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 “春風不度玉門關”

2021-05-08 05:06:29 字數 4725 閱讀 2812

1樓:匿名使用者

為什麼有人說:“春風不度玉門關”

人們都會背誦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春風不度玉門關”,也就是這首詩中的名句。在這裡的“春風”,是指氣候學中所講的夏季風,就是從海洋上吹過來的暖溼偏南氣流。

“玉門關”是一個地名,它處於河西走廊西部的甘肅省敦煌縣境內,是古代絲綢路上的一重鎮。

夏季風為什麼不能吹到玉門關呢?這和那裡特殊的地理環境是有關的。玉門關的四周群山環繞,地形起伏也很大,高大的山脈和一些大小不同的盆地形成了複雜的地理環境,氣候有著明顯的大陸性。

它的西部和帕米爾高原合抱,阻隔了自大西洋來的暖溼氣流;南部和青藏高原相接,阻隔了自印度洋來的暖溼氣流;而且東南面還有一些著名的山脈(例如賀蘭山),也阻擋了來自太平洋的暖溼氣流。這兒的暖溼氣流,實際上就是指夏季風——春風。夏季風來自海洋,不僅溫暖,而且潮溼。

夏季風吹到的地區降水率普遍增多,植物生長比較茂盛 。可是夏季風的勢力較弱,侵入內地的速度又比較慢,影響的時間也較短,特別是在我國北方受到夏季風控制的時間就更短了。每年4~5月之間,夏季風到達了我國南部沿海;6月到達長江流域;直到7月份才推進華北與東北;到了9月,它又受到北方冬季風的逼迫,所以又迅速地撤回到長江以南。

在氣候學上,把我國境內受到夏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做季風區;而把受到夏季風影響不明顯的地區,稱做非季風區。具體的界限大概以我國著名的山脈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為界。

根據這個界限來劃分,玉門關恰好處在非季風區內,因此夏季風——春風也就吹不到玉門關了。因為“春風不度玉門關”,所以那裡的空氣是相當乾燥,自然降水也就十分稀少了,平均年降雨量僅為40毫米左右,只有在上海的百分之幾。

2樓:匿名使用者

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出塞”,膾炙人口,在通行的《唐詩三百首》中,是這樣四句:

黃沙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玉門關在嘉峪關外,黃河水系中離它最近的是大通河,如果這也算上,相距仍有約三百公里,而且其間還有綿亙的山脈阻隔。在玉門關,那裡望得見黃河!怎麼會產生出黃河遠上白雲的聯想呢。

科學家較起真來,發現了這個問題。這就是竺可楨先生,經過研究,他認為這是將黃沙寫成了黃河之故,“沙”與“河”草寫時的字形很相似,容易出錯。後來聽說在新發現的唐人抄本中居然找到了這首詩,而且明明是個“沙”字,更證明竺先生對了。

但是社會似乎對竺先生的考證並不感興趣,流傳的還是“黃河遠上白雲間”。科學家的認真,有時確實是有點“煞風景”,本來流傳已久的美好的形象或想象,被你的考證破壞了,當然不大能得到人們的贊同。竺先生曾為之感慨,“中國思想從來最佔有勢力的是詩人與文豪,但詩人與文豪往往不顧事實而顧自己的便利的。

”(利害與是非,1935)

不過我看王之渙倒是注重事實的,他這四句詩,至少給我們留下了兩條自然歷史記錄,一是這黃沙捲上白雲,也就是出現沙塵暴了;再是玉門關外沒有楊柳。當然他這裡所說的楊柳是指羌笛吹奏的曲牌的名字,但也可從語義的雙關來理解。後來羅家倫用”左公柳拂玉門曉。

塞上春光好“來讚揚左宗棠指揮人們在玉門關外種植楊柳,顯然就是由此而來。

左宗棠精神可佳,但也拗不過大自然的規律,楊柳終究未能在玉門關外繁殖起來,而適於沙漠地帶生長的胡楊等植物形成的覆蓋面,近幾十年來倒因開荒、過度放牧等人為的因素受到破壞,失去植被的保護,地面更是要大風起兮沙飛揚了。

沙漠是提供沙塵暴的物質基礎,地面裸露和氣溫的冷熱劇變,使這裡的岩石比別處更快地崩裂瓦解,成為碎屑,在地質學中,按它們直徑的大小分成等級,依次稱之為礫(大於2毫米),沙(2-0.05毫米),粉沙(0.05-0.

