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佛家的思想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建議自己去一些書中查詢,最好是佛經,因為如果你能理解,那才是最準確的。佛,本是覺者,就是明了一切事實真相。放下一切慾望,大慈大悲,那是佛,但並不是那樣做才能成佛。
首先什麼是慾望,什麼又是放下,不明了的時候,我們什麼都放不下,也就是看不開。我們也想慈悲,但是無始劫來的思想習氣影響著我們,我們自私,傲慢……所以,我們希望成佛,希望覺悟明了。但願能幫到你。
如果是真的想深入了解,那,佛學作為一們學問的話,要學很多。
2樓:匿名使用者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當每個人登上絕頂之時,都應該有此感慨。可惜的是,每個人都不得不在接下來下山,從肉體到精神都擺脫那種感慨。
佛家根本思想,我覺得,就是無論你身在何處,精神都在絕上。 佛的本意是聖賢,在我眼裡,佛是那些具有大智慧型、通曉事理、超脫生死、品格高尚的人。他們由於心性高潔,淡化得失,很少有煩惱。
因此,求佛應該是追求一種境界。 那些僅僅靠折磨自己考驗自己來說明決心的人,是不可能成佛的。因為那是著相,是執著、是痴。
靈悟在於放鬆自己、無拘無束,更高境界在於放鬆他人。 佛的異化是從佛的神化開始的。 把萬人敬仰的聖賢神化,在認識還不發達的古代,並不是難事。
神化的最高境界是精神化、概念化。這是一種虛質。 後來的佛,被當作人的心裡那塊善良、美好的部分。
佛在心頭坐。 惻隱、熱情、隨順……等等。我們要尊敬這些美德,呵護這些美好。
見心見性。 要有著對生命、對生活的感激之心。 再泛化,佛是萬事萬物中美好的那一面。
我們並不需要知道佛是什麼,佛是什麼樣子。 佛在百草頭。佛在萬事萬物,在任何時空。
禮佛,其實是珍惜、讚美、溫存這些好的成分,並堅持「美好始終在」的這種信念。 發現美,並展示美,甚至創造美,這是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情。 「佛在心中」或「心中有佛」是做人的很高境界,但仍然不是最高境界。
最高境界是啟用萬事萬物的佛性,激發萬事萬物的美好。 我們需要對佛虔誠,不僅僅是口頭上說,不僅僅是在心裡默念,而是讓每乙個細胞都有體會,讓美好滲透身心。 不僅僅是思想,不僅僅是感受,而是要實實在在地做出這些努力,去實現美好的大千世界。
被稱為佛的先哲,正是這樣通過實現了別人、美好了世界從而實現了自己。 如何成佛?佛者,覺也。
故成佛之路,即覺悟之路。要覺悟,就要去除煩惱,煩惱不除,如何能覺悟?如何得見真如自性!?
是故,成佛之路,即之除煩惱之路。 去除一切心,即去除一切煩惱。如貪心嗔心痴心疑心慢心,求財心求色心求富貴心求長壽心,最後連成佛之心,都應去除。
不要以為成佛是什麼神奇的事,其實平常到極點,簡單到極點,無所求到極點,就是本來面目,就是本然自性天真佛。成佛,其實是很簡單很平常的事。假如你六根清靜,心不外馳,無三毒疑慢,無見思惑、無明等一切煩惱,你不是佛是什麼?
