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院試會試殿試第一名分別叫什麼

2021-03-05 09:18:24 字數 6005 閱讀 2642

1樓:匿名使用者

鄉試第一名解元、院試第一名秀才、會試第一名會元、殿試第一名狀元 。

明清科舉制度正式科舉考試分為童生試(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鄉試為省一級考試,考試合格者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

會試是舉人在京城參加的全國統一考試,考試合格者為貢士,第一名為會元;

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進士考試,分三甲。

第一甲三人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賜進士及第。 第二甲人數若干第一名稱傳臚,賜進士出身。第三甲人數最多賜同進士出身。

殿試,為唐、宋(金)、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之一。又稱「御試」、廷試」、「廷對」。殿試由內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別等第。

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由唐高宗創制,所以是從宋開始的。

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考試。應考者為各省的舉人,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金元明清四代科舉考試名目之一。

所謂會試者,共會一處,比試科藝。由禮部主持,在京師舉行考試。會試在北京內城東南方的貢院舉行。

會試的主考官4人(明代為2人)稱總載,以進士出身的大學士、尚書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由部都請派充。

院試是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考試。因學政又稱提督學院,故名。清初沿明制,各省提學官稱提學道,亦沿稱「道試」。

凡經府試錄取的童生均可參加, 其報名、填寫履歷、廩生作保等手續與府試、縣試略同。

學政於駐在地考試就近各府應試童生,其餘各府則依次分期親臨考場主持。考試分正試、複試二場。試八股文與試帖詩,並默寫《聖諭廣訓》百數十字。

揭曉名為出案, 錄取者為生員(俗稱「秀才」),札發入府、縣學學習稱「入學」,也叫「入泮」,受教官的月課與考校。此為童生試的最高端段考試。

2樓:單調有彩

1. 鄉試第一名稱解元,讀書人成了舉人才有資格進

入更高層次的會試。

鄉試是明、清時在各省省城和京城舉行的科舉考試。照例每三年舉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皇家有喜慶之事加科稱為恩科,由皇帝欽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獲秀才身份的府、州、縣學生員、監生、貢生均可參加。考試通常安排在八月舉行,因此叫「秋試」。

2. 院試是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的一種考試,也叫章試。各地考生在縣或府裡參加考試,由省裡的提督學政主持,考取者稱生員,俗稱秀才(茂才)或相公。

3. 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考試。應考者為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各省鄉試中式的舉人,於次年入京參加由禮部主持的考試。以往各屆會試中未中的舉人與國子監的監生也可一同應試。因考試一般在春天,又稱春試或春闈。

若鄉試有恩科,則次年也舉行會試,稱會試恩科。

4.  殿試,為宋(金)、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之一。

又稱:「御試」、廷試」、「廷對」,即指皇帝親自出題考試。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

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別等第。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則天創制,但尚未成定製,宋代始為常制。

明清殿試後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通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擴充套件資料

科舉,科舉制、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

科舉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但後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人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

在中國,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2023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2023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科舉考場為江南貢院,占地超過30餘萬平方公尺。另闢有的中國科舉博物館是中國唯一反映中國科舉考試制度內容的專業性博物館,也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心、中國科舉文化中心和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

3樓:匿名使用者

鄉試解元、會試會元、殿試狀元

科舉制度中鄉試第一名,唐制,舉進士者均由地方解送入京,後世相沿,乃有此名。

唐制,舉進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試,故後世稱鄉試第一名為解元。如世稱明代唐寅為唐解元。亦稱「解首」。

宋洪邁《容齋四筆.責降考試官》:「[天禧二年]十一月,解一百四人,解元郭稹。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姊妹易嫁》:「秀才宜自愛,終當作解首。

」清李調元《制義科瑣記.會元解元入翰林》:「伊翕庵舉進士,引見南海子,上顧學士曰:

此人山東解元也,遂改庶吉士。」

明清科舉制度,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為省一級考試,考試合格者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會試是舉人在京城參加的全國統一考試,考試合格者為進士,第一名為會元;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進士考試,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4樓:深圳碳鋼

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

1、參加院試的考生叫童生。院試通過的合格者叫生員(俗稱"秀才"),所以一場考試下來會誕生很多秀才!

