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什麼才是放下,佛說放下,是指放下什麼

2021-08-04 08:55:34 字數 6399 閱讀 7451

1樓:廣東東華禪寺

經常聽到一些學佛的人說這個也要放下,那個也要放下,給別人的感覺好像是什麼都不去做了,什麼都不去付出了,今天我們講佛法裡面真正的放下是什麼,究竟是要放下什麼。

如果你是個真正的學佛人,你領悟到了佛的精神,就知道真正的放下並不是什麼都不為、什麼都不去做。

所謂的放下是要你放下自己個人的私心、個人的顧慮,不要為自我而努力,放下自我狹隘的一部份,帶著一種愛心、慈悲心去追求去做。

可是生活中我們看到一些學佛人的現象,他把菩提心放下了、把責任心也放下了,什麼都不去做了。

做為一個人尤其是學佛的人,該為的還是要去為,該提起來的還是要提起來,你不能說我學佛了要成佛了,什麼都不去做了。

事實上一個學佛的人比一個不學佛的人更應該有責任心,更應該提起來,甚至要忘我的提起來。

學佛首先要學忘我,要無我。你真正理解了什麼是忘我什麼是無我了,你自然就放下了一些私心、一些自我的慾望了。你會為了菩提心、慈悲心,責任心而提起來,而去努力。

所以說一個學佛的人,在某些方面他比俗人更應該忘我地去努力才對。好多俗人是帶著一種私心去努力,他的手腳打不開。

如果是一個真正的佛**,沒有私心地去努力,你會提得很高提得更快,甚至手腳施展得更順利,因為你知道你在做什麼,你知道該如何去努力,為誰而努力。

一個學佛的人怎麼不能提起來呢?一定要提起來,該提的一定要提,該放的一定要放。放下私心,提起責任心,提起慈悲心。

萬行大和尚簡介: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踐行佛法、體證生命本源的智者。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4年佛學專業、7年閉關、18年建寺安僧、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國語言……2023年創立東華家風:

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2023年倡行每月1次升國旗;2023年創立中國首座佛教愛國館;2023年至今,東華禪寺18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並多次榮獲省市“模範和諧寺觀教堂”稱譽。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歷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東華禪》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將《東華禪》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眾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2樓:

學佛,要緊的是學放下。佛教我們放下,這個“放下”不是事上放下,是心上放下。放下,一切隨緣,沒有牽掛,沒有取捨,沒有得失,你就自在了。

從**放起?先從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身外之物放起。

你命裡面有財富,偏偏把財富舍掉,不要了,這個對不對?這也是不對的。為什麼?

你有心。沒有財富的人一天到晚動腦筋想辦法賺錢,這也錯誤的,為什麼?那是你的妄念。

你不修福,你哪來的福報?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求不來的,這個明瞭之後,你自然會放下。放下,你的心就清淨了。心地清淨無為,心裡面沒有得失、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你說這多自在!

在這麼多年來,我常常勸勉同修,放下從**放起?從不分別、不執著做起。具體下手之處,就是一切法不可得,《般若經》上講得好,《心經》說得很清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真的是如此。

所以我們面對一切法,頭一個要放下對立的念頭,我從這裡做起;第二要放下控制的念頭;第三要放下佔有的念頭。如果我們對一切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萬物沒有對立,沒有控制的念頭,沒有佔有的念頭,多自在!這是修道嚴重的業障,這一關突破,別的關都好過,這一關是最難突破的。

這樣,這人生還有樂趣嗎?有樂趣,真有,不造業了。賢首大師教我們隨緣妙用,隨緣有樂趣,事事無礙。

妙用是什麼?不對立是妙用,不控制是妙用,不佔有是妙用;如果隨緣裡面起了對立、控制、佔有,那叫造業,就不是妙用。

造業就感得業報,業報裡面有善有惡,善就感三善道的業報,惡就感三惡道的業報。如果是對人,對一切有情眾生,肯定有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都變成冤親債主,就這麼回事,我們不能不知道怎麼化解?你能把這三樁事情真做到,不對立、不控制、不佔有,所有的冤結都化解了。

冤結是雙方面才能結得上,我這一面解開,那邊想報復也沒有法子報復。為什麼?物件沒有了,物件不存在,這個重要!

