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說戲曲專題簡答題王實甫雜劇《西廂記》中的鴛鴦形象具有哪些性格特點

2021-03-19 09:05:45 字數 5057 閱讀 9046

1樓:古里火山冰泉吧

崔鶯鶯《西廂記》不過是一落難書生遇見貴族千金的老套故事,但王實甫的處理方式實在與眾不同。鶯鶯想愛而不敢愛,不敢愛卻不由得不愛;她內心的強烈要求逐步壓倒、戰勝外部的壓抑、傳統的禁錮和心理的樊籠的全過程的描寫實在精彩。乙個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內在的激情的相國千金的形象就深深的進入讀者的視野裡。

鶯鶯作為相國家的小姐,出身高貴,身世顯赫,她「針指女工,詩詞歌賦,無不通曉」,深受封建禮教文化的薰染是必然的。她的家庭出身要求她一切行動都必須合乎規矩禮法。當其父病殂後,家族勢力下降,十九歲的鶯鶯本就是乙個冰雪聰明的人,她一定深諳人情冷暖,知道人世炎涼,所以自己也會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大家閨秀的風範,以安慰孤苦伶仃的老母親。

她和張生的愛情在老夫人賴婚前都是秘密進行,「發乎情,止於禮」,所以當老夫人賴婚時她只能暗地裡垂淚、埋怨,儘管她很不滿這個現狀。所以她才會有鬧簡、賴簡的反覆多變,「假心假性」。崔鶯鶯和張生長亭送別,她明知老夫人的許諾未必可靠,但仍懷著一絲希望,希望張生取得功名後回來完婚,使他們的婚姻盡量「合法」地達到目的。

她這個寧肯犧牲自己來保全家庭和寺廟的善良女子所表現出的非凡魄力和勇氣,也正是埋藏在其溫馴矜持外表下的魄力和勇氣才使她和張生的愛情得以產生、發展以至最後的共效於飛。

一登場,「閒愁萬種,無語怨東風」,脫離了母親的視線範圍的鶯鶯是乙個傷時感春的少女。「閒愁萬種」中有對韶華虛度的感傷,「無語怨東風」中有對許婚表兄的不滿。所以,即使重孝在身,當她遇到翩翩少年郎時還能「只將花笑拈」,臨別時竟然「回顧覷末下」。

按禮教規定,她不應該有表現愛情的行為,甚至連這個念頭也不能有。但是當她在佛殿上邂逅「外像兒風流,青春年少,內性兒聰明,冠世才學」的張生,便一見鐘情,全然不顧母親給她選擇的門當戶對的婚姻,陷入深深的相思之中,開始埋怨「老夫人拘繫得緊」,討厭「紅娘影兒般不離身」,苦於和張生「難親近」而「情思不快,茶飯不進」。孫飛虎兵圍普救寺,張生仗義相救,白馬解圍,為兩人的相愛找到乙個出口,給兩人的婚姻提供乙個外在的合理性--父母之命。

老夫人言而無信,賴婚後,鶯鶯在追求自主愛情的道路上既要和以老夫人為代表的封建勢力進行鬥爭,更要同自己的禮教觀念進行鬥爭,因為她深受封建禮教的影響,搖擺不定、彷徨猶豫,因此「酬簡」再「鬧簡」又「賴簡」。在紅娘的幫助下,鶯鶯終於不顧一切,衝破禮教大防與張生私自結合了。這裡,崔張的戀愛障礙排除了,但與老夫人的矛盾仍梗在兩人中間,使兩人不能名正言順地結合。

   如果說《賴婚》後鶯鶯是為爭取自由戀愛而鬥爭,那麼《拷紅》後鶯鶯則是為爭取張生不變的愛情而鬥爭了。在老夫人以「三代不招白衣女婿」為由逼張生上京應試張生表現出對功名的熱望和自信時,她卻對此毫不感興趣,把張生得字認為是「蝸角虛名,蠅頭微利」,一再叮嚀張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來」,在她看來,與張生「但得乙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因害怕張生始亂終棄,她試探張生:

「棄擲今何在,當時且自親。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她傾吐心聲:

「你休憂文齊福不齊,我則怕你停妻於娶妻。你休要一春魚雁無訊息!我這裡青鸞有信頻須寄,你休要金榜無名誓不歸。

」她叮囑張生:「此一節君須記,若見了異鄉花草,再休似此處棲遲。」真可謂情真意切,句句說在了點子上。

離別後,兩人魚雁往來,鶯鶯給張生寄去了汗衫、裹肚、襪兒,其目的都在是叮嚀張生:「是舊休忘舊。」她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保衛那日益遠去的愛情之火,使它不致在張生心中熄滅。

古代**戲曲專題王實甫雜劇《西廂記》中鴛鴦形象具有哪些性格特點

古代**戲曲專題簡答題王實甫雜劇《西廂記》中的鶯鶯形象具有哪些性格特點

2樓:小獅子8月

《西廂記》的曲詞華艷優美,富於詩的意境,可以說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詩。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通過林黛玉的口,稱讚它「曲詞警人,餘香滿口」。

