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小炒怎麼做,三河古鎮小吃

2021-05-04 19:54:56 字數 5230 閱讀 4619

1樓:駱雪心

三河小炒是用木耳、洋蔥、醬幹、鮮肉、蒜黃、水芹、紅椒分別切絲,爆炒而成。

小炒講究火候,講究搭配,雖然佐料繁多,但其味不失,各式作料都發揮著它原先的純味,因此木耳清脆,洋蔥微辣,蒜黃水靈,水芹柔韌,色濃味香,入口脆爽。倒像是走進一個花園一般,看景色萬千,各自芬芳。

三河素燒略有不同,只三樣主料,豆腐皮、木耳、黃瓜,卻是用麻油燒製,因此入口綿滑,清爽自然。正所謂一小家碧玉,一大家閨秀,兩者截然不同,卻又各富風情。

2樓:匿名使用者

你們可以從火車站打的到南門換程中心,在從長途氣車站座白山車或廬江大巴到三河車站下,《白山車一般是1個多小時到車費10元,廬江大巴最多四十五分鐘車費12元》

三河有幾千年的歷史.這裡最有明的有一人巷,鵲堵橋廊,望月橋,小南河橋,等等

三河土菜很好吃的《酥鴨元寶,米粉肉,三河小炒,蒸臭乾等等很多的》

像三河羽毛扇,三河茶幹,三河米酒都是三河等產,都是三河人自己做的,釀製的

你可以自己看下三河

三河古鎮小吃

3樓:恩哼我叫你好

三河小炒

更可謂遐邇聞名的地方風味。每一家飯莊的三河小炒都有不同的配料和特色,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必須有七種材料,分別呈不同顏色。因此,三河小炒也稱為七彩小炒。

汪丫魚燒豆腐

是徽菜中的一道名菜,雖不是三河所獨有,卻是百味園的招牌菜,以三河的水豆腐做主料,味道與眾不同。汪丫魚是長江水域特有的淡水魚,無鱗,生有獨特魚刺,廣東人也叫它黃骨魚。百味園燒汪丫魚,用的佐料全部是粉質,因此菜品上桌後,只見豆腐和魚,不見任何配料。

魚湯油重色紅,味微辣略酸,魚和豆腐鮮嫩滑溜,入口便下肚,讓人讚不絕口。

三河的米粉排骨

也很出名,是取上好的排骨切成一寸見方,裹以三河特有的米粉面,在太陽下暴晒風乾,吃時上籠蒸制。由於排骨只能晒上一天,必須要有好陽光照射,其肉質的原味才不盡失,這道菜並不是時時可見。而我們來得湊巧,飽了口福。

當主人家端上桌時,一陣香氣四溢,讓人不覺食慾大增。撿一塊入口,只覺肉質有韌性,味微鹹,而米粉香甜,別是一番滋味。

毛圓湯。

只見綠葉漂浮,豆腐細嫩,肉圓散漫,非常清爽。入口時稍覺淡,問主人家,才知道這是一道醒酒湯。三河菜屬徽菜,味偏鹹,而這最後一道湯便是什麼調料也不放,只取材質本身的純味。

對我們這般只為嘗菜之人,似無太大作用。但對於那些舉杯交斛之人,便是正好的味道。聽到如此解說,不禁莞爾一笑,有此心為客人,又豈愁不高朋滿座?

三河古鎮:

三河古鎮,古名鵲渚、鵲尾(渚)、鵲岸,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江南四大古鎮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南端,地處肥西、廬江、舒城交界處,古鎮總面積2.9平方公里。

三河古鎮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因泥沙淤積,漸成陸地。南北朝後期稱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鎮。

三河古鎮有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在境內匯合,經新河向東流約15公里入巢湖。鎮內有古城牆、古炮臺、太平軍指揮部舊址、英王府、一人巷、萬年臺、李府糧倉、鶴廬、劉同興隆莊等歷史遺蹟,是廬劇的發源地,古鎮有米餃、牛皮糖、酥糖、麥芽糖、茶幹、米酒等特產。

4樓:

三河古稱鵲渚鎮,位於合肥南部肥西、舒城、廬江三縣交界之處,因小南河、杭埠河、豐樂河三條河在此交融而得名,素有皖中商品走廊之稱。除了地理位置特殊之外,因為是水鄉,三河也有獨特的水鄉風格:悠長細水環繞著整個小鎮,煙波縹緲,綠柳拂面,望眼盡是小橋流水人家。

小鎮有八條街,分為官道和民道,依次呈八卦型排列。官道寬廣,全部由一尺寬、兩尺長的青石鋪就,位於街道的中部,兩邊則是碎石鋪就的民道,總寬約三米左右。如今歲月流逝,青石板上車軋馬過,裂痕斑駁,已然有了上千年的歷史。

兩邊小巷飛簷瑣窗,黑瓦白牆,依稀是往日的徽派建築。

三河美食早在清朝年間就已出名,特別是三河小炒,更可謂遐邇聞名的地方風味。每一家飯莊的三河小炒都有不同的配料和特色,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必須有七種材料,分別呈不同顏色。因此,三河小炒也稱為七彩小炒。

清朝有位喜歡下江南的皇帝,偶爾一次私服尋訪來到三河,在一家土菜館裡用膳。因為隨從多,土菜館裡的食料被一掃而光,而皇帝依舊沒有吃好。一個大臣找到主廚的大師傅,問他還有沒有好菜,並且告訴他,是皇帝在此用膳,千萬要伺候好。

大師傅嚇了一跳,但廚房裡確實又沒有材料了,就用剩下的一些澆頭做了一道菜呈給皇上。沒想到皇上吃後龍顏大悅,詢問廚師是什麼菜,廚師答曰三河小炒。皇帝高興得稱賞一番,後來還把那個師傅傳到宮中,做了御膳房的大廚。

三河小炒因此得以出名。

臨近中午的時候,我們來到位於古西街上的百味園。百味園的三河小炒很有名,窗格木欄頗有明清風範,後庭懸掛的各類鹹貨迎風招展,使人望而生饞。勤勞的大廚一直在廚房做菜,接待我們的是美麗大方的女主人。

不過二十分鐘左右,所點的菜便陸續端上桌來。三河小炒是用木耳、洋蔥、醬幹、鮮肉、蒜黃、水芹、紅椒分別切絲,爆炒而成。小炒講究火候,講究搭配,雖然佐料繁多,但其味不失,各式作料都發揮著它原先的純味,因此木耳清脆,洋蔥微辣,蒜黃水靈,水芹柔韌,色濃味香,入口脆爽。

倒像是走進一個花園一般,看景色萬千,各自芬芳。三河素燒略有不同,只三樣主料,豆腐皮、木耳、黃瓜,卻是用麻油燒製,因此入口綿滑,清爽自然。正所謂一小家碧玉,一大家閨秀,兩者截然不同,卻又各富風情。

汪丫魚燒豆腐是徽菜中的一道名菜,雖不是三河所獨有,卻是百味園的招牌菜,以三河的水豆腐做主料,味道與眾不同。汪丫魚是長江水域特有的淡水魚,無鱗,生有獨特魚刺,廣東人也叫它黃骨魚。百味園燒汪丫魚,用的佐料全部是粉質,因此菜品上桌後,只見豆腐和魚,不見任何配料。

魚湯油重色紅,味微辣略酸,魚和豆腐鮮嫩滑溜,入口便下肚,讓人讚不絕口。

三河的米粉排骨也很出名,是取上好的排骨切成一寸見方,裹以三河特有的米粉面,在太陽下暴晒風乾,吃時上籠蒸制。由於排骨只能晒上一天,必須要有好陽光照射,其肉質的原味才不盡失,這道菜並不是時時可見。而我們來得湊巧,飽了口福。

當主人家端上桌時,一陣香氣四溢,讓人不覺食慾大增。撿一塊入口,只覺肉質有韌性,味微鹹,而米粉香甜,別是一番滋味。

最後一道菜是毛圓湯。只見綠葉漂浮,豆腐細嫩,肉圓散漫,非常清爽。入口時稍覺淡,問主人家,才知道這是一道醒酒湯。

三河菜屬徽菜,味偏鹹,而這最後一道湯便是什麼調料也不放,只取材質本身的純味。對我們這般只為嘗菜之人,似無太大作用。但對於那些舉杯交斛之人,便是正好的味道。

聽到如此解說,不禁莞爾一笑,有此心為客人,又豈愁不高朋滿座?

