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看了樓上的書你就明白了,改良都是辣雞,革命才是正途,所以現在改革開放。。。。。。門口有人抄水表,我先出去看一下
2樓:歷安筠
詳情請見《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如何評價中國近代史的革命與改良
3樓:又見名劍
(1)首先,我認為,不管是革命與改良,都是近代中國社會的時代要求.也就是說,革命與改良,不是某一部分人主觀地造成的,而是社會發展的客觀現實造成的.近代開啟以來,中國遭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本身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經濟文化遭到西方先進的資本主義文明的衝擊.
在這種衝擊下,國內的腐朽勢力愈益抬頭,並與侵略勢力結成聯盟,阻礙中國的發展壯大.中國只有改變現狀,奮發自強,才能自立於世界.那麼革命與改良就成了改變現狀的兩條不同的道路.
來自西方的資本主義衝擊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給中國人民帶來了苦難,造成了中國的落後,並壓制中國的發展;但另一方面,它又促成了中國人民的覺醒.正是在四面受敵、即將遭肢解的情況下,中國人民才意識到必須改變現狀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才能虛心地吸取西方的先進文明.
(2)改良應該是首選之法.因為改良可以在不流血的情況下,通過逐步的、有序的制度改革,使乙個國家和平地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成為強國.改良可以使傳統與現代不完全脫節,也可以使變革更持久有效.
相反,革命要流血,要帶來民眾的苦難,還可能造成國家民族的**.革命後,可以實施較大規模的變革,但是變革的效果卻往往因為傳統的阻礙勢力、因為革命的不徹底而變得微不足道.當然,改良也有它的不利之處,但從長期來看,改良是比較可取的.
(其實,革命的即時效果就是推翻了乙個政權,但只有在新政權有力推行改革的時候,這種革命才是有效的.也就是說,革命和改良兩者可以歸結到一點:那就是都需要有效的改革.
)但是,近代中國的具體歷史條件卻使它偏向了革命的道路.首先,是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太緊太深,它們不希望中國走向富強的道路.所以它們也不會真正希望中國通過改良而改變現狀;其次,統治階級中的頑固勢力太強大,不甘心在改革過程中喪失其原有的利益.
於是,他們便千方百計地阻撓或延緩改革的步伐;再次,改良者本身的弱點及改革過程中的失誤,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良的流產.
因此,革命形勢不是天然的,也不是革命者人為造成的,而是由中國近代各種主客觀條件造成的.
(3)改良與革命有著緊密的關係.革命者的革命活動,促使當權者必須以改良來壓制革命.比如慈禧太后就明確表示過立憲的目的就是要杜絕革命.
反過來,改良的很多措施也客觀上為革命的興起提供了有利條件.從某種意義上說,改良就是革命的先聲.比如,戊戌變法運動促成了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使西方民主進步思想大量湧入,客觀上為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礎;清末新政中,清**實行廢科舉、興學堂、派遣留學生、編練新軍等措施,本意是為了維護其統治,但實際上卻為自己培養了一批掘墓人.
改良如果能順利及時地進行,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則其改良的措施無疑是必要的;但當改良受到延遲阻礙,則其已經實行的措施必然造就推動繼續改良的勢力,如果不能對這些勢力進行有效疏導的話(其實最有效的方法還是繼續進行改革,實現其最初的承諾),那麼這股勢力必然要尋求體制外的道路.此道路便是革命.辛亥革命便是在這種情況下爆發的.
如何認識中國近現代史上的改良與革命
4樓:
中國的近現代史,是一部屈辱的歷史.因為在這兩百年來,外國侵略及民族問題的日益深化,中國社會已經走向了邊緣.但這一段歷史又是中國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眾為救亡圖存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英勇奮鬥的歷史.在這期間,中國人民經歷了水深火熱的兩百年,中國也在改良與革命的道路上艱難前行.當二十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潮廣泛傳播,革命形勢日益成熟的時候,中國究竟該走改革這條路還是革命這條路,改良派與革命派了激烈的辯論.
