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漢景帝統治時期漢朝設會出現了怎樣的局面

2021-03-06 04:26:12 字數 4473 閱讀 7815

1樓:今天的邂逅

景帝即位後,繼續執行重農抑商這一既定國策。景帝說:「農,天下之本也。

**珠玉,飢不可食,寒不可衣,以為幣用,不識其始終。」因此,他多次下令郡國**以勸勉農桑為首要政務。景帝允許居住在土壤貧瘠地方的農民遷徙到土地肥沃、水源豐富的地方從事墾殖,並「租長陵田」給無地少地的農民。

同時,還多次頒詔,以法律手段,打擊那些擅用民力的官吏,從而保證了正常的農業生產。景帝曾兩次下令禁止用穀物釀酒,還禁止內郡以粟喂馬。文景時期的社會漸趨穩定,物價日益低廉,據學者統計,在整個西漢時期,文景統治的近40年內,直接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公尺價**的幅度最大,這就為其他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漢武帝時期是西漢王朝最強盛的時期, **景之治的休養生息等一系列的發展經濟與民生政策之後,西漢王朝的國力已蒸蒸日上。漢武帝在承襲這些政策同時,積極準備軍事力量的發展。

繼位後,先平定南方閩越國的動亂。後開始著手以軍事手段代替帶有屈辱性質的和親政策來徹底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脅。派名將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封狼居胥,將當時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陰山甚至更遠。

在對匈奴的戰爭同時,採取和平手段和軍事手段使西域諸國臣服。喪失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區後,匈奴王庭遠遷漠北,從此一蹶不振,這就基本解決自西漢初期以來匈奴對中原的威脅,為後來把西域併入中國版圖奠定基礎。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由此而始。

漢武帝繼續父親生前推行的養生息民政策,進一步削弱諸侯的勢力,頒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加強**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管理,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

思想上,採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為儒學在古中國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當然,漢武帝時期,漢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揚儒學的同時,漢武帝亦採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的權威和顯示皇權的地位。

因此,漢學家認為這更應該是以儒為主以法為輔,內法外儒的一種體制,對廣大百姓宣揚儒道以示**的懷柔,而對**內部又施以嚴酷的刑法來約束大臣。

2樓:向婷藝

政治:清靜恭儉

對於景帝在政治上的傳統評價是「清靜恭儉」:「清」,是為政少事;「靜」,是安定百姓;「恭」,是善待臣民;「儉」,是節省汰用。景帝繼續執行黃老無為政治,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重農抑商,發展經濟   景帝即位後,繼續執行重農抑商這一既定國策。景帝說:「農,天下之本也。

**珠玉,飢不可食,寒不可衣,以為幣用,不識其始終。」因此,他多次下令郡國**以勸勉農桑為首要政務。   景帝允許居住在土壤貧瘠地方的農民遷徙到土地肥沃、水源豐富的地方從事墾殖,並「租長陵田」給無地少地的農民。

同時,還多次頒詔,以法律手段,打擊那些擅用民力的官吏,從而保證了正常的農業生產。景帝曾兩次下令禁止用穀物釀酒,還禁止內郡以粟喂馬。   文景時期的社會漸趨穩定,物價日益低廉,據學者統計,在整個西漢時期,文景統治的近40年內,直接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公尺價**的幅度最大,這就為其他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輕徭薄賦,約法省禁   景帝時期,對農民的剝削(賦役)、壓迫(法律),較以前有所減輕。所謂約法省禁,就是法令要西漢帛書簡約,刑網要寬疏。前元元年(前156年),景帝即位伊始就頒布了詔令:

「令田半租」,即收取文帝時十五稅一之半,即三十稅一。從此,這一新的田租稅率成為西漢定製。在降低田租的第二年(前155年),景帝又下令推遲男子開始服徭役的年齡三年,縮短服役的時間。

這一規定一直沿用至西漢昭帝時代。   景帝在法律上實行輕刑慎罰的政策:其一,繼續減輕刑罰,如前所述,對文帝廢肉刑改革中一些不當之處的修正。

其二,強調用法謹慎,增強司法過程中的公平性。其三,對特殊罪犯給予某些照顧。   發展教育,打擊豪強   景帝時期,由於社會經濟的恢復及發展已達到相當的程度,所以統治階級上自景帝,下至郡縣官都逐漸重視文教事業的發展。

