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的不近人情巴爾扎克的窘迫表現在什麼地方

2021-03-03 23:46:33 字數 4476 閱讀 2946

1樓:苔痕上階綠的家

巴爾扎克的窘迫在於他很奢侈,比較虛榮,沒錢還裝闊吧有點,依靠稿費養活自己,經常被出版社追稿。

外國文學論述題:從《悲慘世界》認識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2樓:將士隨風

,在19世紀文學中,也只有巴爾扎克的巨著《人間喜劇》可與之媲美。羅曼•羅蘭曾說雨果「在文學界和藝術界的所有偉人中,他是惟一活在法蘭西人民心中的偉人」,這不僅指他的藝術成就,還指他的社會責任意識和高貴的人道主義思想。喬治•郭尼峨在分析雨果的思想時也曾經指出:

「在雨果著作中尋找他的社會思想的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他不斷地、莊嚴地努力提出人民群眾的貧困、失業、**、被遺棄被剝削的童年、因不幸而加劇的罪惡等問題。甚至最反對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認,他『使劊子手們、審判官們、良心壓迫者們、混帳法官們、酷刑吏們感到畏懼」。

出身貴族的雨果,是什麼原因使他產生了如此撩人心弦的人道主義思想,從而創作出具有如此魅力的巨著呢?從他的生平不難看出。雨果出生於2023年,2023年謝世。

他一生生活的法國時代,是乙個動盪的時代,也是乙個浪漫的時代。在浪漫的時代裡,雨果也不無浪漫的氣質,他寫了大量的浪漫主義的詩、戲劇和**,但是,在浪漫的背後,雨果在一直在思考另乙個問題——人道主義的力量。雨果從小就是乙個有「愛人之心」的人。

在他記事的那年,他隨母親去了西班牙,回國的途中,他看到的是一幅幅令人髮指的景象:一座座斷頭台,乙個個馬上要受絞刑的人,乙個個十字架上釘著的人的肢體。殘酷的肉刑,在幼年雨果的心中種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以後他對死刑懷有一種病態的反感。

雨果真誠的希望能為廢除死刑盡乙份力量,他認為死刑與其說有用,不如說殘酷。《乙個死囚的末日》是他具有人道主義思想的第一部**,作品明確提出廢黜死型,主題是教育人要有憐憫之心。為了寫這部**,他極認真的查閱文獻資料,去外地考察,了解到了一些苦役犯服役的情景。

從2023年七月革命到2023年法國大革命,政權的混亂,經濟的崩潰,王室的爭權,給法國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這使雨果大為失望,因為他要求的是和平,而路易帶來的是戰爭;他要求的是自由,而查理傾向於**;他要求的是富裕,而金融者給人民的只是貧困;他要求的是光明,而七月王朝給他的只是陰謀;他要求的是平等,而所有的政權都無法消滅不平等,因此通過體驗各種生活,他開始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開始到郊外去,到貧民窟去,親眼看一看什麼是貧困,並開始下決心把這些看到的東西寫出來。於是有些題材,象不公正的判刑,囚徒的贖罪,貧困的景象等,以及一些素材如關於苦役犯監獄的,關於迪涅城主教衛奧利斯大人的,關於乙個可憐的妓女衣領裡被粗漢塞進雪團的故事等,開始在他手中積累。

加上在長期的流亡生活中,以及在2023年大革命前後,雨果見到了足以多的貧困、災難以及不自由的事實,不禁使雨果抱著對人類災難的極大同情、抱著對人類的愛,發出了長長的嘆息。苦役犯比埃爾•莫蘭刑滿釋放後,家家客店都因為他的黃色通行證而閉門不納。終於,現世的一幕幕,引發了他思想的翰海。

偉大的雨果進入了對社會的深層思考。他在《悲慘世界》序言中寫上了這樣的話:「只要因法律和習俗所造成的社會壓迫還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時期人為地把人間變成地獄,並且使人類與生俱來的命運遭受不可避免的災禍;只有本世紀的三個問題———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贏弱還得不到解決;只要在某些地區還可能發生社會的毒害,換句話說同時也是從更廣的意義來說,只要這世界上還有愚昧和困苦,那末,和本書同一性質的作品都不會是無用的。

