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公共政策的本質是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是由美國政治學家戴維·伊斯頓提出,伊斯頓創立了政治系統分析模型,他認為政治系統由立法系統、行政系統、司法系統和執政黨系統等權威機構組成。政治系統受外部和內部政治生態的包圍,同時對環境的壓力有適應能力和反饋資訊的功能。政治系統通過不斷的輸入—輸出—反饋,再輸入—輸出—反饋的過程來實現政治過程。
一、公共政策是社會價值的分配
社會價值即社會利益,公共政策本身並不是資源,而是由於政策執行後使得一部分人的利益得到滿足,同時另一部分人失去一些利益,所以公共政策起到了向社會有關成員分配利益的功能。
公共利益的分配是社會各階層利益的綜合。首先根據公共政策的合法性特徵,公共政策必須反映大多數人的利益才能使其具有合法性。因為利益分配的不均等,會引起社會階層的固化,使得階層轉化為階級,產生社會矛盾,激發階級鬥爭,導致社會動盪不安,最終會重新洗牌,爆發革命。
所以公共政策的目標導向要定位於公共利益的實現,這是公共政策的本質與歸屬。另一方面,制定公共政策的權威機構本身是多元利益主體,使得公共政策在分配社會利益時帶有明顯的傾向性。所以,政治過程必須綜合地平衡各種利益關係。
公共政策的形成的過程就是各種利益群體把自己的利益要求輸入到政治系統中,通過協商,博弈,實現各階層利益關係的均衡。
二、公共政策的權威性
反映大多數人利益的公共政策使其具有合法性,更具權威性。根據伊斯頓的政治系統分析模型,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是立法系統、行政系統、司法系統和執政黨系統等公共權威機構,是公共權力的化身。公共政策一旦經過權威機構的合法確認,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具有強制性,由權威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憑藉強大的國家力量支撐公共政策的實施,政策的物件必須接受和服從,如果違反或不遵守,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所以戴維·伊斯頓說,「公共政策的本質是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
如何理解公共政策與外部性的關係
2樓:假的司馬
外部性是公共政策的重要屬性,是表達政策影響的重要概念,對於我國的政策實踐與公共治理均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目前,公共政策外部性已經是國外分析公共問題時經常涉及的重要政策影響因素,國外的研究者在多種意義上使用這一概念,從而形成了公共政策外部性的豐富含義與廣泛的應用領域。然而,我國的研究者對公共政策外部性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在公共政策外部性對於我國公共治理的意義上也沒有形成明確的認識與充分的重視,因此,公共政策外部性是我國乙個有待深化的學術領域。
怎樣理解公共政策是對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 5
3樓:布吉島該叫啥
公共政策作為對社會利益的權威性分配,集中反映了社會利益,從而決定了公共政策必須反映大多數人的利益才能使其具有合法性。
因而,許多學者都將公共政策的目標導向定位於公共利益的實現,認為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價值取向和邏輯起點,是公共政策的本質與歸屬、出發點和最終目的。「對於公共政策應該與公共利益還是私人利益保持一致這個問題,絕大多數人將選擇公共利益。
擴充套件資料:
公共政策是指國家通過對資源的戰略性運用,以協調經濟社會活動及相互關係的一系列政策的總稱。
具體包括:
(1) 管理政策。以實施罰款、獎勵、禁閉等規章為重點,保證公眾對公共必需品的平等使用。
(2) 分配政策。通過安排、部署各種公共計畫,達到全體公民都能享受使用國家天然資源及智力資源,並通過直接津貼和保險來分配財政資金。
(3) 再分配政策。以滿足公民最低限度的物質需要為目標,把各種賦稅收入引向各種援助計畫。
(4)立法政策。注意力在於運用它的權力和擁有的資源來改變整個環境。
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本質公共政策有哪些基本特徵?2,公共政策的本質是什麼
一 公共政策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為了解決社會公共問題,有效增進與公平分配公共利益,在對社會公共利益進行選擇 整合 分配和落實的過程中制定的行為準則。二 公共政策的本質在於有效增進和公平分配公共利益。1 公共政策是公共權力機關經由政治過程所選擇和制定的為解決公共問題 達成公共目標 以實現公共利益的方案,...
簡述公共政策執行的一般過程,簡述公共政策執行的特點有哪些
政策執行過程包括政策宣傳 政策分解 物質準備 組織準備 政策實驗 全面實施等環節 簡述公共政策執行的特點有哪些 公共政策執行具有如下特點 1 目標的導向性 2 內容的務實性 3 行為的能動性 4 影響的深遠性 5 手段的強制性 公共政策執行作用,有以下幾點 1 公共政策執行是實現政策目標的重要途徑。...
公共政策與法律的區別與聯絡是什麼
社會來主義法律和黨的政策雖然聯絡緊密 自 相輔相成,但是它們畢竟是兩種社會規範,各自有自己的特點和作用,二者不能相互代替。這是因為有下列五點區別 第一,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者認可的,具有國家意志的屬性。政策是黨組織制定的,不具有國家意志的屬性。第二,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並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