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妖妖小怪書
為什麼要防治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綜合作用的結果。
自然因素主要是指異常的氣候條件,特別是嚴重的乾旱條件,由此造成植被退化,風蝕加快,引起荒漠化。 人為因素主要指過度放牧、亂砍濫伐、開墾草地並進行連續耕作等,由此造成植被破壞,地表裸露,加快風蝕或雨蝕。就全世界而言,過度放牧和不適當的旱作農業是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發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同樣,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用水管理不善,引起大面積土地鹽鹼化,也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從亞太地區人類活動對土地退化的影響構成來看,植被破壞佔37%,過度放牧佔33%,不可持續農業耕種佔25%,基礎設施建設過度開發佔5%。非洲的情況與亞洲類似,過度放牧、過度耕作和大量砍伐薪村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具體措施包括:
(1)抓緊落實草原家庭承包制;
(2)限定最高草原載畜量,建立草原監理制度,嚴禁超載放牧;
(3)搞好草原圍欄,圍欄旁邊要種樹;
(4)改變飼養方式,推行牲畜舍圈養或劃區輪牧;
(5)加強對草原的養護,大力防治草原病蟲鼠害;
(6)採取草地復壯措施。
2樓:跑跑來客
過度放牧,,,,,
植樹種草,,,,
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3樓:開玉蘭官雲
紅色荒漠造成原因
1.由於人多地少,過度開發,加上土壤本身的特性,紅壤區的土壤生產力低下,水土流失嚴重,並在不少地區嚴重退化,形成“紅色荒漠化”。
2.南方山區丘陵
水土流失嚴重,危害大於黃土高原。導致石質裸露,不能恢復,形成“紅色荒漠”
3.陡坡開墾或過度墾殖,或者毀林開荒,砍林取薪破壞地表植被導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
紅色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區
水土流失
土地退化
紅壤裸露
石質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區
水土流失
土地退化
紅壤裸露
紅壤進一步侵蝕
石質裸露
黃色沙漠:西北地區
沙漠廣佈
白色沙漠:南極大陸
冰雪覆蓋
土地荒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鹽鹼化、紅色荒漠化、石質荒漠化。
石質荒漠化土地
石質荒漠化土地(簡稱石漠化土地),是**帶溼潤地區岩溶極其發育的自然環境背景下,加上長期以來人為的影響,森林植被反覆受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造成土壤嚴重侵蝕,基岩大面積裸露,地表呈現似荒漠化景觀的土地退化。
紅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
水蝕作用:即被水侵蝕了土地.
形成的人為原因
“紅色荒漠”形成的人為原因主要是濫伐森林
。江西省中南部山區屬我國丘陵山區,“紅色荒漠”的形成是水土流失的結果,其自然原因從外力作用看應是流水侵蝕作用,造成水土流失的人為原因主要是濫伐森林所致。
紅色荒漠的詞義
紅色荒漠是指再我國南方紅土地區的荒漠化,放眼望去一片紅
4樓:猶菲別洋
荒漠化發生和發展的自然基礎:
1、產生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乾旱(基本條件)、2、地表鬆散物質(物質基礎)、
3、大風吹揚(動力因素)等。
西北地區乾旱半乾旱的自然環境恰恰具有這些發生荒漠化的潛在自然因素。
產生荒漠化的人為因素:
包括過度農墾、過度放牧、過度樵柴和不合理利用水資源等。從荒漠化和人類的關係來看,荒漠化的發生、發展和社會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絡,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不僅是荒漠化發生的主要原因和活躍因素,同時人類又是它的直接受害者。
荒漠化是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綜合作用於脆弱生態環境的結果,荒漠化程度及其在空間上的擴充套件受乾旱程度和人畜對土地壓力強度的影響。其中,自然因素形成荒漠化的過程是極其緩慢的,自然地理條件和氣候變異只是產生荒漠化的必要因素。在評價氣候變化對荒漠化的影響時,主要是考慮乾旱程度的變化可以加速或延緩土地荒漠化的程序。
如何防止土地沙漠化
5樓:晴空亦無知
植樹造林是亡羊補牢的做法 最重要的是防止濫伐樹木 水土流失
指標要治本
6樓:西沙米
多植樹造林,樹能把土地固定!
