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藝術大致可以分為幾個時期?各期有何藝術特色和重要的代表作

2021-03-30 12:36:32 字數 5526 閱讀 2321

1樓:匿名使用者

形成期距今4500-2023年龍山時代,相當於堯舜禹傳說時代。古文獻上紀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龍山時代遺址裡,經考古發掘,在幾十處遺址裡發現了青銅器製品。

從現有的材料來看,形成期的銅器有以下特點:

1.紅銅與青銅器並存,並出現黃銅。甘肅省東鄉林家遺址,出土一件範鑄的青銅刀;河北省唐山大城山遺址發現兩件帶孔紅銅牌飾;河南省登封王城崗龍山城內出土一件含錫7%的青銅容器殘片;山西省襄汾陶寺墓地內出土一件完整銅鈴,系紅銅;山東膠縣三里河遺址出土兩件黃銅錐;山東省棲霞楊家圈出土黃銅殘片。

發現銅質製品數量最多的是甘肅、青海、寧夏一帶的齊家文化,有好幾處墓地出土刀、錐、鑽、環和銅境,有些是青銅,有些是紅銅。製作技術方面,有的是鍛打的,有的是用範鑄造的,比較先進。

2.青銅器品種較少,多屬於日常工具和生活類,如刀、錐、鑽、環、銅鏡、裝飾品等。但是應當承認當時人們已能夠製造容器。

此外,在龍山文化中常見紅色或黃色陶鬹,且流口,腹襠部常有模仿的金屬柳釘,如果認為這時的銅鬹容器與夏商銅鬹,爵、斝容器功能一樣的話,當時的青銅器已經在或開始轉向禮器了。

3.一般小遺址也出土銅製品,一般居民也擁青銅製品。此外,這個時期的青銅製品多樸實無飾,就是有紋飾的銅鏡也僅為星條紋、三角紋等等的幾何文飾,絕無三代青銅器紋飾的神秘感。

鼎盛期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這個時期的青銅器主要分為禮樂器、兵器及雜器。樂器也主要用在宗廟祭祀活動中。

禮器是古代繁文縟節的禮儀中使用的,或陳于廟堂,或用於宴飲、盥洗,還有一些是專門做殉葬的明器。青銅禮器帶有一定的神聖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場合使用的。所有青銅器中,禮器數量最多,製作也最精美。

禮樂器可以代表中國青銅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禮器種類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類。這一時期的青銅器裝飾最為精美,文飾種類也較多。

  青銅器最常見花紋之一,是饕餮紋,也叫獸面紋。這種紋飾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山東龍山文化繼承了這種紋飾。饕餮紋,本身就有濃厚的神秘色彩。

《呂氏春秋·先識》篇內雲「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故此,一般把這種獸面紋稱之為饕餮紋。饕餮紋在二里頭夏文化中青銅器上已有了。商周兩代的饕餮紋型別很多,有的像龍、像虎、像牛、像羊、像鹿;還有像鳥、像鳳、像人的。

西周時代,青銅器紋飾的神秘色彩逐漸減退。龍和鳳,仍然是許多青銅器花紋的母題。可以說許多圖案化的花紋,實際是從龍蛇、鳳鳥兩大類紋飾衍變而來的。

  蟬紋,是商代、西周常見的花紋,到了春秋,還有變形的蟬紋。春秋時代,螭龍紋盛行,逐漸佔據了統治地位,把其他花紋差不多都擠掉了。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另乙個突出特徵是製作工藝的精巧絕倫,顯示出古代匠師們巧奪天工的創造才能。

用陶質的復合範澆鑄製作青銅器的和範法,在中國古代得到充分的發展。陶範的選料塑模翻範,花紋刻製均極為考究,渾鑄、分鑄、鑄接、疊鑄技術非常成熟。隨後發展出來毋需分鑄的失蠟法工藝技術,無疑是青銅鑄造工藝的一大進步。

