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秋槿光年
1、本義,名詞(本義只見於古文):衍生萬物的天、地、人。
例:三,天地人之道也。從三數。——東漢·許慎《說文》
白話釋義:三是衍生天、地和人的源頭。
2、數詞:二,四之間的正整數。
例:三,數名。——北宋·陳彭年 丘雍《廣韻》
白話釋義:三是數學名詞。
3、形容詞:眾多的。
例: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白話釋義:狂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
4、副詞:多多地,一再地。
例:魯仲連辭讓者三。——西漢·劉向《戰國策》
白話釋義:魯仲連多次推辭堅決不接受。
組詞解釋:
1、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準備好幾個藏身的窩。比喻隱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邵九娘》:見柴曰:「汝狡兔三窟,何歸為?」
2、事不過三:指同樣的事不宜連作三次。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常言道:『事不過三。』我若不去,真是個下流無恥之徒。」
3、三顧茅廬: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我住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三顧茅廬。
2樓:蚊子娃娃
古文中「三」不是確定的數字,是約數,代表的是多個的意思。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人行必有我師等
3樓:平常心新號
三 sān
表示多數或多次:~番五次│一而再,再而~。
長,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4樓:晚夏落飛霜
cháng
1、長,與「短」相對。先秦·荀子《勸學》:「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翻譯:登到高處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可是遠處的人卻能看見。
2、高;高大。先秦·墨子《公輸》:「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
翻譯: 楚國有高大松樹、梓樹、黃楩木、楠木、樟樹這些高大的樹木,宋國沒有高大的樹木。
3、長久;久遠。唐·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翻譯:活著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復生了。
4、廣;廣闊。宋·范仲淹《岳陽樓記》:「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翻譯: 有時大片的煙霧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著千里大地。
5、擅長。**·徐柯《馮婉貞》:「莫如以吾所長攻敵所短。」
翻譯:不如用我(們)的長處,攻擊敵人的短處。
6、經常。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茅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zhǎng
1、生長。宋·沈括《採草藥》:「用葉者取葉初長足時。」
翻譯:用葉的(草藥要)選擇葉子剛長足的時候(採摘)。
2、增長;滋長。宋·蘇軾《赤壁賦》:「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翻譯:時圓時缺的就像這月,但是最終並沒有增加或減少。
3、年紀大;輩分高。唐·韓愈《師說》:「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翻譯: 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4、排行第一。漢·司馬遷《屈原列傳》:「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北子蘭為令尹。」
翻譯:懷王的長子頃襄王繼位,任命他的小弟**蘭為令尹。
5、兄;哥哥。常「兄長」、「長兄」連用。南北朝·佚名《木蘭詩》:「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翻譯:父親沒有長大**的兒子,木蘭沒有兄長。
6、首領;頭領。漢·司馬遷《陳涉世家》:「陳涉、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
翻譯:陳勝吳廣都在本次九百人的農民隊伍裡,並且是隊長。
5樓:匿名使用者
長在古漢語中有多種意思
1.與「短」相對;長度
2.經常
3.長處,專長
4.第三聲 成長、增長,引申義 撫養
5.第三聲 年紀大的,與「幼」相對
6.第三聲 首領,又特指秦漢時萬戶以下的縣的長官7.第四聲 有語「身無長物」【長物】多餘的東西
6樓:匿名使用者
已是乙個多意的字,大體有以下幾種:
1.停止、完畢 如「學不可以已」「死而後已」
2.副詞,已經 如「扶蘇已死」
3.副詞,不久,隨即 如《漢書·原涉傳》中「已為中郎,後免官」
4.語氣詞 同矣「吾不知已」
5.通假字,同以,如「年八十已上」《漢書·文帝紀》
詩經 采薇的全文是什麼
原文 采薇采薇1,薇亦作止2。曰歸曰歸3,歲亦莫止4。靡室靡家5,玁狁之故6。不遑啟居7,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8,載飢載渴9。我戍未定10,靡使歸聘11。采薇采薇,薇亦剛止12。曰歸曰歸,歲亦陽止13。王事靡盬14,不遑啟處。憂心孔疚15,我行不來16!彼爾維何...
《師說》全文的翻譯《師說》全文翻譯
白話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可以依靠來傳授道理 教授學業 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從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就最終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早於我,我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 生在我後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於我,我也...
九東皋相馬全文翻譯,九辨的全文翻譯
樓臺一別恨如海 九方皋相馬 列子 列禦寇,東周威烈王時期鄭國圃田 今中牟白沙鄉西古城村 人。戰國早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寓言文學家,道家學派的先驅者,人稱列子,主張貴虛。秦穆公謂伯樂曰 子之年長矣,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 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 天下之馬者,若滅若沒,若亡若失。若此者絕塵弭轍。臣之子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