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青衣童生
康德的:
1、自殺是可惡的,因為上帝禁止這樣做;上帝禁止自殺,因為這樣做是可惡的。
2、工作是使生活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
(備註:這裡的工作是指你所愛好的工作。)
3、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
4、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因為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5、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種祕密,用來抑制放縱的慾望。它順乎自然的召喚,卻永遠同善、德行和諧一致。
6、想要成就大事業,要在青春的時候著手。
7、有兩樣東西,愈是經常和持久地思考它們,對它們日久彌新和不斷增長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實著心靈:我頭頂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8、不學會幽默和風趣 ,人就太苦了。
9、活動或運動是人體健康的導師.
10、最好的享受就是工作。
(備註:這裡的工作是指你所愛好的工作。)
黑格爾的:
運偉大之思者,必行偉大之迷途。
背起行囊,獨自旅行。
做一個孤獨的散步者。
如果說**是流動的建築,那建築物則是凝固的**
悲觀的頭腦'樂觀的意志
無知者是不自由的,因為和他對立的是一個陌生的世界
目標有價值,生活才有價值
在純粹光明中就像在純粹黑暗中一樣,看不清什麼東西。
任性和偏見就是自己個人主觀的意見和意向,——是一種自由,但這種自由還停留在奴隸的處境之內。
只有那些躺在坑裡、從不仰望高處的人,才會沒有出頭之日。
人是靠思想站立起來的
最大的天才儘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讓微風吹來,眼望著天空,溫柔的靈感也始終不光顧他.
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
惡是發展原動力
實體在本質上即是主體
如果你生活是一種無法抗拒的 無法改變的痛苦裡.那麼這種痛苦將是你的幸福! 給自己一個希望和勇氣.大喊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慷慨的說句"大不了就是一死" !
嘿,哥們,我說,嘿,哥們 我說,沒有意義的怎麼可能存在。
世界歷史即是世界審判”揭示了其歷史觀兼有神義論和人義論的雙重品格
2樓:打碗碗小花
康德: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越來越歷久彌新,一是我們頭上浩瀚的星空,另一個就是我們心中的道德律。
我是孤獨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男人被創造去征服自然,女人被創造去征服男人。
當我需要女人的時候,我卻無能力供養她;而當我有能力供養她的時候,她已經使我不能感受到對她的需要了。
我們越是忙越能強烈地感到我們是活著,越能意識到我們生命的存在。
黑格爾:
運偉大之思者,必行偉大之迷途。
在純粹光明中就像在純粹黑暗中一樣,看不清什麼東西。
人應尊敬他自己,並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
一個深刻的靈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
人死於習慣。
一個灰色的回憶,怎能抗衡現在的生動與自由。
人類從歷史中所得到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不記取歷史教訓 。
3樓:匿名使用者
高手 那麼: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最開始是誰說的呢 ???
康德的那句很經典的話是什麼啊?,頭上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法則
4樓:爽朗的
有兩種東西,我們愈是時常愈加反覆地思索,它們就愈是給人的心靈灌注了時時翻新, 有加無已的讚歎和敬畏 ——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則。 ——康德墓碑銘文
拓展資料:
“有兩種東西,我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所喚起的那種越來越大的驚奇和敬畏就會充溢我們的心靈,這就是繁星密佈的蒼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商務印書館2023年版2023年第2次印刷,第141頁)