《西廂記》是我國古典戲劇的現實主義傑作,對後來以愛情為題材的**、戲劇創作影響很大,《牡丹亭》、《紅樓夢》都從它那裡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西廂記》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古典戲劇名著,它敘述了書生張君瑞和相國小姐崔鶯鶯邂逅相遇、一見鐘情,經紅娘的幫助,為爭取婚姻自主,敢於衝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合的愛情故事,表達了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和反抗,以及對美好愛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幾百年來,它曾深深地激勵過無數青年男女的心。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題思想和藝術形象,仍然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封建禮教罪惡本質的認識。

說起《西廂記》,人們一般會想到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殊不知,在王實甫之前,金代的董解元也有一部《西廂記》,這兩部「西廂」一般被人們稱為「王西廂」和「董西廂」。要說到王西廂的成就,就不能不提到董西廂。

崔張故事,源遠流長,最早見於唐代著名詩人元稹所寫的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鶯鶯傳》寫的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戀愛生活,結果是張生遺棄了鶯鶯,是個悲劇的結局。這篇**不過數千字,卻情節曲折,敘述婉轉,文辭華艷,是唐代傳奇**的代表作之一。

它寫出了封建時代少女對愛情的嚮往和追求,也反映了愛情理想被社會無情摧殘的人生悲劇,宣傳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此後,故事廣泛流傳,產生了不少歌詠其事的詩詞。到了宋代,一些文人直接以《鶯鶯傳》為題材進行再創作,能看到的有秦觀、毛滂的《調笑轉踏》和趙令畦的《商調蝶戀花》鼓子詞。

這些詩詞,對鶯鶯的命運給予了同情,對張生始亂終棄的薄情行為進行了批評,但故事情節並沒有新的發展。

當《鶯鶯傳》故事流傳了400年左右的時候,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問世了,這就是所謂的「董西廂」。董解元,金代諸宮調作家,名不詳,「解元」是金元時代對讀書人的敬稱。他性格狂放不羈,蔑視禮教,具備比較深厚的文化修養,並對當時的漢族民間文學形式如諸宮調非常熟悉,喜歡寫詩作曲。

其長篇巨制《西廂記諸官調》,是今存諸宮調中惟一的完整作品。 「董西廂」是在《鶯鶯傳》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種以第三人稱敘事的說唱文學。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遠遠超過前人。

它對《鶯鶯傳》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作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衝突的性質衍變成了爭取戀愛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長之間的鬥爭;張生成了多情才子,鶯鶯富有反抗性;故事以鶯鶯偕張生私奔作結,使舊故事開了新生面。董西廂隨著情節的增加,人物的感情更為複雜、細膩,性格也更為豐滿。在文字的運用上,作者既善於寫景,也善於寫情,並善於以口語入曲,使作品更為生動和富於生活氣息,藝術性較前有較大提高,為王西廂的出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董西廂」在藝術上尚顯粗糙,對愛情的描寫也尚欠純至,還不能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到了元代,隨著都市經濟的繁榮,戲劇更加發達起來,這時,大戲劇家王實甫在「董西廂」的基礎上把崔張故事改為了雜劇,這就是我們今天普遍看到的《西廂記》。

「王西廂」直接繼承了「董西廂」,並在此基礎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王實甫不僅寫出了張生的痴情與風度,更寫出了張生的才華,以及張生的軟弱,使他成為封建社會中多情軟弱的才子的代表。劇中聰明、伶俐、熱心、正直的丫鬟紅娘,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在後來的劇作中一再出現,取得了遠較鶯鶯為重要的地位。

同時,《西廂記》在中國戲劇史上首度成功刻畫了愛情心理,是戲劇史上一部直接描寫愛情心理的作品。其對矛盾衝突的設計也足以示範後人。全劇以鶯鶯、張生、紅娘與老夫人的矛盾為基本矛盾,表現崔張與家長的衝突;以鶯鶯、張生、紅娘間的矛盾為次要矛盾,由性格衝突推進劇情,刻畫人物。

這樣一種對衝突的組織,對古代戲曲中是很值得稱道的。

「王西廂」與「董西廂」的故事情節大略相同,但題材更集中,反封建的思想傾向更鮮明,又改寫了曲文,增加了賓白,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情節,藝術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作為我國古典戲劇中的一部典範性作品,其規模之巨集偉、結構之嚴密、情節之曲折、點綴之富有情趣、刻畫人物之生動細膩等,不僅前無古人,而且超過了元代的其他劇作家,正因為如此,元代賈仲明在《凌波仙》稱:「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

