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凹凸小田螺
1、賞析
《鷓鴣》是唐代詩人鄭谷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全詩描繪了鷓鴣的外形和聲音,表達遊子的淒苦和強烈思歸之情,構思精妙,饒有意味。
2、全文如下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裡啼。
遊子乍聞徵袖溼,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3、譯文
鷓鴣在溫暖的煙色荒地上面嬉戲,只見他們五彩斑斕的羽毛那麼整齊;
看它們的行動舉止,類別與平日活潑的山雞相象。
天空陰沉雨水淋漓的時候,從巴丘湖,洞庭湖東南湖邊的青草地上經過;
黃陵廟花瓣飄落,只聽鷓鴣的啼叫聲音。
身在異鄉的客人剛一聽到鳴叫,就不由自主抬起手臂,聽任淚水沾濕衣袖;
美麗的女子剛一聽到鳴叫,開口唱和一曲充滿相思情意的《山鷓鴣》,青黑色的眉毛黯然低垂。
寬闊的湘江上鷓鴣叫聲此起彼伏,同是不幸境遇的人們的情懷水**融;
茂密的竹林叢中深處鷓鴣尋找溫暖的巢穴,夕陽就要落山,帶來悲涼的苦意。
4、作者簡介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唐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
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
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台編》。
2樓:夢逐漸遠去
原文: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裡啼。
遊子乍聞徵袖溼,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賞析:鷓鴣,產於我國南部,形似雌雉,體大如鳩。其鳴為「鉤輈格磔」,俗以為極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其聲以抒寫逐客流人之情。
鄭谷詠鷓鴣不重形似,而著力表現其神韻,正是緊緊抓住這一點來構思落墨的。
開篇寫鷓鴣的習性、羽色和形貌。鷓鴣「性畏霜露,早晚希出」(崔豹《古今注》)。「暖戲煙蕪錦翼齊」,開首著一「暖」字,便把鷓鴣的習性表現出來了。
「錦翼」兩字,又點染出鷓鴣斑斕醒目的羽色。在人的心目中,鷓鴣的高雅風致甚至可以和美麗的山雞同列。在這裡,詩人並沒有對鷓鴣的形象作工雕細鏤的描繪,而是通過寫其嬉戲活動和與山雞的比較作了畫龍點睛式的勾勒,從而啟迪人們豐富的聯想。
首聯詠其形,以下各聯詠其聲。然而詩人並不簡單地摹其聲,而是著意表現由聲而產生的哀怨淒切的情韻。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東南;黃陵廟,在湘陰縣北洞庭湖畔。
傳說帝舜南巡,死於蒼梧。二妃從徵,溺於湘江,後人遂立祠於水側,是為黃陵廟。這一帶,歷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遷客流人到此最易觸發羈旅愁懷。
這樣的特殊環境,已足以使人產生幽思遐想,而詩人又蒙上了一層濃重傷感的氣氛:瀟瀟暮雨、落紅片片。荒江、野廟更著以雨昏、花落,便形成了一種淒迷幽遠的意境,渲染出一種令人魂消腸斷的氛圍。
此時此刻,畏霜露、怕風寒的鷓鴣自是不能嬉戲自如,而只能愁苦悲鳴了。然而「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裡啼」,反覆吟詠,似又象遊子徵人涉足淒迷荒僻之地,聆聽鷓鴣的聲聲哀鳴而黯然傷神。鷓鴣之聲和徵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這二句之妙,在於寫出了鷓鴣的神韻。作者未擬其聲,未繪其形,而讀者似已聞其聲,已睹其形,並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風韻了。對此,沈德潛讚嘆地說:
「詠物詩刻露不如神韻,三四語勝於『鉤輈格磔』也。詩家稱鄭鷓鴣以此」(《唐詩別裁》),正道出這兩句詩的奧秘。
五、六兩句,看來是從鷓鴣轉而寫人,其實句句不離鷓鴣之聲,承接相當巧妙。「遊子乍聞徵袖溼」,是承上句「啼」字而來,「佳人才唱翠眉低」,又是因鷓鴣聲而發。佳人唱的,無疑是《山鷓鴣》詞,這是仿鷓鴣之聲而作的淒苦之調。
