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殤嵌
望洞庭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廖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
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裡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於古代漢語中「偏義複詞」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乙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盤子裡的青螺。
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緻,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
山行這是一首描寫和讚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詩。
首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秋季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於坡度不大,故可乘車遊山。
次句「白雲生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乙個「生」字,形象地表現了白雲公升騰、繚繞和飄浮種種動態,也說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會使人聯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還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為這「石徑」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為」。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
(1)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後兩句則是傍晚之景。(2)因為傍晚才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豔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3)詩**連忘返,到了傍晚,還捨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
(4)因為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葉紅於二月花」這樣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葉紅於二月花」,這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麼用「紅於」而不用「紅如」?
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於」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豔,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託,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裡寫了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並列的處於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絡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於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於陪襯地位。
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造氣氛,起鋪墊和烘托作用的。
「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山,寫山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頭。「遠」字寫出了山路的綿長,「斜」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
「白雲生處有人家」,寫雲,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著這條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雲飄浮的地方,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屋石牆。這裡的「人家」照應了上句的「石徑」,—這一條山間小路,就是那幾戶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
這就把兩種景物有機地聯絡在一起了。有白雲繚繞,說明山很高。詩人用橫雲斷嶺的手法,讓這片片白雲遮住讀者的視線,卻給人留下了想象的餘地:
在那白雲之上,雲外有山,定會有另一種景色吧?
對這些景物,詩人只是在作客觀的描述。雖然用了乙個「寒」字,也只是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並不表現詩人的感情傾向。它畢竟還只是在為後面的描寫蓄勢—勾勒楓林所在的環境。
「停車坐愛楓林晚」便不同了,傾向性已經很鮮明,很強烈了。那山路、白雲、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這楓林晚景卻使得他驚喜之情難以抑制。為了要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竟然顧不得驅車趕路。
前兩句所寫的景物已經很美,但詩人愛的卻是楓林。通過前後映襯,已經為描寫楓林鋪平墊穩,蓄勢已足,於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點明喜愛楓林的原因。
「霜葉紅於二月花」,把第三句補足,一片深秋楓林美景具體展現在我們面前了。詩人驚喜地發現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真是滿山雲錦,如爍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艷麗呢!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通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樣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現一種熱烈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詩人沒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他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拂拂筆端,表現了詩人的才氣,也表現了詩人的見地。這是一首秋色的讚歌。
第四句是全詩的中心,是詩人濃墨重彩、凝聚筆力寫出來的。不僅前兩句疏淡的景致成了這艷麗秋色的襯托,即使「停車坐愛楓林晚」一句,看似抒情敘事,實際上也起著寫景襯托的作用:那停車而望、陶然而醉的詩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這種景象,才更顯出秋色的迷人。
而一筆重寫之後,戛然便止,又顯得情韻悠揚,餘味無窮。
題西林壁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
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乙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在這裡,詩人透過雲霧的迷紗打算直接體認廬山本體。你看,他從橫裡看觀察,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嶺;再從側面端詳,則是座座奇峰。無論是從遠處望,近處看,還是高處俯視,低處仰觀,所見景象全然不同。
然而蘇軾並沒有象其他詩人那樣僅僅止於驚嘆和迷惘,而是進一步地思索:人們所看到的萬千異態畢竟是區域性景致,而並非廬山的本來面目。原因就在於遊人未能超然廬山之外統觀全貌,一味山間留連,「見木不見林」,自然難見其本象。
結尾二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乙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難道僅僅是遊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嗎?小而言之,我們研討某個問題時,不是也有因為鑽牛角尖而陷入困境的嗎?
我們從事某項工作時,不是有時也由於糾纏一些枝節而難以自拔嗎?大而言之,人們在認識客觀世界時,不是常常也有限於某一區域性或某一方面的偏見而未能著眼於全域性,把握不住客觀事物本質嗎?…… 這一切不都是由於當事者「身在此山中」,因而「不得廬山真面目」的結果嗎?