」由此,這部自2023年開始構思,2023年開始動筆的巨著,終於在2023年付梓了,創作過程歷時近半個世紀之久。作品精心塑造了掙扎於黑暗年代、社會底層、悲慘世界裡的各類人物形象,如在逃的苦役犯冉阿讓,失業女工芳汀,孤女珂賽特,流浪兒伽弗洛什和老植物學家馬百夫等,寄寓著作家對人民苦難生活和不幸命運的關切和同情,形象地表達了作家對社會的強權統治、法律不公、貧富不均等社會現實的不滿與批判,也正是在這些方面,表現了雨果維護人的尊嚴,追求仁慈、博愛的人道主義思想。這種思想尤其在卞福如、冉阿讓等人的身上表現的更為突出。

作為主教卞福如深深懂得他的職責是幫助窮人和病人,他認為人活在世界上不是為自己的生命,而是來保護世人的靈魂的。他從不傷害乙個人,甚至是損害了他的人,把人作為真正的人來看待。既然是人,就有人的尊嚴,他要維護這種尊嚴,而不是傷害它,並藉此來拯救人的靈魂。

他拯救了乙個人的靈魂,這個人以後改名為馬德蘭,當了蒙特猗市的市長。作為蒙特猗市市長的冉阿讓,他的人道主義精神,表現為尊重人權,為被社會**、遺棄的窮人主持公道,爭取他們做人應有的權利,表現出一種崇高的精神和道德之美。當他看到失業女工芳汀含冤被警長沙威拘捕並判罰時,執意將她釋放,並向沙威指出,根據實情抓住誣陷芳汀的紳士才是公正的。

當沙威提醒他,芳汀將唾沫吐在他臉上,是無視市長先生,是侮辱法律時,他向沙威嚴厲指出,最高的法律是良心。冉阿讓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在他窘迫和失去理智的時候,他既感受到過窮人連豬狗都不如的冷酷,也感受到過靈魂被拯救時的溫暖。此時,他既然有為被屈辱者爭取權利的機會,有救人於危難之時的機會,當然就不能放過。

雨果作品濃厚的人道主義思想,也正是由於作者對於當時社會不公平的認識,對於受**者的尊嚴的維護,對於平等社會的美好理想和憧憬,這一切都是他的人道主義思想產生的原因。

然而,讀完**,細細咀嚼後我們看到,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並不是完美的,有它一定的侷限性:

**在有力地批判和暴露的同時,指給人們的出路卻是無力的、空想的。它讓冉阿讓在公尺裡哀主教的感化下立地成佛,讓沙威在冉阿讓的感化下良心發現,讓馬里斯在冉阿讓的感化下翻然懺悔,向世人昭示:只要施行以德報怨、仁愛待人的道德感化手段,任何人心都可以棄惡從善,任何社會罪惡都可隨之消逝。

這無疑給他的人道主義裹上了宗教神學的外衣。他一再申明世間存在著以沙威為代表的低階法律和以公尺裡哀為代表的高階法律,罪惡不能靠懲罰來解決,而應以「饒恕」和「仁愛」的感化教育方式去解決。這一切充分表明雨果希望用抽象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道德感化來改造社會,解決階級的矛盾,作為對付社會痼疾的**。

歷史證明人道主義思想的「仁慈」、「博愛」事實上並不能**資本主義社會不平等的現實,反而會在社會鬥爭面前表現得軟弱無力,反而容易成為人民精神的腐蝕劑,陷入幻想不能自拔。

第二,沒能正確反映社會問題的本質,在如何解決社會問題上,也只能提出帶有空想性質的改良主義主張。人道主義思想是雨果揭露社會罪惡的出發點,他真誠而單純地希望用它來使悲慘世界改變為幸福世界。在他看來,窮人只要安分守己,辛苦勞動,就可以過上幸福生活;富人只要一心向善,關心窮人,敵對矛盾就可以消失,社會罪惡即可隨之消逝。

他塑造的冉阿讓以善舉使得蒙特猗小城消滅了窮困和失業,變得欣欣向榮,友愛和諧,令人欣然嚮往。但是,這無疑帶有主觀唯心論的幻想色彩,是一種階級調和與改良主義的主張,是不能起到真正效果的。

第三,他一向反對暴力,主張仁愛,但又肯定革命的合理性與正義性。在描寫共和黨人起義時,對起義進行了有如史詩般的歌頌,對起義者英勇獻身精神進行了熱情的歌頌,但卻給人民革命設計了乙個失敗的結局,這不能不說是雨果人道主義思想在革命的現實面前的一種自我矛盾的表現。