閨中**面對落花、暮雨,思念遠行不歸的丈夫,情思難遣,唱一曲《山鷓鴣》吧,可是才輕抒歌喉,便難以自持了。詩人選擇遊子聞聲而淚下,佳人才唱而蹙眉兩個細節,又用「乍」、「才」兩個虛詞加以強調,有力地烘托出鷓鴣啼聲之哀怨。在詩人筆下,鷓鴣的啼鳴竟成了高樓**相思曲、天涯遊子斷腸歌了。
在這裡,人之哀情和鳥之哀啼,虛實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最後一聯:「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詩人筆墨更為渾成。
「行不得也哥哥」聲聲在浩瀚的江面上迴響,是群群鷓鴣在低迴飛鳴呢,抑或是佳人遊子一「唱」一「聞」在呼應?這是頗富想象的。「湘江闊」、「日向西」,使鷓鴣之聲越發悽唳,景象也越發幽冷。
那些怕冷的鷓鴣忙於在苦竹叢中尋找暖窩,然而在江邊踽踽獨行的遊子,何時才能返回故鄉呢?終篇宕出遠神,言雖盡而意無窮,透出詩人那沉重的羈旅鄉思之愁。清代金聖嘆以為末句「深得比興之遺」(《聖嘆選批唐才子詩》),這是很有見地的。
詩人緊緊把握住人和鷓鴣在感情上的聯絡,詠鷓鴣而重在傳神韻,使人和鷓鴣融為一體,構思精妙縝密,難怪世人譽之為「警絕」了。
3樓:匿名使用者
【簡析】 開篇寫鷓鴣的習性、羽色和形貌。鷓鴣「性畏霜露,早晚希出」(崔豹《古今注》)。「暖戲煙蕪錦翼齊」,開首著一「暖」字,便把鷓鴣的習性表現出來了。
「錦翼」兩字,又點染出鷓鴣斑斕醒目的羽色。在詩人的心目中,鷓鴣的高雅風致甚至可以和美麗的山雞同列。在這裡,詩人並沒有對鷓鴣的形象作工雕細鏤的描繪,而是通過寫其嬉戲活動和與山雞的比較作了畫龍點睛式的勾勒,從而啟迪人們豐富的聯想。
【詳細描述】 首聯詠其形,以下各聯詠其聲。然而詩人並不簡單地摹其聲,而是著意表現由聲而產生的哀怨淒切的情韻。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東南;黃陵廟,在湘陰縣北洞庭湖畔。
傳說帝舜南巡,死於蒼梧。二妃從徵,溺於湘江,後人遂立祠於水側,是為黃陵廟。這一帶,歷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遷客流人到此最易觸發羈旅愁懷。
這樣的特殊環境,已足以使人產生幽思遐想,而詩人又蒙上了一層濃重傷感的氣氛:瀟瀟暮雨、落紅片片。荒江、野廟更著以雨昏、花落,便形成了一種淒迷幽遠的意境,渲染出一種令人魂消腸斷的氛圍。
此時此刻,畏霜露、怕風寒的鷓鴣自是不能嬉戲自如,而只能愁苦悲鳴了。然而「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裡啼」,反覆吟詠,似又象遊子徵人涉足淒迷荒僻之地,聆聽鷓鴣的聲聲哀鳴而黯然傷神。鷓鴣之聲和徵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這二句之妙,在於寫出了鷓鴣的神韻。作者未擬其聲,未繪其形,而讀者似已聞其聲,已睹其形,並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風韻了。對此,沈德潛讚嘆地說:
「詠物詩刻露不如神韻,三四語勝於『鉤輈格磔』也。詩家稱鄭鷓鴣以此」(《唐詩別裁》),正道出這兩句詩的奧秘。
五、六兩句,看來是從鷓鴣轉而寫人,其實句句不離鷓鴣之聲,承接相當巧妙。「遊子乍聞徵袖溼」,是承上句「啼」字而來,「佳人才唱翠眉低」,又是因鷓鴣聲而發。佳人唱的,無疑是《山鷓鴣》詞,這是仿鷓鴣之聲而作的淒苦之調。
閨中**面對落花、暮雨,思念遠行不歸的丈夫,情思難遣,唱一曲《山鷓鴣》吧,可是才輕抒歌喉,便難以自持了。詩人選擇遊子聞聲而淚下,佳人才唱而蹙眉兩個細節,又用「乍」、「才」兩個虛詞加以強調,有力地烘托出鷓鴣啼聲之哀怨。在詩人筆下,鷓鴣的啼鳴竟成了高樓**相思曲、天涯遊子斷腸歌了。
在這裡,人之哀情和鳥之哀啼,虛實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最後一聯:「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詩人筆墨更為渾成。「行不得也哥哥」聲聲在浩瀚的江面上迴響,是群群鷓鴣在低迴飛鳴呢,抑或是佳人遊子一「唱」一「聞」在呼應?這是頗富想象的。
「湘江闊」、「日向西」,使鷓鴣之聲越發悽唳,景象也越發幽冷。那些怕冷的鷓鴣忙於在苦竹叢中尋找暖窩,然而在江邊踽踽獨行的遊子,何時才能返回故鄉呢?終篇宕出遠神,言雖盡而意無窮,透出詩人那沉重的羈旅鄉思之愁。
