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森梅雙午
最佳答案
從軍行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注釋]
1.從軍行: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舊題,多寫軍隊務旅征戰之事。王昌齡作的《從軍行》共七首,這裡選入第四首。
2.青海:即今青海湖。長雲:多雲,漫天皆雲。雪山:終年積雪的山,指祁連山。
3.孤城:指玉門關,因地廣人稀,給人以孤城之感。這句詞序倒裝,意思是「遙望孤城玉門關」。
4.穿:磨破。金甲:戰衣,是金屬製成的盔甲。
5.破樓蘭:借指徹底消滅敵人。樓蘭:漢時對西域鄯善的稱呼,詩中泛指當時侵擾西北邊區的敵人。
[今譯]
青海湖連綿不斷的大片烏雲,
遮暗了終年積雪的祁連山;
遠遠眺望只看見孤獨的城池,
那正是春風都吹不到的玉門雄關。
在黃沙莽莽的疆場上,
將士們身經百戰磨穿了鐵甲衣裳衫,
但是不徹底消滅入侵的邊賊,
他們將誓死不把家園回還!
[作者簡介]
王昌齡(699-757),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一說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他擅長七言絕句,作品多寫邊塞、送別,氣象雄渾,情意雋永,語言精煉生動,音律鏗鏘悠揚。
2樓:御碧玉
從軍行唐,王昌齡,青海長勇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從軍行的古詩意思?
3樓:佩奇說影視娛樂
從軍行古詩的意思是青海湖上蒸騰而起的漫漫雲霧,遮得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黃沙萬里,頻繁的戰鬥磨穿了守邊將士身上的鎧甲,而他們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從軍行一共是有七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第一首詩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情景;第二首詩描寫征戍者在軍中聽樂觀舞所引起的邊愁;第三首詩描寫古戰場的荒涼景象,寫將軍上表請求歸葬戰死將士骸骨,表現將帥對士卒的愛護之情;
第四首詩表現戰士們為保衛祖國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詩描寫奔赴前線的戍邊將士聽到前方部隊首戰告捷的訊息時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軍強大的戰鬥力;
第六首詩描寫將軍欲奔赴邊關殺敵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詩主要描寫山巒疊嶂、烽火遍布的邊塞景觀。全詩意境蒼涼,慷慨激昂,充分顯示出盛唐氣象。
擴充套件資料:
1、從軍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釋義:在烽火台的西邊高高地聳著一座戍樓,黃昏時分,獨坐在戍樓上任憑從湖面吹來的秋風撩起自己的戰袍。此時又傳來一陣幽怨的羌笛聲,吹奏的是《關山月》調子,無奈這笛聲更增添了對萬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2、從軍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釋義:軍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聽到《關山月》的曲調,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的憂傷之情。紛雜的樂舞與思鄉的愁緒交織在一起,欲理還亂,無盡無休。
此時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著連綿起伏的長城。
3、從軍行七首其三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釋義:邊城榆樹的葉子早已稀疏飄落,顏色發黃了,傍晚時分,一場戰鬥剛剛結束,環視戰場,只見暮雲低合,荒丘起伏。將軍向皇帝上表奏請班師,以便能把戰死沙場的將士屍骨運回故土安葬,不能讓士兵們為他鄉埋葬自己的戰友而傷感痛哭。
4樓:雪糕太好吃了
《從軍行》古詩的意思:青海湖上烏雲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5樓:匿名使用者
青海上空的陰雲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塞外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還。
王昌齡從軍行的詩意
《從軍行》是唐代詩人楊炯的代表作,借用古樂府曲調名為題目,實際為一首五律,反映從軍的辛苦。全詩寫士子從戎,征戰邊庭的過程和心情,從而表達了國家有事、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和建功立業的豪邁情懷。
6樓:匿名使用者
從軍行釋義
【從軍行】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名。內容多寫邊塞情況和戰士的生活。據《樂府廣題》,現存最早的歌辭為三國魏左延年所作。
自魏晉以迄唐,作此曲者甚多,而以唐李頎、王昌齡等所作最為著名。北周王褒的《遠征人》、南朝陳伏知道的《從軍五更轉》、唐李益的《從軍有苦樂行》等,標目小異,而內容略同,都是由《從軍行》演化而來的。唐吳兢《樂府古題要解》捲下:
「《從軍行》……皆述軍旅苦辛之詞也。」
7樓:u女郎
青海湖上的綿延雲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單的城鎮遙望著玉門關。
歷經百戰黃沙磨穿了鐵鎧甲,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還。
8樓:惜夢
意思是:青海湖上烏雲密布,遮得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9樓:不懼
第一句青海湖上連綿不斷的烏雲使大山都變暗了。第二句從這座孤城上可以遠遠地看到玉門關。第三句戰士們身經百戰,身上的金甲都被磨破了。第四句不打敗敵人絕不回家。
10樓:我係葉柒吖
譯文:青海上的綿延雲朵使雪山暗淡,孤單的鎮子裡遙望著玉門關,歷經百戰黃沙磨穿了鎧甲,戰士們不打敗敵人誓死不回家
11樓:
青海湖上的雲石雪山暗淡無光,一座孤單的城市遙望著玉門關。經過黃沙百戰的戰士們穿著金甲,不打敗進攻的敵人死也不回。
古詩《從軍行》全文是什麼?
