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城樓是哪個朝代建造的,天安門城樓什麼時候建的

2021-03-11 13:57:40 字數 5412 閱讀 2757

1樓:匿名使用者

天安復門城樓是制明朝建造的。

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2023年),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天安門在中國的明朝、清朝兩代是兩代皇城的正門。

天安門城樓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中心的天安門廣場北端,面臨長安街。對面是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國古代最壯麗的城樓之一。

以傑出的建築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所矚目。2023年10月1日,***主席在這裡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立了!

」,並親自公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天安門城樓圖案出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

2樓:彈指間de往昔

明永樂十五bai年(公元2023年)建,原du名承天門,取「承zhi天啟運,受命於天」之dao意。 初始,僅是一座三版層樓式的木坊。明英權宗(天順)時被燒毀。

憲宗(成化)時工部尚書白圭主持修復,建城樓。寬五楹,深三楹,明末又毀。清順治八年(公元2023年)重建為寬九楹、深五楹的重簷歇山頂城樓,改名為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

3樓:手摸歷史

明代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時候和紫禁城一起建造的

天安門城樓什麼時候建的

4樓:格仔

明永bai樂十八年(公元2023年)

1、天安du門城樓為重簷歇zhi山式屋頂,上覆黃琉璃dao瓦,成排的鬥回拱、大小梁枋答以及天花藻井上繪有金龍彩畫和吉祥圖案,正脊、垂脊末端有鴟吻和仙人走獸,樓內六十根巨柱排列成行,方磚鋪地一平如砥,南面有菱花格扇門三十六扇,全樓內外油飾一新,色彩絢麗。

2、在封建時代,天安門是北京城最高的建築,通高九丈九尺,象徵著皇權至高無上,加上正脊的鴟吻,通高三十三點七公尺。城台用四十八斤重一塊的大城磚築成,建在近五尺高的石築須彌座上,整個城台高三丈九尺。

3、城台上建有木結構雙簷城樓,寬九間,進深五間,面積達二千平方公尺。城台下有五個券門,中間是正門,最高大,過去只有皇帝可以進出;其餘四個依次減小,供不同級別的人進出。

5樓:匿名使用者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建於明永樂十五年(2023年),原為三層樓式木牌坊,叫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明末被焚。清順治八年(2023年)重修改稱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和"安邦治民"的含義。

天安門城樓是什麼時候建築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專2023年),最初名「承天門」,寓屬「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

設計者為明代御用建築匠師蒯祥。清朝順治八年(2023年)更名為天安門。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

7公尺。天安門城樓長66公尺、寬37公尺。城台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正中門洞上方懸掛著***畫像,兩邊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大幅標語。

建築特點

結構形制

天安門位於北京城的傳統的中軸線上,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造型威嚴莊重,氣勢巨集大。明清時,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高為33.87公尺;2023年翻建後高達34.

7公尺。城樓天安門城樓為中國傳統的重簷歇山頂建築,即由四個傾斜的頂面、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垂脊下端折向的一條)和兩側傾斜層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牆面組成,形成兩坡和四坡屋頂的混合形式。故有「八簷九脊」之稱。城樓為木結構建築,大殿飛簷下是排列有序的斗拱和梁枋。

7樓:匿名使用者

天安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區中心,面臨長安街。天安門原是明、清兩朝皇城的版正門,明永樂權十八年(公元2023年)建成,當時名叫承天門。

清順治八年(2023年)更名為天安門。

2023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裡舉行了開國大典,並被設計入國徽。2023年,天安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另外,葉大鷹導演的一部作品名字也是《天安門》。

8樓:悟空

天安bai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du首都北京市區中zhi心,面臨長安街。天安門原dao是明、清兩版朝皇城的正門,明永

權樂十八年(公元2023年)建成,當時名叫承天門。清順治八年(2023年)更名為天安門。2023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裡舉行了開國大典,並被設計入國徽。

2023年,天安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另外,葉大鷹導演的一部作品名字也是《天安門》。

9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裡舉行了開國大典,

天安門是什麼時候開始修建的?