7樓:匿名使用者
土地沙漠化沙漠是乾旱氣候的產物,早在人類出現以前地球上就有沙漠。但是,荒涼的沙漠和豐腴的草原之間並沒有什麼不可逾越的界線。有了水沙漠上可以長起茂盛的植物,成為生機盎然的綠洲;而綠地如果沒有了水和植物,也可以很快退化為一片沙礫。
而人們為了獲得更多的食物,不管氣候、土地條件如何,隨便開荒種地、過度放牧;為了解決燃料問題,不管後果如何,肆意砍樹割草。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本來就缺水多風,現在土地被蹂躪、植被遭破壞,降水量更少了,風卻更大更多了,大風強勁地侵蝕表土,沙子越來越多,慢慢地沙丘發育。這就使可耕牧的土地,變成不宜放牧和耕種的沙漠化土地。
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及防護措施
8樓:匿名使用者
成因自然因素
土地荒漠化的形成是一個複雜過程,它是人類不合理經濟活動和脆弱生態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自然地理條件和氣候變異為荒漠化形成、發展創造了條件,但其過程緩慢,人類活動則激發和加速了荒漠化的程序,成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異常的氣候條件,特別是嚴重的乾旱條件,容易造成植被退化,風蝕加快,引起荒漠化。
乾旱的氣候條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當地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因而乾旱本身就包含著荒漠化的潛在威脅;氣候異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態環境失衡,是導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當氣候變干時,荒漠化就發展;氣候變溼潤時,荒漠化就逆轉。全球變暖、北半球日益嚴重的乾旱、半乾旱化趨勢等都造成荒漠化加劇。
[1]氣候因素
赤道地區的上升氣流在高空向兩極方向流動,由於地球旋轉偏向力的影響,在南北緯30°附近,大部分空氣不再前進,而在高空積聚,並輻射冷卻下沉,近地面氣層常年保持高氣壓,氣象學上稱之為“副熱帶高壓帶”。這一地帶除亞歐大陸東岸季風氣候區外,其他地區氣候乾燥,雲雨少見,而成為主要的沙漠分佈區。[1]
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
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使土地承受的壓力過重,過度開墾、過度放牧、亂砍濫伐和水資源不合理利用等使土地嚴重退化,森林被毀,氣候逐漸乾燥,最終形成沙漠。[1]
沙漠治理
設定沙障
主要有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籬笆沙障、立式沙障、平鋪沙障等。草方格
土地沙漠化
沙障使用麥草、稻草、蘆葦等材料,在流動沙丘上紮成擋風牆,以削弱風力的侵蝕,同時有截留降雨的作用,能提高沙層的含水量,有利於沙生植物的生長。黏土沙障是將黏土在沙丘上堆成高20~30 m的土埂,間距1~2 m,走向與風向垂直。黏土固沙施工簡單,固沙效果較好,且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但需要大量的黏土。
[1]在沙面上覆蓋緻密物
以色列嘗試了一種塑料薄膜固沙法,即將塑料薄膜覆蓋在沙漠上,並用石頭等重物壓住。這種方法可有效防止水散失,但塑料薄膜易被風颳起,使其喪失固沙和保水功能,同時造成二次汙染。
利用廢塑料治理沙漠
該方法可有效固沙和保水。利用簡單工藝將廢塑料改性成為固沙膠結材料,然後在所種植物周圍的沙表面噴灑1層固沙膠結材料,15~20 min後固沙膠結材料就將表層沙膠結在一起,形成黏性固沙層。固沙層為柔性,很難開裂,且固沙層由固沙膠結材料與表層沙緊密黏結,重量較大,大風也很難將其颳起。
恢復與重建
荒漠化形成與擴張的根本原因,就是荒漠生態系統的人為破壞所致,是對該系統中的水資源、生物資源和土地資源強度開發利用而導致系統內部固有的穩定與平衡失調的結果。當下荒漠化嚴重真正的原因並非人工植被營造太少,而是天然植被破壞過甚。由此可見,只有保護、重建荒漠生態系統,才能從根本上遏制住沙漠化擴充套件的勢頭。
嚴控人口容量
嚴格控制環境的人口容量
我國西部生態極其脆弱,破壞易而恢復難,“地廣人稀”只是一種表面現象。由於環境容量十分有限,許多地區的人口已經超飽和。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北方荒漠化地區人口總數已達4億人,比建國初增加了160%。
新疆160萬km2土地,可供人類生存繁衍的綠洲僅有4.5%,目前農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0-400人。青藏高原河谷合理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不超過20人,而今在該地區卻達90人,大大超出土地承載力。
[1]植物治理