古代**戲曲專題王實甫雜劇西廂記中的鶯鶯形象具有哪些性格特點

3樓:簫灑舞劍

崔鶯鶯的形象特徵

崔鶯鶯是相國小姐,她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內在的激情。封建家庭的教養,無法完全窒息她內心的青春情感。她不由自主的對張生一見傾心,月下隔牆吟詩,大膽地對張生吐露心聲,陷入情網之中而不能自拔,飽嘗著相思的痛苦。

同時她也越來越不滿於老夫人的約束,並遷怒於紅娘的跟隨。老夫人當眾許婚,後來又出爾反爾,既賦於崔、張的婚事以外在的合理性,又賦於崔、張愛情以內在的合理性。正是這種內在和外在的合理性,成為鶯鶯敢於衝破老夫人的約束,決心對張君瑞以身相許的潛在動力。

但是,衝破內在心理的樊籠畢竟比衝破外在人為的約束還在艱難,於是就有了鶯鶯的「鬧簡」和「賴簡」,其中鶯鶯所表現的「假意兒」,不僅是為了試探紅娘是否可靠,張生是否真心,更重要的是披露出崔鶯鶯戰勝傳統的教養、女性的禁忌所應有的反覆和艱難。長亭送別時,鶯鶯既憂慮張生考試落第,婚事終成泡影,更擔心張生考取後變心,另就高門,自己被棄置,承擔著如此沉重的精神重壓。

《西廂記》深刻地揭示了崔鶯鶯的戀愛心理,即想愛而不敢愛,不敢愛卻不由得不愛;並且細緻地展現了她內心的強烈要求逐步壓倒、戰勝外部的壓抑、傳統的禁錮和心理的樊籠的全過程。

電大本科古代**戲曲專題王實普雜劇西廂記中的鶯瑩形象具有哪些性格特點

4樓:小獅子8月

《西廂記》和《西廂記諸宮調》相比,在思想上更趨深刻。它正面提出了「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的主張,具有更鮮明的反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題。

首先,《西廂記》歌頌了以愛情為基礎的結合,否定封建社會傳統的聯姻方式。作為相國小姐的鶯鶯和書劍飄零的書生相愛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以門第、財產和權勢為條件的擇偶標準的違忤。鶯鶯和張生始終追求真摯的感情。

他們最初是彼此對才貌的傾心,經過聯吟、寺警、聽琴、賴婚、逼試等一系列事件,他們的感情內容也隨之更加豐富,這裡佔主導的正是一種真摯的心靈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鶯鶯和張生實際上已把愛情置於功名利祿之上。張生為鶯鶯而「滯留蒲東」,不去趕考;為了愛情,他幾次險些丟了性命,直至被迫進京應試,得中之後,他也還是「夢魂兒不離了蒲東路」。鶯鶯在長亭送別時叮囑張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來」,她並不看重功名,認為「但得乙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即使張生高中的訊息傳來,她也不以為喜而反添症候。

《西廂記》雖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終成眷屬作為團圓結局,但全劇貫穿了重愛情、輕功名的思想,顯示出王實甫思想的進步性。

《西廂記》最突出的成就是從根本上改變了《鶯鶯傳》的主題思想和鶯鶯的悲劇結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愛情上堅貞不渝,敢於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並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得到美滿結果的一對青年。這一改動,使劇本反封建傾向更鮮明,突出了「願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的主題思想。在藝術上,劇本通過錯綜複雜的戲劇衝突,來完成鶯鶯、張珙、紅娘等藝術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徵生動鮮明,加強了作品的戲劇性。

古代小說戲曲專題王實甫雜劇《西廂記》中鴛鴦形象具有哪些性格特

崔鶯鶯 西廂記 不過是一落難書生遇見貴族千金的老套故事,但王實甫的處理方式實在與眾不同。鶯鶯想愛而不敢愛,不敢愛卻不由得不愛 她內心的強烈要求逐步壓倒 戰勝外部的壓抑 傳統的禁錮和心理的樊籠的全過程的描寫實在精彩。乙個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內在的激情的相國千金的形象就深深的進入讀者的視野裡。鶯鶯作為相...

簡述中國古代戲曲的名族特色,中國傳統戲曲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中國戲曲在世界劇壇上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美學特徵。首先,中國戲曲強調神似 強調寫意。戲曲舞台上所表現的生活與現實生活的形態是不同的,它是對現實生活的提煉和加工,是變其形而傳其神 寫其意。戲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麼空間,可以通過演員的表演隨意而定,自由變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書房,...

我讀了大量散文,詩歌,小說,戲劇和古典詩詞。怎麼修改病句

我讀了大量散文,戲劇和古典詩詞 這句話的毛病屬於部分詞語搭配不當,即 戲劇劇本 可以讀,而 戲劇 不是讀的。修改後句子可以是這樣的 我讀了大量散文,戲劇劇本和古典詩詞 不防舉個栗子,病句那麼多,怎麼知道你要改哪種句型 此句可改為 我讀了大量的散文 詩歌 和戲劇 我讀了ojmtgjmjjmmdda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