005毫米)。黏土(小於0.005毫米)。

較粗的沙礫,風力稍有減弱就掉下來了,只有那些黏土和粉沙顆粒,才能被風帶到遠處,而細微的黏土顆粒可以懸浮在大氣中久久不墜,幾天前北京人感受到的沙塵,還飄到了美國上空呢。因此落在北京人臉面上的沙土,恐怕有相當多是本地和附近地區刮起來的。

黃土是屬於粉沙一類,它能被帶出沙漠,但吹走不遠,便在沙漠附近堆積起來,我國黃土高原就是緊靠著沙漠分佈(將右側上第

二、第三圖合起來看,便能看出這種形勢)。

奇怪的是,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沙漠周圍極少這種現象,連黃土也罕見。難怪一個多世紀前,德國地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看到我國黃土地區的景色要大為驚歎,下面是他為懷慶府(今沁陽)附近的黃土構成的河岸所作的素描。(據2023年柏林出版的李希霍芬:

《中國》卷1,頁60)

李希霍芬首次向世界報道了中國的黃土,並提出了這些黃土主要是風帶來的堆積物的說法。而後對於這黃土的成因,學者們爭論得很熱烈,有些人不同意李希霍芬的解釋,認為它很可能是岩石就地風化的產物,或是流水搬來,等等。

現在許多地學家還是傾向“風成說”。如此巨大的黃土堆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只有根據這塊土地的歷史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我贊成我的老師王蔭之(1911-1976)先生的觀點:他在2023年留下的著作《中國地質史料》中說:“這個問題(指黃土的成因)已經將近百年了!

現在看來還是個問題。從我國曆史記載來看,應該是早已解決了的問題。在2023年的一次大雨土,就有七八尺厚。

象這樣的雨土方式有過二三十次,就解決了黃土的成因問題。”王先生在中國的古籍裡面,查到了107次。並從而發現,而各個時期記載的雨土次數相差很大,則可能反映著當時氣候的乾溼,雨水多,沙土被大量刮起來的機會就少了。

中國歷史記載中的“雨土”,按其記述,就是今天的沙塵暴:天空黃霧四塞,沙土從天而降如雨。雨土的地點主要在黃土地區及其附近,也是一種佐證。

2023年即元朝至元二十四年,外蒙古地區“雨土七晝夜,沒死牛畜”(元史/五行志)。牛這樣大的牲口也被掉下來的土掩埋了,這次沙塵暴的規模之大,可想而知。古人把這類事情看作奇異的災變現象。

那時人們相信“天人感應”,如晉代張華編的博物志中就記有:“夏桀之時,為長夜宮於深谷之中,男女雜處,十旬不出聽政,天乃大風揚沙,一夕填此空谷”其警世之意甚明。因此有些大的事件,在正史中也會記上一筆。

擺在地球歷史的長河中來看,沙塵暴在現在被稱為中國這塊大地上出現已久。要不何來此黃土高原,黃土層厚達幾十米最多到近四百米。而且在五臺山、太行山等華北的許多山的頂上都有黃土堆積。

3樓:匿名使用者

玉門關一帶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出自唐朝王之渙的《涼州詞》。

詩詞原文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像與白雲連在一起,玉門關孤零零地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4樓:牛虻

因為:煙花三月下揚州啦!