當時在教育領域中最突出的就是文翁辦學。   文翁,廬江郡舒(今安徽廬江縣西南)人,年輕時就好學,通曉《春秋》,以郡縣吏被察舉(即郡國守相經過考察後向朝廷推薦),景帝末年任命他為蜀郡太守。文翁首創了郡國官學,對文化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他的成就得到後人的肯定,武帝很讚賞文翁的辦學模式,在全國予以推廣。

  景帝一面弘揚文教禮儀,一面又打擊豪強。為了保證上令下達,景帝果斷地採取了多項措施,重要的有兩項:一是在修建陽陵時,效法漢高祖遷徙豪強以實關中的做法,把部分豪強遷至陽陵邑,使他們宗族親黨相互分離,削弱他們的勢力,以達到強幹弱枝的目的。

二是任用酷吏,如郅都、寧成、周陽等,嚴厲鎮壓那些橫行郡國、作奸犯科者,收到了殺一儆百的功效,使那些不法豪強、官僚、外戚等人人股栗,個個惴恐,其不法行為大大收斂,這便區域性地調整了階級關係,有利於社會的發展。   由於推行了上述措施,就進一步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人口翻番,國內殷富,府庫充實。

據說,景帝統治後期,國庫裡的錢堆積如山,串錢的繩子都爛斷了;糧倉滿了,糧食堆在露天,有的黴腐了。但是,文景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又帶來了貧富懸殊的分化。這種狀況,既為後來漢武帝實施「雄才大略」,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也給西漢中期帶來了新的社會問題。

儲位:明爭暗鬥

太子的廢立將導致統治集團權利的重新分配,各種矛盾可能在此時突然爆發,所以是君主政體最薄弱、最危險的環節。景帝從登基那天起就無時無刻不在考慮身後的儲位問題,他一共生了14個兒子,卻沒有乙個嫡出。原來,景帝的正妻薄皇后,是祖母薄太后的娘家孫女,在他做太子時由祖母指定包辦的。

薄皇后始終未生一男半女,於是便引起了對儲位激烈的明爭暗鬥。   對儲位的明爭   明爭儲位的是他的胞弟、母親竇太后最疼愛的兒子梁王劉武。皇后薄氏無子,加上劉武有賢王之名、廣袤的封土和在平定七國之亂中立下的赫赫戰功。

竇太后意欲在景帝駕崩之後,由梁王入繼大統。   漢景帝自己也有過失。前元三年(前154年)初,即七國之亂爆發前夕,梁王入朝,當時景帝尚未立太子。

一日,景帝朝宴梁王,酒醉後說:「朕千秋之後當傳位於梁王。」梁王自是心中竊喜。

參事竇嬰說:「漢法之約,傳子嫡孫。今帝何以得傳弟,擅亂高祖約乎?

」景帝酒醒後驚悟失言,此議擱置起來。   七國之亂平定後,立嗣矛盾更加突出。竇太后再度暗示景帝傳位於梁王,景帝命袁盎等去勸誡太后,袁盎對竇太后說:

「從前宋宣公不立子而立弟,引發了五世之亂。小不忍,害大義,必生事端。所以《春秋》認為傳子才是正確的。

」竇太后自知理虧,從此不再提及此事,遣梁王歸國。   爭儲位的暗鬥   暗鬥的主角是漢武帝的母親王夫人。王夫人全名王娡,槐裡(今陝西興平縣境)人,父王仲,生母為臧兒。

兄弟王信、田蚡、田勝、妹王兒姁,曾嫁金王孫生女金俗。由其母將她與其妹王兒姁送進劉啟的太子宮。   王夫人入宮後給劉啟生下4個孩子,一龍三鳳,前3個均是女孩,分別是平陽公主、南宮公主和隆慮公主,而龍胎,就是後來威名遠播的漢武帝劉徹,生於景帝即位不久的前元元年(前156年),《漢武故事》稱其出生於七月初七。

  據傳劉徹天生聰穎過人,慧悟洞徹,進退自如。《史記》記載是其母王夫人「夢日入懷」,當時人視為吉兆。野史《漢武帝內傳》載:

「至三歲,景帝抱於膝上,撫念之……試問兒:『樂為天子否?』對曰:

『由天不由兒。願每日居宮垣,在陛下前戲弄。』」小劉徹信口而應的回答,使劉啟不得不對這個兒子另眼看待。

劉徹有驚人的記憶力,求知慾特別強,尤愛讀書中古代聖賢帝王偉人事蹟,過目不忘。景帝深感詫異。   景帝四年(前153年),因薄後無子,劉啟最初遵照『立長』的傳統立自己的庶長子劉榮為太子,史稱「慄太子」。

同時立當時四歲(古代按虛歲計算)的劉徹為膠東王。   劉嫖是漢景帝的同母姐姐,館陶長公主。她希望自己的女兒(俗稱陳阿嬌)能成為皇后,就想把女兒許給太子劉榮。

不料劉榮生母栗姬因厭惡館陶屢次給景帝進獻美女而拒絕這樁婚事。館陶十分惱火,轉而來討好景帝的另一位寵妾王娡王夫人,要把女兒許配給劉徹,《漢武故事》認為景帝最初並不認同這門婚事(「上未許」),究其原因,可能與陳氏和劉徹年紀有關。   歷代正史野史都不曾記載漢武帝第一任皇后陳氏的出生年月,但一般都認為陳氏是劉徹表姐,這是有原因的。

劉徹生於西元前156年,西元前154年,劉徹虛歲三歲的時候,景帝五子江都王劉非十五歲(《史記·五宗世家》:江都易王非,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為汝南王。吳楚反時,非年十五,有材力,上書願擊吳),劉非和景帝四子劉餘同母(推斷老四劉餘至少16歲),景帝長子劉榮、次子德、三子閼於同母(假定老三和老四同歲,老二比老三大一歲,劉榮比老二大一歲),由此推斷,此時的劉榮至少也是十八歲了,第二年(西元前153年)劉榮被立為太子,館陶求親被拒,此時劉榮至少十九歲,漢代這個年紀早已可以承擔延續香火的責任了,陳後此時至少十三四歲方可與劉榮婚配生子。

而劉徹此時虛四歲。由此可見,劉徹和陳後年齡相差可能十歲甚至更多。   陳氏和劉徹訂婚之後,館陶長公主屢屢向景帝稱讚劉徹如何聰明,如何達理,使景帝更加喜愛劉徹。

同時,長公主經常向景帝進讒,誣陷栗姬。   王娡王夫人暗中派人催促大臣奏請立慄姬為皇后。前元七年(前150年)十一月,一次朝會上大行官奏道「子以母貴,母以子貴」,請封太子母親栗姬為皇后。

景帝大怒,案誅大行,廢慄太子劉榮為臨江王。半年後,王夫人被立為皇后,7歲的劉徹被立為太子。 ,漢武帝其實是王霸兼用,一方面用法武力統治,一方面用儒精神統治.

王道就是儒家,霸道就是法家。封建統治者的乙個特點,就是**,最喜歡的就是法家。法家告訴他怎樣統治臣子駕馭百姓,但他又希望天下百姓按照儒家思想,尊卑有序。

對外推行儒家,自己喜歡法家,儒表法裡,這是歷代君王最本質的東西

漢武帝統治時期,西漢到了鼎盛時期他採取了哪些措施

復1 政治上實行削藩,加強 集製權。2 經濟上將地方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 實行抑商政策。3 軍事上大力反擊匈奴,進一步發展和鞏固了國家統一。4 思想上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以儒家思想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漢武帝實現了大統一,使漢朝進入鼎盛時期,請舉出他為實現大統一所採取的措施兩項 1 政治方面 1改...

漢武帝時期在經濟上有哪些措施促成了漢朝大一統局面的形成,請簡單概括

他開創了 漢武盛世 使漢朝經濟極速上公升,又3次大規模攻打匈奴 創辦太學,修都江堰修長城,主要絲綢之路 時期在經濟上有哪些措施促成了漢朝大一統局面的形 漢武帝的時代,也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偉大時代之一。請你結合所學的史實說一說漢武帝在位時期,在政治 思想文化 經濟和軍事上都採取了哪些...

漢武帝為什麼成功 而漢景帝卻失敗呢

諸侯在自己的封地,有絕對的統治權力,是乙個完全自治的小王國。這個不用我多說。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建議 削藩策 首先將諸侯王們的封地減小。內容是 削奪趙王的常山郡 膠西王的六個縣 楚王的東海郡和薛郡 吳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諸王們的利益受到嚴重的損害,當然都會不願意的,結果以吳王劉濞 是劉邦哥哥的兒子,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