12樓:匿名使用者
從軍行二
其一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
鼓聲鳴海上,兵氣擁雲間。
願斬單于首,長驅靜鐵關。
其二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獨領殘兵千騎歸。
1、《從軍行二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收錄於《全唐詩》中。
2、第一首為五言律詩,寫從軍戰士的作戰經歷和感想以及征戰殺敵實現和平的願望。第二首詩為七言絕句,以疏簡傳神的筆墨,敘寫了唐軍被困突圍的英勇事蹟,熱情洋溢地歌頌了邊庭健兒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全詩從側面反映了作者欲報效國家、建功立業的願望。
3、創作背景
唐高宗調露、永隆年間(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擾甘肅一帶,唐禮部尚書裴行儉奉命出師征討。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認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輕文,只有武官得寵,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詩以發洩牢騷。
古詩《從軍行》
13樓:需要投喂的貓貓
從軍行二首
唐 李白
其一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鼓聲鳴海上,兵氣擁雲間。願斬單于首,長驅靜鐵關。
譯文:從軍到過玉門關,逐虜上過金微山。笛聲高奏《梅花落》之曲,手中的大刀的刀環像明月一樣圓。瀚海之上戰鼓咚咚,殺氣直衝雲霄。願斬敵陣單于之首,長驅直下鐵門關,永息戰塵。
其二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譯文:身經沙場百戰鐵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敵人重重包圍。突進營壘,射殺呼延大將,獨自率領殘兵千騎而歸。
14樓:匿名使用者
從軍行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注釋]
1. 從軍行: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舊題,多寫軍隊務旅征戰之事。王昌齡作的《從軍行》共七首,這裡選入第四首。
2. 青海:即今青海湖。長雲:多雲,漫天皆雲。雪山:終年積雪的山,指祁連山。
3. 孤城:指玉門關,因地廣人稀,給人以孤城之感。這句詞序倒裝,意思是「遙望孤城玉門關」。
4. 穿:磨破。金甲:戰衣,是金屬製成的盔甲。
5. 破樓蘭:借指徹底消滅敵人。樓蘭:漢時對西域鄯善的稱呼,詩中泛指當時侵擾西北邊區的敵人。 [今譯]
青海湖連綿不斷的大片烏雲,
遮暗了終年積雪的祁連山;
遠遠眺望只看見孤獨的城池,
那正是春風都吹不到的玉門雄關。
在黃沙莽莽的疆場上,
將士們身經百戰磨穿了鐵甲衣裳衫,
但是不徹底消滅入侵的邊賊,
他們將誓死不把家園回還!
[作者簡介]
王昌齡(699-757),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一說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他擅長七言絕句,作品多寫邊塞、送別,氣象雄渾,情意雋永,語言精煉生動,音律鏗鏘悠揚。
15樓:包樂音
青海上空的陰雲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塞外的將士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來。
16樓:獨擁一身清涼
青海湖上的綿延雲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單的城鎮遙望著玉門關。 歷經百戰黃沙磨穿了鐵鎧甲,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還。
從軍行唐王昌齡的古詩
《從軍行》古詩的意思 10
17樓:巴巴拉小白兔
原文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青海上空的陰雲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塞外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還。
擴充套件資料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繫,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
與其說,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
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複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濛暗淡的景色裡。
第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於此七字中概括無遺。
「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
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徵,令人宛見「日暮雲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
但是,金甲儘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並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鍊中變得更加堅定。
「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一句把戰鬥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儘管寫出了戰爭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沉傷感的。
因此末句並非嗟嘆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爭的艱苦、長期的基礎上所發出的更堅定、深沉的誓言,盛唐優秀邊塞詩的乙個重要的思想特色
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並不迴避戰爭的艱苦,本篇就是乙個顯例。
可以說,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境描寫。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乙個突出優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全詩表明了將士們駐守邊關的巨集偉壯志。
從軍行其二的詩意,《從軍行》的詩意
王昌齡 唐代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譯文 軍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每每聽到 關山月 的曲調時,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的憂傷之情。紛雜的樂舞與思鄉的愁緒交織在一起,欲理還亂,無盡無休。此時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著長城。第二首詩擷取了邊塞軍旅生...
《十五從軍行》是古詩還是樂府詩,十五從軍行是一首什麼詩
樂府詩這首詩描寫了乙個老兵回鄉後所面臨的人亡家破的悲慘情景,反映出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藝術上,通過環境描寫和人物行動描寫,表現了老兵歸來後孤獨淒涼的處境和心情。語言樸實自然,生動活潑,句式整齊,全用五言。郭茂倩 樂府詩集 卷第二十五將它列入 梁鼓角橫吹曲 題為 紫騮馬歌辭 在 十五從軍徵 前多...
從軍行賞析,《從軍行 其四 》賞析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青海湖上空,長雲瀰漫 湖的北面,橫亙著綿延千里的隱隱的雪山 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 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 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里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 戰鬥的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乙個鳥瞰,乙個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