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佛教是什麼教?在越南的大教

2021-03-09 14:09:25 字數 5471 閱讀 7712

1樓: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是佛教兩大支派的一種(另外乙個為小乘佛教),大乘是梵文mahayana的譯文。maha是大的意思,yana則是乘,也就是交通工具,是印度佛教對教法的習慣稱呼,按字面翻譯就是大教法。主要流傳於中國內地、日本、朝鮮、尼泊爾、**、蒙古等地,在越南,台灣也有相當數量的信徒。

歷史沿革

佛教最初的**大概出現在釋迦牟尼涅盤後一百年左右,當時的佛教**為上座部和大眾部,一般學者都視大眾部為大乘佛教的最初起源。而到了佛逝五百年左右,印度僧人龍樹創立「中觀論」則被視為大乘佛教完全建立的標誌。其後又有印度僧人無著、世親創立「唯識論」,中觀論和唯識論被認為是大乘佛學的兩個主要理論基礎。

公元7世紀左右,大乘佛教在吸收了的婆羅門教的咒語、宗教儀匭和瑜珈術的身體訓練方法的基礎上,創造了一套極富神秘主義色彩的宗教實踐方式,成為「金剛乘」或者「密乘」。相對於密乘,人們把大乘佛教的理論部分稱之為「顯乘」。

大乘佛教在興起以後很快向外傳播,一度成為中亞地區的主要宗教,著名的阿富汗巴公尺揚大佛就是這一時期雕刻的。另乙個方向上,大乘佛教傳入尼泊爾、**境內,和當地的原始宗教信仰相結合,形成了顯密並重的藏傳佛教。

而傳入中國境內的大乘佛教則得到創造性的發揚,成為了宗派眾多,成就顯著的漢傳佛教。尤其是隋、唐以後發展期來的天台宗、華嚴宗、密宗、禪宗和淨土宗更是結合了中國固有的文化特色和儒、道思想,成為了印度佛教所沒有的,純粹的中國大乘教派。

信仰特點

從基本信仰上來講,大乘佛教不象小乘佛教那樣認為現世界只能有釋迦牟尼乙個佛,普通人通過修證只能達到出離輪迴,至於涅盤的阿羅漢果位;而是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的佛,釋迦牟尼也並非實體的佛,而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現在佛在人間的應化之身,是向世人揭示證悟之道的乙個「模板」。世人只要按照釋迦牟尼的教誨去修證,就能夠達到佛果。

在修證上來說大乘佛教視只求自身了生死、脫輪迴、離煩惱的小乘教徒為「自了漢」,認為這只是最低淺的認識;大乘教徒認為要想成就佛果的話,不但要有自度的決心,更要有度人的決心。大乘佛教認為修行的過程必須是一方面通過通過思辯、禪修獲取無上的智慧型;一方面以利樂眾生的慈悲心行種種助人、度人的善行,也就是所謂的「悲智雙運」。只有這樣才能證得最後得無上果位,成為佛。

在理論上來說,大乘佛教也否認小乘佛教「我無法有」的觀點,而認為「我法無」。也就是說,佛法本身也是不具自性的緣合物,法的本性也是空的,但是在法性本空這個問題的解釋上,大乘佛教內部的中觀論派和唯識論派也有比較大的差異。

總結學界一般認為,大乘佛教是佛教逐步發展的產物,是一部分佛教徒為了適應環境,進一步推廣佛教傳播而進行改革的產物。但是佛教界本身則有不同看法。一些小乘教徒往往視大乘佛教為不純正、不可靠的,是羼雜了「外道」(其它宗教信仰)思想的產物,大乘佛教的經典是後人附會的;而大乘佛教界則自視為純正的佛法,認為一切大乘經典都是佛所說的,只是佛在世時時機尚不成熟,所以加以隱藏,後世闡述大乘理論的僧人都是在佛、菩薩的指引下獲得這些隱藏的經典的。

2樓:五岳獨尊

在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逝世後,佛教內部由於對釋迦牟尼所說的教義有不同的

理解和闡發,先後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派別。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時期的先後,可歸納為大乘和小乘兩大基本派別。

「乘」是梵文yana(音讀「衍那」)的意譯,指運載工具,比喻佛法濟渡眾生,象舟,車能載人由此達彼一樣。「小乘」(hinayana ,音讀「希那衍那」),原為大乘佛教(mahayana,音讀「摩訶衍那」)出現後(約公元一世紀左右),對以前原始佛教(指西元前六世紀至四世紀時期,釋迦牟尼及其

三、四傳**時的佛教)和部派佛教(指西元前四世紀至公元一世紀時期上座部、大眾部各部派佛教)的貶稱,而「大乘」則為該派對自己的褒譽。如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等南亞、東南亞各國,所傳為小乘系統佛教,但至今他們自稱為「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稱號。現行一般佛教史著作中沿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稱謂,則並不寓有褒貶之意。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區別,主要可以從信仰修證和教理義學兩個方面來考察。

