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8世紀中國古代的主要經典和儒家學說,通過傳教士的介紹

2021-03-25 21:27:42 字數 4836 閱讀 5004

1樓:帿顫

a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伏爾泰推崇中國的儒家思想,開明君主**與中國古代的仁政思想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材料一 17—18世紀,中國古代的主要經典和儒家學說,通過傳教士的介紹、研究,在歐洲知識界和上層社會得

2樓:匿名使用者

(1)側重點:從儒家思想本身、或政治制度與倫理道德的結合; (2分)影響:成為他們作為批判**王權,主張開明政治等主張的重要依據。 (2分)

(2)變化重點:重視西方科學技術——重視西方政治制度;重視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關注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 (2分)

理解:有觀點(1分)結合史實(3分)

觀點——西學東漸下的中國政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

史實——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

如:演化論思想成為戊戌變法指導思想(戊戌變法通過改良的方式,擺脫封建思想束縛,實行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思想成為辛亥革命指導思想(辛亥革命,主張用革命的方式,推 翻封建**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民主與科學思想成為新文化運動主要內容(後期的馬克思主義傳入),進一步解放人們思想等。略

中學西傳與西學東漸材料一 17——18世紀,中國古代的主要經典和儒家學說,通過傳教士的介紹、研究,在歐

3樓:百度使用者

(1)側重點:從儒家思想本身、或政治制度與倫理道德的結合;影響:成為他們作為批判**王權,主張開明政治等主張的重要依據。

(2)變化重點:重視西方科學技術——重視西方政治制度;重視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關注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

理解:觀點——西學東漸下的中國政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

史實——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演化論思想成為戊戌變法指導思想(戊戌變法通過改良的方式,擺脫封建思想束縛,實行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思想成為辛亥革命指導思想(辛亥革命,主張用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民主與科學思想成為新文化運動主要內容(後期的馬克思主義傳入),進一步解放人們思想等。

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學習是影響歷史發展變的重要因素。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17~18世紀

4樓:浮生夢魘

(1)地區:中亞、西亞、南亞、東南亞, 意義:打破世界相對隔絕的狀態,開始了整體發展的程序。

(2)趨向:交流時間縮短;交流範圍擴大;交流資訊量更大;交流方式更便捷。

影響:使世界各國經濟交往與合作更加緊密;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物質條件。

(3)側重點:儒家思想、政治制度、倫理道德; 主張:批判**王權。主張開明政治。

(4)變化:從重視西方科學技術,到重視政治制度、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

事件: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思想:戊戌變法主張通過改良的方式,擺脫封建思想束縛,實行君主立憲制。 辛亥革命主張用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新文化運動主張民主與科學;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5)有具體事件或事物的表述;有創新性。

(1)屬於基礎知識的考查,通過回憶所學知識即可作答。

(2)依據材料一圖示中交通工具的變化、交流方式從書寫到電子資訊均可概括出中西交流趨勢的變化。

(3)西方啟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國文化時的側重點從材料中可以提取資訊,得出答案,對其政治主張的影響要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4)在學習西方文化過程中,中國知識界關注重點的變化,依據材料概括,對中國重大事件的影響要注意時間限制「五四運動前」。

(5)本問屬於開放性問題,回答時要抓住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與學習這一核心。

命題思路:本題以中西交流為切入點,考查了古代、近代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情況,時間跨度大,涉及內容多,不僅考查了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考查了提取資訊的能力。

17-18世紀歐洲為什麼會出現中國熱

5樓:白粥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7~18世紀歐洲出現了一股「中國熱」,中國古代的主要經典和儒家學說,通過傳教士的介紹、研究,在歐洲知識界和上層社會得到了流傳和宣揚。德意志的萊布尼茨盛讚儒家道路及影響下的社會秩序和國家統一。

儒家學說也成為伏爾泰等啟蒙運動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更是主張開明君主**的啟蒙思想家反對歐洲王權所追求的社會楷模。

6樓:于曉楠買甘

17-18世紀是啟蒙運動時期.

萊布尼茨對中國的科學、文化和哲學思想十分關注,他是最早研究中國文化和中國哲學的德國人。他向耶穌會來華傳教士格里馬爾迪了解到了許多有關中國的情況,包括養蠶紡織、造紙印染、冶金礦產、天文地理、數學文字等等,並將這些資料編輯成冊出版。他認為中西相互之間應建立一種交流認識的新型關係。

(36 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材料一 在從500 年至1500 年這一時期的大部分時間中,西方是歐

7樓:猴詹嗇

(1)主要方面:①高度發展的文化 ②先進的工藝 ③大規模的商業④以功績為基礎的有效的官僚機構⑤提供社會凝聚力和思想理論基礎的儒家信仰⑥成熟的科技成果(任意三點得6分)

(2)主要因素:①新航路的開闢、海外殖民和工業革命,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3分)②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2分)③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民主代議制的確立(或者近代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進步)(任意一點得2分)  貢獻:①中國先進的科技成果為歐洲開闢新航路和海外擴張、科技的發展以及資產階級文化的傳播提供了重要條件;(3分)②中國的儒學思想成為他們作為批判**王權,提出開明政治等主張的重要依據。

(2分)

(3)觀點:政治制度應該與本國國情(本國傳統、「人事」)相適應。(2分) 嘗試:

①19世紀末,資產階級維新派照搬西方的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進行維新變法,結果失敗;②20世紀初資產階級革命派照搬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結果以失敗告終(4分)

共同因素:①經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小農經濟仍佔主體地位。

②政治: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資產階級力量比較弱小(4分)以上說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移植西方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是行不通的。

(4)含義:①該法則認為,最具適應性、最成功的社會要在轉變時期,保持自己的領先地位,是極為困難的;②不太成功的落後社會更有可能適應變化,突飛猛進(4分) 原則:①與時俱進原則;②尊重國情的原則;③對外來文化堅持兼收幷蓄的原則;④開放原則等(任意2點即得4分)

試題分析:(1)從材料「中國人享有高度發展的文化、先進的工藝、大規模的商業、以功績為基礎的有效的官僚機構以及提供社會凝聚力和思想理論基礎的儒家信仰。」進行分析概括。

(2)從材料「西歐人拿來中國的一些發明,充分發揮這些發明的潛能,並將它們用於海外擴張。這種擴張反過來又引發更多的技術進步和制度變化。」進行概括西方文明進入現代階段的推動因素。

中國的科技對西方的影響可以從四大發明對西方所起的作用進行分析。(3)從材料「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可以看出任何一種制度的建立必須是建立在自己的國情的基礎上。中國對西方制度的學習的程序可以從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對西方的學習進行說明。

中國的國情的分析從政治、經濟和思想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4)受到阻滯的領先的法則說的是在轉型時期成熟的社會秩序往往具有穩定性,增加了轉型的難度,使之繼續保持領先的地位也更加困難。這就要求我國始終緊跟時代,與時俱進。

(19分)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學習是影響歷史發展變遷的重要因素。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8樓:村里那點事丶

(1)特點:熟悉中國傳統,適應中國習俗;

注重與上層知識知識的交往;

把傳教與傳播西方科學技術相結合。(3分)

(2)鬥爭:義和團運動。(2分)

積極:傳播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和思想;支援中國的變革運動或先進人士。(4分)

消極:成為列強侵華的工具,引起中國人民的反抗。(2分)(3)側重點:

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和大一統思想;(2分)原因:他們反對封建**,要求實行開明君主政治。(2分)(4)新文化運動的健將們,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宣傳西方的啟蒙思想理論,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徹底批判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從而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程序。

(4分)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獲取並解讀材料資訊的能力。(1)由材料「利瑪竇...熟讀儒家經書,使他很快融入中國社會...

特別是上層知識分子交往。他通過介紹西歐的科學技術和思想...發展教徒,達到傳教的目的。

」可知其特點有熟悉中國傳統,適應中國習俗;注重與上層知識知識的交往;把傳教與傳播西方科學技術相結合。(2)由材料「再加上洋教畢竟與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存在著明顯的扦格,之後不到一年,中國北方就爆發了一場針對洋教的反侵略鬥爭」可知其鬥爭為義和團運動。其影響應該從兩方面分析,積極:

傳播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和思想;支援中國的變革運動或先進人士。消極:成為列強侵華的工具,引起中國人民的反抗。

(3)由「中國歷史上傳統的仁君統治和大一統的思想,更是主張開明君主**的啟蒙思想家反對歐洲王權所追求的社會楷模。」可知其側重點是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和大一統思想。原因應該結合其歷史背景去分析。

(4)結合教材的原文內容,新文化運動的健將們,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宣傳西方的啟蒙思想理論,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徹底批判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從而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程序。

中國哲學對1718世紀歐洲有深刻影響嗎

9樓:匿名使用者

17~18世紀歐洲出現了一股「中國熱」,中國古代的主要經典和儒家學說,通過傳教士的介紹、研究,在歐洲知識界和上層社會得到了流傳和宣揚。德意志的萊布尼茨盛讚儒家道路及影響下的社會秩序和國家統一。儒家學說也成為伏爾泰等啟蒙運動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

……更是主張開明君主**的啟蒙思想家反對歐洲王權所追求的社會楷模。

(11分)18世紀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高潮,啟蒙思想也逐漸傳播到世界其它地區,成為人們追求解放的精神**

中國古代科技16世紀以前長期領先世界的原因

1 領先原因 來 政治源 前提 國家統一,社會穩定,集權國家的支援和組織 物質前提 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經濟發展 人才前提 中國古代教育的發展,思想觀念的進步,為科技的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 政策因素 統治者開明的對外政策,正常的中外文化交流,吸取外來優秀文化的精華 個人因素 中華民族具有勤勞 刻苦鑽研...

1718世紀世界歷史發展的主要特徵

17世紀時歐洲正是處在封建社會解體和資本主義興起的階段。經濟方面,農業 手工業的技術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歐一些地區,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初期階段 工場手工業興起。航海 開始繁密。1 17世紀英國贏得了海上 和殖民霸權。當時的世界 分為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大 圈。太平...

分析17,18世紀的英國的政治制度與中國相比有何明顯不同

17,18世紀英國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當時中國是封建君主 的 集權政治制度。17世紀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封建 統治,通過 權利法案 限制王權,通過議會高於王權的原則,國王只是成為權力的象徵,沒有實際權力,國王的權力受法律限制。同一時期,中國君主 不斷強化,清代雍正時設軍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