3樓:麻煩少女

放下了我們又是什麼,我們放下了一切,意味著我們又了新的開始,新的開始就意味我們又開始了原來的輪迴,所以,我個人認為所謂的放下就是忘記,因為所有的煩惱都源之於我們的記憶,所有的痛苦都源之於回憶,我有快樂都源之於心。所以放下,就是忘記,忘記過去,忘記回憶。一切源之於心,源之於新

4樓:匿名使用者

世尊因黑氏梵志運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歡、梧桐花兩株,來供養佛。佛召仙人,梵志應諾。佛曰:

“於下著。”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

“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

“於下著。”梵志曰:“世尊,我今兩手皆空,更教放下個甚麼?

”佛曰:“吾非教汝放舍其花,汝當放舍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一時舍卻,無可舍處,是汝免生死處。

”梵志於言下悟無生忍。

5樓:

不取於相,不執著,就是放下

世人經常說自己放下了

其實是取對自我的一種欺騙逃避相

而放下的實義是不取於相不執著

其中的含義需要自己領會證悟

6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放下千萬不了理解錯了!不要以為放下就是啥也不要,消極等死,甚至尋短見。

放下是相對執著來說的,如果沒有執念,也就無所謂放下了。凡夫都有執念,所以因執念而帶來無窮痛苦和煩惱。

如果認為放下就是放棄一切,消極等死,甚至悲觀厭世,這種所謂的“放下”其實也是一種執念,與凡夫無異!因為其意識深處還有很多執著的覺受存在,那種覺受是“排斥討厭”的覺受,“生活無聊沒意思”的覺受,“人生現狀很苦的覺受”等等。

另外,其還有與凡夫無異的著相存在。生活中的一切本來都是幻覺假相,其卻認為是可以給自己帶來真實“負面覺受”的真相,這本身就是一種認假為真的著相行為,凡夫以假為真,認為一切都是可以給自己帶來真實的“正面覺受”真相,所以兩者都是著相了,實質上並沒有多大區別!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山水沒有變,關鍵在“見”上!見變了,所見就變了!

萬物不曾改變,心變了,一切都變了。天堂地獄亦然!

(僅供參考)

7樓:

放下什麼?佛說放下一切。

我問佛,我是誰?佛說你是你。

我問佛,我從哪來?佛說從該來的地方來。

我問佛,愛情是什麼?佛說愛情是煩惱的根本。

我問佛,什麼是緣?佛說緣是浮雲。

我問佛,有沒有什麼事物是一成不變的?佛說沒有。

我問佛,這個世界什麼最大?佛說人心。

我問佛,人心有多大?佛說無窮無盡。

我問佛,我為什麼會有煩惱? 佛說那是因為你有慾念。

我問佛,怎樣才不會有慾念?佛說放下。

我問佛,放下什麼?佛說放下一切。

8樓:

忘記就放下。

時間可以衝談一切。一切在生死之前都不足道哉。

9樓:美儷的新世界

師兄能做到五戒十善就是放下!

〔一、不殺戒〕,謂人若於彼眾生,妄加殺害,而奪其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壽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殺戒。

〔二、不偷盜戒〕,謂人若於有主物不與而竊取之,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受貧乏報。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盜戒。

〔三、不邪淫戒〕,謂人若淫泆無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墮惡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四、不妄語戒〕,謂人若妄造虛言,隱覆實事,誑惑眾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口氣臭惡,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語戒。

〔五、不飲酒戒〕,謂人若飲酒則縱逸狂悖,昏亂愚痴,無有智慧。若不飲者,是名不飲酒戒。

十善: 十種的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痴。

10樓:8萬4千法門

怎麼放下?要曉得,你不要去用它。在日常生活當中,我用眼見,我用耳聽,我都用,眼耳鼻舌身全用上,但是什麼?

