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南京自2023年前建城起,歷經朝代更替,曲折坎坷,
有名的有 金陵(秦、南唐、五代十國中期)、秣陵(秦代)、建業(西晉)、建鄴(三國、西晉)、建康(東晉、南宋)、江寧(隋唐、五代十國後期、北宋、清)、升州(五代十國初)、白下、上元、集慶(元)、應天(元末明初)、天京(太平天國)、南京(明)等,建置演變極為頻繁,稱謂多達44個。
南京歷史上曾被稱作:越城、范蠡城、金陵邑、秣陵縣、秣陵、丹陽、江乘、湖熟、宣亭縣、石頭城、建業、建鄴、建康、揚州、堂邑縣、懷德縣、費縣、蔣州、江寧、歸化、金陵、白下、江寧郡、癉州、上元、癉州大都督府、江寧縣、金陵府、西都、江寧府、江南東路、建康府、建康路、集慶路、應天府、京師、行在、陪都、南明、江南省、江南右布政使司、江寧布政使、天京、南京府、金陵道、南京、南京市政廳、南京特別市、首都特別市。
2樓:赤冢真人
建業、建康、金陵、石頭城、應天府
南京在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名稱分別是什麼?
3樓:viviy時代
南京的古稱有金陵、秣陵、建鄴、建康、集慶、江寧、應天等,具體情況如下。
春秋末年:治城——吳王夫差在今朝天宮一帶築冶城,開辦冶鑄銅器的手工業作坊。
公元前473年:越城——越國滅吳後,范蠡在今中華門外的長幹裡築越城,是在南京主城地區有確切年代可考的建造最早的一座城池,南京主城地區建城的開端。
公元前333年:金陵——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
秦漢:秣陵——術士對秦始皇說:金陵有天子氣。秦始皇大為不悅,命人開鑿方山,使淮水流貫金陵,把王氣洩散,並將金陵改為秣陵。
三國至南北朝:建康——孫權在此建都,改秣陵為建鄴。後改稱建康。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樑、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
隋朝:蔣州、丹陽——隋平毀建康,統於蔣州。至隋大業三年(607年),廢蔣州,置丹陽郡,江寧縣屬丹陽郡。
唐朝:金陵——唐朝初年置江寧郡,後置升州,再後改為金陵府。
南唐:江寧——升元元年(937年)建都金陵,改金陵府為江寧府。
北宋:建康——建炎三年(2023年)改江寧府為建康府,作為行都,為江南東路首府。
南宋:留都——2023年定建康為留都。南宋名將岳飛曾在南京牛首山一帶大敗金兵,並有抗金故壘遺存。
元:集慶路——至元十四年(2023年),升建康府為建康路。天曆二年(2023年),改建康路為集慶路。
明:應天府——至正十六年(2023年),朱元璋改集慶路為應天府。明洪武元年(2023年),明太祖建都應天府,以為南京。
清:江寧府——2023年,清軍兵臨江南,攻陷南京後遂即廢除國都地位,改應天府為江寧府,成為江南省省府。
2023年:天京——太平軍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國,改稱天京,建都11年。
1864:江寧府——同治三年複稱江寧府,轄江寧、上元等縣。
2023年至今:南京——中華**元年1月1日,中華**臨時**定都江寧府,改江寧府為南京府。
4樓:匿名使用者
南京在歷史上用過62個名稱。
主要有:
冶城越城
金陵(南唐)
秣陵(秦、漢)
石頭城建業(鄴)
建康 (南宋)
蔣州(隋)
白下上元(唐)
江寧集慶路
應天天京(太平天國)
現在“南京”的得名源於明朝 朱棣即位將應天府改為南京。
5樓:匿名使用者
今南京地區的行政設定應以戰國時期楚國所設的金陵邑為最早。從此“金陵”就成為古代南京地區的通用名稱。在這以前,春秋時吳國和越國先後在今南京市區所築的冶城和越城,還不能視作行政設定。
秦代在金陵故地設有秣陵、丹陽與江乘三縣,其縣治分別在今江寧縣秣陵關、江寧縣小丹陽與今棲霞山附近,均屬郡管轄,堂邑縣則屬東海郡管轄。兩漢時上述四縣仍然保留,另加設湖熟縣(縣治在今江寧縣湖熟鎮),其中秣陵、丹陽、江乘、湖熟四縣皆屬揚州刺史部丹陽郡(郡治在今安徽省宣城市)管轄,而堂邑則屬徐州刺史部臨淮郡管轄。
三國時期,孫吳改秣陵為“建業”,意謂將在此“建帝王之大業”,並定為首都,又將揚州刺史駐地與丹陽郡郡治遷來建業。西晉初,改建業為“建鄴”,西晉末又改建鄴為“建康”,故東晉與南朝(宋、齊、樑、陳)之首都均稱建康,同時也是揚州刺史駐地與丹陽郡治所在。故六朝之金陵既可用首都之名——建業與建康,亦可用州治之名——揚州,還可用郡治之名——丹陽,但“建鄴”僅是西晉一代三十餘年之名,西晉時的揚州刺史駐地與丹陽郡治亦在建鄴。