若你能如此一心清靜,道心堅固,你不成佛,誰能成佛?此即三世諸佛修行之正道。
3樓:匿名使用者
不求,不以求果而行善
佛教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教理】
指佛教之教相義理。教理,又作教義、宗義、宗旨、宗乘。即佛陀之教示或由教示顯現出來之真理,經由理論、客觀性之整理所呈現出之義理教說。
廣義而言,包括教判、教義二者;狹義而言,唯指教義。就佛教教理之發展情形,約可分為六部分,即:
(一)原始佛教教理:為其後大小乘根本教理之基礎,即三法印(或四法印)、十二緣起、四諦,皆以「緣起說」為依準。緣起說為佛陀教法之代表,乃佛教與世界上其他宗教或古今任何哲學流派區別之根本特徵。
於原始佛教教理中,法印為緣起說之基礎,十二緣起、四諦則為緣起說之一種型態。
四法印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苦,涅槃寂靜」,又除去「一切皆苦」,即成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係對現象及諸法之客觀性觀察。即就時間上而言,現象乃經常生滅變化之無常存在(諸行無常);於空間上、理論上而言,現象界之諸法必與他物相互關連和合,無一為孤立獨存者(諸法無我)。
如此對現象活動情形,作法則性之觀察,即一般所謂之緣起說。緣起通常即以此二命題為基礎而成立;而反過來說,通過緣起之觀察,才能把握諸行之無常性、諸法之無我性。
對現象、諸法之價值觀,有「一切皆苦」、「涅槃寂靜」二法印。即於現實之凡夫輪迴界中,充斥著不滿、苦惱,而無法獲得絕對之淨福,故深感「一切皆苦」;反之,以脫離輪迴之理想境地為絕對之淨福者,稱為「涅槃寂靜」。此種對現實之苦與其原因理由,兩者間之關係,作法則性之觀照,即稱為「流轉緣起」;而說明理想狀態以及達到之方法者,稱為「還滅緣起」。
對於「苦」在何種因素下發生、存在,佛陀舉出十二項具體條件(流轉緣起、順觀),稱為「十二緣起」,更以還滅緣起、逆觀來說明滅此條件即滅苦。四諦即苦、集、滅、道,其中最初之苦、集二諦系闡述現實之苦惱與產生苦惱之因素,以及兩者間之關係(流轉緣起);後之滅、道二諦則明示理想涅槃與達成目的之方法,及兩者間之關係(還滅緣起)。上述四法印、十二緣起、四諦等三大教理之關係,如右表所示。
[pic:p2689.gif]
(二)部派佛教教理:原始佛教教理,於原始經典(阿含經)中並無組織或統一,故上述所示一貫性教理,系後來的祖師、學者從片段性之教示中加以綜合而成者。將原始經典中所載各個教說加以說明解釋,分析組織等學術性之研究,稱為阿毗達磨之研究法。
此研究法,至後世逐漸發展,及至佛教即將**成諸部派時,教理解釋之歧異遂成為部派**原因之一。從而各部派以獨自之教理組織與解釋,製作獨自之教理書,即稱為「根本阿毗達磨」之論書。
初期之論書系原始經典之註解說明,或教理之組織整理,故與經典有密切關係;然至後期論書,與經典之關係逐漸薄弱,遂成立經典所無之阿毗達磨獨特學說。在原始佛教時代,所有教理均係作為實踐修行基礎之理論,並無與實踐無關之論說。然至部派佛教之後期論書,逐漸採用與實踐無關之存在論為考察事物有、無、假、實之論究法,已不再側重具有實踐意義之教理。
此外,部派佛教時代,於諸部派間所主張之種種教理學說,每每互相爭論,各執異說。成為爭論之問題者,例如佛陀論、涅槃論、因果論、心**等皆是。
(三)初期大乘佛教教理:反對部派佛教流於形式上之學術性佛教,及其以無關於實踐修行之存在論為重心之傾向,而提倡佛教回歸本來之實踐信仰。於革新主義者之間,興起新的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相對於部派佛教之理想人格(即依四諦、八正道能成就之阿羅漢),而強調修持六波羅蜜可成就佛道之菩薩,故不僅認為部派佛教乃自利之小乘,又自認為自宗乃利他之大乘。此外,於修行階段方面,新立十地之說,即菩薩依利他之誓願、發菩提心,經由十地而成佛。蓋所謂「利他行」,乃是力行布施為始之六波羅蜜。
大乘比部派更徹底闡明空、無我之教說。就理論上而言,此係由於排斥說一切有部之存在論,而從佛教原本之緣起立場強調空(無我)之教理。初期大乘佛教學說之集大成者龍樹,於其「中論」一書中,徹底地闡述空之理論,成為以後大乘佛教之理論基礎。
