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59.3歲
因為通過5000份刻有壽命的墓誌銘的統計,計算出唐朝人的平均壽命是59.3歲
2樓:極風荷
平均壽命30歲左右,有個很可愛的專業回答說統計了5100個墓誌銘,發現墓主人平均年齡50-60。真是可笑至極,居然還被專業認證。
墓誌銘首先意味著有墓有碑且死後長期有人打理,否則不會保留到現在讓你去統計。符合這些條件的都是生活水平高的達官顯貴和富人。更多的是像朱元璋那樣的貧苦佃農,死後連墓地都沒有,一卷破席草草埋下,這種統計邏輯簡直就是耍流氓。
封建社會平均壽命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死亡率太高,你光看那些活下來的成年人好像各個活到四五十歲不成問題,但前提是他們已經是同時代倖存下來的幸運兒了。看看皇家皇子的記錄就會發現大量的皇子未成年就夭折了。剩下的皇子活到四五十歲你就以為平均壽命四五十歲?
唐代的平均壽命大概就30歲。杜甫說過人生七十古來稀,蘇軾30多歲說過老夫聊發少年狂。封建社會的超高死亡率註定平均壽命高不了。
手打的回答,滿意請採納,謝謝。
古代人平均壽命多長?
3樓:督水荷隆夏
人類的人口平均壽命,因其時代不同、地區不一樣,因而差別很大,不管歷史的道路如何曲折,人類社會還是不斷進步的,人口平均壽命也是不斷增長的。大量的統計資料證明,現代人的人口平均壽命已大大超過古代人。有關資料顯示,大約在兩千年以前,人類的人口平均壽命約為20歲;18世紀增長到
30歲左右;19世紀末期,也還僅僅平均為40歲上下;2023年,世界人口平均壽命已達61歲,發達國家為72歲,發展中國家為57歲:2023年,世界人口平均壽命提高到62歲,發達國家為73歲,發展中國家為58歲。冰島及日本為世界上人口平均壽命最高的國家,均為77歲。
2023年,日本的人口平均壽命,女性達82.11歲,男性77.11歲;非洲的獅子山人口平均壽命最低,僅為34歲。
科學家預言,在本世紀末或下世紀初,將攻破癌症難關,那時候,人類的人口平均壽命將再次飛躍,世界人口平均壽命將超過80歲。
4樓:匿名使用者
那麼古人到底能活多少歲呢?其實唐人已經說了“人生七十古來稀”。就是說在唐朝活個六十歲是很正常的事。
同樣的話我們可以在更早的孔子那兒聽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而周朝時男人20歲才剛搞**禮,叫弱冠。女的是15歲叫成年。所謂他媽的漢朝人平均壽命20歲,得吃多少三鹿才說得出這話!
再看看幾個古代的法律規定:
1,隋文帝頒新令,男女三歲以下為黃,十歲以下為小,十七歲以下為中,十八歲以上為丁,以從課役,六十為老乃免。開皇三年,乃令人以二十一成丁。煬帝即位,戶口益多,男子以二十二為丁
2,大唐武德七年,定令男女始生為黃,四歲為小,十六為中,二十一為丁,六十為老。玄宗天寶三載十二月制:自今以後,百姓宜以十八以上為中,男二十三以上成丁。
3,大明律:其民年四十以上無子者,方聽娶妾,違者笞四十。
四十以上才準包二奶,難道是給人均壽命只有25歲的朝代規定的?哈哈哈。。。
前面說了,那個資料是把戰爭和其它意外算進去的,我們來看看這種統計有多荒堂。日本二戰時的平均壽命是多少,**二戰時的平均壽命是多少,誰能說出來。戰爭一來,平均壽命降下去,一停戰,平均壽命升上來,這能說明什麼?
說明醫療好?基因好?生活好?
是統計得好。如果包括戰爭,你這個統計資料有屁的個意義啊!