不執著。不執著就是不用第七識,末那識是執著,我不用它;第六意識的分別,我不分別就是不用第六識。相宗轉識成智,六、七因上轉,就是修因的時候,我們現在要下這功夫。

所以真修行,真放下,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對分別執著是愈淡愈好。我們先從什麼?先從淡薄,一定是一年比一年淡薄,一月比一月淡薄,那你就很有進步。

真正能夠到一個月比一個月淡,我們往生就有把握。如果不肯放下,那就沒有法子,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古人所說的,你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沒放下,口唸彌陀心散亂,分別執著的習氣還在,沒減少,這個不行。

所以佛教給我們教得好,你看佛教後世的學生,必須遵守兩樁事情,這釋迦牟尼佛滅度的時候講的,第一個持戒,第二個吃苦。「以戒為師,以苦為師」,這都得要放下;你不放下,你就不能持戒,不放下你就不能吃苦。這兩樁事情好事!

幫助你成就道業,幫助你超越六道輪迴。你要是不願意持戒,持戒受拘束,不自由、不自在,不願意吃苦,換句話說,你還願意繼續搞六道輪迴,不就是這樁事情嗎?我不想再搞六道輪迴,那我就老老實實持戒,真正學吃苦,生活愈簡單愈好,這個事情重要。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七三集

11樓:匿名使用者

念念不起就是放下......

佛說放下,是指放下什麼

12樓:8萬4千法門

放下是把執著放下,把分別放下,把妄想放下,不是把一切事都放下。事都放下,那釋迦牟尼佛成佛了,就不必到這個世間來四十九年教化眾生,那他又何必,他為什麼不放下?要懂得這個道理。

佛教我們放下,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是從心裡上放下,決不是從事上放下。很多人在這裡產生誤會,要放下,工作也不要了,辭掉了,家也不要了,這就讓社會大眾產生誤會,釋迦牟尼佛沒有教過我們這麼做法。你看淨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你不要父母,你大不孝!

你違背了,這些地方不能不搞清楚。

放下是心裡不再執著,心地清淨,清淨心生智慧,妄想心是生煩惱的。叫我們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樣樣都做得非常圓滿,心裡頭沒有執著。在事上,有喜怒哀樂。

人與人之間,如果喜怒哀樂沒有了,你那張木頭臉老是一天到晚都是一個樣子,那也是違揹人情。但是內心動不動感情?沒有,凡夫跟佛菩薩不一樣的就在此地。

凡夫,外面跟裡面是一樣的,喜歡,裡面真有起貪念;外面是有瞋恨,裡面確實有瞋恚。菩薩不一樣,菩薩外面發怒,裡面清淨;外面歡喜,裡面一塵不染,所以他內心永遠是清淨平等覺。外面是恆順眾生,你笑我也笑,你哭我也哭,表現跟你一樣,這才能溝通,眾生才歡喜,才會接近。

如果你一點表情沒有,人家看到你就走了,不願意再接近你。所以外面和光同塵,跟大家完全一樣。

裡面可不一樣!裡面確實我們這裡寫的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永恆不變,這是真心,這不是妄心;與這個相違背是妄心,虛偽、染汙。煩惱是染汙,喜怒哀樂,就不清淨了;不平等,貢高我慢這就不平等;迷惑顛倒,沒有正覺;自私自利,沒有慈悲。

所以諸位要曉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我們每個人的真心。我們的真心跟一切諸佛如來沒有兩樣,完全相同,這就叫本性本善,是我們的本性,是我們的本善。我們今天迷惑了,迷惑了自性,所以現在起心動念跟這個相違背。

相違背就造業,造業就得受果報,這就是六道生死輪迴,你永遠不能出去。要想出六道輪迴,只有把業放下,不再造業。不但惡業不能造,善業也不能造,為什麼?

