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對秦國墓葬的考古發掘,人們發現,秦人葬俗與中原地區的傳統葬俗有許多不同的特點,其中之一就是墓的朝向。先秦時代,中原地區的葬俗是死者北首而葬,墓向朝南,而秦人葬俗是西首而葬,即墓形往往呈東西方向,死者頭向西(多數偏西北)。考古學界對於無墓道的豎穴墓習慣上以頭向作為墓向,但是,秦公陵園經鑽探和發掘已經證明32座大墓的主墓道都在墓坑東端、全部朝向東方。
著名的秦始皇陵根據道墓和兵馬桶的位置判斷,也是朝向東方的,因此,還是以頭向的相反方向作為墓向更加合理,下面引文中的「西向墓」即為「東向墓」。據有人統計,關中地區已發掘的秦墓,墓向東方的佔80%以上。由此,人們不禁要問:
秦人葬俗為什麼取墓主頭向西、墓朝東方呢?許多學者對此猜測紛紛,提出了各種解釋和假設。
就在發現雍城秦公墓朝向東方時,就有人分析,「當時作為諸侯國的秦國,地處西陲,正想向東方擴張併吞六國,這種葬儀表示秦公東進的雄心。」(見2023年5月17日的《文匯報》所載鄭重《古墓之謎》一文)這種用 「東進」等政治原因來解釋秦人葬俗,引起了其他學者的疑議。葉文憲通過史料考證,認為「秦國在都雍時期只是乙個二三流的弱國,絕不會產生『向東方擴張併吞六國』的非份之想。
」他進一步發問,「如果說秦公墓朝向東方 是為了『東進』,那麼秦始皇統一後已經不需要再『向東方擴張併吞六國』了,為什麼秦始皇陵還要朝向東方呢?」再退一步講,「如果說秦公墓面向東方是為了『東進』,那麼那些身份高低不一乃至不名一文的秦人墓為什麼都頭朝西方,墓朝東方呢?」因此,他認為「用『東進』來解釋秦公墓的朝向是不通的。
」(見《歷史教學問題》2023年第1期)
在討論秦人墓向時,必定牽涉到秦人**問題。然而自本世紀三四十年代起關於秦人**問題的討論中,就有兩種相反的說法,概言之可稱為「東來說」和「西來說」。葉小燕傾向「西來說」,她在《秦墓初探》一文中認為,秦人葬俗「頭向西為主,可能寓意他們是來自我國西部」。
(見《考古》 2023年第1期)葉文憲在另一篇文章中不同意用「西來說」解釋墓向,他 反問道,「如果秦人西首而葬是寓意他們來自我國西部的話,那末中原諸夏 北首而葬難道是寓意他們來自我國北方嗎?」可見,「此說法顯然不通」。
葉文憲根據《史記·秦本紀》的記載考證,認為秦人與東方的殷人、夷人都起源於「玄鳥隕卵」的神話傳說,即有著共同的鳥圖騰崇拜。又,秦人祀少敖之神,傳說少敖贏姓祖,居於東方。因此他認為,「正因為秦人起源 於東方,東方是他們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所以他們才會對東方具有這種特殊的感情」,由於「秦人遷居西陲年代久遠,西陲距海岱又路途遙遠,中間且有強敵阻隔,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象齊太公子孫『反葬於周』那樣去追隨祖先,而這種朝向東方的葬俗恰恰能表達他們『不忘其本』,返本歸根的心理」。
但有些學者不滿足於上述的種種解釋,因為有的主要是根據文獻得出結論的,有的雖然用了一些考古材料,但有關秦文化的考古發現仍侷限於東周至秦統一後這一段歷史時期,更早階段的秦文化尚未被認識,因此,得出的結論還不能令人信服。
趙化成在《文博》2023年第1期發表的《尋找秦文化淵源的新線索》一文中說,他們根據《史記·秦本紀》的記載,西周時期秦人是活動於甘肅東部一帶的,於是在甘肅東部一帶做了一些考古調查和發掘,後來,終於在天水地區的甘谷縣毛家坪和天水縣的董家坪找到了西周時期的秦文化遺存。「西周時期十二座都是東西向的長方土擴豎穴墓,葬式均為屈肢,其中八座蜷屈特甚,死者的頭向均朝西」。趙化成就用毛家坪西周時期秦「西向墓」與甘肅地區古代文化中流行的「西向墓」作比較,像齊家文化大部分都是西向偏北的葬俗,卡約文化也比較流行西向墓,因此,他提出新的看法,認為「秦的西向墓可能同屈肢葬一樣,也與甘青地區古代文化有一定關係。
」那麼這種頭向西、墓向東方的葬俗含義是什麼呢?他認為「這種西向墓 的含義從毛家坪西周時期秦文化就使用這種葬俗來看,其本義並不代表秦人 是來自西方的,因為這時秦人並未東遷」。「它的本來含義同屈肢葬一樣當是 與某種原始宗教信仰有關」。
他並用四川省民委民族識別調查組有關「白馬藏人」的葬俗材料來說,「白馬藏人」對頭向西而葬的解釋是「日落歸西,人亦隨太陽走的……」「葬時……,面西側臥,腿略屈,作睡覺狀」。白馬藏人自認為是氏族,而我們知道,近現代西北地區的氏羌族追根溯源是與古代甘青地區氐羌有著淵源關係的,因而趙化成認為「白馬藏人屈肢葬和面向西的葬俗以及對這種葬俗的解釋,對於我們理解甘青地區古代文化乃至於秦文化的屈肢葬和西向墓是有一定意義的。」
由於目前關於秦人**、秦文化淵源的問題還有不同看法,並且,墓向本身作為一種葬俗,沒有確鑿的文字記載,也許我們現在還無法搞清它們的真正含義。但是上述這些不同的看法和解釋,無疑給了我們許多啟發。
2樓:匿名使用者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以朝南的位置為尊,歷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統一天下的秦始皇,為什麼願意坐西向東呢?
