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明朝時期的八股取士制度和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有什麼不同

2021-03-28 01:49:49 字數 4827 閱讀 8642

1樓:匿名使用者

(1)考試內容不同:隋唐科舉重考經書背誦理解和詩賦、時務策的寫作,對文學水平和治國治民的見解要求較高;明清科舉考試範圍是四書五經,文體是死板的「八股文」,所述觀點必須遵循朱熹《四書集注》的觀點,不能有自己的見解。(2)影響不同:

隋唐科舉能選出真才實學的人才進入各級政權,有利於社會發展,使人才不斷更新;;明清科舉「八股取士」使讀書人脫離現實,缺乏實際能力。(3)作用不同:隋唐科舉當時使社會文化繁榮,人才輩出;明清科舉「八股取士」雖然加強了君權但禁錮了人們思想,阻礙了社會文化的發展。

說明封建君主**統治的不斷加強

2樓:匿名使用者

八股取士 明朝選拔官吏沿用科舉制度。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範圍內命題,文體嚴格限於八股文,應考者不能發揮個人見解。明朝統治者用「八股取士」來禁錮知識分子思想。

考中做官的,很多成為皇帝的忠順奴僕。 明朝的科舉考試分**進行。省級考試叫鄉試,及格者稱為舉人;舉人到京參加會試,合格者稱為貢士;貢士再參加皇帝主持的殿試,考中者稱為進士。

進士的前三名分別稱為狀元、榜眼和探花。中舉的知識分子,都能享受一些特權,可以免除差役和稅糧,進士都有官做。但是,這些人很多是沒有真才實學的迂腐儒生。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

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叫試策。

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

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

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乙個是生徒,乙個是鄉貢。

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

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

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

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

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採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

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

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巨集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

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

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讚。

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

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於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等。

"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公升"。

比較隋唐與明朝時期科舉取士的不同,想想它發生了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隋唐時期創立並逐步完善科舉制度.科舉制是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標準.

常設科目有明經和進士.明經測試考生記誦儒家經典的能力.進士科中的策問以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為目的.

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的範圍內命題.

應考者不能自由發揮.答題必須按照八個連續的部分進行.不得違背.

這種考試完全脫離現實生活.無法培養實際能力. 明清統治者實行八股取士是鞏固**統治的手段.

是統治者加強封建**的需要.

明朝的八股取士與唐朝的科舉制度有什麼不同?

4樓:風翼殘念

明朝科舉制與唐朝科舉制之比較。

⑴主要不同:

①具體目的不同:唐朝是為了選才納賢,而明朝是為了嚴厲控制士人思想。

②考試範圍不同:唐朝是經義、時務和讀經史,而明朝的出題範圍主要是四書、五經,沒有時務和歷史。

③考試文體不同:唐朝主要是詩賦、帖經墨義等,而明朝則是八股文。

④結果不同:唐朝的科舉制選拔了人才,擴大了統治基礎,並促進了唐詩的繁榮;而明朝的科舉制則嚴重束縛了士人的思想,培養了皇帝的忠實奴僕。

⑵主要原因:

①唐朝處在中國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唐朝統治者實行科舉制的主要目的是為國家選拔有用人才。

②明朝處於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統治者採用各種手段加強君主**,所以明朝統治者實行科舉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對士人的思想控制,科舉制成為加強君權的一種手段。

⑶評價:人才是乙個國家發展和繁榮的基礎,唐朝的科舉制為「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提供了充裕的人才儲備。而明朝的「八股取士」不僅摧殘了人才,而且它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中國科技、文化的發展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

這說明科舉制發展到明朝,已失去了初創時的積極意義,走到了窮途末路。

八股取士對文體有嚴格的限制,實際上是一種思想控制,極大的束縛了讀書人的思想,對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有消極影響,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而科舉則是一種合理公正的選撥官吏的方法,促進了官吏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平民也有可能參政,有利於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

但它忽視了實用學問,在王安石變法裡明確提出科舉弊端,進行科舉改革,科舉始於隋朝,隋煬帝始建進士科,標誌科舉的形成,唐太宗用進士,明經兩科,武則天武舉殿試,唐玄宗任用**主持考試,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科舉制,總之,科舉對極大促進我國的文化事業發展。

擴充套件資料:

明朝科舉八股取士的弊端:

一篇八股文就700多字,先破題再承題;接著「代聖人立言」也就是模仿聖人的口氣寫文章,這叫起講,後中股、後股、束股,正文就是四段,每段又要分文字相互的對仗的兩股,因此成為八股文。

八股文中只考經書,評判優劣又只根據作文的技巧,並不允許考生在內容和形式上有個人的發揮和見解。必須依據「四書主朱子集注,易主程傳朱子本義,書主蔡氏傳及古注疏,詩主朱子集傳,春秋主左氏、公羊、毅梁及胡安國張洽傳,禮記主古注疏」。

把讀書人的智力思維刻版化。作文本來沒有定法,一旦將技巧格式化,而且又杜絕了考生發揮個性的任何可能,考生只要預先在肚子裡裝下各種題目的八股幾十篇,即使沒有什麼經史學問,也完全能夠金榜題名。

相反,老老實實讀書,讀白了頭也未必能寫出考官看中的文章。難怪范進中舉高興的發了瘋,現在真可以理解了。

明的科舉取士,給知識分子在思想上套上了一條緊箍。八股取士是一種十分嚴酷的制度,封建統治階級收到了加強統治的一定效果,但卻給社會帶來了滿身瘡痍,給國家民族帶來了災難。當清軍入京時,城門上有人寫道:

「八股奉送大明江山一座!」八股取士毒深如此!

但毒又何止如此,清軍入關後,乙個文化落後的民族征服了乙個文化先進的民族,但在文化上有很大的自卑感,滿人對漢文化什麼都學,連朱元璋發明的八股取士他們也學。這樣,對文化的限制、思想的制約更深,使八股取士的危害更甚。

到清末之時龔自珍發出了「我勸天公從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豪。龔自珍也對八股取士導致史學沒落深惡痛絕,「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墮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明清時期八股取士的興起,確實給自宋元以來活躍的史學當頭一棒,明清的史學失去了宋元時候的活力,從而導致受教育者缺少歷史修養,思想麻木,思維僵化,固步自封。加之對事件的認識缺乏歷史的眼觀與謀略,也為中國近代的屈辱埋下了禍根。

5樓:匿名使用者

(1)考試內容不同:隋唐科舉重考經書背誦理解和詩賦、時務策的寫作,對文學水平和治國治民的見解要求較高;明清科舉考試範圍是四書五經,文體是死板的「八股文」,所述觀點必須遵循朱熹《四書集注》的觀點,不能有自己的見解。

(2)影響不同:隋唐科舉基本能選出真才實學的人才進入各級政權,有利於社會發展,使人才不斷更新;;明清科舉「八股取士」使讀書人脫離現實,缺乏實際能力。

(3)作用不同:隋唐科舉當時使社會文化繁榮,人才輩出;明清科舉「八股取士」雖然加強了君權但禁錮了人們思想,阻礙了社會文化的發展。

八股網線中間斷了怎麼接頭

第一種方法 因為網線的8根線顏色是不同 的,首先把斷的地方版的網線剝開橡膠外皮權,然後把8根線依次剝開外皮,然後把對應顏色的銅線擰到一起,比如綠色對接綠色,綠白色對接綠白色。每一根線接好後,都用橡膠膠布纏好。第二種方法 可以從賣網線的地方購買乙個網線對接頭,然後檢視這根網線的兩端水晶頭是568a線序...

誰有古代應試的八股文。真實文章,歷史上有哪些人八股文章作得好?

志士仁人 一節 王守仁 聖人於心之有主者,而決其心德之能全焉。破題 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於私者也,以是人而當死生之際,吾惟見其求無慚於心焉耳,而於吾身何恤乎?此夫子為天下之無志而不仁者慨也。承題 故言此而示之,若曰 天下之事變無常,而生死之所繫甚大。固有臨難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 亦有見危授命...

明朝的建立背景,明朝時期的背景

元朝末年,蒙古統治者殘暴無道。1351年,元廷徵調農民和兵士十幾萬人治理黃河水患。治河 和 變鈔 導致紅巾軍起義爆發。1367年,朱元璋攻下平江,張士誠自盡,後又滅浙江的方國珍。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 南京 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朱元璋起義,打敗陳友諒和張士誠,建立明朝,去推翻元朝的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