六朝時期金陵地區的郡縣級設定變動較大。孫吳時有建業縣、丹陽縣、湖熟典農都尉、江乘典農都尉;西晉時有建鄴縣(後改稱建康縣)、秣陵縣、江寧縣(先稱臨江縣)、丹陽縣、湖熟縣、江乘縣、堂邑縣;東晉時除保留西晉所設定的各縣外,又加設僑置郡縣,以安置中原地區南遷人士,諸如琅琊、東海、東平、蘭陵、魏、廣川、高陽、堂邑等郡,懷德(後改費縣)、臨沂、陽都、即丘、肥鄉、元城、廣川、北新城、博陸、堂邑等縣;南朝劉宋初,保留建康縣、秣陵縣、丹陽縣、江寧縣、湖熟縣歸丹陽郡管轄,陽都縣、費縣、即丘縣、臨沂縣、江乘縣歸南琅琊郡管轄,其後廢除魏、廣川、高陽、堂邑四僑郡,又廢即丘、費、陽都三僑縣;南齊時無改動;肖樑時設同夏縣,廢湖熟縣,又復置費縣,並改南琅琊郡為琅琊郡,分置丹陽、南丹陽二郡,琅琊郡治在江乘,轄江乘、臨沂、費三縣,丹陽郡治在建康,轄建康、秣陵、同夏三縣,南丹陽郡治在江寧,轄江寧、丹陽二縣;陳時廢南丹陽郡,又廢琅琊郡,新設建興郡,轄江乘、臨沂、同夏、湖熟、建安、烏山六縣,丹陽郡轄建康、秣陵、江寧、丹陽、費五縣。
隋唐時期金陵地區的行政設定變動最大,主要是揚州大都督府自金陵移至江都,金陵被降為一般的州縣,並且屢改州縣的名稱與隸屬關係。當時的通稱以“金陵”最為常用,隋代常稱“蔣州”,唐代常稱“白下”、“上元”、“江寧”、“升州”等。具體說來,隋軍滅陳後,廢丹陽、建業二郡,又廢建康、丹陽、費、江乘、臨沂、同夏、湖熟等縣,僅保留江寧縣,與溧水縣同屬設在金陵石頭城的蔣州管轄,堂邑縣則改稱六合縣,歸江都郡管轄。
隋煬帝時又改稱蔣州為丹陽郡。唐代曾改江寧縣為歸化縣,又改歸化縣為金陵縣,再改金陵縣為白下縣,復改白下縣為江寧縣,最後改江寧縣為上元縣,並隸屬於州治先後設在延陵(今丹陽市延陵鎮)、丹徒(今鎮江市)的潤州,郡治先後設在丹徒、江寧的丹陽郡、江寧郡,以及州治先後設在江寧、上元的升州管轄。升州轄有上元(江寧)、溧水、溧陽、句容四縣。
六合縣則屬揚州管轄。
五代十國時期,楊吳在金陵設升州大都督府,又分設上元、江寧二縣,旋改界州大都督府為金陵府,並定為西都。南唐建國後定都金陵,改金陵府為江寧府,轄上元、江寧、溧水等縣,並曾在六合設定雄州。五代十國時期,割據一方的吳王楊隆演天佑十二年(公元915年)建升州城,十四年(公元917年)分上元另置江寧縣。
自此上元、江寧兩縣以秦淮河為界,同城而治。秦淮河以北為上元、秦淮河以南為江寧。
北宋初,改江寧府為升州,不久又複名江寧府,轄上元、江寧、溧水、溧陽、句容等縣。南宋改江寧府為建康府,並先後為江南東路及江南路(相當於元明清的省一級)的治所,建康府仍轄北宋江寧府屬的五縣。六合縣則屬真州。
元代初年仍名建康府,旋改稱建康路,後又名集慶路,先後隸屬於江淮行省和江浙行省,並一度成為管轄江浙、江西、湖廣三省的江南諸道行御史臺的治所。集慶路轄有上元、江寧、句容三縣及溧水州和溧陽州。六合縣則屬揚州路。
明代建國後,於1368年以應天府(朱元璋於1356年改集慶路為應天府)為南京,1378年定南京為京師,1421年明成祖以北京為京師,恢復南京之名,作為留都。應天府在明初時轄上元、江寧、溧水、江浦、句容、溧陽六縣,後加轄六合、高淳二縣。
清代初年,改應天府為江寧省後改江南省,改應天府為江寧府,所轄八縣如故。後江南省分為江蘇、安徽兩省,江寧府隸屬於治所設在蘇州的江蘇巡撫管轄,但管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的兩江總督衙門設在江寧。
太平天國時期,改江寧府為天京,並以天京為中心設天京省,以江浦為中心設天浦省。後清軍攻陷天京,又複名江寧府如故。
辛亥革命後,中華**定都於江寧府,並改江寧府為南京府,廢上元、江寧二縣。遷都北京後,江蘇省治自蘇州遷來南京,旋廢南京府,設江寧縣,並設立治所在江寧縣的金陵道,轄江寧、江浦、六合、高淳、溧水、溧陽、句容、丹徒、丹陽、金壇、揚中等縣。1927年國民**定南京為首都,廢金陵道,南京先後被稱為“南京市”、“南京特別市”、“南京直轄市”及“首都市”等名,轄境為明南京城外郭以內及江浦縣的浦口鎮;江寧縣則屬江蘇省**管轄。
公元2023年國民黨**在江寧縣建都,設立南京特別市,公元2023年**廢“南京府”及”上元縣“,改為江寧縣,以江寧縣為省會。公元2023年又移江寧縣於市郊東山鎮。1929年江蘇省**由南京遷至鎮江。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南京仍為直轄市。1952年改為江蘇省轄市,為省人民**駐地。1957年起轄有江寧、江浦、六合三縣,1983年起增轄溧水、高淳二縣。
6樓:匿名使用者
有“金陵”、“秣陵”、“建業”、“建康”,"白下"等
7樓:匿名使用者
wo zhidao 個金陵.