空,就信仰實踐而言,指空、無我之行;例如布施,為「三輪體空」之布施。就此觀點而言,初期大乘,無論就理論或實踐方面,可說頗能回歸佛教本來之純粹立場。然初期大乘佛教經典亦與原始佛教經典相同,缺乏教理之組織、整理。
(四)中期大乘佛教教理:於中期大乘佛教時期,初期大乘思想與之同時發展,而著重於學術、哲學性之研究。即除初期大乘思想外,另加入中期獨特之新思想,並受部派佛教教理及外教哲學思想之影響。
中期大乘之教理組織,大體而言,有下列三種:瑜伽唯識說、如來藏佛性說、前二者之綜合說。
瑜伽唯識(瑜伽行派)之教理要目,約可分為唯識、二無我、三性、八識等。(1)唯識,係由承自原始佛教緣起說之初期大乘華嚴經中「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之說而開展者。謂一切生死輪迴之現象以含有善惡意念之識為原因而起,故諸法之存立根據唯為一心之識,此外無他,故稱唯識。
唯識為無常變化,故相通於無我說。(2)二無我,指人無我、法無我。部派佛教中,如犢子部主張有人我、法我;另如說一切有部雖否定人我,然主張法我(法體恆有說)。
中期大乘佛教為完全否定此等有我說,遂強調二無我之說,此係承續初期大乘「般若皆空」說而來者。(3)三性說,即:遍計所執性(分別性)、依他起性(依他性)、圓成實性(真實性)。
於唯識學派中法相宗(有門唯識)、法性宗(空門唯識)之解釋相異。三性不僅就唯識上之解釋,亦可論及一切現象之存在。例如:
1.依他起性,指物質、精神之所有現象非孤立獨存,必依於時間性、空間性之原因理由等諸條件而成立存在;此可視為相當於原始佛教緣起法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2.
遍計所執性,指凡夫執迷三界輪迴之狀態。可視為相當於原始佛教之一切皆苦、四諦中苦集二諦、流轉緣起。凡夫依無明、渇愛等煩惱執著而行動造業之狀態,可稱為遍計所執之相。
3.圓成實性,相反於遍計所執性,乃指脫離輪迴為聖者之理想狀態。可視為相當於原始佛教之涅槃寂靜、四諦中滅道二諦、還滅緣起。
亦即滅盡煩惱執著,成就空無所得、空無礙之狀態。三性皆與緣起相關,亦皆屬「無我」之教理。又為破除對三性之執著而說三無性,即相無性(遍計之境為虛妄無相)、生無性(依他諸法為緣生假有)、勝義無性(依前者而畢竟空)。
此亦繼承初期大乘之「般若皆空」說而來者。(4)八識,指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所說眼識乃至意識之六識,及始於瑜伽行派所說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第七識為煩惱我執之根源。
第八識包含具有認識判斷、思惟等過去經驗餘力之種子,相當於原始佛教十二緣起中含有無明、行等之識;又相當於部派佛教所說具有善惡業餘力之輪迴主體之根本識、有分識、一味蘊、窮生死蘊等。中期大乘承襲上述說法,而有更進一步之發展。蓋中期大乘所謂之八識說,係以第八阿賴耶識為中心,而說明輪迴流轉之執行、如何脫離輪迴到達理想之涅槃,及如何轉依有漏諸識成為無漏四智,用以闡釋流轉緣起、還滅緣起之運作。
如上所述,瑜伽行派之教理,其根本立場乃基於初期大乘之「般若皆空」說,並受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經量部等上座部系之教相所影響。瑜伽行派被稱為法相宗,係以其從「相」(現象)方面為中心加以考察存在之故。與之相對者,如來藏系及綜合說,乃從諸法之本性真如方面考察存在,故亦稱法性宗。
法性宗之如來藏、佛性說,系承襲部派佛教大眾部系之「心性本淨」說,加以改善發揚而成者。若從中期大乘佛教與部派佛教之關係而言,可知法相宗係受上座部系之影響,法性宗則受大眾部系思想之影響。概言之,如來藏系之學說,與其說是考察心變化之現象方面,不如說乃就悟證成佛之可能性與理想狀態,來**永不變之心,即如來藏性、佛性。