2、鄉試為省一級考試,考試的合格者為「舉人」,所以一場考試會誕生很多舉人,舉人中的第一名叫解元[jiè yuán]。

3、會試限鄉試的錄取者(舉人)資格參加,考試的合格者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4、殿試(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考試合格者叫「進士」,按成績分為「三甲」(即三等):一甲:三名,叫「賜進士及第」。

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三人同稱「三鼎甲」。二甲:

若干名,均叫「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均叫「賜同進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鄉試、會試、殿試,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會元、狀元),就叫「連中三元」。

5樓:世間一砂塵

第一級院試

院試,是正式科舉考試的最低一級的考試、院試前還須經過兩次預備性考試——縣試和府試。這三次考試總稱小考或童試。應考者稱「童生」又稱「儒童」、 「文童」。

意即尚未「進學」的童年人。童試三年兩考,醜、未、辰、?年為歲考,寅、申、巳、亥年為科考。

順天府所轄各縣縣試,與各省縣試同。凡參加縣試的童生,在本縣禮房報名,須填寫內容包括籍貫、姓名、年齡、三代履歷、身貌等項**。

並以同考五人互結,再由本縣廩生出結作保,保其確係本縣之籍貫、且出身清白,非倡、優、皂隸之子孫,並無居父母之喪者,方准報名應考。縣考分四場,入場按捲麵蓋號戳對號入座。第一場試一文一詩。

第二場仍一文一詩。第三場覆試一賦一詩(或試一策一論)。第四場覆試以小講

三、四藝。除去各場陶汰者,發一榜稱「長案」,主考官為本縣之縣官。考期在二月。

第二級鄉試

鄉試,是科舉才試的第二級才試,習慣稱鄉試之年為「大比」之年。北京順天府鄉試在京城東南隅崇文門內。各省考試地點也在省城之貢院,所有貢院都建在城之東南方。

貢院是科舉考試的考場,順天府京城貢院也是舉行會試的場所故建制優於各省。懸「貢院」墨字匾於大門上正中,建「明經取士」、「為國求賢」兩牌坊於大門東西兩側。

大門外為東、西轅門,大門分中、左、右三門。大門前有「天開文運」

牌坊。三門外並有東、西磚門,乾隆二十七年復添磚牆於南面,增加磚門各一,共為磚門四。進大門後為龍門,門外又平列四門。

直進為至公堂,中懸御書「旁求俊義」匾。兩楹聯為「號列東西,兩道文光齊射鬥;簾分內外,一毫關節不通風」。堂為外簾官辦公處,堂前有;

迴廊,設木柵欄環繞。至公堂後有飛虹橋,渡橋為內簾門。居於龍門、至公堂中間。

院內有明遠樓,樓下南面懸聯:「矩令若霜嚴,看多士府伏低?群囂不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覽無遺。

」四角各有樓專供監考瞭望用。

第**會試和殿試

第**是科舉考試的最高一級考試,分兩步進行,先會試後殿試。

會試,就是集中會考之意,也是三年舉行一次,順天府及全國各省舉人,於鄉試後的第二年即醜、未、辰、戌年來京參加由朝廷命禮部主持舉辦的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後改在三月)故稱「春闈」。又因會試由禮部主辦故亦稱「禮闈」。

會試始於唐朝,「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集試貢舉選士於禮部,以禮部侍郎主之。」後宋無明清皆沿襲為例。

會試主考官四人,稱總裁。一正三副,以進士出身之大學士,尚書以下,副都御史以官,由禮部提名皇帝欽命特派。會試地點在北京貢院舉行。

各種規章制度略同於鄉試。會試共考三場,每場三日,先一日領捲入場,後一日交卷出場。

三場考試內容:明制(清也大致同)第一場試四書義三道,經義四道;第二場試論

一、制五、詔、誥、章、表內科各一;第三場試經、史、策五。清時三場所試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策略問,亦與鄉試同。又唐、宋時也曾以詩詞賦取士。

會試發榜之日正值四月中旬,此時杏花盛開,所以稱杏榜,會試考中者叫「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會試錄取名額(中式)無定數,每科多或

三、四百名,少也近百名。

舉人考中貢士的比率據文獻記載粗略統計,每科錄取名額一般佔來京應試舉人的二十分之一。

殿試,由皇帝主考,在宮中殿廷親發策問,故又叫廷試。會試錄取的貢士參試,一般殿試不黜落貢士,只是重新分定出等第名次,殿試考試時間在會試發榜後進行,以清朝來說,清初二月會試,三月發榜,四月初殿試,後又改為三月會試,四月發榜,五月初殿試。乾隆十年改為四月二十六日殿試,五月初一日傳臚(即在殿試後,由皇帝主持宣布登第進士名次的唱名典禮)。

上傳語告下叫臚,即臚唱傳名的意思。故二甲第一名也叫傳臚。清乾隆二十六年又改在四月二十一日殿試。

殿試地點,清安在天安門外,順治十五年改在太和殿前考試,雍正元年恩科,十月廿七日殿試,因天氣寒冷改在殿內考試,以後遂為沿例。殿試之制始於唐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 「策貢士於洛成殿」。又