  在青銅器上加以鑲嵌以增加美觀,這種技術很早就出現了。鑲嵌的材料,第一種是綠松石,這種綠色的寶石,至今仍應用在首飾上。第二種是玉,有玉援戈,玉葉的矛,玉刃的斧鉞等。

第三種隕鐵,如鐵刃銅鉞,鐵援銅刃,經鑑定,鐵刃均為碩鐵。第四種是嵌紅銅,用紅銅來組成獸形花紋。春秋戰國時也有用金、銀來鑲嵌裝飾的青銅器。

  東周時代,冶鑄技術發展較高,出現了製造青銅器的技術總結性文獻《考工記》。書中對製作鐘鼎、斧斤、弋戟等各種器物所用青銅中銅錫的比例作了詳細的規定。由於戰爭頻繁,兵器鑄造得到了迅速發展。

特別是吳、越的寶劍,異常鋒利,名聞天下,出現了一些著名的鑄劍的匠師,如幹將,歐治子等人。有的寶劍雖已在地下埋藏兩千多年,但仍然可以切開成疊的紙張。越王勾踐劍等一些劍,其表面經過一定的化學處理,形成防鏽的菱形、鱗片形或火焰形的花紋,異常華麗。

  中國青銅器還有一特點,就是迄今為止沒有發現過任何肖像。不少的青銅器用人的面形作為裝飾品,如人面方鼎、人面鉞等,但這些人面都不是什麼特定人物的面容。更多的器物是人的整體形象,如人形的燈或器座;或者以人的整體作為器物的一部分,如鐘架有佩劍人形舉手托住橫樑,銅盤下有幾個人形器足之類,這些人形大部分是男女待從的裝束,而且也不是特定婢奴的肖像。

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的立體像、人頭像,大小均超過正常人,均長耳突目,高鼻闊口,富於神秘色彩,應是神話人物。   商周青銅器中數以萬計的銅器留有銘文,這些文字,現在一般叫金文。對於歷史學者而言起著證史、補史的作用。

  中國青銅器的銘文,文字以鑄成者為多。凹入的字樣,稱為陰文,少數文字凸起,稱陽文。商代和西周,可以說銘文都是鑄成的,只有極個別用鋒利的工具刻字的例子。

  西周晚期,開始出現完全是刻成的銘文。戰國中期,大多數銘文已經是刻製的,連河北省平山中山王漢墓的三件極為典重的禮器,都是契刻而成,其刀法異常圓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古人認為青銅器極其牢固,銘文可以傳流不朽,因此要長期流傳的事項必須鑄在青銅物之上。

因此,銘文已成為今天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材料。

轉變期轉變時期一般指戰國末年至秦漢末年這一時期。經過幾百年的兼併戰爭及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的政治、經濟、文化改革,以郡縣制取代分封制,具有**集權性質的封建社會最終建立,傳統的禮儀制度已徹底瓦解,鐵製品已廣泛使用。社會各領域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青銅器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逐漸下降,器物大多日用化,但是具體到某些青銅器,精美的作品還是不少的。如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掘獲的兩乘銅車馬。第一乘駕四馬,車上有棚,御者為坐狀。

這兩乘車馬均為青銅器鑄件構成,大小與實際合乎比例,極其精巧。車馬上還有不少金銀飾件,通體施以彩繪。第二乘馬,長3.

17、高1.06公尺,可以說是迄今發掘到的形制巨大、結構又最複雜的青銅器。   到了東漢末年,陶瓷器得到較大發展,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從而把日用青銅器皿進一步從生活中排擠出去。

至於兵器,工具等方面,這時鐵器早已佔了主導地位。隋唐時期的銅器主要是各類精美的銅鏡,一般均有各種銘文。自此以後,青銅器除了銅鏡外,可以說不再有什麼發展了,因而一般對中國古代青銅器發展的研究,至隋唐為止。

青銅藝術大致可以分為幾個時期?各時期有何藝術特色以及重要的代表作?