南京歷史上的稱謂有哪些?
8樓:匿名使用者
早期歷史——石頭城、金陵:
南京古為吳地,位於“天下九州”之一的古揚州地域。前495年,傳說吳王夫差在此築冶城。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范蠡築越城,位置在今中華門外秦淮河南岸。
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滅越,埋金以鎮“王氣”,並於石頭山(今清涼山)築金陵邑,故南京別稱“金陵”。
六朝——建業:
211年,三國之吳大帝孫權在石頭山金陵邑舊地築石頭城。229年在此建都,名“建業”,都城周長約11公里,開始了南京的都城史。
——建鄴、建康:
晉滅吳後,於太康三年(282年)改建業為“建鄴”。建興元年(313年),為避司馬鄴之諱,改為“建康”。五胡亂華,西晉滅亡,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建武元年(317年)司馬睿以建康為都建立東晉(317年-420年),南京從此成為正統中華文化的中心。
隋至元——江寧縣
589年隋滅陳,擒陳後主,平毀城邑宮苑,在石頭城置蔣州。唐初在此置江寧縣,隸屬於潤州(今鎮江市)管轄。至德二年設定升州,後被廢除,復為縣。
——江寧府
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稱江寧府。南唐金陵城的範圍,南到今中華門,西到今水西門和漢中門,北到今珠江路北門橋,東到大中橋。今天的內橋就是南唐皇宮大內正門前的橋樑,中華路就是當時的御道和城市的中軸線。
宋朝以後南京城市就是在南唐金陵城的基礎上逐步擴建而成。
——江寧府、建康府、集慶路
宋置升州,北宋稱江寧府,南宋改稱建康府,為江南東路首府。元朝時為集慶路。
明朝——應天府
元至正十一年,紅巾軍起義爆發。2023年,原為濠州紅巾軍郭子興部的明太祖朱元璋攻佔集慶,改集慶為“應天府”,以此為基地。他採納謀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先後消滅陳友諒、方國珍、張士誠等勢力。
——南京(留都)、江寧
2023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立明朝,定都於此。永樂十九年,明成祖遷都北京(北京皇宮及官衙均仿照南京制度),將應天府改為南京(留都),仍設六部等機構。
2023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自殺,福王朱由嵩在南京即位,即弘光帝。2023年,南京被清兵攻陷,降為江寧。
之後便主稱“南京”了
南京在歷史上有哪些名字,南京在歷史上的稱謂有哪些?
南京的第一個地名 金陵,楚威王置金陵邑於石頭城 秦改金陵邑為秣陵縣 漢初南京為楚王韓信鄣郡秣陵縣侯國封地。漢武帝改鄣郡為丹陽郡。孫吳 三國時期 南京第一次成為都城。時稱建業 南京第一次建都。晉武帝改建業為建鄴。西晉為避愍帝司馬鄴諱,該建鄴為建康,晉元帝建康建立東晉王朝。南京第二次建都。南朝宋 齊 樑...
南京歷史上都有哪些稱謂
破碎的沙漏的愛 南京歷史名稱 冶城 越城 金陵 秣陵 石頭城 建業 建鄴 建康 白下 上元 升州 江寧 集慶 應天 天京 南京等。1 冶城,公元前五世紀的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在今南京朝天宮所在的冶山地區設冶煉作坊鑄造兵器,其山被稱為 冶山 又叫 冶城 吳國佔領南京,在南京建了一座城,並在冶煉作坊 現在...
歷史上有幾個孝宗,歷史上有幾個御璽
宋孝宗姓名 趙昚 生日 1127年11月27日 職業 皇帝 簡介 宋孝宗,趙昚 sh n 名伯琮,後改名瑗,賜名瑋,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孫。明孝宗姓名 朱祐樘 生日 1470年7月3日 成化六年 職業 皇帝 簡介 明孝宗朱祐樘 1470年7月30日 1505年6月8日 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第三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