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在姓名之外還要另取字 號

2021-03-27 10:49:08 字數 6639 閱讀 2640

1樓:碎雨石一滴

經常看古裝電視劇集的小夥伴都知道,古代人除了有姓和名之外,還會有一些別號、字,而這些都代表了同乙個人,那麼為什麼他們在有姓名之後,還要取別號和字呢,這裡面是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其實我們現在人已經不搞這些了,僅僅只是在古代的人,他們更喜歡為自己的姓名之外,去其他的稱呼。

其實我覺得,就跟我們現在喜歡給小夥伴之間去稱號一樣,或者叫做外號,古代人也有這樣的愛好,他們會通過一些別號,或者是自來表述自己的某種心意或者是某種志向,這本身就是對自我的志向的一種表達,或者是根據自己的一些特徵,我自己取一些比較新奇的別號。

而這些別號能夠有助於幫助其他人,了解這個人是怎麼樣的,或者說了解這個人的志向如何,而且更加方便大家去記這個人。特別是古代的一些文化人,他們會為自己取一些很優雅或者是一些很古怪的癖好,以此來凸顯自己與其他人不一樣,並且表達自己在政治或者是在文學中的一些順向愛好。

其實比較可惜的是我們現代人都已經不再去這些別號好了,或者你認為,現在的外號是別號的一種,延續也不並不為過,我覺得別後悔了,非常能夠體現乙個人對於自我的要求或者對於自我的認知,而且也是一種督促,如果你現在沒有這些東西的話,我們對自我的表達可能就少了幾種方式,還是挺可惜的。

2樓:青春恍若浮兮

因為在與一般的同輩、晚輩的交往之中,對方必須稱呼自己的字。

3樓:怎麼會生出了你

因為古人一般都會叫同輩人的字,以顯示對他人的尊重。

4樓:做最好的

這個是很講究的,因為在跟不同的人交往時,對方就會用不同的方式來稱呼你。

5樓:餘尺素

因為在古代,同輩之間一般不會直接叫別人的名字,而是叫字。

6樓:宇宙無敵帥老爸

因為古人直接叫同輩人的名字,會顯得很不尊重別人。

7樓:我最愛的小嘉嘉

從他們名字中的字或號可以看出他們在家中的排名。

8樓:追求成就美好

因為這樣子充分起來會更加的方便,而且也是對彼此的一種尊重。

9樓:匿名使用者

這樣比較好讓別人記住啊,而且也很簡單,就和乙個代號一樣。

10樓:暮光夢緣

因為古代的人對名字各方面都特別的講究。

古人已經有了名字,為何還要取字和號呢,這樣豈不是很麻煩?

11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的人們一般都只有乙個名字,但是在古代,人們不光有名,還有字,甚至還有號。比如諸葛亮,他還有個字是叫孔明,然後又號稱臥龍。再比如我們都很熟悉的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他的名叫白居易,字叫樂天,他也有個號是香山居士。

古人的名字確切地說,應該是分為名、字、號這三種。名就是對自己的正式稱呼,字就是對這個稱呼的延續,號則表示自己的志向。

那麼為什麼古代人要這麼麻煩,不光有名,還要有個呢?原來這都要從古代的一本書說起。封建時代人們尊崇的都是儒家學說,有一本儒家典籍叫做《禮記》,裡面記錄了在秦朝以前人們所遵循的禮制,對後世的禮制有很大的影響。

為什麼咱們現在自稱是禮儀之邦?就是因為一直以來人們十分的重視禮法。

《禮記》中有各種各樣的關於禮儀方面的記載,其中就記載了關於名和字的禮儀。正所謂「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古代的男孩女孩們在成年的時候,父母長輩是要給他們舉辦成年禮的。