2樓:準維

青銅藝術,為我國銅器藝術中的精典。銅器藝術,包括紅銅、青銅、黃銅、銅鎏金等。上古至隋唐前以青銅為主,隋唐後以黃銅及銅鎏藝術為主。

青銅是人類歷史上一項偉大發明,它是紅銅和錫、鉛的合金,也是金屬治鑄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銅發明後,立刻盛行起來,從此人類歷史也就進入新的階段-青銅時代。

青銅時代從西元前二千年前左右形成,經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大約經歷了十五個世紀。在商的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銅的冶鑄業作為生產力發展的標幟而達到高峰。

一般把中國青銅器文化的發展劃分為三大階段,即形成期、鼎盛時期和轉變期。形成期是指龍山時代,距今4500-2023年;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也就是中國傳統體系的青銅器文化時代;轉變時期指戰國末期-秦漢時期,青銅器已逐步被鐵器取代,不僅數量上大減,而且也由原來禮樂兵器及使用在禮儀祭祀,戰爭活動等等重要場合變成日常用具,其相應的器別種類、構造特徵、裝飾藝術也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常識藝術篇。

3樓:豬八戒的秘密

形成期,鼎盛期,轉變期

我國古代青銅器的發展分為幾個時期?各個時期有何藝術特色和重要的代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青銅

器製作精美,在世界青銅器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和藝術價值,代表著中國4000多年青銅發展的高超技術與文化。

1、二里頭文化期 西元前1900-前2023年

二里頭文化期得名於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發掘.二里頭遺址發現了相互疊壓的四個文化層次,發掘了墓葬和宮殿遺址.目前二里頭發現的青銅器不多,是一些小工具和兵器矢鏃及戈、戚等,但是發現了青銅禮 器爵,爵的整個數字雖還不足十件,但在鑄造史上極為重要.

從鑄造簡單的兵器、工具到鑄造容器,在技術上是乙個飛躍.中國古代青銅器以禮器為主體.青銅禮器是青銅時代的主要徵象.

二里頭文化中青銅禮器的發現.表明歷史已進入具有古代中國特色的青銅時代。

2、商代早期 西元前16世紀——前15世紀中葉

相當於商二里岡文化期.鄭州**夯土中木炭測定碳14年代為西元前2023年,正合於商湯立國的時期,但是二里岡文化的下限還不大清楚.二里岡遺存分上下兩層,上下層青銅器的差別不是屬於風格方面,而是上層比下層的器類有更多的發展.

商代早期青銅器在鄭州出土很多,這是由於鄭州**是商代早期的都邑之故.重要的有二里岡、白家莊、張寨南街、楊莊,南關外、銘功路、二七路等地的墓葬或窖藏.大體分布在**的南面和東南角.

在城的東北和西面,也有埋青銅器的墓地.在河南北部發現了商代早期青銅器多起.在湖北黃陂盤龍城、安徽嘉山泊崗、江西清江吳城等地也有重要的發現.

以上遺址和墓葬中發現的商代早期青銅器,以二里岡上層的居多.

綜合各地出土的器物,計有:鼎、大鼎、大方鼎、鬲、甗、瓿、簋、爵、管流爵,觚、斝、罍、提梁壺、瓠形提梁壺、中柱盤、盤等,包括了飪食器、酒器和水器等門類.較早的器模擬較簡單,但是爵、觚、斝組合的一套酒器,已普遍出現.

二里岡上層青銅器的器形更為發展,商代青銅禮器的體制業已形成.屬於二里岡下層的青銅器,器壁普遍很薄,二里岡上層的青銅器,有的器壁巳相當厚重。

3、商代中期 西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在商二里岡文化期和殷墟文化期之間,有幾批青銅器出土.這些器物有某種商代早期的特點,然而已有較多的演變;也有某些殷墟時期青銅器特點的肇始.比較典型的是河北地區藁城台西下層墓葬中出土的一批青銅器,北京平谷劉家河商代墓葬中出土的青銅器,安徽阜南和肥西地區出土的青銅器.