10樓:雙魚

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18年(2023年)。

建造時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門,故命名承天門。明朝天順年即2023年7月,承天門遭火災,城樓焚毀。2023年明憲宗派工部尚書自圭重修承天門,由牌坊式改建成宮殿式,基本上有了現在天安門的規模。

2023年,承天門又毀於兵火。第二年再次重修承天門,6年後竣工,從此正式改名為天安門。

具有550年歷史的天安門城樓,雖經多次維修加固,但未能徹底解決由於兵火戰亂導致建築結構嚴重壞損變形,主體已嚴重下沉的問題。

2023年河北邢台地區發生6─7.5級強烈**,天安門城樓損壞變形更嚴重。2023年底***決定:

徹底拆除天安門城樓,在原址、按原規格和原建築形式重新修建一座天安門城樓,建築材料全部更新。

11樓:賽半仙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2023年),最初名「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設計者為明代御用建築匠師蒯祥。

清朝順治八年(2023年)更名為天安門。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7公尺。

天安門城樓長66公尺、寬37公尺。城台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天安門在明、清兩朝是皇帝頒發詔令之地。稱為「金鳳頒詔」,遇有新皇帝登基、大婚等重大慶典活動和皇帝父母進宮,都要啟用天安門。只有每年祭天、祭地、祭五穀時,才由此門出入。

此外,皇帝大婚、將領出征時祭旗、御駕親征時祭路、刑部秋審等重大儀式也都在此舉行。同時,還是「金殿傳臚」的場所。

2023年以後,天安門已經成為現代中國的象徵,並被設計入國徽。天安門以其500多年厚重的歷史內涵,高度濃縮的中華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同時它還是新中國的象徵和無與倫比的政治矚目和神往,成為了世界和中國各族人民嚮往的地方。

12樓:會發光的柚子

天安門建於明永樂十五年(2023年),原名承天門,清順治八年(2023年)改建後稱天安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通高33.7公尺。

在2000餘平方公尺雕刻精美的漢白玉須彌基座上,是高10餘公尺的紅白墩台,墩台上是金碧輝煌的天安門城樓。城樓下是碧波粼粼的金水河,河上有5座雕琢精美的漢白玉金水橋。    2023年10月1日,***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親手公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

從此天安門城樓成為新中國的象徵,它莊嚴肅穆的形象是我國國徽的重要組成部分。

安門,原名承天門,建於明永樂十五年(2023年)。

2023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的裝甲部隊

清順治八年(2023年)改建後稱天安門。此時的天安門前只是一塊封閉的t形宮廷廣場,為明清兩朝舉辦重大慶典和向全國發布政令的重要場所,也代表著皇權的威嚴。[4]

光緒二十六年(2023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天安門廣場被當成了入侵者屯兵耀武之地。

**三年(2023年)五月,北洋**的朱啟鈐啟動改造舊都城計畫。拆除天安門前千步廊、修築瀝青路、甕城等,原本封閉的宮廷廣場變成可自由穿行和逗留的開放空間,威嚴、神秘的皇權被消解。正因為朱啟鈐對天安門廣場進行的第一次改造,天安門開始成為現代意義上的廣場。

2023年的天安門

**十七年(2023年),蔣介石北伐勝利。七月,北平軍政各界組織7萬人在天安門前舉行祝捷大會。八月二十四日,孫中山遺像被掛上天安門城樓,這是天安門城樓首次掛個人畫像。

**二十六年(2023年),日偽**統治下的北京,天安門城樓貼著「建設東亞新秩序」標語。[4]

2023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廣場舉行開國大典。

2023年,因廣場旗桿與天安門之間的距離不夠將來要過遊行隊伍的寬度,天安門前的華表和石獅子被移動了6公尺。

2023年,拆除了中華門、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戶部刑部等衙署、以及倉庫棋盤街等建築,在廣場中建人民英雄紀念碑。

