一年(西元前645年),鮑叔牙稱相,並在不久後病逝。

在鮑叔牙的協助下,在齊國順利實行了他的治國之道。鮑叔牙為政重教化,使齊國迅速由亂轉治,由弱變強,齊桓公也成了春秋時期的第乙個霸主。

管仲(約西元前723年-西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潁上人(今安徽潁上),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齊僖公三十三年(西元前698年),管仲開始輔助公子糾。齊桓公元年(西元前685年),管仲任齊相。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

齊桓公四十一年(西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2樓:drar_迪麗熱巴

管仲,名夷吾,是潁上人。他年輕時常和鮑叔牙交往,鮑叔知道他有才幹。管仲因貧窮,經常沾鮑叔的便宜,鮑叔始終能很好地對待他,不因此而說他的閒話。

後來鮑叔侍奉齊國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糾。當小白被立為齊國國君的時候,公子糾被殺,管仲也被囚禁。鮑叔就向齊桓公推薦管仲。

管仲說:「我當初貧窮時,曾和鮑叔一起做生意,分錢財,自己多拿,鮑叔不認為我貪財,他知道我貧窮啊!我曾經替鮑叔辦事,結果使他處境更難了,鮑叔不認為我愚蠢,他知道時運有利有不利。

我曾經三次做官,三次被國君辭退,鮑叔不認為我沒有才能,他知道我沒有遇到時機。我曾經三次作戰,三次逃跑,鮑叔不認為我膽怯,他知道我家裡有老母親。公子糾失敗了,召忽為之而死,我卻被囚受辱,鮑叔不認為我不懂得羞恥,他知道我不以小節為羞,而是以功名沒有顯露於天下為恥。

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啊!」

鮑叔推薦管仲以後,自己甘願做他的下屬。鮑叔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國吃俸祿,得到了封地的有十多代,常常成為有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讚美管仲的才幹,而讚美鮑叔能了解人。

①管仲(約西元前723年-西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潁上人(今安徽潁上),周穆王的後代。

②鮑叔牙(西元前723年或西元前716年-前644年)姒姓,鮑氏,名叔牙。潁上(今屬安徽)人。春秋時期齊國大夫。

3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遊,鮑叔知其賢。

管仲貧困,常欺 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 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

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 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管仲曰:

「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 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 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 遭時也。

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 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 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 十餘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譯文:管仲,名夷吾,是潁上人。青年時經常與鮑叔牙交往,鮑叔知道他有 賢才。

管仲家境貧困,經常佔鮑叔牙的便宜,鮑叔卻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將這事 聲張出去。後來鮑叔輔佐齊國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糾。到了小白立為桓公 的時候,公子糾被殺死,管仲也被囚禁。

鮑叔就向桓公保薦管仲。管仲被錄用以 後,在齊國掌理政事,齊桓公因此而稱霸,多次會合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 的謀略。管仲說:

「當初我貧困的時候,曾經同鮑叔一道做買賣,分財利往往自 己多得,而鮑叔不將我看成貪心漢,他知道我貧窮。我曾經替鮑叔出謀劃策,結 果事情給弄得更加困窘和無法收拾, 而鮑叔不認為我愚笨,他知道時機有利和不 利。我曾經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國君斥退,鮑叔不拿我當無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 沒遇上好時運。

我曾經多次打仗多次退卻,鮑叔不認為我是膽小鬼,他知道我家 中還有老母。公子糾爭王位失敗之後,我的同事召忽為此自殺,而我被關在深牢 中忍辱苟活,鮑叔不認為我無恥,他知道我不會為失小節而羞,卻為功名不曾顯 耀於天下而恥。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啊!

