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的特色房屋,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特色房屋

2021-03-21 14:54:23 字數 4774 閱讀 2085

1樓:匿名使用者

羌族,是我國民族大家庭中乙個古老民族,人口20多萬,居住在岷江上游,集中分布在四川阿壩州汶川縣、理縣、茂縣等地。他們的習俗、衣著、建築等都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色彩。尤其是那以石頭為主要建築材料的民居,更是獨具特色。

羌民一般是十幾戶至二三十戶聚居一處,修建時不用一磚一瓦,也不用如何測量工具,用石塊、石板混合泥漿砌成。通常為三層,用木樓梯上下.下層圈養牲畜,中層住人,上層貯放糧食、雜物。房係平頂,用木棒、樹枝、茅草加泥土覆蓋。

在房頂後牆正中處,砌有高約二尺的石塔,羌語稱「如機格」,上供三五塊白石。

羌民的住宅中均有乙個火塘(鍋莊)。其上置乙個五六十斤的鐵三腳架,置掛鼎鍋或茶壺用以炊食和燒水。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橋、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羌語稱碉樓為「邛籠」。早在2023年前《後漢書·西南夷傳》就有記載。

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公尺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種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

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牆基深1. 35公尺,以石片砌成。

石牆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由下而向上稍傾斜。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

2023年在四川省北川縣羌族鄉永安村發現的一處明代古城堡遺址「永平堡」,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仍儲存完好。碉房各層均留二三個窗洞。窗呈方形、十字形,內大外小,面積0.

3~0.5平方公尺,用石板或木板於內鑲成,不加窗格,可防風防盜、,但光線不足是其缺點。碉房各層以獨木砍削成鋸齒形為梯供上下。

房頂為平台,平台上留尺許方孔以通風透光(即天窗),下雨時用石板蓋上。平台用途甚廣,是羌人室外活動的主要場地,曬糧、脫粒、老人散步、婦女針織、兒童遊戲皆於其上進行。碉房相互依借,使屋頂平台連成一片,高差處則置木梯互通往來,成為連通相鄰各戶和溝通人們交往的第二通道。

平台四周砌有矮牆,以防墜險。平台後方通常蓋一牌小屋做貯藏室,台上還置有放玉公尺的糧架,以四根木柱為以細竹成小屋形。屋頂後部一角或四角有一堆小石壘成的小塔,塔頂立有一塊白石,每逢年節供奉祭祀。

住宅旁多建有高達數丈的碉樓,用於防禦敵患和貯存糧食、柴草。

羌族群眾熱衷於將白色石塊作灰色住居醒目的裝飾物,這與羌族源遠流長的尚白心理不無關係而在潔白的石塊上面賦予崇高的神性加以崇拜並形成普遍信仰。羌族傳統民居建築上面擺置的象徵天神阿爸木比達的白石、實際也就是白石圖騰崇拜的一種遺跡。

羌族地區山高水險,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族創造了索橋(繩橋)。兩岸建石砌的洞門,門內立石礎或大木柱,礎與柱上拴胳膊般粗的竹繩,多則數十根。竹索上鋪木板,兩旁設高出橋面1公尺多的竹索扶手。

棧道有木棧與石棧兩種。木棧建於密林,鋪木為路,雜以土石;石棧施於絕壁懸崖,緣巖鑿孔,插木為橋。羌族民間石匠農閒時常外出做工。

舉世聞名的四川灌縣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羌人的血汗和智慧型。

2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壯族人,我們壯族的房屋都是木頭做的。屋頂蓋瓦片。分上中下三層,下層養家禽,中間住人,上面放東西。

侗族的房子與壯族差不多。由於南方潮濕炎熱,所以人住的地方都盡可能遠離地面,所以我們住第二層。傣族的房屋為一層,但是也將房子架空,遠離地面,他們的房子多用竹子做,比較小,房頂用稻草或椰子葉覆蓋。

3樓:匿名使用者

佤族 佤族房屋為竹木結構,茅草頂「干欄」式竹樓。樓上住人,樓下養畜或堆放柴火。住房設主門、客門、鬼門三道門。

主門為主人家人日常進出的門。客門設於樓側,供客人出入。鬼門與主門相對,逢做鬼才用,平時忌從此門出入。

樓內有主火塘、客火塘、鬼火塘等三個火塘。主火塘是主人家做飯、烤火、睡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火塘。鬼火塘要做大鬼或家裡死人時才啟用。

客火塘供客人烤火,客人住宿也在客火塘邊。佤族房屋建築工藝原始粗獷,接近自然。 傣族 民間傳說,傣族的竹樓系建房始祖帕雅桑目底首先建立。

這位建房始祖,最先是受到海芋葉、芭蕉葉可以擋雨的啟示,用樹葉建蓋了一間平頂葉屋。但平頂葉屋根本擋不住雨,人們住在屋裡照樣遭受風吹雨淋。爾後,他又在獵狗坐地淋雨姿勢的啟發下,建蓋了一種稱為「杜瑪些」的狗頭窩棚,將平頂屋面改為偏廈。