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於「講武殿度進士」後遂為永制。殿試後進士分等級始於宋。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開始把考中的進士分為五甲(等)。

元順帝時又將進士分為三甲,並規定一甲為三人。明沿元製,洪武四年(2023年),明太祖朱元璋始策問貢士於奉天殿,賜一甲三人進士及第,賜二甲進士出身,賜三甲同進士出身。其中二三甲進士科名額不等,無定數。

清沿明制,自順治三年(2023年)丙戌開科,會試後將錄取的貢士舉行殿試。

殿試只考一場,只考策題一種,名殿試策。策問大多是考問當時政治,經濟和治國安邦、鞏固政權之策。考生要寫文章回答策問故謂對策。

殿試策題,以製策四條,由皇帝親自命題。清制,由讀卷官在殿試前一日,集文華殿密擬策題若干道,進呈皇帝欽定(珠筆圈定)。

又因殿試由皇帝親策,即親自主持考試,故殿試只設讀卷官。無主考官。讀卷官明代為十七人。

清初順治,康熙時讀卷官為十四人。雍正元年改為十二人。乾隆二十五年減為八人,由大學士二人,院部大臣六人充任。

並派王公大臣監試,以後皆以八人為定製。

金榜題名,因殿試發榜用黃紙,表裡二層,分大小金榜,小金榜進呈皇帝御覽後存檔大內,大金榜用皇帝之寶,傳臚後由禮部尚書奉皇榜送出太和中門,至東長安門外張掛在宮牆壁,故考中進士者稱金榜題名,金榜按殿試成績將進士分為三甲,第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頭名狀元,因唐朝舉人赴京考試皆須投狀,故名,第二名榜眼,眼二也,故名。第三名探花,因唐朝新科進士杏園舉行「探花宴」,故名,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各科名額不等。

傳臚後,一甲三人插花披紅,狀元用金質銀簪花,諸進士用彩花,由鼓樂儀仗擁簇出正陽門,跨馬遊街,備傘蓋儀送回會館住所。其餘二甲,三甲由東華,西華門出宮。

「金榜題名」在當時被視為讀書人功成名就之時,稱為「登科」,「洞房花燭夜」為「小登科」,就是說這是比終身大事還大的一生中的大喜事,古往今來都是學而優由士,授官也按「金榜」甲第而論,一甲狀元授官翰林院修撰,級別從六品(明清官分九品,各品又分正從),榜眼,探花授官翰林院編修,級別正七品,二甲進士授從七品,三甲進士授正八品。都再經朝考,按成績,結合殿試名次,分別授翰林院庶吉士、主事、中書、知縣等職。

傳臚後第二天,天子賜「恩榮宴」於禮部,又叫「瓊林宴」,因宋代曾設宴於汴京以西的瓊林苑,故得名,此宴為天子恩賜,欽命內大臣一人為主席(皇帝代表),狀元一席,榜眼、探花一席,其餘進士四人一席,諸讀卷官也赴宴。進士每人頒發給牌坊銀三十兩。

二十八日於午門前賜狀元六品朝冠、朝衣、補服、帶、靴等物,賜進士每人銀五兩,表裡衣料各一端。二十九日,狀元率諸進士上表謝恩。五月初一日狀元率諸進士到孔廟行釋褐禮,易頂服,禮部題請工部給建碑銀一百兩,交國子監立石題名,現北京孔廟內大成門外共有元明清進士題碑189座,是我國最大的科舉題名碑群。

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分別稱為什麼

在鄉試 會試 殿試中的第一名分別稱 a.解元 會元 狀元 b.會員 解元 狀元c.狀元 會元 解元 d.解元 狀元 會元 鄉試解元 bai會試會元 殿試狀元du 科舉制度中鄉試zhi第一名,唐制,舉進dao士者均由地方解專送入京,後世相屬沿,乃有此名。唐制,舉進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試,故後世稱鄉試第一...

電影叫我第一名裡的三句台詞,叫我第一名經典台詞

不知道啊,不明白你在說什麼啊 叫我第一名經典台詞 but hope is a hard hobby to break 21世紀最缺的是什麼?人才 黎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電影 叫我第一名,的詳細簡介 很多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怎麼樣來迴避,而電影中的男主角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位去學...

古人科舉考試殿試第一名叫什麼 第二名叫什麼 第三名叫什麼

殿試後分為 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 第二名稱榜眼 第三名稱探花。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主要是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在會試中脫穎而出的各省舉人及國子監的監生,即貢士。會試的第一名,稱會元。每期季會試錄取的貢士多寡並無定例,一般會在 二 三百人左右。三百人同台競技,取中後統稱為進士。但是,雖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