吃過午飯,我們去了楊振寧的客居地。抗戰時期,楊振寧曾在此避難,旁邊還有因他而得名的一人巷。說起這位世界有名的故人,三河人都是備感驕傲。

繼續往前走,便看見萬年臺和朝陽門。萬年臺是清咸豐年間建造的,已經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重新修繕後是三河鎮的文化廣場,與正對街的英王府遙遙呼應。英王府是當年太平天國的指揮部,如今已經不復存在,只有一面照壁,依稀可見往昔的恢巨集。

2023年,陳玉成與湘軍悍將李續賓在朝陽門交鋒,創下了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據說,朝陽門的城牆便是他派人在48小時內建造的,也因此拆了很多的廟宇。如今的城牆上半部依然是當年的老牆,炮眼和瞭望眼清晰可見。

戰鬥時所架的8門大炮有7門已經給送到南京歷史博物館收藏,只剩一架鏽跡斑斑的大炮,佔據城牆最高處,睨視著整個小鎮,威風不減當年。

城牆角下,到處可見三河封缸陳酒的招牌。朋友說,三河的特產便是水豆腐、米餃、茶幹,還有封缸陳酒。茶幹以單老二家的最為出色,而封缸陳酒則是老糟坊的最為好喝。

三河的土產一般都是家傳工藝,像封缸陳酒便是兄弟六人開創的牌子,其中又以老大家的為首。老糟坊是老大家的後人開設的,前庭賣酒,後院釀酒,依舊是原先的家庭作坊。

沿著小南河繞了一圈,不知不覺中已經快天黑。朋友說道,帶你去一家茶館吃飯。我懷疑地看看他。

他說這汪記茶館在三河很有名,也是吃飯的地方。以前的三河人除了到飯館,就是到茶館。汪記已經有八十多年的歷史了,去了一定不讓你後悔的。

汪記茶館位於朝陽門外,初見並不起眼,讓我稀奇的倒是他家的燈籠。三河素來有正月裡掛燈籠的習俗,用於迎宗送祖。一般紅底燈籠是尋常人家掛的,上面用各色筆標上家族的姓氏。

生意人家則是白底紅字的燈籠。汪記的燈籠雖是白底紅字,上面卻標著“平安郡”三個字。再一問,才知道這原是祠堂的名字,惟有家族中的重要人家才有資格掛此類燈籠。

汪記的主人是老茶館的***了,而第二代的老爺爺依舊安康,雖耳朵不大靈光,卻是極愛乾淨。茶館的右壁上掛著一個鏡框,裡面有十幾年前的一張舊報紙,記載的就是汪記的歷史。**的中間,汪老爺子端坐八仙桌前,面色凝重,似有所思。

選單拿上來,朋友說道,點一些中午沒吃的吧。於是選擇了酥鴨元寶,三河蝦糊,銀魚蒸蛋,另外要了個青菜蘑菇。主人問我們是否要飯,朋友介紹道,汪記茶館的米餃是三河最好的,每天早上都供不應求,建議我們來一盤。

主人笑道,老爺爺怕聞炸米餃的油煙味,要等著他不在的時候炸。大家全都莞爾。

三河米餃是三河的特色小吃之一,面用上好的小麥粉,餃心用豆腐加調料做成,吃起來外酥裡嫩。汪記的米餃因為新增了蝦仁,吃起來更有一番鮮美,在整個三河鎮上都是出名的。一個米餃不過二角錢,薄利多銷,也是茶館名聲在外的原因吧。

經歷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汪記還是老式的茶館模樣,雖歲月滄桑,煙熏火燎,倒頗有舊時風貌。

