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超神犀利哥
本國在生產衣服上有比較優勢,外國在生產食物上有比較優勢。
例:本國全部生產衣服,共有1單位衣服,外國全部生產食物,共有4單位食物,本國用衣服交換外國食物。
在本國,衣服和食物的比是4/3,所以交換的比例應大於4/3,在外國,衣服和食物的比例是2/1,所以交換的比例應小於2/1.現在假設交換比例為1.5,這樣兩國都可以從**中獲利。
本國用一單位的衣服換取外國1.5單位的食物,獲利為1.5*6-8=1單位的勞動
外國用1.5單位的食物換取本國1單位的衣服,獲利為1*4+2.5*2-8=1單位的勞動
2樓:匿名使用者
1,比較優勢的意思是 如果一個國家在本國生產一種產品的機會成本(用其他產品來衡量)低於在其他國家生產該產品的機會成本的話,則這個國家在生產該種產品上就擁有比較優勢。
那麼,本國生產一單位食品的機會成本(用服裝衡量)是6/8,而外國生產一單位食品的機會成本(用服裝衡量)是2/4,顯然外國在生產食品上機會成本更低,具有比較優勢,而本國再生產服裝上具有比較優勢
2,介於2/4和6/8之間的交換率都能促進兩國的利益,使得產生互惠**
國際經濟學 比較優勢一道題目
3樓:聽雨聲
其實兩個說的是一回bai事。這裡的du
工資與勞zhi動生產率就是指的a(lc)與a(lw)與a*(lc)與a*(lw)之比。dao
課本中應該回解釋了“多種商答品模型中的比較優勢"。工資也就是在這裡引入的,因為有多種商品所以工資率就不能簡單的標示為2種商品生產率之比,而引入了貨幣單位用於衡量不同商品的勞動生產率(也就是工資,這裡把勞動生產率和工資率簡化成一回事了)。%d%a“一個部門的比較優勢不僅取決於其部門相對於其它國家同一部門的勞動生產率,還取決於本國相對於外國的工資。
”——說的通俗點,就是雖然本國的a商品勞動生產率低,沒有絕對優勢,但是a商品的工人需要的成本(因為假設成勞動的單一要素,成本=工資)也低,所以生產率與工資之比低的話,本國在a商品上則具有比較優勢。%d%ap.s 這個比例為什麼會低呢,我認為,是課本中假設了,勞動力就業充分以及勞動力可以在各個行業中自由流動這兩點引起的。
國際經濟學比較優勢的問題:如果美國一個小時生產4單位小麥和1單位布,英國生產1單位小麥和2單位布,
4樓:涼苡年
絕對和相對本身就是反義詞。。。
這裡就是絕對優勢,沒有相對優勢,一般來說,發展中國家都是有著相對優勢,而發達國家有著絕對優勢。
比較優勢和絕對優勢,搞不清楚啊,國際經濟學的
5樓:慧聚財經
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國際**的基礎是生產技術的相對差別(而非絕對差別),以及由此產生的相對成本的差別。每個國家都應根據“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的原則,集中生產並出口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其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比較優勢**理論在更普遍的基礎上解釋了**產生的基礎和**利得,大大發展了絕對優勢**理論。
絕對優勢理論(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又稱絕對成本說(theory of absolute cost)、地域分工說(theory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r)。該理論將一國內部不同職業之間、不同工種之間的分工原則推演到各國之間的分工,從而形成其國際分工理論。絕對優勢理論是最早的主張自由**的理論,由英國古典經濟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亞當·斯密創立。
微觀經濟學中的比較優勢是什麼意思?
