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本身果的質量就有問題
2樓:靳贍酒南晴
這種現象稱為蘋果的黴心病。
腐病、果腐病、紅腐病、黴腐病,在各蘋果產區均有發生,北斗、富士、元帥系品種(元帥、紅星等)發病嚴重,病果率高達40%~60%。據山東莒縣調查,北斗80%以上的落果是黴心病病果;據山東煙台市調查,北斗貯藏期的病果率為65%。黴心病病果很快腐爛,不堪食用。
症狀主要危害果實,引起果心腐爛,有的提早脫落。
病果外觀常表現正常,偶爾發黃、果形不正或著色較早,個別的重病果實較小,明顯畸形,從果梗和萼窪處有腐爛痕跡。病果明顯變輕。由於多數病果外觀不表現明顯症狀,因此不易被發現。
剖開病果,可見心室壞死變褐,逐漸向外擴充套件腐爛。果心充滿粉紅色黴狀物,也有的為灰綠色、黑褐色或白色黴狀物,或同時出現顏色各異的黴狀物。病菌突破心室壁擴充套件到心室外,引起果肉腐爛。
蘋果黴心病是由霉心和心腐2種症狀構成,其中霉心症狀為果心發霉,但果肉不腐爛;心腐症狀不僅果心發霉,而且果肉也由裡向外腐爛。還有人將其症狀發展分為4種型別:①心室小斑型,即病斑直徑在2mm以下;②心室大斑型,即病斑直徑在2mm以上,病組織濕潤;③心室腐爛型,即病組織濕潤;④果肉腐爛型,即病變果肉輪廓不規則,有時乾縮,呈海綿狀。
在貯藏期,當果心腐爛發展嚴重時,果實外部可見水漬狀、形狀不規則的溼腐狀褐色斑塊,斑塊彼此相連成片,最後全果腐爛。爛果果形通常保持完整,但受壓極易破碎。病果肉有苦味。
病原由多種真菌侵染所致,各地鑑定的結果不完全一致,但常見的有粉紅單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bull.)
link,鏈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
keissl.和串珠鐮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等3種真菌,此外人們在病果果心中還分離到節孢狀鐮刀菌f.arthrosporioides
sherb.,青黴
penicillium
sp.,稜孢霉fusidium
sp.,擬青黴paecilomyces
sp.,棒盤孢coryneum
sp.,狹截盤多毛孢truncatella
angustata(pers.et
lk.)hughes,芽枝狀枝孢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fres.)
devries,射線孢asteroma
sp.,盤明針孢libertella
sp.,球毛殼chaetomium
globesum
kunze,麴黴aspergillus
sp.以及多種鐮刀菌fusarium
spp.等20多個屬的真菌。下面僅介紹3種主要病原真菌的形態。
粉紅單端孢:分生孢子梗直立,有少數隔膜或無隔,不分枝,梗端略膨大。分生孢子梗自梗頂端單個地以向基式連續產生一串孢子。
孢子形成後,憑藉著生痕彼此連線而聚集在孢子梗頂端,形成外觀圓形至矩形的孢子頭。分生孢子梨形或倒卵形,透明或淺粉紅色,雙胞,上胞比下胞大,下胞基端明顯收縮變細,著生痕在基端或一側,大小為12~18μm×8~10μm。該菌在田間出現率不是最高,但發病的果實多數由此菌侵染所致,是造成心腐症狀的主要病菌。
鏈格孢:分生孢子梗直立,分枝或不分枝,欖褐色至綠褐色,有屈曲,頂端常擴大而具多個孢子痕,大小5~125μm×3~6μm。分生孢子組成鏈狀,有的長鏈由10個孢子組成。
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橢圓形、卵形或腎形,淡褐色至深欖褐色,具橫隔膜1~9個,縱隔膜0~6個,大小7~70.5μm×6~22.5μm。
分生孢子有喙或無喙,表面平滑或有瘤。在田間,該菌的出現頻率在致病菌中最高,是造成霉心症狀的主要病菌。
串珠鐮孢:子座黃色、褐色或紫色,產生的菌絲為鮮黃色至淺粉紅色。小分生孢子串珠狀,長期互相連線或聚集成偽頭狀體,以後散成粉狀,通常為單胞,稜形至卵形,大小4~30μm×1.
5~5μm。大分生孢子生於分生孢子座或黏分生孢子團內,孢子聚集時呈淡紅色或淡橙紅色,乾燥後呈橙紅色或紅褐色,孢子細長,披針形或微彎,具3~5個隔膜,大小為20~70μm×2~4.5μm。
無厚垣孢子。
病害迴圈
病菌在樹體上以及土壤等處的僵果或其他壞死組織上存活。果園樹上的僵果數量很大時,就會有大量病菌在僵果內外存活。病菌的孢子還可以潛藏在芽的鱗片間越冬。
有人研究發現,花芽各層鱗片都帶有鏈格孢菌,帶菌率由外層向內層逐層遞減,芽心不帶病菌。次年春季病菌的孢子經風雨傳播,而從花芽越冬的病菌無需傳播便可侵染。病菌是在蘋果花期發生侵染的。
病菌是自花瓣張開後經花柱侵入的,蘋果發芽前花原始體不帶菌。發芽後,花序伸出,花蕾迅速被病菌定殖,但花苞以內尚未暴露的花柱、花藥幾乎完全分離不出病菌,即未受侵染。花瓣張開後,花柱、花藥即開始帶菌(鏈格孢),隨著暴露時間的延長帶菌率迅速公升高,至落花期,100%花柱有多種真菌定殖,其中70%為鏈格孢。
落花後至幼果期,各段組織的帶菌率情況是,花柱上段>花柱下段>萼心間>心室。由此可見,蘋果霉心病菌首先定殖於花柱,隨後在萼心間組織蔓延而侵入果實心室。落花後約2周,萼心間鏈格孢出現率增至37.