2023年,為迎接十週年國慶,天安門廣場開始了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擴建。拆除了中華門、棋盤街及廣場上的紅牆,總面積達44公頃,是俄羅斯紅場的9倍。建築師陶宗震曾建議把寬度壓縮以適應周邊道路的連貫,被告知:

「不能動,這是***定的。」同時,廣場上豎起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和兩側建起的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和軍事博物館,奠定了廣場作為政治中心的基調。

2023年的天安門廣場

2023年9月9日,***逝世。天安門廣場進行了最後一次大規模改建——修建***紀念堂。

2023年1月1日,北京國際旅遊年的第一天,天安門城樓正式開放。

2023年10月1日,舉行國慶五十周年大典。

2023年,為迎接國慶六十周年慶典,兩塊巨幕被安置在天安門廣場,螢幕上滾動播出城市的風光片和公益廣告。[4]

2023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2023年1月1日7時36分,首次由人民解放軍儀仗隊和軍樂團執行的公升國旗儀式在天安門廣場舉行[5]。

13樓:到此為止

天安門位於北京城的傳統的中軸線上,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造型威嚴莊重,氣勢巨集大,是中國古代位於北京城的中軸線上的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2023年)。明、清時,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高為33.87公尺;2023年翻建後高達34.

7公尺。它造型典雅,是我國傳統建築藝術的代表作。

天安門總高33.7公尺,最下面是漢白玉石的須彌座,座上為高10多公尺的紅色墩台,以每塊重達43千克的大磚砌成。墩台上的城樓大殿東西寬九間、南北深五間,用「

九、五」之數,是取帝王為「

九、五」之尊,至高無上的含意。天安門城樓的設計者是江蘇吳縣人蒯祥,他被時人譽為「蒯魯班」。

天安門的主體建築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重簷歇山式,黃琉璃瓦頂的巍峨城樓,東西面闊九楹,南北進深五間,取「九五」之數,象徵皇帝的尊嚴。正面有36扇菱花格式的門窗。

城摟基座周圍有漢白玉欄杆、欄板,雕刻著蓮花寶瓶圖案。城樓內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60根紅漆巨柱排列整齊,柱頂上有藻井與梁枋,繪著金龍吉祥彩畫和團龍圖案。地面鋪的全是金磚,面積約2000平方公尺。

屋頂的正脊與垂脊上裝飾著螭吻、仙人、走獸。

自2023年11月開始,天安門正式對中外遊客開放。在此之前,極少有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像今天這樣可以接近天安門,盡情瞻仰她的豐美雄姿,和像當年國家領導人一樣,自由自在地扶欄遠眺廣場壯闊的全景。因而,自開放後,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競相登樓暢遊。

天安門前面城樓叫什麼,天安門城樓後面是故宮嗎?

京南方圓 是正陽門,也叫箭樓,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前門。 天安門觀禮臺 是由今年91歲高齡的我國第一代著名建築大師張開濟上世紀50年代初期設計的,與雄偉的天安門城樓巧妙組合,渾然一體。50年來從未進行大規模整修和翻建。觀禮臺可容納4000人 魚悅山水 前面?南還是北算前面呀 天安門城樓後面是故宮嗎? ...

天安門城樓建於何時?以前是幹嗎用的

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 1417年 原名 承天 門 取 承天啟運 受命於天 之意。當時天安門是一座黃瓦飛簷 三層樓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釘,光彩奪目。洞後延伸一條筆直的中心御道,穿過端門,直通皇宮正門的午門。御道兩側,按左宗廟 右社稷的傳統建制排建。御道兩側增築紅牆,一直延伸到天安門外,與兩道幹步廊相...

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像有多高

軍事 政治 經濟 時事 皆爾虞我詐,文明公平的政治 無非都是用陽謀掩護背後不可告人的陰謀目的,所有公平正義都是一些政治的詭辯,其背後永遠有不可告人的陰謀。只有在兩個勢力以上相互對立中,你就能聽見公平公正無私的外人無法獲知內部不可告人的陰謀。一旦打破平衡結局很糟糕。所有事情會向一邊倒,所有的陰謀也就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