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幼兒教育思想,比較陶行知和陳鶴琴學前教育思想的異同

2021-04-22 14:27:23 字數 5374 閱讀 8645

1樓:小快愛生活

陶行知文集簡介:帶你認識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比較陶行知和陳鶴琴學前教育思想的異同

2樓:蝶憐戀花

(一)相同之處

1. 都主張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幼稚園教育

陶行知在《建立鄉村幼

稚園宣言書》中指出,當前中國的幼稚園有3中大病: 外國病,花錢病和富貴病。他指出,應該把我國的幼稚園改革成中國的,省錢的,平民的幼兒園。

陶行知也為這一目標努力了一生。陳鶴琴認為中國當時的幼兒園全是美式化的,所以要建適合中國國情的幼兒園,真正以中國兒童為中心的幼兒園。

2. 都主張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

陶行知提出為了培養兒童的創造力,需要先建立良好的習慣。陳鶴琴認為,幼稚園應注意培養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因為人類的動作十分之**是習慣。

3. 都反對傳統教育中的「讀死書,死讀書」的觀點

陶行知堅決反對沒有「生活為中心」的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陶行知還 把「傳統教育」稱作「吃人教育」。他主張把舊傳統教育中的「字紙簍,死讀書,死教書」的教學方法轉為著重培養學生的活的能力的軌道上來。

陳鶴琴先生認為中國傳統教育課程中的教材內容是一成不變的,而且與實際生活相差甚遠,所以要改變。

(二)不同之處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與陳鶴琴的「活教育」

陶行知認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的變化。

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

陳鶴琴主張活教育思想,即:「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

2、關於教育目的論

陶行知主張的生活教育是「為生活而教育」,生活教育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基本目的,其核心就是啟發兒童、青年、人民大眾改造社會生活的覺悟、手腦結合的實踐創造能力,去改造生活,創造新的人生,創造新的中國、新的世界。

而陳鶴琴主張的活教育思想認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

3、關於教育方**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方**,也是他最早提出生活 教育中基本原理和校訓。

陳鶴琴說:「活教育的教學方法有乙個基本原則,這個原則就是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他主張把活教育的思想貫徹到教學過程中去,並把教學過程分為4個步驟:

實驗觀察,閱讀參考,發表創作,批評研討。

4、 關於課程論

陶行知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所以說,整個社會活動都是教育的範 圍。陶行知把整個社會,整個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的範疇。這一點與我們現代所提倡的「素質教育」有著相通之處。

而陳鶴琴先生是強調要去活教材中學習,只有親自接觸大自然才能夠真切理解書本知識。希望大家能把過去「書本萬能」的錯誤觀念拋棄,去向活的直接的知識寶庫**研究。

5、關於教育思想的內容組成

陶行知和陳鶴琴兩人的思想還各有側重點。幼稚師範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普及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生活教育」理論的重要方面。陶行知主張改造並創辦幼稚師範學校,並提出採用「藝友制」的方法來培養幼稚教育師資。

然而陳鶴琴則主要研究家庭教育,並吸取他人教育子女的經驗撰寫了《家庭教育》一書,強調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擴充套件資料:

1、陶行知主要貢獻:

陶行知先生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對我國教育的現代化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不僅創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而且進行了大量教育實踐。

細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創新猶如一根金線,貫串於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個部分。創新在這裡指革除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舊」,創立與社會、歷史進步相符的「新」。創新還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掙脫教條的束縛,從僵化習慣性思維中走出來的含義。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創新,也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他針對舊教育把培養「人上人」作為目標的現象,指出新教育應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中人」。早在他創辦南京安徽公學時就為這所學校提出三個教育目標:

研究學問,要有科學的精神;改造環境,要有審美的意境;處世應變,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

2、陳鶴琴主要貢獻:

陳鶴琴創立了中國化的幼兒教育和幼兒師範教育的完整體系。

他從事的幼教事業是全面的、整體的,從托兒所、嬰兒院開始手,到幼兒園和小學;在師資培養方面創辦了中等幼師和高等幼師專校。陳教授為了配合幼兒教育與兒童教育的需要,創辦了兒童玩具、教具廠,根據兒童心理的發展程式,製作了多種型式的玩具與教具。

陳教授為了豐富兒童的知識,編輯出版了不少兒童課外讀物,如:《中國歷史故事叢書》、《小學自然故事叢書》等,他所編輯的兒童讀物。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語言活潑,**並茂。

他還為幼教、小教界主編了多種輔導性刊物,如:《幼稚教育》、《兒童教育》、《活教育》等。

陳教授為了推廣與普及關於幼兒教育和兒童教育,創辦與領導了中國幼稚教育社、中華兒童教育社,通過學術團體的活動,對幼兒園教師、小學教師和教育研究者進行了輔導。

陳鶴琴出版的《語體文應用字彙》,為第一本漢字查頻資料,開創了中國漢字字量的科學研究。對編寫小學課本和普及教育起了推動作用,也為陶行知、朱經農編寫《平民千字課》課本提供了用字依據。

3樓:超級単子

陳和陶的教育思想異同、陳:提倡活教育、陶:提倡生活即教育、相同:以學生為中心、要活教、(>﹏<)不好意思啊、具體的我得找找書、只記得那麼多、

陶行知的幼兒教育思想對中國的幼兒教育的影響 40

4樓:花落情滿天

陶行知特別重視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來,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傳統舊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隨手抓來都是學問,都是本領」,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當作衡量教育、學校、書本甚至一切的標準。

他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

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裡鬼混的人是死人」。生活教育理論在反傳統的舊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揭露並批評了舊教育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在當時的歷史下,對普及識字教育、掃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適應的。

如陶行知提出「教學做合一」,要求「教」與「學」同「做」結合起來,同實際的生活活動結合起來,這對教師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尊重學生,注意教學之外的生活,指導學生在實際的活動中學好本領,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對當時的教學方法的改革有積極作用,對我們現在的教學方式也有啟發之處。

論述陶行知對兒童創造力培養的教育思想及其對我國當前學前教育的啟示

著名的學前教育思想理念有哪些

怎樣運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教育中

5樓:du知道君

一、「生活教育」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陶行知先生提出:「在生活裡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幼兒美術教育生活化便是其中有機的結合點。

我們應讓幼兒走出園門,走向生活,帶領孩子尋找、發現,開啟孩子創作的火花,葉子的顏色、形狀、大小都是各異的;天上的雲朵一會兒聚攏、一會兒分開,會不斷地變換……所有這些不經過生活觀察是發現不了的,不經過觀察是創作不出來的,孩子們只有在生活中有所體驗了,他們在創作時才能思維活躍,獨具個性。生活是教育的源泉,遊戲是快樂的學習,社會是課程的資源,美術教育應回歸生活。

二、「因材施教」,促進幼兒不同層次的提高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松樹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牡丹會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松樹受不了,會被燒死。教人與種花是一樣的,種花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這就是對樹木的「因材施教」,美術活動中,教師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因材施教。

美術活動組織要多樣化,採用全班指導、小組指導、個別指導和區域活動相結合的形式。如在繪畫活動《我的朋友》中,我採用了繪畫、貼上、沙畫、描線、撕畫分組活動的方法,把全班幼兒分為能力強、能力中等、能力稍差的三組幼兒作畫,提供不同層次的操作材料,提出不同的作畫要求,促使他們在不同的能力水平上都有所發展。每位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在教學中要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因材施教,促進每位幼兒的個性發展。

三、「教學合一」,引領幼兒個性化發展   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與學都是為了生活實踐的需要,在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要「教學做合一」在實踐中我們採用組織以做為中心的美術集體教學活動和區角活動的方式來實現「教學做」合一。如在大班美術活動「製作面具」的過程中,我引導幼兒事先收集了許多京劇臉譜進行欣賞,讓他們了解臉譜中各種顏色所代表的含義。接著我示範講解如何製作面具,以上過程就是在做中教。