5樓:墨海愚者
如果將古代定義為從青銅器時代到清,壽命從青銅器時代到晚清20~40歲不等。而現在人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76歲,古代人的壽命差不多是現代人的一半甚至更低。
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時期,因為經濟發展水平和醫療水平不同,人類壽命的長短有著很大的差別;同時,由於體質、遺傳因素、生活條件等個人差異,也使每個人的壽命長短相差懸殊。
擴充套件資料:
影響壽命的因素
1.出生時母親還年輕。美國芝加哥大學科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出生時母親年齡如果不到25歲,他們活到100歲的機率是出生時母親超過25歲的人的兩倍。
2.愛喝茶。一項針對4.05萬名日本男女的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喝至少5杯茶的人,他們死於心臟病和中風的機率最低。
3.每天步行30分鐘。一項針對2603名男女的最新研究結果表明,每天堅持步行30分鐘左右的人,不管其體內脂肪含量有多高,他們的長壽機率是那些每天步行少於30分鐘的人的4倍。
4.少喝碳酸飲料。美國科學家發現,每天喝一次以上可樂會使你患心臟病、糖尿病等病的風險加倍。倘若實在想喝幾口碳酸飲料,可以在裡面加入一些果汁。
5.腿部健壯。“腿部肌肉力量差預示著步入老年後身體虛弱。”腿部健壯尤其能預防髖骨骨折,由於髖骨骨折會引發各類併發症,多達20%的患者會在一年內去世。
6.吃紫色食物。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紫葡萄、藍莓和紅葡萄酒富含多酚,可降低罹患心臟病的機率,預防老年痴呆症。
7.青少年時體重正常。研究人員針對137名美國黑人進行研究,對他們從出生到28歲做了跟蹤調查,結果發現,14歲時體重超重會增加成年時患2型糖尿病的機率。
8.少吃紅肉。美國癌症研究院的一份報告稱,如果每週攝入的紅肉超過510克,會提高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每天攝入99克經過加工的肉類食品(例如燻肉和熟食),患結直腸癌風險將提高42%。
9.上過大學。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正規受教育時間超過12年的人,比受教育時間相對較少的人壽命長18個月。
10.人緣好。“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應對緊張的緩衝器。”長期精神緊張會削弱免疫系統並加速細胞老化,最終讓壽命縮短4到8年。
11.朋友身體健康。如果好友體重增加,同樣事情發生在你身上的可能性將提高57%。
12.自制力強。相對於責任感不強的人來說,那些自認為自我約束能力強、做事有條理的成功人士更加長壽。
13.不請保姆。根據一項有302名年齡七八十歲的老年人蔘加的研究,使用吸塵器、清掃樓梯或擦窗戶的時間在一小時以上,便可讓一般的人燃燒大約285卡路里熱量,同時將死亡的危險降低30%。
14.性格活躍。刊登於《心理學家》雜誌的一項研究稱,有大約17%的美國人性格比較活躍,這些人比沉悶的人更為健康。
6樓:趙文星空絮雨
始社會:人類平均壽命 15歲,因為人類力量小,無法抵抗自然災害,疾病,野獸襲擊.
公元前人類平均壽命僅20歲,到古代也只有25歲,直到世紀人類的平均壽命也不過40歲. 1700:人類平均壽命35歲
1800:人類平均壽命37歲 可見1700-1800中人類的壽命沒有什麼增長.原因是雖然可以躲避野獸等災害,但是因為科技水平的低下,生活艱苦,對疾病沒有有效的**措施等.
20世紀初人類壽命出現飛躍,從40歲提高到61歲。2023年,全世界平均壽命達到62歲。世界人口平均期望壽命,今後大致以每5年延長一歲左右的速度增長。
1995-2023年為63.9歲,2000-2023年為65.5歲,2005-2023年為66.
