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春蛸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
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
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訊息,都十分悲痛。
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裡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我來講一講賽龍舟的來歷吧!當時楚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
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
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端午節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
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呀!
2樓:我殺
記的小時候,村里的大人們都稱我是乙個無法無天的小淘氣鬼。做的事情足以讓你笑的前俯後仰。
再過幾天就要過端午節了,家裡人一會兒做飯,一會兒掃地,一會兒準備包棕 子的材料,忙的氣都喘不過來了。而我這個小淘氣鬼卻在一旁哈哈大笑,大人們見了唉聲連連,說:「唉,真拿她沒辦法。
」日子在我蹦蹦跳跳的時候溜走了。轉眼間,端午節到了,家人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蘆葦葉子,放進鍋裡煮沸後,開始包粽子。我呢,則在一旁玩耍,不時傳來哈哈的笑聲。
不是什麼都逃不過俺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嗎?我回頭一看,他們正在有說有笑地包粽子。我想,何不去湊湊熱鬧呢!?
於是,我連走帶跑,蹲在盆子旁,把我的小手伸進盆子裡那綠綠的水裡。哇,好舒服啊!像母親的手撫摸著我。
後來,我玩的越來越帶勁了,居然把盆子裡的「小精靈」往外潑,嘴裡直喊:「下雨嘍,下雨嘍。」大人們嚴峻的臉上顯示出一種難堪的樣子,說:
「霞霞,快別弄了,再不停手,可要打屁股了。」而我這個人是非常倔強的,我把他的話只當耳邊風,繼續我的遊戲。這下我可把他惹惱了,他的一巴掌落在我那光滑的 臉上,好疼啊,頓時我的臉紅的像蘋果一樣。
「吧噠」一聲,一滴晶瑩的淚珠落了下來。隨後,我捂著臉,跑了出去。家人找了我一天,急得團團轉。
其實我就躲在家旁邊的草垛裡,偷偷地流淚。晚上,家人問我疼嗎?我連連搖頭。
本來我有點恨他們,現在想來,我對他們的不滿已經完全消失了,反而還非常高興,因為我知道他們還愛著我。
童年的事讓我開心,讓我回味無窮,讓我難已忘懷。它在我的記憶大門裡留下了一道美好的回憶.我想粽子怎麼做呢?
我問了媽媽哦原來是這樣弄的:要把江公尺泡七八個小時後,然後開始不斷的換水把江公尺的洗乾淨.把棗洗乾淨,可以加些葡萄乾.
把買好的粽葉用鍋煮十五分鐘,然後取出涼透,細繩準備好.
把粽葉用手窩出個像三角一樣的形狀後把江公尺放一半,然後放上棗和葡萄乾,多少自己定,要想好吃可以多放點,也不必非得放在中間,出可以在沒放江公尺前放點也行的.然後上面把江公尺再放上去,要平口就行,然後把粽葉按照其邊緣稜角開始包,再用繩纏緊,多纏幾下,系上活扣下鍋,水沒粽子一點煮四十分鐘,入涼水中涼透再吃才粘而好吃
2 端午節過後的深思
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二字最早出現在晉人周處[風土記]之中,在這一天中,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等。
但就是這麼乙個有著濃重傳統氣息的中國節日,也在文化侵略的大浪朝中成為了犧牲品。自從上世紀末開始,日本、南韓等,就開始對中國這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國,進行了文化的侵略,大肆的在中國新一代青少年的之中放映他們的動畫與連續劇,通過電視來腐化新一代的國人的心身與精神,在這種情況小小的南韓已不滿足這種侵略的效果與速度了,於是在巴黎時間2023年11月24日南韓與中國就誰是所有端午節的資格發生了爭執,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端午節的原產地中國竟沒有拿到是本國的非物質遺產的資格。
在這次事情的背後反映了乙個嚴重的問題,中國人不注重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重視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傳統文化,反而感覺外國的東西好,這種崇洋媚外的風氣在青少年中十分的重,平時一說話就是國外的什麼動畫上地什麼人物的什麼事蹟,這讓人心裡十分不是滋味,難道中國的就不好麼?我不反對國外的東西,國外的東西是十分的吸引人,有些十分具有本民族的特色,但是我們也不能照單全收,我們要取其精華取其糟糠的去看,有選擇的去看。我認為像什麼日本的[蠟筆小新]與[死亡筆記]這些就不是我們該看的,再像國的什麼愛情肥皂劇,這種我們青少年就應該少看,而像[冰河世紀]、[怪物史萊克]、[哈利波特]、[魔戒]等這些看看就無所謂了,因為這不是文化的入侵,而像我所認為的不能看的,我就認為他多多少少的有一些文化入侵的因素。
在這我想說同學們,請讓我們開始重視自己的文化吧!不要讓我們的其他傳統節日成為端午節第
寫一篇吃粽子的作文
3樓:張
我的家鄉在廉江,那裡有很多風味小吃,比如:粽子、臭豆腐、牛肉串等等,但我最喜歡吃的是粽子。
粽子的形狀很像五邊形,粽是用荷葉包著的,還要一條草繩綁著,好像粽子正要穿衣服似的,還要綁著一條腰帶。
粽子的色味很香,聞起來很舒服,並且讓人越聞就越想聞了。我為什麼要喜歡吃粽子呢?原來是它的香味在勾引我吧。
有一次,爸爸媽媽帶我來攤點裡吃粽子,粽子的香味瀰漫了這個攤點。攤主把我們要的粽蒸好了送上來給我們吃。
我見到了粽子,就連忙把它接過手裡,粽子在我的手裡熱呼呼香噴噴的,我把粽子的草繩解下來。然後把荷葉脫下一點點,不津津有味地吃起粽來,粽子的糯公尺沾在我牙齒裡,好像乙個小朋友拉著媽媽不想去學校似的。我把粽子吃完了還想吃,但我的肚子太小,吃都吃不下,裝都裝不下。
媽媽說:「你這個小東西,還真喜歡吃粽子。不要難過,下次爸爸媽媽再帶你來吃,好嗎?