儘管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並非完美無瑕,帶有理想主義產物的味道,他的人道主義思想蒙上了較多的宗教神學和唯心論哲學的灰塵,始終未能正確揭示他**中所反映的社會問題的本質,但正如西方一些批評家所指出的那樣,他的人道主義思想「像天堂紛紛飄落的細細的露珠,是貨真價實的**徒的慈悲」,絕不失歷史與現實的積極作用和意義。在世界文學史上像雨果這樣自始至終關注著國家民族事務與社會歷史現實,關注著人的生存與發展,並盡力參與其中為之奮鬥、吶喊的人可謂寥若晨星,所以他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鬥士。正如高爾基所說:

「作為乙個講壇和詩人,他象暴風一樣轟響在世界上,喚醒人心靈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他教導一切人愛生活、美、真理和法蘭西」。他的人道主義思想已成為了一面旗幟、一種精神、乙個主義,將永垂史冊,銘刻在一代又一代國內外讀者的心中,給人帶來黑暗中的光明和孤立無援時的慰藉。

3樓:匿名使用者

人道主義的本意是:把人當人對待。在好多大作家的作品中,人道主義表現為對弱者的同情。

凡是偉大的作品,無不充滿著人道主義精神。這些作品的作者們也都是些悲天憫人的慈善家。他們的眼睛不是盯著那些憑藉強力征服世界的強者,也不是盯著那些衣食無憂、享盡富貴榮華的世襲者或幸運者,而是將目光投向下層人和不幸者。

雨果在《巴黎聖母院》裡面將滿腹的同情注入到那位受騙受害的吉普賽小姑娘身上.在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中,人道主義就是人文主義的一種演變形式。從語言學角度考慮,他們的拼寫都是humani**。

借鑑一下這個材料吧。

以《悲慘世界》為例,分析雨果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思想。

雨果代表作《悲慘世界》,充分體現了作者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思想:

1 對貧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對當時社會的控訴。

如:冉阿讓被監禁19年的罪行「只不過是偷了一塊麵包」;芳汀從乙個天真善良的姑娘,被**成流落街頭,終因貧病交加而死的妓女。

2 以滿腔熱情歌頌了共和黨人的英勇鬥爭精神,表達了他的人道主義理想。

**通過公尺里哀主教和冉阿讓宣揚了以「仁愛」、「慈善」為中心的人道主義。公尺里哀主教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收留冉阿讓以仁慈感化他,使一心要報復社會的冉阿讓變成了乙個樂善好施、廣施濟貧的市長。

3譴責了資產階級的法律。現存法律是低階法律,使罪犯重複犯罪,而人道主義才是高階法律,使罪棄惡從善、終止犯罪。

4塑造了人道主義最高理想「冉阿讓」。

如冉阿讓被公尺裡哀主教感化後,也像主教一樣以德報怨,終使沙威「人性」復活,最後精神崩潰而投河自殺。

5人道主義的侷限性:借人道主義感化統治階級的矛盾,這是不可能的、是腐蝕劑。

有人說,父愛往往是比較不近人情的,這話怎麼解析

每個人的性格脾性都不同,何為近人情?何為不近人情?不溺愛就是不近人情了嗎?愛有多種表達方式,因人而異罷了。望採納,謝謝。父親,代表的是剛硬堅毅,父愛如山,永遠那麼堅實但是一樣有稜角。當我們還小的時候永遠不理解永遠叛逆,所以覺得不近人情,當你長大了,你就懂了 以現在的年紀,父親都是70到80之間,那段...

急需雨果的,急需雨果的資料

雨果 1802 1885 hugo,victor 法國作家。1802年2月26日生於貝桑松,1885年5月22日卒於巴黎。雨果幼年曾隨當將軍的父親到過義大利 西班牙等地。母親是波旁王朝的擁護者,對他少年時期影響頗深。1814年,雨果隨家庭到巴黎。早期創作 從中學時代,雨果便愛好文學創作,開始寫詩。1...

我的卡作文雨果,我的資料卡作文雨果500字

一本好書就是一輪太陽,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正如曹文軒給雨果的作品作序推薦時說的那樣,雨果用他的作品洗滌我們的心靈,照亮我們的人生。雨果是法國著名的作家 詩人 戲劇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出生於1802年,在1885年去世,活了84歲。才華橫溢的他二十九歲便創作了紀念碑式的長篇 巴黎聖母院 轟動法國文壇,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