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張騫出使西域
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西域通道以後,漢朝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非常頻繁。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蠶豆)、胡麻(芝麻)、胡瓜(黃瓜)、胡蒜(大蒜)、胡桃(核桃)、胡蘿蔔等植物,陸續傳入中原地區;西域的蒲梢、龍文、魚目、汗血等良馬,各種奇禽異獸以及地毯等名貴毛織品,也源源東傳,豐富了內地的經濟生活;西域的箜篌、琵琶、胡笛等樂器,各種**、舞蹈、魔術的傳入,則充實了內地的文化生活,其後佛教和佛教藝術也經中亞傳到西域,再向東土傳播,更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極大影響。與此同時,中原則向西域地區輸送大量的絲織品和金屬工具,並把鑄鐵、鑿井挖渠(今新疆稱「坎兒井」)的技術傳到西域,促進了西域社會的進步。
2、設立西域都護府
張騫通西域後,西域各國雖然與漢朝建立聯絡,但仍受著匈奴的控制。為了**往來的使者,漢武帝、昭帝便在渠犁(今新疆庫爾勒)、輪台(今新疆輪台東南)等地駐兵屯田,積聚糧食,置使者校尉領護。漢宣帝神爵年間,匈奴右部兼管西域僮僕都尉的日逐王與單于失和歸漢,「僮僕都尉由此罷,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漢書西域傳序》)。
漢朝便設定西域都護,開府烏壘域(今新疆輪台東),統領大宛及其以東城郭諸國,兼督察烏孫、康居等游牧諸國,頒行朝廷號令;諸國有亂,得發兵征討。護,是帶兵監護。都護,是總監護。
3、絲綢之路
張騫通西域後,正式開通了這條從中國通往歐、非大陸的陸路通道。這條道路,由西漢都城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然後分為兩條路線:一條由陽關,經鄯善,沿崑崙山北麓西行,過莎車,西逾蔥嶺,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亞歷山卓,西元前30年為羅馬帝國吞併),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
另一條出玉門關,經車師前國,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蔥嶺,過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漢時游牧於康居西北即成海、裡海北部草原,東漢時屬康居)。
4、班超幫助西域各族擺脫了匈奴的束縛和奴役
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東漢明帝派將軍竇固伐北匈奴,以班超為假司馬(**司馬),別擊伊吾廬(今新疆哈密),戰於蒲類海,有功。竇固看出班超的才於,派他率吏士36人出使西域。班超首先到達鄯善,與隨從襲殺匈奴使者,勸說鄯善歸附漢朝。
接著西行至於闐,用計迫使于闐王殺死匈奴使者歸漢。第二年,前往西域西端的疏勒,廢黜匈奴人所立的疏勒王,另立親漢的疏勒貴族為王。這樣,西域在隔絕了65年之後復通中原,漢王朝重新設立西域都護。
公元75年(永平十八年),北匈奴又出兵攻破車師,受其控制的焉耆、龜茲也攻殺西域都護陳睦。東漢**無力還擊,決定召回班超。疏勒舉國挽留班超,班超遂決計留駐西域,反擊匈奴。
他先用疏勒兵擊敗匈奴控制的姑墨和莎車。再聯合西域各國的軍隊擊退大月氏貴霜王7萬軍隊的入侵。公元91年(和帝永元三年),龜茲降於班超,漢以班超為西域都護。
至公元94年,班超又控制了焉耆。至此,西域各族又擺脫了匈奴的奴役,納於東漢都護的統轄之下。
漢與匈奴的關係,簡述漢朝與匈奴的關係
1.和平 2.因為漢和匈奴雙方的實力都差不多,戰打多了,老百姓都手受不了.和親可以使雙方的關係友善.不在打仗,老百姓也好了.3.很好有2個方面 1 使雙方關係友善,不用戰爭,老百姓的日子也好多了.促進雙方的文化發展 2 長久下去不好,漢沒有讓全國統一.問題1 戰爭關係,和親關係,問題2 是在昭君出塞...
唐中宗時唐番關係史上重大的歷史事件是什麼
公元707年,突厥大舉進攻內地,吐蕃也跟著作亂,唐中宗李顯不得不把養女金城公主 李奴奴 下嫁吐蕃讚普尺帶珠丹,平息少數民族作亂。舊唐書本紀第七 中宗睿宗 神龍三年 707年 三月丙子,吐蕃讚普遣大臣悉董熱獻方物。夏四月辛巳,以嗣雍王守禮女為金城公主,出降吐蕃讚普。據史載 神龍三年 707年 三月,吐...
漢族與漢朝有什麼關係,漢族的由來跟漢朝有什麼關係?
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 華夏 或 諸夏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漢 原指天河 宇宙銀河,詩經 雲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朝是中國發展史上的第乙個 時期,漢族在這一時期得名,漢族由於文明程度較高,在中國各兄弟民族中一直處於主導地位,這是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