首先,從信仰修證方面來說,小乘部派佛教奉釋迦牟尼為教主,認為現世界只能有乙個佛,即釋迦牟尼,不能同時有兩個佛。信仰者通過「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養,可以達到阿羅漢果(斷盡三界煩惱,超脫生死輪迥)和闢支佛果(觀悟十二因緣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則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佛同時存在,釋迦牟尼是眾佛中的乙個。

信仰者通過菩薩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型)修習,可以達到佛果(稱「菩薩」,意為具有大覺心的眾生),擴大了成佛的範圍。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斷除自己的煩惱,以追求個人的自我解脫為主,從了生死出發,以離貪愛為根本,以滅盡身智為究竟,純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譏諷他為「自了漢」。大乘佛教則自稱佛法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國淨土為目標。

他認為,修證需要經過無數生死,歷劫修行,以「摩訶般若」(大智慧型),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覺),除斷除自己一切煩惱外,更應以救脫眾生為目標。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強調要適應世間,開大方便門,以引渡眾生。

其次,從教理義學方面來說,小乘佛教總的傾向是「法有我無」,即只否定人我的實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實在性。而大乘佛教則不僅主張人無我,而且認為法無我,即同時否定法我的實在性。在乘佛教對「法無我」的理論分析,又可以分為兩大派:

一為初期大乘佛教(約公元一世紀至五世紀),由龍樹、提婆創立的中觀學派(在我國稱為大乘空宗)。它主要闡發諸法「性空假有」的理論,即認為一切現象(諸法)都是因緣(各種條件)而起,是無自性的,因而是空。但這種空又不是虛無,其假有的現象還是有的。

所謂假有是針對小乘認為諸法在概念上是實有的理論而發的,也就是說諸法只是一種「假名」而已。龍樹、提婆認為,用這樣的理論來分析諸法,既不著有(實有),也不著空(虛無的空),這就是所謂的「中道觀」。二為中期大乘佛教(約公元五世紀至六世紀),由無著、世親創立的瑜伽行派(在我國稱為大乘有宗)。

它主要闡發「萬法唯識」的理論,即認為一切現象均依「阿賴耶識」(亦稱第八識,藏識等)緣起,阿賴耶識能發生一切法。也就是說,他們認為一切法都存在於認識之中,認識無非是心意識的分別作用,因此整個宇宙除了各種不同的認識外,再沒有什麼實體了,因此叫做「萬法唯識」。公元七世紀後,印度佛教開始走向衰微,密教(後期大乘)代之而起,已無重要義理可言了。

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編集的經典作為立論之依據。小乘佛教的主要經典(以漢譯名稱)有:《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雜阿含經》等。

大乘佛教的主要經典則有:《大般若經》、《妙法蓮華經》、《華嚴經》、《大涅盤經》、以及《大智度論》、《中論》(龍樹造)、《瑜伽師地論》(傳為彌勒造)、《攝大乘論》(無著造)、《唯識三十論》(世親造)等等。

佛教約在西漢末、東漢初(公元一世紀左右)傳入我國,至東漢末,才開始有佛經的大量翻譯。當時有兩位著名的譯經者,安世高和支婁迦讖。安譯出大量小乘經典,支則譯出大量大乘經典,在社會上都有相當的影響。

因此,在我國,大小乘佛教幾乎是同時傳入。然而,就佛教以後在我國發展的情況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發展。小乘佛教雖也出現過一些學派和學者,但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小乘佛教的各種經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備參考而已。

大乘佛教在我國可以說得到了創造性的發展。東晉時期大乘空宗般若學受到當時玄學的影響,在社會上十分流行,對般若「性空說」的解釋,有「六家七宗」之多。東晉名僧僧肇,著《物不遷論》、《不真空論》等評述了各家理論的得失,對以龍樹為代表的大乘中觀學派的思想作了通俗、準確的闡發。

這一學派發展到隋代,形成了以吉藏為代表的「三論宗」(以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的《百論》為所依經典),它基本上繼承了印度大乘中觀學(空宗)的思想。而唐初著名學僧玄奘西行求法,回國後大力弘揚無著、世親的思想,譯出《唯識三十論》以及**、難陀等十家解釋「唯識」義的《成唯識論》一書,其大**窺基又著《成唯識論述記》等,從而創立了「唯識宗」,它基本上繼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有宗)的思想。

除此之外,陳隋之際形成的「天台宗」和唐代中期創立的「華嚴宗」,則已不能簡單地用原來印度大乘某派的說法予以框範了。因為在他們的理論中,吸收了大乘各學派的說法,以至中國道教、儒家等思想因素,已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了。當然,如果就「天台宗」以《妙法蓮華經》為所依經典說,可以說空宗色彩稍多些。

「華嚴宗」以《華嚴經》為所依經典,則可說有宗色彩稍多些。至於在唐代中期形成的「禪宗」、「淨土宗」等宗派,則更是為印度佛教所未有,而完全是由中國佛教徒所獨創的大乘佛教宗派。他們具有通俗、簡明的教理,廣泛的融合和適應性,因此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具有深遠的影響。

大乘密教也在中唐時期傳入我國,以後主要在**、內蒙古等地區得到發展,流傳至今。

3樓:張華北

佛教的一種,小乘佛教屬於自利與大乘佛教的自利利他不同。東南亞大多都是小乘佛教地區,譬如泰國,越南,緬甸等。

4樓:匿名使用者

究竟什麼叫大乘佛教、什麼叫小乘佛教?他們之間

有些什麼區別呢?