清代金聖嘆以為末句「深得比興之遺」(《聖嘆選批唐才子詩》),這是很有見地的。詩人緊緊把握住人和鷓鴣在感情上的聯絡,詠鷓鴣而重在傳神韻,使人和鷓鴣融為一體,構思精妙縝密,難怪世人譽之為「警絕」了。
《鷓鴣詩》的詩句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鷓鴣 唐 鄭谷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裡啼。
遊子乍聞徵袖溼,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譯文溫暖時節鷓鴣在平野嬉戲彩翼同齊,它品流之高形體之美可以接近山雞。
黃昏時煙雨中從青草湖邊迅疾飛過,落花時節躲在淒冷的黃陵廟裡哭啼。
這悲鳴聲遊子乍聽禁不住淚濕衣袖,佳人剛一唱起鷓鴣曲就已翠眉頻低。
湘江水面廣闊鷓鴣的叫聲相呼相應,它們棲息在苦竹深處紅日已經偏西。
《鷓鴣》是唐代詩人鄭谷創作的一首詠物詩。此詩描繪了鷓鴣的外形和聲音,表達遊子的淒苦和強烈思歸之情。詩人緊緊把握住人和鷓鴣在感情上的聯絡,詠鷓鴣而重在傳神韻,使人和鷓鴣融為一體,構思精妙縝密,深得讀者好評,作者也因此詩而時譽遠播,人稱「鄭鷓鴣」。
整體賞析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這首詩開篇寫鷓鴣的習性、羽色和形貌。用一「暖」字,便把鷓鴣的習性表現出來了。
「錦翼」兩字,又點染出鷓鴣斑斕醒目的羽色。在詩人的筆下,鷓鴣的高雅風致甚至可以和美麗的山雞同列。在這裡,詩人並沒有對鷓鴣的形象作精雕細鏤的描繪,而是通過寫其嬉戲活動和與山雞的比較作了畫龍點睛式的勾勒,從而啟迪出豐富的聯想。
首聯詠其形,以下各聯詠其聲。然而詩人並不簡單地摹其聲,而是著意表現由聲而產生的哀怨淒切的情韻。頷聯「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裡啼。
」這一帶既有黃陵廟的傳說,歷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遷客流人到此最易觸發羈旅愁懷。這樣的特殊環境,已足以使人產生幽思遐想,而詩人又蒙上了一層濃重傷感的氣氛:瀟瀟暮雨、落紅片片。
荒江、野廟更著以雨昏、花落,便形成了一種淒迷幽遠的意境,渲染出一種令人魂消腸斷的氛圍。此時此刻,畏霜露、怕風寒的鷓鴣自是不能嬉戲自如,而只能愁苦悲鳴了。然而反覆吟詠,似又象遊子徵人涉足淒迷荒僻之地,聆聽鷓鴣的聲聲哀鳴而黯然傷神。
鷓鴣之聲和徵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這二句之妙,在於寫出了鷓鴣的神韻。作者未擬其聲,未繪其形,而令人似已聞其聲,已睹其形,並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風韻了。
《鷓鴣》鄭谷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是什麼?也就是他為什麼要寫,他寫
鈴鈴鈴妖 以下回答僅為自己的觀點 鄭谷在做過青草湖邊時,聽到黃陵廟裡鷓鴣的叫聲,以及自己複雜的心情 鷓鴣叫聲的悲傷,自己遠離家鄉的鄉愁,對封建思想與冷酷刑罰的失望。於是提筆寫出了這一首詩。僅供自己的觀點,僅供參考! 心兒消逝 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古人常借其聲以抒寫逐客流人之情,詩人也許遊黃陵廟,想起因...
《鬼吹燈》裡鷓鴣哨是搬山道人,他的外孫女雪莉楊為什麼成了摸金校尉
搬山道人不就是屬於盜墓的人嗎?這也是乙個家族的傳承吧,傳到孫女那輩也就成了摸金校尉了。那是因為他的孫女兒想在金紹裡邊去洗手,所以就沒有教他移山的這種技巧,對於雪莉揚,他雖然不會移山,但是他掛金符了,所以就成了校尉。因為沒有教給他外孫女搬山的手藝,所以他的外孫女就成立摸金校尉。他的外孫女兒就是跟鷓鴣肖...
寫鄉愁的詩,關於鄉愁的詩句古詩
月之故鄉 彭邦楨 台灣 天上乙個月亮 水裡乙個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裡 水裡的月亮在天上 低頭看水裡 抬頭看天上 看月亮思故鄉 乙個在水裡 乙個在天上 鄉色酒舒蘭 台灣 三十年前 你從柳樹梢頭望我 我還年少 你圓 人也圓 三十年後 我從椰樹梢頭望你 你是一杯鄉色酒 你滿 鄉愁也滿 余光中的 小時候,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