在豫西的靈寶東橋,也有出土.殷墟文化一期有這類器物發現,如小屯232號墓所出土的一組青銅器,和小屯331、333號墓等所出土的部分青銅器.但這一類器物在殷墟發現並不多,而在其它地區有的反而比殷墟的更為典型而精好,現在還找不出像二里岡或殷墟那樣生產這類青銅器的商代大都邑.

盤庚遷殷之前的商都在奄,更早在庇和相,但是在二里岡期之後,殷墟期之前這批青銅器是客觀存在.由於這類青銅器具有早期至晚期的過渡特點,所以有的將之斷在二里岡期,有的斷為殷墟文化早期.這類青銅器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廣泛性,而其時生產它們的中心又不在殷,因而完全有必要在二里岡文化期之後,和成熟的殷墟文化期之前,劃出乙個稱之為商代中期的階段.

商代中期的上限不易確定,下限約在武丁之前。

這一時期接近早期的器形有爵、觚、斝等.爵尾雖然與早期相似,但流已放寬,出現的圓體爵是放所未見的.斝在空椎狀足之外,出現了丁字形足,底多向下臌出,平底已較少見.

早期雖已出現了寬肩的大口尊,這類器形在此時有較大的發展,像阜南的龍虎尊和獸面紋尊這樣厚重雄偉的造型, 在商代早期是從未出現的。

4、商代晚期 西元前13世紀至前11世紀

自武丁至於帝辛.段墟文化的考古分期一般採用鄒衡的四期說,即第一期盤庚至小乙,第二期武丁至祖甲,第三期辛至文丁,第四期帝乙帝辛.以後的發現,大體上都沒有越過這個界限.

而殷墟的青銅器分期則有張長壽的三期說,即第一期盤庚至武丁,第二期祖庚至康丁,第三期武乙至帝辛.此外,還有—些其它的說法.

《史記.殷本紀》載盤庚至武丁時較詳,陽甲時,殷衰,盤庚五遷,至小辛復衰,至武丁得到了傅說為相,而後才能使「殷道復興」.所謂殷衰,是指商王對諸侯失去控制力,諸侯不朝,即政治不從屬,經濟上不貢賦,因而國力衰微.

而殷墟高度繁榮的青銅文化,必需在武丁的武功文治經營相當時期方能達到,武丁—即位不可能立即出現殷墟青銅文化的高度發展.因此,這個時代,可能是商代中期青銅器和晚期青銅器的交替時期。

三國時期大致可以分為那時期,三國時期大致可以分為那四個時期?

東漢末年的戰亂時期,官渡之戰為分界,曹操一統北方,為另一時期,後來赤壁之戰,為鼎足三分奠定基礎,是乙個時期,後夷陵之戰,實現鼎足三分,總之,這三國時期被這3場戰役劃分為四個時期,我知道的就這麼多了,還望採納 黃巾之亂 自張角三兄弟黃巾起義,正式動搖東漢的統治秩序。官渡之戰 曹操自亂世興義兵,據張角,...

中日關係發展史,大致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第乙個階段,接觸階段,至少在漢朝,中國已經和日本有了往來。第二個階段,內學習階段,從隋唐開始容 日本開始學習中國。第三個階段,惡化階段,元朝對日本用兵,由於遭到颶風影響,元軍 大半,只有少數部隊登島,被日軍擊敗。之後,日本開始了海盜行動。第四階段,戰爭階段,明朝末期,日本侵略朝鮮,明朝派軍隊援助朝鮮...

戀愛分為幾個時期,戀愛分為哪幾個階段。

相處期,激情期,婚姻期,平淡期,兩個個,開始,結束 結婚 前我聽到有人把愛情分為幾個時 期熱戀期 高峰期 冷淡期 穩定期 如果都版安然度完,這份愛情應該就 權是穩定下來了.畢竟乙份感情不可能幾十年都是熱戀如初.特別值得珍惜與懷舊的就是那回不去的熱戀期.那時可能是最懵懂的戀讓肢隱愛.互相都還沒完全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