所謂「乘」,是梵文yana(音譯「衍那」)的意譯,有「乘載」或「道路」之意。大約在公元1世紀左右,印度佛教內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學說和教義教規的派別。這些佛教派別自稱他們的目的是「普渡眾生」,他們信奉的教義好像乙隻巨大無比的船,能運載無數眾生從生死此岸世界到達涅磐解脫的彼岸世界,從而成就佛果。

所以這一派自稱是「大乘」,而把原來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貶稱為「小乘」。但是這一稱呼,「小乘」佛教派別本身是不承認的,例如現在緬甸、泰國、伊斯蘭卡等國的佛教,一直稱為「南傳上座部佛教」。

大乘和小乘的區別,表現在許多方面。首先,在對於佛陀釋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乙個教主、導師,是乙個達到徹底覺悟的人。大乘佛教則把釋迦看做是乙個威力廣大、法力無邊、全知全能的佛,並且認為除釋迦牟尼佛外,在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有無數的佛。

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張修戒、定、慧「三學」(通過守持戒律,修習禪定而獲得智慧型)、「八正道」(八種正確的思維和行動方法)。大乘佛教則除了「三學」、「八正道」外,還偏重於修習包括「六度」、「四攝」在內的「菩薩行」。

菩薩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謂菩薩,即指立下弘大誓願,要救渡一切眾生脫離苦海,從而得到徹底解脫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釋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階段,即在修習「菩薩行」的階段作為自己修行的榜樣,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張可以在家修行,並不強調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樣需要出家修行,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區別之一。

大乘教徒把菩薩的修行發放概括為「六度」、「四攝」。「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型,他們認為這六種方法是能夠脫離生死苦海,達到涅磐彼岸的通道。「四攝」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動中,在與他人相處時需要遵守的原則,具體是指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認為這是菩薩救渡眾生時所應遵守的原則和方法。

為了與小乘相區別,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學說稱之為「菩薩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實踐稱作「菩薩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稱之為「菩薩戒」。

在教義學說上,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之間的重要區別是:小乘佛教一般主張「我空法有」,即否定個人的主觀精神主題,但對客觀世界的否定卻不徹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別則通過「分析」的方法來否定客觀事物,實際上卻承認事物的基本組成因素「極微」的存在,帶有唯物思想傾向。大乘佛教則通通常主張「人法兩空」,既否定人的主觀精神主題,也否定客觀事物的存在,他們認為關於客觀事物「空」的認識並不是通過「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緣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質實體,因而是「空」。

事物現象的存在只不過是一種虛幻的假象而已。「性空幻有」,這是大乘思想,特別是早期大乘思想的乙個重要特點。另外在修行目標上,小乘佛教把證得「阿羅漢」果作為修行的最高目標。

而大乘佛教則以「普渡眾生」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為最高的修行目標。

在佛教之中,密教的真相是什麼,佛教中,密教部與密宗有何關係?

密教,又被稱為密宗,漢地又稱真言宗。密教 一詞有秘密 神秘 隱秘 深奧等意義。此宗主張三密相應,所謂三密,即身語意三密,就是手結印 口念咒 意作觀想,靠三密加持,可以即身成佛。密宗,中國佛教宗派之一,由印度傳來,可分為兩派,一為胎藏界,一為金剛界。唐一行便得了兩宗真傳。唐印果長老時,將密宗傳於日本空...

婆羅門教怎麼讀,印度的婆羅門教和佛教有什麼區別

婆羅門教這樣讀 如下 普通話拼音讀法 婆 p 羅 lu 門 m n 教 ji o 拼音,是拼讀音節的過程,就是按照普通話音節的構成規律把聲母 介母 韻母急速連續拼合併加上聲調而成為乙個音節。印度社會洋溢著濃郁的宗教氣氛,祭司被人們仰視如神,稱為 婆羅門 婆羅門 源於 波拉乎曼 即梵 原意是 祈禱 或...

伊斯蘭教的三大聖地分別是什麼,伊斯蘭教三大聖地都包括哪三個

伊斯蘭教的三大聖地分別是麥加 麥地那和耶路撒冷。1 麥加 麥加位於沙地阿拉伯希賈茲 一譯漢志 境內。麥加 mecca 是伊斯蘭教的第一聖地。它座落在沙地阿拉伯西部賽拉特山區一條狹窄的山谷裡。2 麥地那,麥地那位於沙地阿拉伯王國西北部希賈茲境內。麥地那是伊斯蘭教的政治中心,在伊斯蘭教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