這種種人生境遇與遊人看山不得其法何其相似啊!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首小詩激起人們多少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
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穀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
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
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徵,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昇華為理性王國裡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麼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闢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
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2樓:耨耨の尐悅兒
望洞庭:
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的月色交融在一起,互相輝應,顯得多麼和諧。無風的湖面平靜得如一面沒經過打磨的銅鏡。從遠處看,那月下洞庭湖裡蒼翠的君山,就好像**盤裡盛放著一枚青螺。
山行:這是一首描寫深秋山中景色的詩,畫面鮮明優美:順著曲折的小路上得山來,在那白雲公升起的地方,住有人家。
停車留戀不行,是因為愛賞夕陽映照下的楓林,經霜後的楓葉紅得比二月的春花還鮮豔。
題西林壁:
從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人不清楚廬山本來的面目,只因為自己在廬山中。說明了乙個道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3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山水小詩將洞庭湖描寫得如此高曠清超,充分表現出詩人的奇思異彩。
劉禹錫在《歷陽書事七十韻》序中稱:「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
其中只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詩則是這次行腳的生動紀錄。
宋代文學家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不無感慨地說:「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可見歷來描寫洞庭景色的詩文很多,要寫得別開生面,獨樹一幟是十分不易的。
劉禹錫這首《望洞庭》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輕輕著筆,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獨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現於紙上,表現出驚人的藝術功力。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徹空明的。與素月的清光交相輝映,儼如瓊田玉鑑,是一派空靈、縹緲、寧靜、和諧的境界。這就是「湖光秋月兩相和」一句所包蘊的詩意。
「和」字下得工煉,表現出了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融和的畫境。而且,似乎還把一種水國之夜的節奏——演漾的月光與湖水吞吐的韻律,傳達給讀者了。接下來描繪湖上無風,迷迷濛濛的湖面宛如未經磨拭的銅鏡。
「鏡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了千里洞庭風平浪靜的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潭面無風鏡未磨」以生動形象的比喻補足了「湖光秋月兩相和」的詩意。因為只有「潭面無風」,波瀾不驚,湖光和秋月才能兩相協調。
否則,湖面狂風怒號,濁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無法輝映成趣,也就無有「兩相和」可言了。
詩人的視線又從廣闊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點。在皓月銀輝之下,洞庭山愈顯青翠,洞庭水愈顯清澈,山水渾然一體,望去如同乙隻雕鏤透剔的銀盤裡,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三四兩句詩想象豐富,比喻恰當,色調淡雅,銀盤與青螺互相映襯,相得益彰。
詩人筆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美術珍品,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受。「**盤裡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勝之處,不止表現在設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貴的是它所表現的壯闊不凡的氣度和它所寄託的高卓清奇的情致。
在詩人眼裡,千里洞庭不過是妝樓奩鏡、案上杯盤而已。舉重若輕,自然湊泊,毫無矜氣作色之態,這是十分難得的。把人與自然的關係表現得這樣親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寫得這樣高曠清超,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學趣味的反映。
沒有蕩思八極、納須彌於芥子的氣魄,沒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緇的襟抱,是難以措筆的。一首山水小詩,見出詩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採,這是很難得的。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廖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
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裡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於古代漢語中「偏義複詞」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乙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盤子裡的青螺。
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緻,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
[譯文]: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雲深處,居然還有人家。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的楓林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豔比二月春花。
全詩通過楓葉,寫出了晚秋的熱烈氣氛。
山行 杜牡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注釋]:
徑:小路。
白雲深處:指深山。
坐:因為。
霜葉:經過霜寒的楓葉。
譯文 正看廬山,高嶺橫空;側看廬山,峭拔成峰;遠近高低,形象各異。
為什麼總看不清廬山真面目呢?恐怕只是因為自身在這山中的緣故吧!題西林壁是宋代詩人蘇軾所做。
「題」是寫的意思,「西林」是指廬山的西林.題西林壁的意思是在西林壁題詩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注釋】 這是作者初遊廬山時,題在西林寺壁上的一首詩。 正看廬山,高嶺橫空;側看廬山,峭拔成峰;遠近高低,形象各異。 為什麼總看不清廬山真面目呢?
恐怕只是因為自身在這山中的緣故吧! 此詩寓理於情景,巧妙地道出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
古詩《苔》意思《苔》袁枚古詩詩意
一 譯文 是如此乙個不宜生命成長的地方,可是苔蘚卻長出綠意來,展現出自己的青春,而這青春從何而來?嗯,並不從何處來,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蘚自己創造出來的!它就是憑著堅強的活力,突破環境的重重窒礙,煥發青春的光采。苔不會開花的。既是謙虛,也是驕傲!對的,苔如此細小低微,自不能跟國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
遊子吟的古詩意思,遊子吟的古詩意思
古詩 遊子吟 翻譯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賞析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詩從肺腑出,出輒愁...
鳥鳴澗古詩,鳥鳴澗古詩意思
鳥鳴澗 唐 王維 王維鳥鳴澗書法帖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編輯本段作品注釋 選自 王右丞集箋注 鳥鳴澗 鳥兒在山中鳴叫。澗 夾在兩山之間的流水。閒 安靜 悠閒,含有人聲寂靜的意思。空 空寂 空空蕩蕩。空虛。這時形容山中寂靜,無聲,好像空無所有。月出 月亮出來。時鳴 時,不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