這次我們等的時間很長,因為要做酥鴨元寶,需要把洗淨的當地麻鴨用鹽醃製,然後放佐料上蒸籠蒸制。汪記還是用的舊式的大灶燒柴火蒸,所以吃起來比別處更多一些嚼勁。所謂元寶,則是在蒸的時候放了兩個雞蛋,鴨的油都被吸收到雞蛋裡了,上桌前,把雞蛋一剖四瓣,蛋白因為喜歡鴨的湯汁而變得略微發紅,蛋黃油亮,倒真的像元寶,吃起來也是很柔韌,和一般的茶雞蛋味道完全不同。

中國人一向講究好口彩,正月裡吃上這些元寶,也算是一個好兆頭吧。而酥鴨因為油份被吸收,也比先前軟嫩了許多,清潤滑酥,肥而不膩,甚是爽口。

銀魚蒸蛋倒是很快上桌。三河的銀魚都是吃巢湖水而生的,肉質細膩,體態優美,晶瑩剔透,不僅好吃,而且好看。主人家特地選了一寸多長的銀魚現蒸,再加上土雞蛋的鮮嫩,上桌不一會便被一掃而空。

三河蝦糊則是用新鮮的白米蝦掐頭去尾,剝殼,然後加涼粉、豆腐及豬油、蒜、白酒、陳醋等精製而成,配以自家特製的米油,三河米粉,精心熬製而成。米粉中伴著蝦仁的鮮香,風味別出一格。

主人家好客,看我們吃得歡,還拿出了收藏很久的封缸陳酒給我們嚐個鮮。中午的時候沒敢喝,到現在才見識,也算不枉。封缸陳酒其實是一種米酒,用產自魚米之鄉的巢湖糯米,人工傳統工藝製作,密封於缸中陳釀一年以上後,壓榨沉澱過濾而成,也是純天然營養酒。

色澤橙紅清亮,有光澤;味鮮美、醇厚、柔和、爽口,口味綿長;還富含有各種氨基酸。我不勝酒力,雖是米酒,微泯了一口後便覺臉頰微紅,感覺不像一般的米酒,倒似什麼深度葡萄酒。主人笑道,這酒後勁大著呢,要慢慢品的,存放的時間越長,酒勁越大,他用來招待我們的這壇酒,已經有

四、五年的歷史了。

告別小鎮的時候已經是萬家燈火,醉意微醺,口角餘香尚存。晚風中彷彿有歌聲傳出,若隱若現。回望茫茫水色,唯聞亭臺水榭處,人聲鼎沸,想來,一陣新的熱鬧又開始了。

在船上用晚餐後我們便便依依不捨的離開了三河古鎮,事隔多日,但它美麗的“面容”,婀娜的身姿依然在我腦海中清析的浮現。

合肥三河古鎮有哪些好玩的景點?合肥三河古鎮值得去嗎

1樓 abc生活攻略 三河古鎮有什麼好玩的如下 1 劉同興隆莊為明清時期一家著名的商家,主要經營米 布 鹽等。整座劉同興隆莊為五進八廂三十二間房屋。臨街是一幢二層木樓,二進為走馬轉心樓,後三進都是平房。第三進是敞廳,用於接待來客 是香屋,用於祭祀祖先 五進是居住宿舍,建築面積約有700平方米。2 董...

三河的歷史,三河的歷史沿革

今年的冬天沒有下雪 1 三河大捷 三河之戰,太平天國晚期繼浦口之役之後又一次勝利之役,太平軍與湘軍在安徽三河鎮 今屬肥西縣 激戰。此役湘軍戰敗,名將李續賓陣亡,清帝國安徽 江西戰情全面吃緊。而對太平天國來說,扭轉了皖南被動的局面,太平天國安慶脫困,天京糧荒抒解,李秀成 陳玉成都封王,復甦了太平軍後期...

三河總站到北京西站怎麼走,從三河到北京西站怎麼坐車

0澤國a網盤 駕車路線 全程約72.3公里 起點 三河總站 1.從起點向正南方向出發,沿東環路行駛580米,右轉進入泃陽東大街2.沿泃陽東大街行駛1.4公里,直行進入泃陽西大街3.沿泃陽西大街行駛2.1公里,直行進入京哈線4.沿京哈線行駛2.6公里,直行進入李七侯大街5.沿李七侯大街行駛2.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