有人認為,秦始皇生前派遣徐福東渡黃海,尋覓蓬萊、瀛洲諸仙境,並多次親自出巡,東臨喝石,南達會稽,在琅邪、芝朱一帶留連忘返,這一切無不昭示其對仙境的迫切嚮往。可惜徐福一去否無音訊,秦始皇親臨仙境的願望終成泡影。生前得不到長生之藥,死後也要面朝東方,以求神仙引渡而達於天國,大概這就是暮年秦始皇的最大願望。
基於此,秦始皇陵也就只能坐西向東了。
有人認為,秦國地處西部,為了彰顯自己征服東方六國的決心,秦王嬴政初建東向的陵墓;併吞六國之後,為了使自己死後仍能注視著東方六國,始皇帝矢志不改陵墓的設計建造初衷,所以我們看到的陵墓只能是東西朝向。
還有人認為,秦始皇陵坐西向東,與秦漢之際的禮儀風俗有關。根據有關文獻記載,當時從皇帝、諸侯到上將軍,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之位皆坐西向東。秦始皇天下獨尊,為了保持「尊位」,陵墓的朝向可想而知。
其實,讓人不解的不僅是秦始皇陵墓的朝向。據考察,陝西境內已發掘的917座秦墓,絕大部分都是東西向。秦公陵園的32座大墓,也全部面向東方。
秦人葬式的這一特點,越是早期越為明顯。是什麼原因讓秦人採取這東向的葬式呢?堅持秦人起源於東方的學者認為,由於東方是秦人祖先曾經勞動、生活過的地方,他們對東方懷有特殊的感情,然而東西懸隔,路途遙遠,其間又強敵林立,「葉落歸根」的希望非常渺茫,因而採用朝向東方的葬式,以示不忘根本。
相反,堅持秦人起源於西方的學者認為,秦人採用「頭朝西方」的葬俗,是想彰顯他們來自中國西部。但如果頭西足東的葬式表示秦人來自西方的話,那麼華夏諸族流行的北首而葬之俗,是否說明他們來自北方呢?現代文化學與民俗學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見解,認為秦**行的西首而葬之俗和他們曾流行過的「屈肢葬」一樣,與甘肅地區的古代文化或某種原始宗教信仰有關。
比如「白馬藏人」對本民族盛行的西首葬的解釋是,日落歸西,人亦隨太陽走。也許,秦人對他們的葬式,也有本民族特有的解釋。
為什麼水向東流水為什麼向東流
因為我國的地勢自西向東由高到低分為 階梯,而水不管在一種什麼樣的情況下都要保持液面平衡,所以,它只好從高處流向低處,這也是我國的大河都向東流的原因。還有和地球自轉的方向有關係,因為地球由西向東轉,地球上的水由於地球旋轉的慣性,也由西向東流.是因為地球的自轉,在北半球,水是向東偏的,而南半球是向西偏,...
為什麼江水要向東流水為什麼向東流?
你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長江發源於我國西部的青藏高原,當然要向東流了.願你滿意!欲憑江水寄離愁,江已東流哪肯西流。是文人的感慨。首先,中國地勢是西高東低的 而物質在引力場 的作用下會自然向引力場中心運動 物質會產生引力場 地球是乙個巨大的物質體系 因此地球是乙個巨大的引力場...
地球為什麼會自西向東轉,地球為什麼自西向東的自轉
地球自西向東繞地軸在不停的旋轉著,這是地球的自轉。地球的自轉軸叫地軸。地球自 西向東。為了證明地球在自轉,法國物理學家傅科 1819 1868 於1851年做了一次成功的擺動實驗,傅科擺由此而得名。實驗在法國巴黎的乙個圓頂大廈進行,擺長60公尺,擺錘重28千克,懸掛點經過特殊設計使摩擦減小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