5樓:歲月不寒

並不是真正的春風吹不到

詩人王之渙原本是太原人。太原較之玉門關在地理上以及氣候環境上有很很大差異,是一個自然風光秀麗壯美的地方。春天的時候自然是春暖花開,春風和煦的美景。

發配到玉門關的詩人王之渙自然不習慣玉門關春天的惡劣環境,加上詩人對自身仕途的不滿以及懷念家人的惆悵情緒,自然就寫出了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詩句,其實是家鄉的春風吹不到玉門關而已。

為什麼說,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中的春風是指夏季風,不能是別的風嗎?有懸賞

6樓:

不能是其他的風。

原因是:在氣候學上,把我國境內受到夏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做季風區;而把受到夏季風影響不明顯的地區,稱做非季風區。具體的界限大概以我國著名的山脈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為界。

根據這個界限來劃分,玉門關正好位於這條界線以西,關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風的滋潤了。因此,楊柳因為水分條件不足也無法在關外存活。

唐代王之渙《涼州詞》原文: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根據王之渙墓誌銘可知,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渙辭官,過了15年的自由生活。《涼州詞二首》當作於其辭官居家的15年期間,即開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

詩詞賞析

這首詩筆調蒼涼悲壯,雖寫滿抱怨但卻並不消極頹廢,表現了盛唐時期人們寬廣豁達的胸襟。詩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使詩意的表現更有張力。用語委婉精確,表達思想感情恰到好處。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西北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

首句抓住自下(遊)向上(遊)、由近及遠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描繪出“黃河遠上白雲間”的動人畫面:洶湧澎湃波浪滔滔的黃河竟像一條絲帶迤邐飛上雲端。

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出現了塞上孤城,這是此詩主要意象之一,屬於“畫卷”的主體部分。在遠川高山的反襯下,益見此城地勢險要、處境孤危。這座漠北孤城是戌邊的堡壘,同時暗示讀者詩中有徵夫在,“孤城”往往與離人愁緒聯結在一起。

“羌笛何須怨楊柳”,在這樣蒼涼的環境背景下,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恰好又是《折楊柳》,這不禁勾起戍邊士兵們的思鄉之愁。因為“柳”和“留”諧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別離的時候折柳相贈表示留念。

士兵們聽著哀怨的曲子,內心非常惆悵,詩人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戍邊的士兵,只能說,羌笛何必總是吹奏那首哀傷的《折楊柳》曲呢?春風本來就吹不到玉門關裡的。既然沒有春風又**有楊柳來折呢?

這句話含有一股怨氣,但是又含無可奈何語氣,雖然鄉愁難耐,但是戍守邊防的責任更為重大。“何須怨”曲折表達了那種抱怨,使整首詩的意韻變得更為深遠。

這裡的春風也暗指皇帝,因為皇帝的關懷到達不了這裡,所以,玉門關外士兵處境如此的孤危和惡劣。詩人委婉地表達了對皇帝不顧及戍守玉門關邊塞士兵的生死,不能體恤邊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春風不度玉門關的上一句是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上一句是什麼

阿炎的情感小屋 春風不度玉門關 的上一句是 羌笛何須怨楊柳 這句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 涼州詞二首 原文 涼州詞二首 其一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譯文 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

“春風不度玉門關”後人常用比喻什麼

1樓 豬是的念來倒 玉門關位於敦煌市區西北約80公里處,為漢武帝太初二年 公元103年 所置。玉門關名稱的來歷有一個傳說。相傳絲綢之路暢通之後,西域諸國的商隊絡繹不絕地經此入關。于闐國的特產 和田玉 也源源不斷地經此運往內地。于闐國王為換回中原王朝的大批絲綢,派了官兵,專門押解運送玉石。官兵押運了幾...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之中的春風是什麼風

李曦雲 春風 是指氣候學中所講的夏季風,就是從海洋上吹過來的暖溼偏南氣流。玉門關的四周群山環繞,地形起伏也很大,高大的山脈和一些大小不同的盆地形成了複雜的地理環境,氣候有著明顯的大陸性。它的西部和帕米爾高原合抱,阻隔了自大西洋來的暖溼氣流 南部和青藏高原相接,阻隔了自印度洋來的暖溼氣流 而且東南面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