沙漠植物治理指在沙漠地區播種沙生植物,以阻止沙漠擴張及改善沙漠土地。沙生植物具有水分蒸騰少,機械組織、輸導組織發達等特點,可抵抗狂風襲擊,並儘快將水分和養料輸送到亟需的器官,其細胞內經常保持較高的滲透壓,具有很強的持續吸水能力,使植物不易失水,能夠適應乾旱少雨的環境。其治理的方法:
①在沙漠地區有計劃地栽培沙生植物,造固沙林。一般是在沙丘迎風坡上種植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固住鬆散的沙粒,在背風坡的低窪地上種植高大的樹木,阻止沙丘移動;②在沙漠邊緣地帶造防風林,以削弱沙漠地區的風力,阻止沙漠擴張。防風林的效果與林帶的高度有關,樹木越高大防風效果越好。
此外,還與樹木的疏密結構和透風效能有關。其型別有3種:緊密結構林帶、疏透結構林帶
土地沙漠化
及通風結構林帶。植物治理的效果重點在於選擇適當的樹種和科學的林帶結構。
水資源利用
水資源利用在沙漠治理過程中最為重要。沙漠中的水源主要有地下水、河道水和降水。但沙漠區域的降水量不穩定,一般隨氣候的變化而變化,溼潤年份降水量多,而乾暖年份降水量少。
沙漠地下水較穩定,其沙層厚,具有一定的“隔熱”性,使水得以在地下儲存。但這種穩定是相對的,受到降水的制約。解決水資源主要從汲水、輸水和節水灌溉等方面考慮。
汲水其方式主要有2種:①地下井汲水工程。在含有水體的古河道、古湖泊或地下水發育的沙漠區域可以建立地下井。
井深度及口徑的確定要綜合考慮需水量、水層厚度與井底持力層等因素。②坎兒井。坎兒井是井渠相連的汲水工程,由地表開挖許多豎井,挖到含水層,然後再在各豎井的底部相互挖通,以洞相聯,形成地下渠道,在新疆地區被大量應用。
渠聚的地下水順渠道流至坎兒井的終端,引水出地面流入渠溝再進行灌溉。由於其沿山前傾斜的沖積層挖掘,渠頭水位高,終端水位低,無需動力裝置即可把水引到地面,且在地下渠道流動,蒸發損耗量小。
輸水水資源的輸送方式主要有渠道引水和管道輸水。①渠道引水。這是我國農業進行灌溉的主要方式,目前全國渠系水的利用係數為30%~40%,即輸水損失率高達60%~70%。
②管道輸水。該方式可減少水資源在輸送過程中的蒸發和流失,其輸水損失率僅為20%~30%,且輸送量大。[1]
節水灌溉
節水灌溉技術主要包括噴灌和微灌技術。噴、微灌技術與地面灌溉相比,節水30%~70%,被廣泛應用。①噴灌。
被大量用於沙地的灌溉,其效果與風速的大小有關。據陳渠昌等人測試:風速小於3 m/s時,噴灌的噴灑均勻度一般在80%左右;風速小於2 m/s時,噴灌的噴灑均勻度可達85%以上。
②微灌。微灌是按照植物需水要求,通過壓低管道系統與安裝在末級管道上的特製灌水器,將水和作物生長所需的養分以較小的流量,均勻、準確地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層中。微灌形式較多,有滴灌、地表下滴灌、微型噴灑灌、湧泉灌等,其中應用較廣的是滴灌。
微灌具有很多優點,如比噴灌省水15%~25%;灌水均勻;微灌工作壓力比噴灌低,節約了抽水的能量;較其他灌溉方法增產30%左右;自動控制,省力且非常方便。雖然微灌的效果明顯優於噴灌,但其對水質要求高,投資成本高,限制了其應用規模。目前,在我國沙漠、沙地地區最理想的灌溉方式仍然是噴灌。
③小畦灌。其方法即長畦改短畦,寬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的“三改”畦灌灌水技術,具節水、灌水均勻、減輕土壤沖刷等優點。畦灌試驗資料表明:
採用小畦灌比塊灌、漫灌和串灌分別增產10.9%、11.7%和29.
1%。在同等產量條件下,小畦灌比塊灌、漫灌和串灌分別省水13.73%、22.
90%和48.45%
防治土地沙漠化是必須,世界人口已經是有增無減,人們對土地的運用需求也逐漸增大,如果再土地沙漠化,那人類可用的土地資源將會減少很多。而且它的危害也很大啊。[1]
石漠化和荒漠化的區別
石漠化和荒漠化的區別是 發生原因不同 發生的地區不同 產生的影響不同 一 發生原因不同 1 導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為活動。由於長期以來自然植被不斷遭到破壞,大面積的陡坡開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區土層薄,基岩出露淺,暴雨沖刷力強,大量的水土流失後岩石逐漸凸現裸露,呈現 石漠化 現象。2 荒...
地理西北乾旱地區荒漠化
一 氣候變化背景下的水資源演化問題 西北地區為乾旱半乾旱區,土地廣闊,但水資源相對貧乏,水資源是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保護的主要限制因子。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未來西北地區水資源將會有什麼樣的變化?既是重要的科學問題,又對規劃當地的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施雅風對西北地區的氣候與水資源變化進行...
西北地區是我國荒漠化嚴重的地區之一。讀荒漠化效應和水 氣 生
1 從上到下排列 baadbbba 8分 2 亞馬孫地區熱帶雨林被破壞,植被覆蓋率減少,植物蒸騰作用減弱,空氣濕度減少,因此降水減少。2分 3 過度樵採 過度放牧 過度開墾 水資源不合理利用 工礦建設不當造成環境破壞。5分 試題分析 1 由於植被具有涵養水源 保持水土的基本功能,故植被破壞而導致下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