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骨水車的結構是怎樣的,龍骨水車的簡介

2021-03-12 21:52:18 字數 5182 閱讀 4152

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龍骨水車又叫翻車、踏車或水車。其構造是這樣的:

用木板作乙個長約6.6公尺、寬約回1.32~2.31公尺、高約

答0.33公尺的木槽,在木槽的一端安裝乙個比較大的帶齒輪軸,軸的兩端安裝可以踏動的踏板。在木槽的另一端安裝乙個比較小的齒輪軸。

在兩個齒輪軸之間安裝上木鏈條(即所謂龍骨),木鏈條上栓上串板。這樣,在灌溉農田的時候,就把木槽的安有小齒輪軸的一端放入池塘或河中,人只要踏動大齒輪軸上的踏板,就可以使串板在槽裡運動,刮水而上,實現了將水從低處提公升到高處的目的,並且可以「更出更入」,迴圈不息,能連續不斷地提水。龍骨水車比原來的提水工具效率提高近百倍。

特別是由於它的結構輕便靈巧,婦女兒童都能踏轉,所以很受歡迎,並迅速得到推廣應用。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提水工具。

龍骨水車的簡介 10

2樓:匿名使用者

龍骨水車(dragon bone waterllft)亦稱「翻車」、「踏車」、「水車」,省稱「龍骨」。一種用於排水灌溉的機械。因為其形狀猶如龍骨,故名「龍骨水車」。

其結構是以木反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小輪軸一。另一端有小輪軸,固定於堤岸的木架上。用時踩動拐木,使大輪軸轉動,帶動槽內板葉刮水上行,傾灌於地勢較高的田中。

後世又有利用流水作動力的水轉龍骨車,利用牛拉使齒輪轉動的牛拉翻車。以及利用風力轉動的風轉翻車。廣東等地用手搖的較輕便,施於田間水溝,稱「手搖拔車」。

龍骨水車約始於東漢,三國時發明家馬鈞曾予以改進。此後一直在農業上發揮巨大的作用。《後漢書·宦者傳·張讓》:

「又使掖廷令畢嵐......作翻車渴烏,施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李賢注:

「翻車,設機車以引水;渴烏,為曲筒,以氣引水上也。」《三國志·方技傳·杜夔》南朝宋裴松之註引傅玄曰:「居京都,城內有地,可以為園,患無水以灌之,乃作翻車,令兒童轉之,而灌水自覆,更入列出,其巧百倍於常。

」宋梅堯臣《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三首.水車》:「既如車輪轉,又若川虹飲。

能移霖雨功,自玫禾苗稔。」宋王安石《山田久欲坼》詩:「龍骨已嘔啞,田家真作若。

」清蔣炯《踏車曲》:「以人運車車運輻,一輻上起一輻伏。輻輻翻水如瀉玉。

大車二丈四,小車一丈六。小以手運大以足,足心車柱兩相逐。左足才過右足續,踏水渾如在平陸。

高田低田足灌沃。不惜車勞人力盡,但願秋成獲嘉谷。」

龍骨水車的稱呼來自民間,南宋陸游《春晚即景》:「龍骨車鳴水入塘,雨來猶可望豐穰。」目前見到的史料中,這是最早的出處。

龍骨水車適合近距離,提水高度在1~2公尺左右,比較適合平原地區使用,或者作為灌溉工程的輔助設施,從輸水渠上直接向農田提水。用於井中取水的龍骨水車是立式的,水車的傳動裝置有平輪和立輪兩種以轉換動力方向。

唐宋以來農田灌溉、排水及運河供水中,龍骨水車是使用最普遍的提水機械,特別是南方大興圍田之後,對低水頭提水機械的需求更加普遍。元代王禎《農書》繪製了不同動力的龍骨水車的圖譜,其中人力水車有腳踏、手搖等,畜力水車有牛車、驢車等,為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改繪的三種龍骨水車。

龍骨水車是怎樣執行的?

3樓:易書科技

龍骨水車是一種比風車還要悠久的適用範圍比較廣泛的提水工具。龍骨水車的動力版來權源可以是風力,通過風車將空氣流動的動能轉化為用於提水灌溉或排水所需的機械能,主要是風力提水用作龍骨水車的動力。其原理是利用自然風的動能推動風車的葉片,將氣流的直線運動轉化為風輪繞其軸心線的圓周運動。

除了風力之外,龍骨水車也可以由人力或畜力來驅動。

龍骨水車都是木製的,主要部件長4~7公尺、寬20~30厘公尺、深15~20厘公尺的開式水槽。水槽當中每隔15厘公尺左右設定一塊木板,用來刮水。通過木鏈條將各個刮水木板連線起來。

水槽下端浸沒在水中,當風車執行時,動力輸出軸驅動主拔輪旋轉,帶動刮板把水源源不斷地提上來,用以灌溉高處的農田。

灌溉的機械龍骨水車是如何發展使用的?