5%,心室組織中為7.5%。此後,在整個果實發育期,病菌陸續進入心室,至採收期,60.
7%果實帶有鏈格孢菌。日本研究也認為病菌是由果實的萼筒侵染到果心的。山東農業大學研究認為,病菌對花器的侵染力極強,花絲、花瓣、花萼、雌蕊的受侵染率都達到90%以上,多數到達果心的病菌是在花後通過病殘花器蔓延至果心的。
有人研究表明北斗蘋果黴心病病菌侵染期很長,從4月下旬的花期至8月10日病菌可不斷侵染,但花期至5月底前的幼果期為病菌重點侵染時期。
蘋果霉心病菌具有潛伏侵染的特點,即於花期侵染,多數在中後期發病。日本有人研究發現,8月中旬以前不發生黴心病,到近採收期才發病。山東農業大學調查發現,紅富士蘋果果心帶菌率為88.
7%,但貯藏2個月後發病率僅為8.89%。田間發病以後期為多,有的年份採收前大量發病。
情況並非全是如此,有時在6月上旬便可解剖到樹上發生心腐的病果。因此,黴心病的發生以中後期為主,發病期較為分散,而且各地調查的結果也不一致。因此,有關此病的病原種類、致病機制等方面均需進一步研究。
發病條件
黴心病的發生與蘋果品種的關係最為密切。凡是果實的萼口開、萼筒長、萼筒與心室相通的品種感病重,萼心閉、萼筒短、萼筒與心室不相通的品種則抗病。呼麗萍等(1995)發現,萼心間組織存在孔口或裂縫、呈開放狀,且組織疏鬆的元帥系品種易感病;而萼心間組織無孔口或裂縫、呈封閉狀,且組織緊密的國光品種不感病;普通富士、著色富士和金冠品種介於兩者之間。
有人將一定量的病菌直接注射入果心進行人工接種,發現原抗病的品種也100%發病。因此不同品種對黴心病的抗性屬於組織結構型別。
此外,降雨早、多,空氣潮濕,果園地勢低窪、鬱閉,通風不良等均利於發病。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應以藥劑保護為主,輔以農業防治措施。
1.抗病品種
如果生產上允許,可因地制宜地種植抗病蘋果品種。
2.加強栽培管理,注意果園衛生
合理修剪,改善樹冠內的通風透光條件;合理灌溉,注意排澇,降低果園空氣濕度;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提高樹勢;生長季節隨時清除病果,秋末冬初徹底清除病果、僵果和病枯枝,集中燒毀。
3.藥劑防治
在蘋果萌芽之前,結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全園噴布石硫合劑加80%五氯酚鈉,或40%福美胂,以剷除樹體上越冬的病菌。於開花前噴一次殺菌劑,可選擇10%寶麗安、1.5多抗霉素、50%撲海因、80%大生m-45等藥劑。
於終花期和坐果期各噴1次殺菌劑,兩次用藥間隔為10~15d,除以上藥劑外,還可選用40%福星、12.5%特譜唑、70%甲基硫菌靈、50%多黴靈等。生理落果後進行疏果,疏果後再徹底噴一次殺菌劑,如寶麗安和甲基硫菌靈的混合藥液,之後套袋。
套袋前這遍藥避免使用ec和波爾多液,以免汙染果面。如果不套袋,則在生長季節噴施殺菌劑,重點噴灑在果實萼窪部(萼筒外口)。採收後可在45%特克多懸浮劑600倍液中浸泡30s,取出晾乾後貯藏,能起到一定防效。
4.生物防治
有人已分離到對霉心病菌有頡頏作用的枯草芽孢桿菌菌株,並已加工成製劑(萊陽農學院研製的抗菌新星),現已通過中試,對蘋果黴心病有較好的防效,有望成為1種新型的微生物菌劑。
蘋果為什麼會從中間開始爛出來呢,蘋果為什麼裡面先爛?
我想是因為蘋果因為儲藏條件和環境的因素吧.因為果商天天都要給果子噴水.所以果子的表皮部份每天都能得到水的滋潤.而核心本來是從根部吸收水份的.因為根沒了,所以壞得快.因為是中間首先開始發病的。蘋果黴心病又稱心腐病 紅腐病,其病原菌有鏈格孢菌 串珠鐮孢菌 粉紅單端孢菌等,主要為害元帥 富士 紅星 伏錦 ...
蘋果核裡面的籽發芽了,這樣的蘋果還能吃嗎
一般蘋果發芽是不能吃的,因為發芽以後,芽中就會含有毒素,所以一般是不建議你吃的,避免引起食物中毒。蘋果是美容佳品,既能 又可使 潤滑柔嫩。蘋果是種低熱量食物,每100克只產生60千卡熱量 蘋果中營養成份可溶性大,易被人體吸收,故有 活水 之稱,有利於溶解硫元素,使 潤滑柔嫩。蘋果中含有銅 碘 錳 鋅...
吃爛蘋果會怎麼樣,吃爛蘋果有什麼危害
水果腐爛後,只將腐爛部分挖去,即可食用嗎?其實,這種做法並不正確。據測定,在距離腐爛部分1厘公尺處的正常果肉中,仍可檢出毒素。實際檢測證明,只要水果發生霉變腐爛,各種微生物特別是各種真菌都會在腐爛水果中不斷加快繁殖,並在繁殖過程中產生大量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又不斷從腐爛部分,通過水果汁液向未腐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