」我聽了媽媽的話,高聲喊到媽媽萬歲。
如果到了端午,我就能吃到更多的粽了,我盼望著這一年的端年節,等著吃粽子呢。
4樓:匿名使用者
先介紹粽子的形狀,組成部分,由來,意義,再寫一下你家裡的端午節是怎麼過的,比如自己做啊寫一下過程,得到了怎樣的樂趣……這樣的提綱應該屬於小學四年級左右的,要是高年級的話最好寫記事比較好一點,編個感人的故事,把粽子也編進去。或者寫一些現實的問題,比如粽子越來越貴啊,加工衛生問題等等。希望有所幫助。
5樓:焦藝雯
??????????
????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作文300
6樓:馨月
每年是端午節,大家都要吃粽子,但大家知道我們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嗎?請大家慢慢聽我說。
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要團結其他國家,來抵抗野心很大的秦國,但是偏偏楚懷王聽信了小人的壞話,不肯聽從屈原的勸告,結果被騙到秦國,關了起來,最後並死在秦國。
繼位的楚襄王也受到小人的挑撥離間,誤信屈原有很多壞處,不但沒有聽從屈原明智的勸告,還把它從楚國放逐了。
心懷大志,一直為國家大事擔心的屈原,因為眼看著國家急難而無法拯救他的國家、無法實現他的理想,整天都非常憂愁,常常獨自在江邊徘徊嘆息。有一天,一
位在江邊釣魚的漁夫問他為什麼這麼失意落魄,屈原嘆氣的說:「舉世皆醉唯我獨醒,舉世皆濁唯我獨清。」心中的感嘆和無奈,在這兩句話中都說得很明白了。不
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著砂石,投汨羅江自殺了。
楚國的人民知道這個訊息之後,都不約而同的趕到江邊來,想找尋他們所敬愛的屈原,可是一
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在江上劃著龍舟、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趕跑;還用粽葉包公尺飯,作成粽子,投到江裡喂
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
屈原投汨羅江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五月五日。大家為了懷念這位詩人、紀念他的愛國精神,並且提醒在位的人,要能分辨出小人與忠貞志士說的話;因此,在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都會舉行劃龍船、包粽子的活動。就是這樣,我們才有端午節這個節日,才有端午節吃粽子的一種習慣。
我們大家都要向屈原一樣好好學習,學習他那愛國,善於分辨的精神!
這就是我們端午節要吃粽子的原因
7樓:qt1103雪兒
粽子在中國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食品,原本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吧。
古人把粽子叫做「角黍」,是因為粽子的有角。粽子一般都是四個角,三個角的也有,但據說還有能包出五個角的。
古人包粽子以黍公尺,黍公尺即黃公尺,黃公尺很黏,味道亦特殊,昔時人們的祭祖是必用黃公尺,一碗黍公尺飯蒸熟,黃澄澄供在那裡亦真是好看,若此時派糯公尺上場,恐怕就要被比下來,雖然糯公尺潔白,打年糕離不開它,但白花花的供給祖宗好像不那麼好看。
說到粽子,當然離不開包粽子的粽葉,最好是葦子葉,水澤河汊處到處長有這種水生植物,用新鮮的碧綠的那種,聞著清香,用隔年發了黃的,味道亦濃。
吃粽子要蘸飴糖,或者是玫瑰糖。當然肉粽子是鹹的,但即使肉粽子是鹹的,也很少見有人要一小碟醬油過來蘸粽子吃。
8樓:胡乙司覓
《過端午節吃粽子》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端午節。
關於過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傳說如下:
端午節是紀念楚國大夫屈原投江的節日。
傳說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簡單介紹三十字以內
西漢把粽子做為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 梟羹 史記 孝武本紀 注引如淳言 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 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200年後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 續齊偕記 中說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
據說當年屈原端午節的時候冤死江中 屈原死後,百姓敬重他,哀悼他。因為他是和危害楚國的小人奮鬥到死的,所以到了他的忌日,百姓們就掛起昌蒲劍,喝著雄黃酒。用糯公尺做成菱狀的公尺團 用蘆葉包好 散入江中 一方面 防備魚類吞噬屈原的遺體 另方面祭奠屈原 五月初五是小端午,女兒回娘家帶小粽子。五月十五是大端午...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用英文怎麼寫,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簡單介紹三十字以內
狗尾巴草西西 就是為了紀念屈原啊 to commemorate qu yuan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簡單介紹三十字以內 我是龍的傳人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這裡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 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