4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龍骨水車亦稱"翻車"、"踏車"、"水車",省稱"龍骨"。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農業灌溉機械回之一。因其形狀猶答如龍骨,故名"龍骨水車"。

東漢末年的馬鈞在魏國做乙個小官,經常住在京城洛陽。當時在洛陽城裡,有一大塊坡地非常適合種蔬菜,老百姓很想把這塊土地開闢成菜園,可惜因無法引水澆地,一直空閒著。

馬鈞看到後,就下決心要解決灌溉上的困難。於是,他就在機械上動腦筋。經過反覆研究、試驗,他終於創造出一種翻車,把河裡的水引上了土坡,實現了老百姓的多年願望。

人力龍骨水車是以人力做動力,多用腳踏,也有用手搖的。元代王禎《農書》和清代學者完顏麟慶的《河工器具圖說》中關於龍骨車的敘述比較詳細。

水轉龍骨水車是元代機械製造方面的乙個巨大的進步,也是人們利用自然力造福於人類的一項重大成就。

由於龍骨水車結構合理,可靠實用,所以能一代代流傳下來。直到近代,龍骨水車作為灌溉機具現在已被電動水幫浦取代了,然而這種水車鏈輪傳動、翻板提公升的工作原理,卻有著不朽的生命力。

馬鈞的翻車是利用人力轉動輪軸灌水,後來由於輪軸的發展和機械製造技術的進步,發明了以畜力、風力和水力作為動力的龍骨水車,並且在全國各地廣泛使用。

龍骨水車是誰發明的?

5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在我國的江南的一些地方,至今還在使用著一種木製的灌溉工具——龍骨水車,它的最初發明者不是近代人,更不是現代人,而是古代的一位傑出的機械發明家——馬鈞。由於他改進了織綾機,發明了龍骨水車,製造了指南車、拋石機、「水轉百戲」等精巧的機械裝置,在歷史上曾獲得了「巧思絕世」的機械發明家的美稱。

水車是有哪幾部分組成的,各有什麼作用

6樓:暴走少女

蘭州水車是一種利用黃河水流自然的衝擊力的水利設施,水車輪幅直徑達16.5公尺,輻條盡頭裝有刮板,刮板間安裝有等距斜掛的長方形水鬥。

水車立於黃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轉動;枯水季則以圍堰分流聚水,通過堰間小渠,河水自流助推。

當水流自然衝動車輪葉板時,推動水車轉動,水鬥便舀滿河水,將水提公升20公尺左右,等轉至頂空後再傾入木槽,源源不斷,流入園地,以利灌溉。這種通過水車轉動,自動提水灌溉農田的水利設施,是古代的"自來水工程"。

7樓:匿名使用者

氯化鈣是一種無機鹽,按形態可分為固體和液體兩種。固體氯化鈣是一種白色結晶體,按形狀的不同又可分為片狀、粒狀及粉狀,同時由於固體氯化鈣所含結晶水的不同,通常情況下又將固體氯化鈣分為二水氯化鈣和無水氯化鈣。液體氯化鈣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水溶液。

由於氯化鈣(尤其是固體氯化鈣)本身所具有的高溶解度、高溶解熱、極強的吸濕性、低溫下溶解不易結冰等獨特的物理效能,使其在諸如冬季融冰雪、道路防塵、石油鑽探、吸潮等方面具有廣泛的用途。

用途:顆粒無水氯化鈣可用作多用途的乾燥劑,如用於氮氣、氧氣、氫氣、***、二氧化硫等氣體的乾燥,在生產醇、酯、醚和丙烯樹脂時用作脫水劑。氯化鈣水溶液是冷凍機用和用和製冰用的重要致冷劑,基建上能加速混凝土的硬化和增加建築砂漿的耐寒能力,是優良的建築防凍劑、凝結劑。

用作港口的消霧劑和路面集塵劑、織物防火劑。用作鋁鎂冶金的保護劑、精煉劑。生產色澱顏料的沉澱劑。

用於廢紙加工脫墨和生產鈣鹽的原料。氯化鈣水溶液是良好的耐燃劑。還可用於製造氯化鋇,處理鍋爐用水,製取金屬鈣、織物上膠、道路處理、煤處理、製革、醫藥等方面。

發明龍骨水車的馬鈞是哪個朝代的?