融合阿賴耶識說(法相)及如來藏說(法性),即為中期大乘佛教之第三型別綜合說,以大乘起信論之教理為其代表性旨義。此一綜合說,於印度似虖不太流傳,梵語原典中幾虖不存。大乘起信論於一心之上,又立心生滅、心真如,若配當於三性說,則「一心」相當於有染淨變化可能性之依他起性,「心生滅」相當於依虛妄分別而起之遍計所執性,「心真如」則相當於離妄分別而清淨之圓成實性。
中期大乘時代之後半時期亦倡導中觀學說,如唯識之分為有相唯識、無相唯識,中觀學派亦分為近似唯識說之自立派(梵 sva^tantrika),及指摘對方過誤、論破所有立論之破邪派(梵 pra^san%gika),然卻未形成如瑜伽行派之完備教理與組織。
於中期大乘佛教時代,不僅大乘中種種教理學說,與此同時者,小乘部派說一切有部(毗婆沙師)、經量部(經部師)之教理學說,自前一時代以來即極為興盛。如說一切有部系出現世親之俱舍論;經量部系則以成實論為代表論書,該書受大乘佛教之影響甚深,內容主要是從經量部之立場來駁斥說一切有部之教說。
(五)後期大乘佛教教理:中期大乘佛教為對抗當時興盛之外教哲學思想,不得不整理與實踐無關之單方面知識、理論性問題。例如成立作為認識判斷等知識標準之「量」,為論證自說之真實、破斥他說,於佛教亦盛行研習因明學,甚而發展出超越外教之獨特學說。
然因明學與信仰、實踐無關,且若就本來之立場而言,將佛教教理哲學化、專門化,則不免流於空泛、抽象、無關巨集旨之傾向,久之形成教理發展之危機與墮落。為調整此一危機,與復歸佛教為宗教信仰之本來立場,乃有代表後期大乘之密教興起。
密教之教理,一方面受當時流行之象徵主義怛特羅文學所影響,以平易之象徵意義顯示佛教深遠之哲學理論,另一方面又極為著重信仰實踐。密教之理論層面稱為教相,系利用昔有之學說,以象徵方式說明從「發菩提心」至「成佛」之修行階段,使易於達成理想。成就理想之一般性方法,為三密加持:
身密結印契,口密誦真言(陀羅尼),意密觀佛菩薩及其種子。其根本教理,乃在以菩提心為因,以大悲為根,以方便為究竟,此即「即事而真、當相即道」之說。
(六)中國及日本佛教教理:以上所介紹之印度大小乘佛教皆曾傳來我國,於我國成為毗曇宗、成實宗、地論宗、攝論宗、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俱舍宗、華嚴宗、密教等宗派之教理,而大為隆盛,比在印度更有超越性之發展。後傳入日本,如日本天台宗、真言宗、真宗、日蓮宗等,皆以日本獨特之教理展現之。
佛的困惑是什麼?佛的慾望又是什麼
佛已無困惑和慾望。佛看人和螞蟻,都是可憐憫者,都是未覺悟的凡夫,但也都是可以成佛的。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型德相,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宇宙是人心變現出來的,宇宙的目的在於變現者的心。困惑和慾望是六道輪迴的根源,也是生死之本。深入經藏,智慧型如海。南無阿彌陀佛 要了解,您現在所知道的 慾望 以及 無慾 只...
單質的概念是什麼 化合物的概念又是什麼
單質 必須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混合物不可能是單質。元素在單質中存在時稱為元素的游離態。一般來說,單質的性質與其元素的性質密切相關。比如,很多金屬的性質都很明顯,那麼它們的單質還原性就很強。不同種類元素的單質,其性質差異在結構上反映得最為突出。與單質相對,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叫做化合物。自然界...
佛家的明心見性是什麼?什麼是心?什麼又是性?又怎麼識自本心見自本性
心是妙明真心,性是寶明妙性,名詞花裡胡哨,其實說的就是眾生的本來面目,心是從體上說,就是法身 如來藏 真心等,性是從作用上來說,就是佛性 自性,所以心和性是乙個。總之就是找到你本來面目了,你的本來 萬事萬物的本來 世界的本來,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自本心見自本性那是開悟以後的事。你好好學習大乘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