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穆子澈想我
一、譯文
從前有一個鄭國人,想去買一雙新鞋子,於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腳的尺碼,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鄭國人)到了集市,卻忘了帶上尺碼。(鄭國人)挑好了鞋子,才發現:
“我忘了帶尺碼。”就返回家中拿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最終沒有買到鞋子。
有人問:“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二、原文
鄭人有欲買履者(一些書上寫“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dù)!”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nìng)信度,無自信也。”
三、出處
戰國韓非子的《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一、啟示
對待事物要會靈活變通、隨機應變,不能墨守成規,死守教條,要注重客觀現實的事實,為人處事要從實際出發。
二、作者簡介
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戰國時期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人,法家代表人物,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韓王之子,荀子學生,李斯同門師兄。
韓非子是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其關於法家學說的著作,為中國第一個統一**的**集權制國家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
韓非深愛自己的祖國,但他並不被韓王所重視,而秦王卻為了得到韓非而出兵攻打韓國。韓非入秦後陳書秦王弱秦保韓之策,終不能為秦王所用。韓非因**上卿姚賈,而招致姚賈報復,遂入獄。
後李斯入獄毒之。
韓非人雖死,但是其法家思想卻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奉《韓非子》為秦國治國經要。幫助秦國富國強兵,最終統一六國。韓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對後世影響深遠。
韓非將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集於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韓非將老子的辯證法、樸素唯物主義與法融為一體。著有《韓非子》,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思想。
《史記》載: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得恨矣!”可知當時秦王的重視。
2樓:匿名使用者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翻譯有個想要買鞋子的鄭國人,先自己量好腳的尺度,並把量好的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卻忘了帶量好的尺碼。(他)已經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帶尺碼)就對賣鞋的人說:“我忘記帶量好的尺碼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最終沒買到鞋。 有人問他說:
“為什麼不用你的腳試一試鞋的大小呢?”他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斷句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
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註釋.欲:將要,想要。
3.者:(怎麼樣)的人。
(定語後置)4.先:首先,事先。
5.度(duó):衡量。
(動詞)6.而:順承連詞 意為然後7.
置:安放,擱。(動詞)8.
之:代詞,它,此處指量好的尺碼。9.
其:他的,指鄭人的。(代詞)10.
坐:通“座”,座位。11.
至:等到。12.
之:到……去,往。(動詞)13.
操:拿、攜帶。(動詞)14.
已:已經。(時間副詞)15.
得:得到;拿到。16.
履:鞋子。(名詞)17.
乃:於是18.持:
拿,在本文中同“操”。(動詞)19.度(dù):
量好的尺碼。(名詞)20.及:
等到。21.反:
通假字,同“返”,返回。22.罷:
本義結束,引申為散了。24.遂:
於是。25.曰:
說。26.寧(nìng):
副詞。寧可,寧願。27.
無:沒有,這裡是不能、不可的意思。28.
自信:相信自己。29.
以:用。30.
吾:我。31.
市罷:集市散了32.至之市:
等到前往集市。
寓意諷刺了那些克守陳規,不尊重客觀事實的人。這則寓言通過鄭人買鞋的故事,刻畫了一個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的墨守成規的人物形象。這個故事告訴人們,遇事要會靈活變通,不能墨守成規。
3樓:匿名使用者
鄭人買履:《成語詞典》謂出《淮南子·說林訓》:“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
” 按:詞典學家王光漢先生《詞典問題研究—成語溯源規範**》指出:文中既無鄭人,又無買履,何以成“源”?
此語當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
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
‘寧信度,無自信也。’” 原文: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編輯本段譯文
有一個想買鞋子的鄭國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腳的尺碼,然後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他忘記帶量好的尺碼。他拿到了鞋子,才說:
“我忘記了帶量好的尺碼。”於是返回去取尺碼。等到他返回來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賣鞋的也走了,他最終沒買到鞋。
有人問:“你為何不用腳試試呢?” 他說:
“我寧願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編輯本段註釋
鄭:春秋時代一個小國的名稱,在現今河南省的新鄭縣。 者:......
的人。(定語後置) 欲:想。
先:首先。 度(duó):
量長短。 而:然後。
置:放,擱在。 之:
代詞,它,此處指量好的尺碼。 其:他的。
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至:到。 之:
到......去。 操:
拿,攜帶。 已:已經。
得:得到;拿到。 履:
鞋。 乃:才。
持:拿。 度(dù):
量好的尺碼。 反:通假字:
同“返”;返回。 市:集市,市場。
罷:散,結束,停止。 遂:
最終。 曰:對......