8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馬鈞,字德衡,我國三國時代的魏國扶風(今陝西武功縣、興平縣一帶)人,生卒年代不詳。他出身於乙個貧苦的家庭裡,祖籍世代務農。馬鈞從小就口吃,因而一生都不善言談。

他雖動口不好,但卻善於動腦、動手,尤其喜歡讀書。每當看到一本好書,他往往愛不釋手。

中國人發明了什麼?

9樓:穆子澈想我

1、龍骨水車

龍骨水車亦

稱「翻車」、「踏車」、「水車」,省稱「龍骨」。漢族歷史上的灌溉農具,流行於我國大部分地區。這種提水設施歷史悠久。因為其形狀猶如龍骨,故名「龍骨水車」。

其結構是以木板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小輪軸一。另一端有小輪軸,固定於堤岸的木架上。用時踩動拐木,使大輪軸轉動,帶動槽內板葉刮水上行,傾灌於地勢較高的田中。

後世又有利用流水作動力的水轉龍骨車,利用牛拉使齒輪轉動的牛拉翻車。以及利用風力轉動的風轉翻車。廣東等地用手搖的較輕便,施於田間水溝,稱「手搖拔車」。

2、造紙術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

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3、火藥

火藥是中國人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藥的研究始於古代煉丹術。

中國是最早發明火藥的國家,隋代時,誕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體系火藥。黑色火藥在唐代(9世紀末)時候正式出現。火藥是由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從戰國至漢初,帝王貴族們沉醉做神仙並長生不老的幻想,驅使一些方士與道士煉"仙丹",在煉製過程中逐漸發明了*****。

唐代煉丹家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創了硫磺伏火法,用硫磺、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炭素)。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創狀火磯法,用硝石、硫磺及馬兜鈴(含炭素)一起燒煉。這兩種配方,都是把三種藥料混合起來,已經初步具備火藥所含的成分。

4、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棋戲,屬於二人對抗性遊戲的一種,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

中國象棋是中國棋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源遠流長,趣味濃厚,基本規則簡明易懂,千百年來長盛不衰。中國象棋是模擬的古代戰爭、直線戰爭、陸地戰爭、平面戰爭。在中國古代,象棋被列為士大夫們的修身之藝。

5、桔槔

桔槔俗稱「吊桿」「稱桿」,古代漢族農用工具。是一種原始的汲水工具。商代在農業灌溉方面,開始採用桔槔。

它是在一根豎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細長的槓桿,當中是支點,末端懸掛乙個重物,前段懸掛水桶。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

桔槔的結構,相當於乙個普通的槓桿。在其橫長桿的中間由豎木支撐或懸吊起來,橫桿的一端用一根直杆與汲器相連,另一端綁上或懸上一塊重石頭。

當不汲水時,石頭位置較低(位能亦小);當要汲水時,人則用力將直杆與汲器往下壓,與此同時,另一端石頭的位置則上公升(位能增加)。當汲器汲滿後,就讓另一端石頭下降,石頭原來所儲存的位能因而轉化:通過槓桿作用,就可能將汲器提公升。

這樣,汲水過程的主要用力方向是向下。由於向下用力可以借助人的體重,因而紿人以輕鬆的感覺,也就大大減少了人們提水的疲勞程度。這種提水工具,是中國古代社會的一種主要灌溉機械。

水車是誰發明的水車發明的時間

水車是誰發明的 民間最早的汲水用具該是 桔槔 莊子 外篇 天地篇 中,載子貢南遊,反途路過漢陰時,看到乙個老丈人辛苦的抱甕汲水灌溉,事倍而工半,於是告訴老翁一種省力的器具,名曰之 槔 它的製作方式是 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掣水若抽,數如沃湯。也就是用一條橫木支在木架上,一端掛著汲水的木桶,一端掛著重物...

水車有什麼用水車是有哪幾部分組成的各有什麼作用

今天說的這個水車,那可老有門道了。且聽我細細道來 水車是一種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水車也叫天車,車高10公尺多,由一根長5公尺,口徑0 5公尺的車軸支撐著24根木輻條,呈放射狀向四周。每根輻條的頂端都帶著乙個刮板和水鬥。刮板刮水,水鬥裝水。河水衝來,藉著水勢緩緩轉動著十多噸重的水車,乙個個水鬥裝滿了河...

為什麼說龍骨是室養花的首選

同意。正在扦插移栽。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龍骨,龍骨屬於仙人掌肉質類植物,說道這點,就只到龍骨易養活,不會像其他比如蘭花,等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去打理,除蟲,施肥,這對於不管是忙碌的上班族來說,還是居家的休閒老人來說都是比較能夠接受的,這是龍骨是室養花的首選的重要乙個原因。而且龍骨雖然屬於仙人掌肉質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