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前六句詞眼是什麼,為什麼

2021-03-03 23:51:06 字數 5984 閱讀 6280

1樓:匿名使用者

李煜的虞美人不止一首,你說的是哪個啊

2樓:匿名使用者

是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還是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啊

3樓:琴雨濛濛蘇茗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的「詞眼」是愁字

虞美人中詞眼是哪個字,為什麼?最後兩句為什麼能成為千古名句

4樓:安薄荷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句是全詞題眼,也是千古絕句,廣為流傳。

李煜的愁只能自問自答,因為實在無人與他「對泣新亭」,足見作者的孤寂。」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不是周星馳《大話西遊》中的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又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也不是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更不是李清照花自飄零水自流。」周星馳那叫俗文化,像可樂一樣只有那麼一股子氣,後來啥也沒有。

蘇軾此時「故國神遊」「雄姿英發」,這一江之水也充滿豪氣。李清照是個婦道人家,只能是一支哀婉的小溪。李煜的通感用得絕佳。

「春水 」帶點花瓣,有形有聲有色,把「愁」字立體化了。乙個「向東流」,最近的聯想是《長歌行》中「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但「向東流」含義更深了,東流之水可理解為孔子的「逝者如斯」,又可附會成「眼淚匯入長江」之意,可謂「千古一愁」?

這首詞裡看不出比較猛烈的反抗意識,沒有「長使英雄淚滿襟」,沒有「捲土重來未可知」,只有那種沉鬱的哀思。人言「不畏金剛怒目,只怕菩薩低眉」這樣自怨自艾的哀愁,一下子惹惱了宋太宗,招致殺身之禍,李煜這首詞的感染力可見一般。

5樓:苦瓜他不甜

是美字,正所謂虞美人,就是美

《虞美人》這首古詩的意思?

6樓:金果

意思是: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杆、玉石砌成的台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出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詞,堪稱絕命詞。原文: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7樓:雯玥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開,中秋月圓,歲月不斷更替,人生多麼美

好。可我這囚犯的苦難歲月,什麼時候才能完結呢?回首往昔,身為國君,過去許許多多

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麼會弄到今天這步田地?據史書記載,李煜當國君時,日日縱情

聲色,不理朝政,枉殺諫臣......透過此詩句,我們不難看出,這位從威赫的國君淪為階下

囚的南唐後主,此時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2.「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樓又一次春風吹拂,春花又將怒

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國卻早已被滅亡。詩人身居囚屋,聽著春

風,望著明月,觸景生情,愁緒萬千,夜不能寐。乙個「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

現,這精神上的痛苦真讓人難以忍受,透露出他內心多少淒楚和無奈! 夜深人靜,倚樓遠望,

只見月光如水。眼前的一切更激起他對南唐故國的深深懷念。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詞人

在這裡發出的豈止是深沉的嘆息,簡直是痛徹肺腑的呼號。

3.「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儘管「故國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這兩句

就是具體寫「回首」「故國」的——故都金陵華麗的宮殿大概還在,只是那些喪國的宮女朱

顏已改。這裡暗含著李後主對國土更姓,山河變色的感慨!「只是」二字,極為沉重,傳達

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惘。「朱顏」一詞在這裡固然具體指往日宮中的紅粉佳人,但同時又是

過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徵。

4.以上六句,詩人竭力將美景與悲情,往昔與當今,景物與人事的對比融為一體,尤其是通過

自然的永恆和人事的滄桑的強烈對比,把蘊蓄於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傾瀉出來,凝成

最後的千古絕唱——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悲慨之情如衝出峽谷、奔

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發而不可收。詞人滿腔幽憤,對人生發出徹底的究詰:「問君能有幾

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著無窮無盡的悲愁麼?「一江春水向

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顯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捨晝

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這九個字,確實把感情在公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表達出來了。

九字句,五字仄聲,四字平聲,平仄交替,最後以兩個平聲字作結,讀來亦如春江波濤時起

時伏,連綿不盡,真是聲情並茂。這最後兩句也是以問答出之,加倍突出乙個「愁」字,從

而又使全詞在語氣上達到前後呼應,流走自如的地步。

【基本資訊】《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七月七

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

人賜藥酒,將他毒死。

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乙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全詩】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的詞《虞美人》原文

8樓:不該的回憶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詩歌鑑賞方法?

