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哲學的角度說明精神比物質更重要

2021-09-06 17:21:08 字數 887 閱讀 3522

1樓:匿名使用者

都重要.物質生活是基礎,沒有充足的物質生活,不可能有精神生活的.我認為,人性是貪婪的,人性如果不是貪婪的,人就不需要沒有更好的需求,人類的社會就不可能進步。

人類社會就像金子塔一樣,在金子塔中低層中的很多人,剛剛可以解決物質生活,沒有可以滿足精神生活;只有到金子塔的頂層人,即可以充分享受物質生活,也可以享受精神生活!在現實中,我們大多數人是需要為了我們和我們家人的一張嘴來忙碌的,人在社會最大的需要就要滿足自己生存的需要,只有滿足了生存需要以後,才可以享受生活。生活不是電視劇,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生活在很多的時候,是簡單和平凡的,很多的事情是需要為繞著柴米油鹽茶來完成的。

生活是平凡的,在平凡中顯示了偉大,顯示了人性的光輝。我在海外學習期間,深刻理解到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就沒有海外華人立足之地。同理一個家庭也是這樣的道理一個家如果經濟能力不強,這個家生存上都會有問題,那麼怎麼可以說,你說的精神比物質更重要的理論,我認為是在滿足物質基礎上,才覺得精神上空虛。

如果我們生活都很困苦的話,那還怎麼可以談精神的富足呢?沒有物質的保障,那些精神的生活,不就是空中的花園,轉眼就逝。人生還是要現實些,別太空虛了。

2樓:護念觀心

思想和身體合起來,組成一個完整的人。

人有六種感覺,分為“眼,耳,鼻,舌,身,意”。這個“意”是前五種感覺結合分析得出來的結果。人的行為,都是為了讓自己感覺到快樂,快樂是指精神感到愉悅。

大多數人,想要感覺快樂,都是通過身體的這幾種感官,來傳遞到精神,從而達到愉悅的程度。但是如果一個人,失去了這前五種感官,他還是一個人嗎?回答當然是,就算沒有感官,精神還存在。

可以通過思考,想像,讓自己的精神得到愉悅和滿足。但是如果失去了精神(靈魂),肉體還能代表一個人嗎?我的回答是“不能”。

人,以精神為主。精神比物質更重要。

怎樣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孤僻,請從哲學角度說明人際關係 如何處理人際關係?

社會人群是由多種多樣的人群組成的,孤僻,是社會人群的乙個組成部分。哲學觀點看,孤僻是聖人的特質。盾冬這一段感情線著實令人痴迷,從兩小無猜的青梅竹馬到連生離死別也無法將他們分開的鑽石戀。他們兩之間的交流甚至都無法用柏拉圖來界定他們之間的關係。對於筆者而言,盾冬之間的關係可以定義為愛情的理想狀態。柏拉圖...

從生活與哲學角度說明推進醫改為什麼要樹立正確的

2 意識對改造客觀世 bai界具有指du導作用 或社會 zhi意識dao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 用 2 分 實踐是一版種有目的 有 權意識的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 或改造世界是認識的目的 和歸宿 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 2 分 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 制約和導向作用 2 分 樹立正確的目標理念,有利...

從哲學的角度看人應該如何自處,如何從哲學角度論述人的自由和責任

人應該如何相處?這個是生活的問題,不是哲學。提供幾個點 1 按自 己想要內的方式去相處 按你喜歡 容你想要,你覺得好的 2 怎麼對自己有利 有助於金錢 能力的增長 就怎麼處3 按基本的規則 法律 社會 世故 去相處最後,應該根據環境 人和規則,懂得應變 如何從哲學角度論述人的自由和責任 哲學的角度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