」鮑叔薦舉了管仲之後,甘 心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孫世世代代享受齊國的俸祿,有封地的就有十幾代人, 常常是著名的大夫。天下人不稱讚管仲的賢能,而稱讚鮑叔善於識別人才。

管仲與鮑叔原文及翻譯

4樓:116貝貝愛

原文: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

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

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噁。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與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翻譯:管仲說:「當初我貧困的時候,曾經同鮑叔一道做買賣,分財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鮑叔不將我看成貪婪的人,他知道我貧窮。

我曾經替鮑叔出謀辦事,結果事情給弄得更加處境惡劣,而鮑叔不認為我是愚笨的人,他知道時機有利和不利。

我曾經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國君斥退,鮑叔不拿我當無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沒遇上好時運。我曾經多次打仗多次退卻,鮑叔不認為我是膽小鬼,他知道我家中還有老母。

公子糾爭王位失敗之後,我的同事召忽為此自殺,而我被關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鮑叔不認為我無恥,他知道我不會為失小節而羞,卻為功名不曾顯耀於天下而恥。

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啊!」鮑叔薦舉了管仲之後,甘心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國享有俸祿,得到封地的有十幾代,多數是著名的大夫。

因此,天下的人不稱讚管仲的才幹,反而讚美鮑叔能夠識別人才。

管仲在齊國執政為相之後,憑藉小小的齊國濱臨大海的地理條件,流通貨物,積累財富,富國強兵,與普通人同好同惡。所以他的著作中說:「糧倉充實就知道禮節;衣食飽暖就懂得榮辱;君王的享用有一定制度,六親就緊緊依附;禮、義、廉,恥的倫理不大加宣揚,國家就會滅亡。

頒布政令就好像流水的源頭,要能順乎民心。」所以他的政令淺顯而易於推行,一般人所嚮往的,就因勢而給予;一般人所不贊成的,就順應而革除。

此文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管仲傳》

寫作背景:

「管鮑」,是指西元前7世紀中國春秋時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鮑叔牙,他們倆是好朋友。管仲比較窮,鮑叔牙比較富有,但是他們之間彼此了解、相互信任。

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的友情,已成為中國代代流傳的佳話。在中國,人們常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親密無間、彼此信任的關係。

據說,周初分封了幾百個諸侯國,到春秋時期只剩下一百多個,其中比較大的只有齊,晉、楚、秦、魯、衛、燕、宋、陳、蔡、鄭、曹、吳、越等十幾個國家。這些諸侯國,都想自己當上霸主。

因此,大國爭霸成為春秋時期的主要特點,先後出現了五個霸主,這就是歷史書上所說的春秋五霸。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

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廬、越王勾踐。齊桓公最先當上了霸主。

作者簡介: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

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虎與刺蝟》的文言文的解釋文言文翻譯《虎與刺蝟》

虎與刺蝟 1 有一大蟲,欲向野中覓食,見一刺蝟仰臥,謂是肉臠 2 欲銜之。忽被蝟卷著鼻,驚走,不知休息,直至山中,困乏,不覺昏睡,刺蝟乃放鼻而走。大蟲忽起歡喜,走至橡樹下,低頭見橡鬥 3 乃側身語云 旦來遭 4 見賢尊 5 願郎君且避道!難點註解 1 本篇選自隋代侯白撰寫的笑話集 啟顏錄 2 臠 切...

蜘蛛與蛇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螳螂捕蛇,蜘蛛與蛇的譯文

原文 嘗見一蜘蛛 復布網壁間制,離地約二三尺,一大bai蛇過其下,昂首欲吞du蜘蛛zhi,而勢稍不及,久 dao之,蛇將行矣,蜘蛛忽懸而下,垂身半空,諾將追蛇者,蛇怒,復昂首欲吞之,蜘蛛引絲疾上,久之,蛇又將行矣,蜘蛛復懸絲疾下,蛇復昂首待之,蜘蛛仍還守其網,如是者三司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

文言文 《破缸救友》與翻譯,破缸救友文言文翻譯!

司馬光生來 七歲,凜然如 自,聞講 左氏春秋 愛之bai,退為du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zhi不釋書dao 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司馬光長到七歲,嚴肅莊重的像成年人,聽到別人講 1 左氏春秋 很喜愛它,回來給家裡人講述,就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