而後在引導幼兒動手表現的時候,我採取積極啟發的教育策略:「想一想,你能設計出特別的面具,在一會兒的假面遊戲中,你帶上自己製作的面具來遊戲。」孩子們先是思考,然後一邊做,一邊想,這就是乙個即有思想又有行動的做中學的過程。

正是如此教學做統一,最後在假面遊戲時能呈現幼兒製作的面具各不相同,非常富有創意與美感。   美工區是實現「教學做合一」讓幼兒更富有個性表現的好方式。在日常活動中把美術活動大面積的擴充套件到各區角活動之中,允許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各個空間進行自由地擺弄、創作與交流。

美工區角的創設可以結合主題適當增減。在區角活動時間,引導幼兒與同伴自主選擇各種生活物品,進行各具特色的創意製作。區角中提供給幼兒的是更加自由地活動方式、更加寬裕的活動時間、更加豐富的操作材料。

而老師也可以根據區角中每個幼兒的不同活動表現來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指導。

四、「六大解放」,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陶行知先生指出:「要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嘴,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傳統的美術教學往往以教師為中心,以臨摹為主要方法,壓抑了幼兒的創造力。

要讓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童心自然流露,充滿激情地自由創作。首先要解放孩子的頭腦,引導幼兒思考。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勵和支援孩子大膽表現,不以簡單的「對」或「錯」、「像」與「不像」去評價孩子,讓幼兒充滿自信地去創作,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現自我。

如:「石頭添畫」,請幼兒先用放大鏡照照、看看,石頭上有什麼花紋、色彩、線條等,再用手摸摸感知石頭,最後畫石頭。這樣,不僅激發了幼兒的作畫興趣,而且每個孩子都根據自我的感受創作出了千姿百態的「石頭畫」。

  陶行知認為:「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我們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給孩子以充分的機會,讓幼兒積極地提問,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所想、所感。

如在欣賞《獅王進行曲》中,提問: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一位幼兒問:

「為什麼在節奏譜子中,獅子的叫聲要畫彎曲的線?」這時我引導幼兒相互發表意見,有的說:「因為獅子的叫聲一會響一會弱」;還有的甚至說:

「是因為獅子叫起來又響又長,所以用長長的曲線……」在肯定幼兒回答的同時進一步引導幼兒們明白:長長的聲音符號可以用長波浪線來表示。經過幼兒間、師生間的質疑釋疑,幼兒加深了印象,增進了知識。

讓幼兒能充分地表達自己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有利於教師讀「懂」孩子的作品,引導孩子繼續創造。   美術活動是幼兒描繪自己內心歡樂憂傷的最直接的工具,是幼兒精神世界的真實流露,陶行知先生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

」教師要善於發現,善於引導,借鑑和運用陶行知先生的理論就一定能發揮好美術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整體功能。

陶行知對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觀點是什麼?該觀點有何現實意義

針對中國傳統教育中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 學生是 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 先生是 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 的現狀,陶行知先生主張學生要積極參加社會生活,強調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受到教育。主要包括 生活即教育 社會即學校 關於 生活即教育 他是這樣說的 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

陶行知對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觀點有何現實意義

答案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乙個極其珍貴的思想就是他的創造教育觀。陶行知把培養人的創造精神 主動精神放在突出的地位,並作為他全部教育理論的出發點與歸結點。他主張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來辦教育,從少年兒童的不同特點來因材施教。現實意義 1 確定學前教育的性質 任務及發展方針。2 學前教育的改革與實施。3 學前教...

陶行知的主要作品有哪些,陶行知的作品有哪些

金六福 陶行知的主要著作有 中國教育改造 古廟敲鐘錄 齋夫自由談 行知書信 知行詩歌集 等。列舉五個如下 1 中國教育改造 中國教育改造 是2008年12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陶行知。中所研究和實驗的教育問題,直到七十年後的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鮮,仍有進行試驗的價值。這一方面說明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