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一詩中詩人運用比喻敘述自己出使塞上的詩句

2021-04-27 07:09:16 字數 3782 閱讀 6064

1樓:楊曉真

使至塞上

copy (唐) 王維

單車欲問邊,bai屬國過居延。  du

征蓬出漢塞,歸雁zhi入胡天。

大漠孤煙dao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詩人運用比喻敘述自己出使塞上的詩: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2樓:微笑璇渦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希望對你有幫助!

1.《使至塞上》一詩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感情的兩句詩是: 2.《使至塞上》一詩描繪塞外

3樓:藗褪韓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選擇獨一無二的景物,突出了詩人的孤獨。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這一句是直抒胸臆,想我王維少年時就名動天下,事到如今,朝廷將我像一根草一樣丟出去,在故地,我就像乙隻孤雀,心酸無奈沮喪盡在其中。

4樓:蘇堤舊事

是頷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己象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象振翮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胡天」.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流在外的遊子,這裡卻是比喻乙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鬱.

5樓:布拉格的愛殤

1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6樓:喵嗚小逗

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使至塞上該詩中哪一句運用比喻和對偶來寫出塞詩人

7樓:匿名使用者

三、四兩句包含多重意蘊。由「歸雁」一語知道,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春天

。蓬草成熟後枝葉乾枯,根離大地,隨風飄卷,故稱「征蓬」。詩在表現上採用的是兩兩對照的寫法。

「征蓬」喻詩人,是正比。而「歸雁」喻詩人則是反襯。在一派春光中,雁北歸舊巢育雛,是得其所;詩人迎著漠漠風沙像蓬草一樣飄向塞外,景況迥然不同。

《使至塞上》寫的是什麼內容

8樓:久久得六

記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

1、首聯兩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

2、頷聯兩句包含多重意蘊,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

3、頸聯兩句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

4、尾聯兩句虛寫戰爭已取得勝利,流露出對都護的讚嘆。

此詩既反映了邊塞生活,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由於被排擠而產生的孤獨、寂寞、悲傷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渾景色中情感得到薰陶、淨化、昇華後產生的慷慨悲壯之情,顯露出一種豁達情懷。

9樓:穆子澈想我

《使至塞上》寫的是作者王維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

1、原文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2、譯文

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雲天。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唐代王維

一、創作背景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發兵攻打唐屬國小勃律(在今克什公尺爾北)。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滌西大破吐蕃軍。

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奉使涼州,出塞宣慰,察訪軍情,並任河西節度使判官,實際上是將王維排擠出朝廷。這首詩即作於此次出塞途中。

二、賞析

首聯兩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頷聯兩句包含多重意蘊,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頸聯兩句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尾聯兩句虛寫戰爭已取得勝利,流露出對都護的讚嘆。

三、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一說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累,貶為濟州司倉參軍。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張九齡執政,拔擢王維為右拾遺。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調任監察御史,後奉命出塞,擔任涼州河西節度幕判官。

出仕後,王維利用官僚生活的空餘時間,在京城的南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以修養身心。

10樓:匿名使用者

《使至塞上》是唐代詩人王維奉命赴邊疆慰問將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紀行詩,記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首聯兩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頷聯兩句包含多重意蘊,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頸聯兩句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尾聯兩句虛寫戰爭已取得勝利,流露出對都護的讚嘆。此詩既反映了邊塞生活,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由於被排擠而產生的孤獨、寂寞、悲傷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渾景色中情感得到薰陶、淨化、昇華後產生的慷慨悲壯之情,顯露出一種豁達情懷。

原文: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11樓:匿名使用者

《使至塞上》寫了邊塞風光和邊塞戰士緊張的戰地生活。

《使至塞上》運用借代修辭的詩句是哪句?

12樓:風摧之木

征蓬出漢塞,歸雁

入胡天。

由「歸雁」一語知道,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春天。蓬草成熟後枝葉乾枯,根離大地,隨風飄卷,故稱「征蓬」。這一句是詩人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

古詩中說到蓬草,大多是自嘆身世。如曹植的《雜詩》(其二)所謂「轉蓬離本根,飄颻隨長風」,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詩中的「出漢塞」恰與詩人此行相映照;而且,這三個字異國他鄉的情味甚為濃厚,這就加深了飄零之感。

去國離鄉,感情總是複雜萬端的,不管是出於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的情勢,還是象本詩中聽寫乃是因為負有使命。大約詩人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並不同於漢司馬相如初得武帝青睞,出使西南夷那樣的威風、氣派。詩人的失意情緒或者同朝廷政治鬥爭有關。

一向器重詩人的宰相張九齡即於本年四月貶為荊州長史。

詩在表現上採用的是兩兩對照的寫法。「征蓬」於詩人,是正比,而「歸雁」於詩人則是反襯。在一派春光中,雁北歸舊巢育雛,是得其所;詩人迎著漠漠風沙象蓬草一樣飄向塞外,景況迥然不同。

13樓:匿名使用者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己象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象振翮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胡天」。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流在外的遊子,這裡卻是比喻乙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鬱。與首句的「單車」相呼應。

萬里行程只用了十個字輕輕帶過。 用徵逢和歸雁代表自己

14樓:移行換影

都護在燕然

以「燕然"代邊關前線

15樓:匿名使用者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可能是這一句。

16樓:匿名使用者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這首詩運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7樓:匿名使用者

敘事寫景相結合,描寫了大漠的雄奇壯麗的風光,畫面具有層次感、線條美,同時還運用了比喻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失意淡泊的豪邁情懷,意味雋永。

18樓:匿名使用者

王維《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1], 屬國過居延[2]。

使至塞上這首詩只寫景不敘事對嗎使至塞上一詩中,結合詩句說說敘事,寫景,抒情是怎樣

不對開元二十五年 737 的春天,王維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勝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這實際上是被排擠出朝廷。這首詩所寫的就是這次出使的情景。詩人以簡練的筆墨寫了此次出使的經歷。單車欲問邊 寫自己輕車簡從,要前往邊境慰問將士。要走多遠呢?屬國過居延 是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山高路遠,詩人覺...

使至塞上是一首怎樣的詩

單車 2 欲問邊,屬國 3 過居延。征蓬 4 出漢塞,歸雁 5 入胡天。大漠孤煙 6 直,長河 7 落日圓。蕭關逢候騎 8 都護 9 在燕然 10 注釋 編輯本段 1.使 奉命 出使。2.單車 單車獨行。問邊 慰問邊防。3.屬國 一指少數民族附屬於漢族朝廷而存其國號者。漢 唐兩朝均有一些屬國。二指官...

詠柳一詩中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把什麼比作什麼,因為誦讀這首

江蘇是是黑色素 是是 這是一首詠物bai詩,描寫早春二月的du柳zhi樹生機勃勃,有dao春風送暖之感。頭兩句描寫柳回樹的形答狀,後兩句用比喻的手法,說明早春二月正是柳樹發芽的季節。此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讚美她裁出了春天。始終洋溢著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此詩構思新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