8歲,2010-2023年為68.1歲,2015-2023年為69.3歲,2020-2023年將超過70歲。
本世紀末中國將是亞洲的十大長壽國之一,平均壽命將達到72.6歲。
7樓:陽光的臥蟲先生
比較新的研究結果表明,未來150歲是單個人類壽命的極限,人類平均壽命的極限在110多歲。300到500歲,,目前看來是不太可能。
8樓:匿名使用者
人類歷史上,不同的歷史時期,人類的壽命是不同的,現代人的壽命比古代人的壽命長。比如不同時期歐洲人的壽命就清楚地闡明瞭這個問題(見下表)。
過去人們想象,以為時代愈早人類的壽命愈長,這是錯誤的。現代人比古代人活得長有以下幾個原因:
表 不同時期歐洲人的平均壽命歷史時期 平均壽命(年)
生鐵青銅時期 18
古羅馬時代 29
文藝復興時代 35
18世紀 36
19世紀 40
19世紀末 45
2023年 55
2023年 60
2023年 68.5
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不斷髮展物質財富的豐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其壽命逐漸延長。經濟水平對壽命有明顯影響。
文獻報道,2023年世界各地人的平均壽命約有59歲,但在非洲極貧窮國家,壽命只有40歲左右;而在工業發達國家,人的平均壽命在70歲以上。
嬰兒死亡率與人口年均壽命密切相關:在比較貧窮的國家,嬰兒死亡率較高,因而平均壽命較短;比較富裕的國家,其嬰兒死亡率明顯降低,人的平均壽命較長。即使在一個國家因其經濟情況不同,壽命的差異也甚大。
根據印度公共衛生學院2023年報告,英國本土的人平均壽命為63歲,而印度人的平均壽命僅為27歲。肺結核死亡率在倫敦是每10萬人中為87人;而加爾各答是每10萬人中為270人;美國黑人肺結核死亡率比白人高3倍,黑人男子平均壽命比白人少11.6歲,女子少13.
3歲。經濟水平與疾病有密切關係,在比較貧窮的國家主要致命的疾病是傳染病如痢疾、肺炎、結核病等。此外,營養不良食物缺乏熱量與蛋白質等,也可縮短人的壽命。經濟學者米高·沙斯頓認為:
“營養不良和傳染病,是窮人的基本疾病,這些疾病引起貧窮國家兒童的死亡,佔兒童死亡總數的70~90%。而工業發達國家中,引起死亡較多的疾病則是兩種非傳染性疾病即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傳染病和營養不良現象則逐漸消除。
在較富裕的國家中,心臟病約佔所有死亡原因的
l/3;心臟病與中風和癌症死亡的人則佔所有死亡者的2/3。
許多資料表明,由於經濟方面的發展,使人們的收入普遍增加,營養狀況大為改善,飲食與公共衛生設施也明顯好轉,從而減少了傳染病,增進了健康,導致人類壽命普遍延長。
醫療衛生水中的提高,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醫療衛生水平也不斷提高,這對維護人體健康,延長人類壽命也有一定的作用。如醫療設施的擴大與衛生防疫機構的普遍建立,衛生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預防接種的推廣,疾病的早期發現和處理等等。都有效地保護了人群健康,促進了人類壽命的延長。
9樓:枚資堵博麗
一般古人平均最多35歲吧,貴族條件好,相對較長,而皇帝條件更好,也平均只有39歲,除了那些被殺的,以及少數嬰兒(很少嬰
),這個統計基本可做古人的壽命範本,四十以內要佔60%了,三十多歲死算很正常的
唐朝人稱張繼什麼唐朝人稱張繼是什麼詩人
唐朝張繼官至檢校祠部員外郎,因此被稱為張祠部。張繼 生卒年不詳 字懿孫,漢族,湖北襄州 今湖北襄陽 人。唐代詩人,生平事蹟不詳,約公元753年前後在世,與劉長卿為同時代人。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約天寶十二年 約公元七五三年 的進士。大曆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 今江西南昌市 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
有關唐朝人的衣食住行的有關唐朝人的衣食住行的資料?
衣食住行 唐代的服飾在形制 質料 顏色諸方面仍有法規上的尊卑貴賤之別。武德四年 621 唐高祖初定服飾之制,規定了祭服 朝服 又名具服 公服 又名從省服 常服 又名燕服 四種服制。其中常服規定赤黃色為帝國專用,自此黃袍成為帝王的象徵。其後,唐太宗 高宗 德宗 文宗等也都曾下令,對文武百官及庶民百姓的...
唐朝的衣服怎麼肥是怎麼幹活的,唐朝人穿的衣服是什麼樣子?
褪去一身桀驁 襻膊 p n b 又稱臂繩。早在漢代,中國人就用襻膊來綁住袖子方便作業,沈從文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宋百馬圖中馬伕 中寫到 宋人記廚娘事,就提及當時見過大場面的廚娘,用銀索襻膊進行烹飪。這種用一根繩子就能解決問題的方法真的是中國人的原創,在日本各種動畫和影視劇裡常常可以見到,讓很多人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