康有為領導的戊戌維新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起過進步作用、最具典型意義的改良運動。資產階級改良派發動維新運動有兩個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發展資本主義。但這兩個目的都沒有達到。
戊戌維新運動失敗之後,便是革命運動的蓬勃興起。中國近代史上的革命運動,矛頭都是針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都帶有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其中,由於領導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歷時14年,旨在反對清朝統治,但是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看,單靠農民不可能建立乙個區別於封建王朝的新政權,因此太平天國雖然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畢竟還是一次單純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為此後的民主革命準備了條件,它本身不能算是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反對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目的的革命,是乙個典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國共合作反對北洋軍閥的國民革命,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對國民黨統治的革命,都是典型的革命。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提出了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三大主義作為反清革命的指導思想,較為全面、系統地闡釋了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關於中國革命的目標、綱領和鬥爭方式。這種鮮明的政治立場,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同時也激起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政治上的保皇派的激烈反對,一場關於革命與改良的理論上的爭辯勢不可免。為此,改良派與革命派了思想大論戰。
思想論戰圍繞是否要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是否要建立民主共和國、是否要實行平均地權的社會革命等方面進行。論戰以革命派的勝利、改良派的失敗告終。革命派能夠取勝,並不一定因為他們的理論多麼完美無缺;相反,梁啟超們在對西方資產階級思想理論的認識和理解上,能顯得比他們更高明一些。
問題的關鍵在於,革命派是在為一種新生的力量、一種歷史的趨勢作辯護,而梁啟超等改良派是在為一種沒落的勢力、一種行將被推翻的舊的社會制度喝彩。誰正確地適應了歷史的潮流,歷史潮流就會選擇誰。
在革命派與改良派進行思想理論論爭的同時,革命運動與改良運動也在實踐中互爭雄長。革命派發動了連續不斷的反清武裝起義,堅決地以革命的手段對付業已成為「洋人的朝廷」的清朝統治勢力,掀起了反清革命的浪潮,給予清**以沉重的打擊.以立憲派面目出現的改良派則試圖以和平的方式促動清**進行憲政改革,在清廷預備立憲的形勢下,立憲運動一時高漲起來。然而,清**預備立憲的進展緩慢,立憲派很快就陷於失望之中。
歷史終究選擇了革命。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幹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第乙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但是由於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不但不能徹底完成反封建的任務,而且缺乏堅決的反帝精神,無論是同盟會還是南京臨時**,都不能明確地提出反帝的主張,甚至其對外政策都公然宣稱要承認清**與帝國主義各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
辛亥革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是巨大的。***同志在這方面有過乙個概括中肯的評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二千多年的君主**制度,使人們在精神上獲得了空前的大解放,為以後革命的發闢了道路。
」這是乙個偉大的勝利。可是,這次革命又是不徹底的。它沒有完成歷史賦予它的任務,中國依然處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統治下,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5樓:qu樂不思蜀
他們都是對中國出路的探索,都是在尋求救國救民之路,雖然最後都以失敗告終,但是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財富。
中國近代史上有什麼深遠意義,中國近代史上有什麼深遠意義
最深遠的意義就是,證明了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才能就中國 讓後代明白,落後就要挨打 中國近代史上有幾次思想解放潮流?分別是?影響?流。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1898年維新派與頑固勢力的論戰,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是1905年 1907年革命派與保皇派的論戰,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是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
中國近代史上有幾次土地革命請問中國近代史上有幾次土地革命
兩次,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第一次 土地革命使廣大貧僱家政治上翻了身,經濟上分到土地,土地革命 生活上得到保證,第二次 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藉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闢道路而制定的法規。近代史上,中共領導的就有3次,建國後有一次1952年前...
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事件有哪些,中國近代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
中國近代史時間跨度是1840年 1919年,重大事件主要體現在政治方面和文化方面。一.政治 1.列強侵略 1840年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簽訂 南京條約 五口通商章程 以及 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 1856年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 天津條約 和 北京條約 此次條約簽訂國分別是英法俄美和英法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