6樓:犯得傷感
就是說我1小時能做 1個麵包 2個饅頭 你能做2個麵包 2個饅頭
那你該做什麼呢?因為時間有限只有1個小時 所以你該做麵包 而我該做饅頭
我做1個饅頭 要犧牲0.5個麵包 而你做一個饅頭要犧牲1個麵包所以做饅頭我有比較優勢 做麵包你有比較優勢 做麵包和包子你都有絕對優勢
7樓:匿名使用者
比較優勢指的就是機會成本低,是自己多種商品生產之間的一個比較
比如甲國的資源可以生產a、b兩種產品,乙國的資源也可以生產a、b兩種產品。無論生產哪一種產品,甲國的絕對優勢都大於乙國。在這種情況下,甲國的資源用於生產a還是b要看相對優勢:
如果甲國的a產品的相對優勢大於b,則甲國可以把全部資源用於生產a產品,此時乙國的b產品的相對優勢大於a國。這樣甲國生產a,乙國生產b,雙方可以通過**實現利益最大化
更多關於比較優勢和絕對優勢的內容如下:
亞當斯密於《國富論》中最早提出了絕對優勢理論,指各國在生產同樣產品時,勞動生產率的絕對差異所導致的各國之間生產優勢的不同,因此各國專門生產本國勞動生產率較高的產品。比較優勢理論最早由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在《政治經濟學及其賦稅原理》中提出,是用國與國之間生產同一產品相對勞動生產率優勢解釋國際**原因的理論。兩者既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共同點:
a:無論是絕對優勢理論還是比較優勢理論都屬於技術差異論的範疇。技術差異論,是指各國在生產同一產品時勞動生產率不同所造成的國際分工。
b:都採用了比較的方法來闡述原因。
c:都建立在勞動生產率的差異上,勞動生產率的引進使國際**的原因從自然要素領域轉到了生產領域,如果沒有差異,則沒有比較,因此差異是基礎。
d:都有其自身的侷限性,並有待於進一步發展。
不同點:
a:假定條件不同:絕對差異論的假定條件是全世界只有兩國,都能生產兩種產品,一國在一樣產品上的生產率高於另一國,另一國在另一產品上的生產率高於此國;而比較優勢理論則是一國兩件產品的勞動生產率都高於另一國,在此基礎上兩種理論對國際分工進行解釋。
b:比較內容與方法不同:絕對差異論比較是直接在二者中選出誰好誰劣,而比較優勢理論則是“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搜尋
c:適用範圍不同:絕對差異論只能說明各國分別在某一種或某幾中產品的生產上,勞動生產率高於其他國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較優勢理論還可以解釋當一國在所有產品的生產上勞動生產率都高於他國時國際**得以成立的原因,即考慮到相對技術優勢,但同時這也有其自身的侷限性,因為這種理論在假定時只考慮生產力的投入,並認為勞動力的轉移勞動生產率不變,以及從靜態角度考慮國際分工。
d:有絕對優勢一定有比較優勢,有比較優勢不一定有絕對優勢。絕對優勢是同一產品一國對另一國的優勢,是內生的,而比較優勢理論是同一國一產品對另一種產品的優勢,是外生性的。
國際經濟學有掛科的嗎,今天看到西方經濟學掛科了,全班都沒掛我掛了是不是很丟人,唉,,,
行,如果選擇重修的話。掛科須面對補考 先補考再重修和直接重修三種版主要情況。掛科絕非什麼好權事,一定要保持乙個清醒的認識,別懷著一顆好奇之心,拿掛科當兒戲,否則換來的將是一輩子的後悔。掛科最嚴重的影響就是可能造成沒有學位證,畢業證,無法畢業。一般學校都有規定的學分要求,只有修到相應數目才能拿到學位證...
幼稚產業理論對中國經濟發展意義,國際經濟學論述題,幼稚產業論對中國的發展意義
產業理論幼稚粗放型發展經濟。阻礙經濟發展。國際經濟學論述題,幼稚產業論對中國的發展意義 幼稚產業保護論的思想集中反映在李斯特1841年出版的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 一書中,核心思想如下 一 經濟發展階段論 李斯特將一國經濟發展的歷程分為五個階段 原始未開化階段 畜牧階段 農業階段 農工業階段 農工商...
我是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的 現在考研想考文學
你連考哪個專業都要別人幫你,看來你不過是一時興起,文學考研,不是嚇唬你,本科就是文學專業的,不是學的很好的,考起來難度都很大,何況是跨專業呢。我可能說的太殘酷了,但現實就是如此。既然你想跨專業考研,就要想好以後幹什麼,文史哲是基礎學科,因為不直接創造利潤,和錢離得比較遠,加之社會風氣的浮躁和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