你造善業,果報在三善道;你造惡業,果報在三惡道,統統出不去。那怎麼辦?佛叫我們作淨業,這一點就很重要。

什麼叫淨業?作善不執著我在作善,不求果報,這就對了。我作了善,希望得果報,你還能出得了三界?

我斷惡,不著相;行善,也不著相,永遠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覺,那就叫淨業。用清淨平等覺,無論是作善作惡,都是屬於淨業,這個諸位要曉得。有時候不作惡不能救眾生,救度眾生有的時候也要用惡度。

你看看《華嚴經》後面「善財五十三參」,有善、有惡,善的多,惡的少。你看勝熱婆羅門的愚痴,用貪瞋痴,甘露火王的瞋恚,伐蘇蜜多女的貪愛,用貪瞋痴!用貪瞋痴可以接引眾生,就是佛家講的,「先以利慾勾,後令入佛智」,他有他的善巧方便。

他用這些方法,心地清淨不染,所以他是屬於淨業,你不要說他造惡業,他沒有善惡業,他是淨業。

善業不起貪戀的心,惡業沒有瞋恚心,這是佛菩薩能做得到的。我們凡夫要在這個地方練功夫,順境裡面學著不起貪戀,逆境裡頭去學不起瞋恚,這個就好,在日常生活中這叫練功夫。念頭起來怎麼辦?

順境裡頭,貪戀的心起來怎麼辦?古人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才起來,立刻自己覺悟到,「南無阿彌陀佛」,用一句佛號換掉,這就叫覺。所以,唸佛人比宗門還要方便,我們的覺就是提起佛號,把妄念打掉。

逆境現前,瞋恚心起來了,「南無阿彌陀佛」,瞋恚心打掉,這個方法好極了。

什麼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念佛功夫得力,起心動念你都能用阿彌陀佛擺平它,讓自己的貪瞋痴不起來。貪瞋痴慢、七情五欲,只要一動,第二個念頭是阿彌陀佛,全部都伏住了,這叫功夫成片。

有這種功夫,生凡聖同居土,沒有一個不往生的。換句話說,你是個學佛人、唸佛人,你見到人還會喜歡,還會生氣,你這一生往生沒指望,這個一定要知道,就是你的功夫不得力。你看你的功夫連煩惱習氣伏都伏不住,你還會常常起現行,這很可怕。

所以自己功夫到什麼程度自己清楚,你這一句佛號能不能伏住煩惱?伏住才作數,伏不住不算數。

佛說 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真是佛說的嗎

我問佛 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佛 曰 那只是曇花的一現,用來蒙蔽世俗的眼 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淨仁愛的心。我把它賜給每乙個女子,可有人讓它蒙上了灰。我問佛 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佛 曰 這是乙個婆娑世界,婆娑即遺憾 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我問佛 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

真正的愛,是說放下就可以放下的嗎

你說的沒錯,真正的愛不是說放下就可以放下的,即使離開了心也會彼此牽掛,會在腦海裡留下對方的影子,還會無時無刻的想到對方,想到對方在幹嘛,過得好不好,這也就是說的為什麼前任那麼不容易遺忘。 真正的愛一個人事實上是不可能說放下就可以放下的。但是如果你感覺他真的找到了幸福,你就該裝作沒有事兒的樣子去祝福他...

五年的戀情為什麼女人可以說放下就放下說不愛就不愛

你好,按照你的描述來看。這要看具體實際情況的和你們具體相處情況的?不能僅看表面而言。要是你們倆是彼此不適合的。就是說你們倆是志不同道不合,三觀不相同的人。相處在一起也不融洽。而她現在遇到新的物件是與她志同道合的人。那她這種行為是很正常的。因為雖然你們戀愛五年,但是你們一直沒有磨合好,一直因為彼此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