這種屋子可以避雨,但仍不能避風、避濕,大雨不時飄進屋內,屋內的地面上泥水橫流,不便居住。帕雅桑目底決心重建一種又能遮雨,又能擋風,又可防濕的住房。他不斷地建,不斷地拆,但始終沒想出乙個好的建房方案。

乙個風雨交加的早晨,他突然發現有只金鳳凰飛來落在離他不遠的地方,低頭垂尾,兩翅微張,雙腳立地,做出一副欲飛之勢。帕雅桑目底在金鳳凰的啟示下,突然想出了建蓋高腳竹樓的主意,按鳳凰低頭垂尾張翅之姿,建蓋了「烘亨」竹樓。後來才演變為現在的竹樓。

彝族 雲南彝族除有「干欄式」的尖頂房屋外,尚有土壘房和條子房。昆明路南縣糯黑的撒尼人就地取材,以石條壘牆,房梁直接架在石壘牆上,屋頂覆瓦或茅草,多為單層建築。條子房的牆基多以石塊砌成,中段牆為土衝牆或土坯牆,上段牆以竹條密編而成,房梁架在立柱上,屋頂或覆瓦或覆茅草,此房冬暖夏涼。

基諾族 基諾族傳統的房屋有兩種,一種是沒有分家的父系氏族數代人同住的房屋,大家只有乙個火塘;另一種是分家後的父系家庭成員住的房屋,上層被一條過道分為兩排後再分隔為若干個小家庭的房間,除了進門處有乙個大火塘外,樓中間過道上的每個小房間裡,還分別有乙個火塘。房屋多以麻登樹或麻慄鑿成榫洞,用橫木串聯。柱腳用岩石墊鋪或直接深埋地里,樓板和四周牆壁用竹笆或木板排列鋪成。

用毛草排或瓦片覆蓋屋頂,木、竹、草排之間的連線物不用任何金屬。樓上住人,樓下用來堆放工具、雜物,也供家禽棲息。竹樓前個有曬台,前曬台連著樓梯口,後曬台是曬衣、紡織之處。

樓上用竹笆或木板隔開,里屋按人口多少隔成數間臥室,外屋為客廳兼廚房、飯廳。客廳中間有一公尺見方的火塘,三塊鍋樁石做三足狀可支鍋做飯。火塘上面懸掛竹編吊籠,用於放置食品。

這是較常見的「干欄式」建築,也有尖頂的,基諾族有一種建在山坡上的草房,基本上都是尖頂的!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特色房屋

4樓:匿名使用者

1、雲南的干欄式竹樓。干欄式竹樓是滇南傣、佤、苗、景頗、哈尼、布朗等少數民族的主要住宅形式。滇南氣候炎熱潮濕多雨,竹樓下部架空,以利通風隔潮,多用作碾公尺場、貯藏室及雜屋;上層前部有寬廊和曬台後部為堂和臥室;屋頂為歇山式,坡度陡,出簷深遠,可遮陽擋雨。

如下圖:

2.蒙古包和帳篷

蒙古包    蒙古族居住的一種圓形氈房。上部像一把撐開的氈傘,頂端的**留有天窗,作為通氣、採光和包內生火時煙塵的出口。下部四周圍是圓形的氈牆,上與傘簷相接,下端直立於地上。一般高約

七、八尺,直徑約丈餘,整個包都是用白氈搭鋪而成的,並用毛繩從四周縛住,能抵擋風雨。蒙古包不僅輕便,易於拆卸和搬運,還具有冬暖夏涼,對大風雪阻力小的特點,最適宜於游牧生活。

帳篷    藏族牧區人民的住房。帳篷是用犛牛布(褐子)綴成的長方形帳幕。大小不一,當中以兩根木桿為柱,一根木桿為梁支撐,外面傾斜用毛繩拉開緊繫於釘在地上的木橛上,帳篷即算搭起。

帳篷正脊高有五公尺許,並留有寬約十五厘公尺、長1.5公尺的縫隙,供採光和通風。四周用草餅或土坯壘成高約40到50厘公尺高的牆桓,上堆放青稞、酥油袋等物。

帳篷**築有土灶。灶的兩邊都有除灰洞。以灶為界,入口左方為女席,右方為男席。

這種帳篷用牛絨毛捻紡,質地厚,不怕風雨大雪,也便於牧民隨時搬遷。如下圖:

2.吊腳樓和半邊樓

苗族主要建築形式:吊角樓

吊腳樓    苗族的一種住房。建築在坡斜地窄、有兩三層階梯的坡地上。它是利用山坡的自然地勢,於下方豎立較長的木柱,上方則豎立較短的木柱作支撐,上鋪樓板而成。

一般樓下不住人,只用來堆放雜物或作牲口圈。吊腳樓經濟實用,別具特色。我國黔東南苗家居住的房屋,多半是吊腳樓。

半邊樓    布依族住房的一種形式。它是布依族蓋於斜坡之上的樓房,因其前半部分為樓房,後半部分為平房,故名。半邊樓盛行於貴州紅水河北岸,具有顯著的山區建築特色。

3.雲南哈尼族蘑菇房

哈尼族主要建築——蘑菇房。蘑菇房,顧名思義,就是住房狀如蘑菇。它的牆基用石料或磚塊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公尺,在其上用夾板將土舂實一段段上移壘成牆,最後屋頂用多重茅草遮蓋成四斜面。

內部結構,通常由正房、前廊(相當於正房前廳)和耳房組成。分

二、三層的蘑菇房在建築設計上別有風韻:前廊與正房前牆相接,耳房與正房一(兩)側相連;前廊與耳房頂部均為堅實的泥土平台,它既可休憩納涼又可晾曬收割的農作物;正房二層全部用泥土封實,然後在三四公尺高處再鋪蓋茅草頂。二(三)層至屋頂的空間稱「封火樓」。

封火樓通常以木板間隔,用以貯藏糧食、瓜豆,供適齡兒女談情說愛和住宿。最底層用來關牲畜,堆放農具。中層用木板隔成左、中、右三間,中間設一常年生火的方形火塘。

客人來了,主人就圍坐在火塘邊,讓你吸上一陣長長的水菸筒,飲上一杯熱騰騰的「糯公尺香茶」,喝上一碗香噴噴的「悶鍋酒」。趁著酒興,主人敞開嗓子,向你展示哈尼人質樸、嘹亮的歌聲,祝願賓客吉祥如意、情深誼長。

4.平頂房

平頂房    新疆南部維吾爾族人過去居住的一種簡陋的平頂房屋。屋體多為長方形,約十餘平方公尺。屋頂留有天窗,颳風時加蓋,四壁不另安窗,門為單扇。

由於屋頂平坦,因而可放柴草或晾曬穀物。這種房屋只要下實地基,四周砌上土坯牆壁,牆頂搭上木椽,蓋草抹泥即成。新疆南部之所以出現這類房屋,除過去農民經濟貧困外,也因該地區空氣乾燥,降水量極少有關。如下圖

5樓:瘋狂糖果屋

佤族:茅草房

房屋為「干欄式」的竹樓茅草房,上層住人,下層為牛圈。傳說佤族建房,得到了諸葛亮的暗示,所以,佤族的房子被稱為「孔明帽」。

佤族的住房,受漢族影響較大的地區,一般是四壁著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個別的瓦房。而大部分佤族地區的住房構造和形狀與傣族的住房相似,建築材料均為竹子與茅草。

我們可以在滄源翁丁村看到這種茅草屋。翁丁村位於雲南省臨滄市滄源縣城西北方向約40公里處的勐角鄉,這是目前中國儲存最為完整的乙個原生態佤族村。這個號稱中國儲存最為完整的乙個原生態佤族村寨,完全就是乙個佤族歷史文化的自然博物館。

各少數民族的特色物品是什麼各個少數民族的特色

維吾爾族東不拉。苗族服飾。土家蠟染。彝族的男式服裝。藏族哈達。各個少數民族節日 1 壯族 銅鼓節 蛙婆節 吃立節 農具節 花婆節 牛魂節 藥王節 吃新節 莫一大王節 擂背節 嘗新節 跳嶺頭節 壯年 2 侗族 姓氏節 侗年 冬節 花炮節 3 仫佬族 4 水族 端節 卯節 5 彝族 開年節 護林節 跳弓...

中國有哪少數民族,中國有哪56個少數民族?

中國這個具有有就歷史的大國,共有56個民族,當然漢族應該是被大家所熟知的了,那麼大家知道中國有哪些少數民族嗎?少數民族是指多民族國家中除主體民族以外的民族,中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其他55個法定民族均是少數民族。中國55個少數民族 漢族並不是少數民族 蒙古 回 藏 滿 維吾爾 苗 彝 壯 布依 朝鮮 ...

哪些民族是少數民族?少數民族有什麼族?

這55個少數民族分別是 傣族 維吾爾族 回族 藏族 蒙古族 彝 族 苗族 壯族 布依族 朝鮮族 滿族 侗族 瑤族 白族 土家族 哈尼族 哈薩克族 黎族 僳僳族 佤族 畲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東鄉族 納西族 景頗族 柯爾克孜族 土族 達斡 爾族 仫佬族 羌族 布朗族 撒拉族 毛難族 仡佬族 錫伯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