說。 寧(nìng):寧可。
無:不。 自信:
相信自己。 且:想。
編輯本段通假字
1、“置之其坐”中的“坐”同“座”,指座位。 為放在其凳子上。 2、“反歸取之。及反”中的“反”同“返”,指返回。為返回去取尺碼。
編輯本段注意字詞
【讀音】履:lǚ 邊音,第三聲 【讀音】度:duó 多音字,第二聲 【讀音】寧:nìng 鼻音, 第四聲 【讀音】遂:suì 非常用生字,第四聲。
4樓:手機使用者
編輯本段註釋
鄭:春秋時代一個小國的名稱,在現今河南省的新鄭縣。 者:......
的人。(定語後置) 欲:想。
先:首先。 度(duó):
量長短。 而:然後。
置:放,擱在。 之:
代詞,它,此處指量好的尺碼。 其:他的。
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至:到。 之:
到......去。 操:
拿,攜帶。 已:已經。
得:得到;拿到。 履:
鞋。 乃:才。
持:拿。 度(dù):
量好的尺碼。 反:通假字:
同“返”;返回。 市:集市,市場。
罷:散,結束,停止。 遂:
最終。 曰:對......
說。 寧(nìng):寧可。
無:不。 自信:
相信自己。 且:想。
編輯本段通假字
1、“置之其坐”中的“坐”同“座”,指座位。 為放在其凳子上。 2、“反歸取之。及反”中的“反”同“返”,指返回。為返回去取尺碼。
編輯本段注意字詞
【讀音】履:lǚ 邊音,第三聲 【讀音】度:duó 多音字,第二聲 【讀音】寧:nìng 鼻音, 第四聲 【讀音】遂:suì 非常用生字,第四聲
。 譯文:鄭國有個想買鞋子的人。
他先在家裡拿根繩子量好自己腳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他到集市上去,卻忘了帶上量好的尺寸。他已經選好了一雙鞋,想比比大小,發現量好尺寸的繩子忘記帶來了,於是又急忙趕回家去取。
等他帶著繩子跑回來時,集市已散,他最終沒能買到鞋。別人知道後對他說:“為什麼不用你自己的腳試一試呢?
”他固執地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5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 曰:
“寧(nìng)信度,無自信也。”
編輯本段譯文
有一個想要買鞋的鄭國人,他先量好自己腳的尺寸,然後就把尺寸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的時候,他忘帶了量好的尺碼。他已經拿到了鞋子,才說:
“我忘記帶量好的尺寸了。”於是返回家去取尺碼。等到他返回來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他最終沒有買到鞋。
有人問:“你為何不用你的腳去試試鞋呢?” 他回答說:
“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6樓:匿名使用者
鄭國有個想買鞋子的人。他先在家裡拿根繩子量好自己腳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他到集市上去,卻忘了帶上量好的尺寸。
他已經選好了一雙鞋,想比比大小,發現量好尺寸的繩子忘記帶來了,於是又急忙趕回家去取。等他帶著繩子跑回來時,集市已散,他最終沒能買到鞋。別人知道後對他說:
“為什麼不用你自己的腳試一試呢?”他固執地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寓意:《鄭人買履》這篇寓言以簡潔生動的語言敘述了古代有個鄭國人去集市買鞋,因只相信量好的尺寸卻不相信自己的腳,結果沒有買到鞋的故事,諷刺世上很多人不顧實際情況,只相信教條的做法。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技巧
譯文 汝州有乙個土財主,家產很多,但是幾輩子都不識字。有一年,請了一位楚地的先生教他的兒子。這位先生開始教他兒子握筆臨帖。寫一畫,教他說 這是一字 寫兩畫,教他說 這是二字 寫三畫,教他說 這是三字 那孩子便喜形於色地扔下筆跑回家裡,告訴他父親說 孩兒全會了!孩兒全會了!可以不必再麻煩先生,多花學費...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技巧
原文是 同姓從宗,閤族屬 異姓主名,治際會。名著而男女有別。其夫屬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其夫屬於子道者,妻皆婦道也。謂弟之妻婦者,是嫂亦可謂之母乎?名者,人治之大者也,可無慎乎?禮記 大傳第十六 參考譯文如下 同姓的人 即 父系時代本氏族裡的人 要依著血系的支分派別,如先分為老大房 老二房 老三房,...
文言文翻譯啊文言文翻譯啊!!
原文 景德二年春,表請歸洛。陛辭日,肩輿至東園門,命二子掖以公升殿,因言 遠人請和,弭兵省財,古今上策,惟願陛下以百姓為念。上嘉納之,因遷從簡太子洗馬,知簡奉禮郎。蒙正至洛,有園亭花木,日與親舊宴會,子孫環列,迭奉壽觴,怡然自得。大中祥符而後,上朝永熙陵,封泰山,祠后土,過洛,兩幸其第,錫賚有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