9樓:匿名使用者

詩歌鑑賞步驟

1. 語言分析

分析語言是進行文學鑑賞的首要環節。只有準確地理解了作品的語言,才有可能對其進行更進一步的判斷、評價和鑑賞。語言分析一般側重從遣詞造句、語句含義理解等方面進行。

遣詞造句,一般要涉及到詞義、典故、以及用詞、用句的精妙所在等。考查重點是那些對表達主題、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著關鍵作用的詞語和句子。例如,對「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的鑑賞分析;對「雲破月來花弄影」中「破」「弄」兩字的品味等。

語句含義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語句所蘊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而所選語句往往是那些言簡意豐的「立片言以居要」的關鍵語句。例如,對「前度劉郎今又來」語句含義的理解、對「落花時節又逢君」語句含義的咀嚼等。再如,「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中在描寫大自然的凋敝之外所包蘊的對國恨家仇的悲憤和人生無常的喟嘆,「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在寫燕子之外所包蘊的天涯遊子的惆悵心態和羈旅情懷,往往是考查的重點所在。

2.形象分析

把握詩詞的形象是感受詩情、領悟詩意的基本途徑。

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

包括客觀形象(作者描寫的人物,如《赤壁懷古》中的周瑜)

主觀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鈴》中的「我」)

詩人從社會生活中提煉出來的事象(動作形象,如《約客》中的「敲棋子落燈花」)

物象(事物形象,如《蟬》中的蟬)

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煙直」「千樹萬樹梨花開」)

把握形象後面所蘊含的言外之意,這是鑑賞成功的關鍵所在。例如,我們可以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中所描繪的「孤帆」「遠影」這一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遠影」消盡,而自己仍然依依不捨的深沉而濃郁的綿綿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中,通過「楊柳」「曉風」「殘月」等意象所傳達出來的傷別情懷等等。

3.評價寫作技巧和風格。

分析古典詩歌的寫作技巧一般側重於從以下方面進行:

體會各種修辭方法的作用;

分析詩歌採用的表達方式;

分析詩歌的結構技巧;

分析其他寫作技巧。

1)修辭方法:比喻、借代、擬人、對偶、誇張、鋪陳、反覆、頂針、襯托、反問

(賦比興、象徵)

2)表達方式:敘述、描述、議論、 抒情

描寫方式:動靜結合,虛實結合 | 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樂景寫哀、哀景寫樂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3)結構技巧:首尾照應,層層深入,先總後分,先景後情,過渡、鋪墊、伏筆

4)表現手法: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徵聯想、襯托、對比、渲染、卒章顯志、想象、聯想、照應、托物言志、語序倒置等。

5)篇章結構: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6)思想感情: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閒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7)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用典:一般是借古抒懷,借古諷今,懷古傷今等

想象:更開闊,別出心裁

襯托或烘托:又分正襯和反襯,借。。。突出。。。

渲染: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

象徵:表達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特徵

抑揚:突出於強調

白描:簡練的筆墨,刻畫鮮明生動的形象

分析詩歌的風格應結合時代特徵和作者的生平尤其是寫作這首詩歌的背景來進行。例如,李清照南渡前後詩歌風格的變化就是很好的體現。

4.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

詩歌借助具體的語言描寫,來表現詩人的感情,傳達詩人的思想,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們所說的「思想內容」。無論是憂國憂民之情、國破家亡之痛,還是遊子逐客之悲、徵夫思婦之怨,無不感人至深。對於古典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細緻地加以歸類,我們不難發現,有憂愁、寂寞、傷感、孤獨、恬淡、閒適、熱愛、讚美、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各種型別。

5.強化書面表達

書面表達的訓練要求就是捲麵清爽、表述嚴密、條例清晰、邏輯合理。

捲麵清爽的要求不必細說。雖然鑑賞的文字較作文少很多,但是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筆先」的原則,先構思後再落筆,避免塗塗抹抹。捲麵清爽,閱卷教師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無形中得到了乙個較好的印象分。

表述嚴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嚴密性,無論是前後的照應,還是起、承、轉、合等環節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前後牴牾。

條理清晰,是結構方面的要求。一般來說,採用

一、二、

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標誌明顯的樣式,往往會得到條理清晰的評價。

邏輯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見解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高論,也應當能夠自圓其說。

詩歌內容

1. 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是托物言志。鑑賞詠物詩,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託的感情。有些詠物詩的感情表達比較含蓄,更需要我們在讀解時用心體味。

如於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詠石灰就是在歌詠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懷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2. 邊塞詩

盛唐時期的邊塞詩,豪邁奔放、一往無前,代表人物如高適、岑參;而宋代的邊塞詩更多地表現出報國無門的憤懣壓抑以及歸家無望的哀傷,代表人物如范仲淹。邊塞詩歌的特點在於從不同角度展現時代的風貌,鑑賞時應首先把握時代的特徵,然後推敲作品中蘊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3. 詠懷詩

如果說寫景詩是借景來抒情的話,詠懷詩的特點就是即事抒懷。

4. 詠史詩

詠史詩多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融合對自然、社會、歷史的感觸,或喟嘆朝代興亡變化,或感慨歲月瞬息變幻,或諷刺當政者荒淫無恥,從而表現作者閱盡滄桑之後的沉思,蘊涵了深沉的懷古傷今的憂患意識。

語言特點

語言是詩歌的載體,分析語言是進行文學鑑賞的重要環節。只有準確地理解了作品的語言,才有可能對其進行更進一步的評價和鑑賞。

(1)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

比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四句寫了四種景色,有動景,有靜景,色彩絢麗,語言清新生動。再如辛棄疾的《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