在成年禮舉辦完成後,就會給孩子們授字。有了字,也就代表孩子們正式長大**了。

古人一般稱呼別人的時候,是不可以直呼其名的,通常都是稱字。如果是年輕人還沒有字,他們則會說:年幼,無表。

所以取字的目的,就是讓別人尊重他,避免直呼其名。古人的號則分為兩種,一種是自號,也就是自稱的,另一種就是別人送的號。比如說晉朝的陶淵明,他家門前栽了五棵柳樹,他就自稱是五柳先生。

又比如三國時蜀國的謀士龐統,他的號叫鳳雛,他這個鳳雛和諸葛亮的臥龍一樣,都是龐德公送的。

其實更多的古代平民百姓甚至是沒有名字,特別是古代的女孩子,這也是封建社會不平等的地方。古代的平民百姓因為受教育程度不高,也不認識什麼字,所以很多時候都不給孩子起名字。比如父親姓李,第乙個孩子叫李大,第二個兒子可能就是李二,要麼就是花錢送禮找認字的先生給取個名。

女孩子直接就是李氏,孫氏這樣,更不會有名字。

古人還非常的迷信,比如生活在底層的百姓,因為貧窮沒有錢給孩子看病。如果孩子體弱多病,就會故意給孩子起乙個賤名,比如狗剩,狗娃之類的。在他們的想法中,這樣會使得孩子命硬,不容易夭折。

其實這也是古代父母們的無奈和悲哀,試問身為父母,誰不想給孩子娶乙個好聽的名字呢?可是他們沒有別的辦法,所以只好給孩子起乙個難聽的名字,這樣上天嫌孩子名字難聽,就不會帶走孩子的生命了,這也反映了古代底層人民生活的艱辛。

12樓:餘溫

因為古代十分注意禮法,古人的名字分為名、字、號,名是對自己的正式稱呼,字是對稱呼的延續,號表示自己的志向。

13樓:檸檬玖柒

因為古人一般稱呼別人的時候,是不可以直呼其名的,通常都是稱字,字就是對自己名字的延續,號則表示自己的志向。

14樓:盧家可愛

名、子、號分別代表了正式稱呼、稱呼的延續、自己的遠志。

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15樓:泡芙

古人的名字確切地說,應該是分為名、字、號這三種。名就是對自己的正式稱呼,字就是對這個稱呼的延續,號則表示自己的志向。

16樓:abc小豬熊出沒

由於人的社交屬性加強,因此父母便給取字,而為了顯示自己的特立獨行的氣質,於是大家開始給自己起號,也就是筆名。

17樓:活在瓜里的籽

這都要從古代的一本書說起。封建時代人們尊崇的都是儒家學說,有一本儒家典籍叫做《禮記》,裡面記錄了在秦朝以前人們所遵循的禮制,對後世的禮制有很大的影響。

18樓:召喚之強

跟各種禮儀有很大關係,成年禮舉辦完成後,就會給孩子們授字。有了字,也就代表孩子們正式長大**了。

19樓:樂觀的

封建時代人們尊崇的都是儒家學說,遵循的禮制。古人取字的目的,就是讓別人尊重他,古人的號有兩種,一種是自號,另一種就是別人送的號。

20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名是對自己的正式稱呼,字是對這個稱呼的延續,號則表示自己的志向。

古代人命名有了名字,為何還要取「字」和「號」呢?

21樓:流忘傾黎

古代人是比較注重禮儀尊卑的,名字是長輩取的,字是用來同輩稱呼用的,號是用來表達自己的志向。

22樓:言行一致

古人的「名」通常情況下是用來自稱,而「字」則是用來方面別人對自己的稱呼。如果直接稱呼別人的名,就是對別人的不尊重,是一種冒犯的行為。

23樓:

在古代是比較講究禮儀和輩分的,尊卑分明,取名字也是按輩分來取的,有長輩取得,來表達對自己的期望,或者根據自己的人生生活狀態來取號。

24樓:巴比龍鴨

在古代人們的稱號一般有三種名、字、號。名是一般是長輩取得。字一般都是自己取得,在平輩之間使用。

25樓:彩雲飄飄

古人都是注重禮儀的,只有長輩才可以直呼其名,取自和號也是為了同輩之間的稱呼。而且名字大多是父母所贈,而字或號大多是師長所賜,也是間接的表明自己的志向。

26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是乙個禮治社會。古人有了名字,但是他們的字更能表現他們自身的志向,而他們的名字是父母對於他們的期望。

27樓:小小的肥肥

因為古人的「名」是只有長輩能叫的,「字」是小名,用在平輩晚輩和自稱中用,「號」多為自取,表達自身的志向。

28樓:高昂的獨角獸

古代注重禮法,字是稱呼的延續,號是自己的志向。

29樓:陳皮我愛了

古代的人給自己取「字」和「號」一般都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某種志向或者是對未來的希望。

古人為什麼除了名字還要取個字

30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人的名字和現代有很大的差別。

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單指名。幼年時由父母命名,供長輩呼喚。

字,是男子20歲(**)舉行加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jī)禮時取字,以表示對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稱呼。

名和字一般在意義上都存在一定的聯絡。有兩種情況:①「名」和「字」詞義相近或「字」是對「名」的進一步闡述,例如:

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寬闊平坦的意思;②「名」和「字」意思相反的,例如:韓愈,字退之。後人取字,通常是以兩個為「字」,例如諸葛亮字孔明。

古人通常尊敬對方稱自己名,表示自己謙卑時也稱自己名。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項羽自呼己名,表示對對方的尊敬。

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還有別號。別號是名和字以外的稱號。古時,人們為了尊重別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稱其字,而稱其別號。

號和名不一定有意義上的聯絡。號可以有兩個字的,也可以有三個以上字的。例如:

陸游,號放翁;陶潛,號五柳先生;蘇軾,號東坡居士。字數多的別號有時可以縮為兩個字,如蘇東坡。

此外,有人認為稱別人的字、號還不夠尊敬,於是就以其官職、籍貫來稱呼,如杜甫被稱為杜工部,稱柳宗元為「柳河東」。

31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老師曰

古人之所以要取號,

那是為了體現出他有文化

在古代,為什麼名字要分字和號,有什麼意義嗎

32樓:左林活寶

古人剛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長大以後要取字,兩者相連,通稱名字。關於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應奎曾說:「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

」意思是說,名是用來區分彼此的,字則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質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樣。一般說來,古時候,名是階段性的稱呼,小時候稱小名,大了叫大名。

等有了字,名就成了應該避諱的東西,相稱時也只能稱字而不稱名。

名與字在多數情況下共同構成乙個人的代號,儘管用途不盡相同,二者之間還是有聯絡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與字內容毫不相干的情況幾乎見不到。如三國時的名將張飛,字翼德,在這—名字中,

「飛」是名, 「翼德」則是對「飛」的解釋,因為

「飛」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動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名與字之間也有聯絡,即「居易」是因,「樂天」是果,只有居處安寧,才能知命而樂天。

古人的名有多種種類,字也有不同用途。起初,人們取字非常簡單,往往只取一字,與「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齡階段的字相連。如孔子**顏回字子淵,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這些名字中的「淵」、「牛」、「弓」就是他們的字。

當然,有些人取字時乾脆只用一字,不加別的字辭,如陳勝字涉,項羽字籍等即是。東漢以後,人名取字才越來越講究,情況也越來越複雜。人們在有了名以後,往往把取字看得很重要。

有些人在取字時注重效法古人,取字「士則」、「思賢」、「師亮」等等;有些人則寄託對當事人的厚望,取字「溫叟」(長壽不天)、「永全」等等。這些,無不含有深刻的意義。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號以代替名字。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又稱「別號」。早在周朝時,人們就已經開始取號。

對此,《周禮》解釋說,號為「尊其名更為美稱焉」,意思是說,號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稱或美稱。早期的號具有這一特點,有號的人多是那些聖賢雅士。如老子別號廣成子、范蠡別號鴟夷子皮等。

先秦時期有名字又有號的人並不太多,至秦漢魏晉南北朝時,取號的人仍不很多,名載史籍者僅有陶潛別名五柳先生、葛洪別號抱朴子等數人。但是,到了隋唐時期,伴隨著封建國家的強盛和文化的高度發達,在名、字之外另取別號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白居易號香山居士,皆屬此類。

到了宋代,取號之風又有進一步的發展。人們熟知的《水滸傳》108將個個都有別號,正是代表著當時的社會風氣。明清人更把取號視為一種時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幾乎人人有號。

正如清人凌楊藻在《蠡勺編》一書中記載的那樣,其時「閭市村壟,嵬人瑣夫,不識字者莫不有號,兼之庸鄙狂怪,松蘭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則必『水』,伯『松』則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聞婦人亦有之,向見人稱『冰壺老拙』,乃嫠媼也」。甚至一些落草為寇的盜賊也有別號。

如上述書中舉了乙個縣官審案的例子,就十分能說明問題。這一例子說,一位縣官在審理一樁竊案時,責難犯人為自己開脫罪責,犯人突然說道:「守愚不敢。

」縣官不解其意,一問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稱別號。

在用字上,取號與取名、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數多少的限制。從已知的歷代別號來看,有2字型大小,也有3字、4字型大小,甚至還有10餘字、20餘字的別號。如清代畫家鄭板橋的別號就有12字,即「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

至於宗教界的一位叫釋成果的法師,別號的字竟達28個之多,即「萬里行腳僧小佛山長統理天下名山風月事兼理仙鶴糧餉不醒鄉侯」。乙個人的別號竟然用了近30個字,真可謂古今一大奇觀。

因為古人取號有較大的隨意性,並且不必加以避諱,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飽受***和避諱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們在名字之外更取別號來表現自己。當時的大多數人都取乙個別號,但有些人的別號也有好幾個。如清初畫家石濤法名弘濟,別號清湘道人、苦瓜和尚、大滌子、瞎尊者,達4個之多。

綜上可知,我國古人的稱謂遠比現代人複雜,他們有姓名又有字、號。這種姓名字型大小的並存,既適應了當事人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情況下的需要,也為中國的姓名文化增添了新的內容。望採納

古人為何在參拜佛祖之前要齋戒沐浴

大家經常看到古代的一些拜佛的時候需要沐浴齋戒,經常在電視劇集中有這樣的描寫,那麼為什麼我們古人在參拜佛祖之前要沐浴齋戒呢?首先我們先介紹一下什麼是齋戒。在古代,齋戒就是像閉關一樣,要大概比三天左右就三天,他住在乙個乾淨的屋子裡面,乙個人住在裡面,一日三餐是有人送進去的,他不能夠接近任何乙個人,在這三...

路費為何叫盤纏,古人為何把路費稱作「盤纏?

一 關於路費叫做盤纏的由來簡介 盤纏是 古代的路費。古錢是中間有孔的金屬硬幣,常用繩索將一千個錢幣成串再吊起來,人們在出遠門辦事探親之時,只能帶上笨重的成串銅錢,把銅錢盤起來纏繞腰間,既方便攜帶又安全,因此古人將這又 盤 又 纏 的旅費叫 盤纏 了。二 詳細釋義 盤纏是指如今說的路費。不過古代卻有某...

古人為詩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有 以作者姓名命名以諡號命名

a杜甫曾任左來 拾遺 檢校工部員外郎自。杜工部集 以官爵命名 文正是范仲淹的諡號,範文正公集 以諡號命名 飲冰室是梁啟超的書齋,其文集以書齋命名,為 飲冰室合集 夢溪是沈括的故居,夢溪筆談 是以沈括的居住地命名的。古人詩文集中常見的命名方式 例如 以籍貫地命名,如 柳河東集 作者柳宗元,河東人。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