韓水法漢譯文:“有兩樣東西,我們愈經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們就愈使心靈充滿日新月異、有加無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則。”(商務印書館2023年版第177頁)
鄧曉芒漢譯文:“有兩樣東西,人們越是經常持久地對之凝神思索,它們就越是使內心充滿常新而日增的驚奇和敬畏: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220頁)
李秋零漢譯文:“有兩樣東西,越是經常而持久地對它們進行反覆思考,它們就越是使心靈充滿常新而日益增長的驚讚和敬畏: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則。
”(《康德著作全集》第五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3年版,第169頁)
馮曉虎《學習康德好榜樣》:“有兩事充盈性靈,思之愈頻,念之愈密,則愈覺驚歎日新,敬畏月益:頭頂之天上繁星,心中之道德律令。”
十八世紀的哥尼斯堡,一座庭院外的林蔭道上上,每天午後三點半,總是會悠然走來一個身高不足五英尺,凹胸凸肚,右肩內曲,左肩下斜,歪搭著頭的小矮子。 他身上永遠穿著一套灰色的裝束,手裡永遠提著一支灰色的手杖,後面永遠跟著一位忠誠的老僕人,永遠為他準備著一把雨傘。這一主一僕是如此的守時,以致於市民們在與他們親切地打招呼的同時,總忘不了趁機校正自己的手錶。
這就是哲學家康德和他的僕人拉普。
一位傳記家讚歎道:“康德的一生就像是一個最規則的動詞。”是的,而且這還是一個從不與其他詞搭配的動詞。
康德畢生既沒有過遠離故土的經歷,也沒有過結婚生子的願望。他只知道日復一日地沿襲著自己的時間表,簡直像一部最精確可靠的機器。
在哥尼斯堡大學任教的康德的一天是這樣進行的:五時康德起床,穿著睡衣去書房,先喝兩杯淡茶,再吸一斗香菸。七時康德去教室上課。
課後他又換上睡衣回到書房看書。十三時康德再次更衣,與朋友共進午餐。飯後十三時三十分,康德便踏上那條被後人稱為“哲學家之路”的小道,哲學家開始散步了……
康德的私宅是在校任教後不久才買下的,共兩層。書房裡擺著兩張普通的書桌,牆上掛著一幅盧梭的畫像。康德的私人書籍並不多,各種書加起來也不過五百本。
正是在這種樸素、單調的環境下,康德度過了他平凡、刻板的一生。名譽、權力、利益、愛情……,世人渴求的一切都與他終身無緣。海涅甚至下結論說:
康德沒有什麼生平可言。康德直到八十歲時才告別人世,在當時的確是罕見的高齡了。不知道這是否該歸功於他那整齊劃一,保守而有節制的生活。
然而有一次,康德讀到盧梭的《愛彌爾》,簡直是如獲至寶,不忍釋卷,一連幾天足不出戶,把自己的作息安排表忘了個一乾二淨。這是一次例外,而且是廣為人知的康德的僅有的一次例外。
叔本華認為任何人在哲學上如果還未了解康德,就只不過是一個孩子。
康德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 2023年4月22日生於東普魯士的首府哥尼斯堡(今天的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康德出身一個家境貧寒,子女眾多的馬鞍匠家庭。他的祖輩是十七世紀從蘇格蘭遷來歐洲大陸生活的。
2023年康德進入哥尼斯堡大學學習,2023年畢業。離開大學後康德去鄉下一個貴族家庭任職家庭教師。2023年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學,任講師。
2023年康德被評為教授,2023年升任校長。在校期間他先後當選為柏林科學院、彼得堡科學院和科恩科學院的院士。2023年康德辭去大學的教學工作。
2023年2月12日康德逝世。
以2023年為標誌,康德的一生可分為前期和後期兩個階段。在前期他主要研究自然科學,重點是數學、天文學和化學,主要成就有正負數理論和星雲學說,在其他學科方面也深有造詣;後期他則主要研究哲學,還涉及宗教、邏輯學和人類學等領域。
作為自然科學家,康德提出了與當時佔統治地位的宇宙不變論相對立的宇宙發展論,為辯證法奠定了科學上的基礎。2023年康德發表《對地球從生成的最初在自轉中是否發生過某種變化的問題的研究》,提出地球自轉速度因潮汐摩擦而變慢的假說,後來得到證實。2023年康德發表《宇宙發展史概論》,從自然界的歷史發展觀點出發,提出關於天體起源的“星雲假說”,含有唯物論和辯證法的思想,向認為自然界亙古不變的觀點挑戰。
後來拉普拉斯也提出了類似的假說,後人合稱為康德——拉普拉斯假說。
儘管康德在自然科學上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業績,但他還是以哲學家的面目出現在大多數後人的心中,或者說他還是憑著哲學論著的影響銘刻在人類文明的史冊上。
歌德說:“當你讀完一頁康德的著作,你就會有一種彷彿跨入明亮的廳堂的感覺。”康德在其三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留下了三部劃時代的傑作:
《純粹理性批判》(2023年)、《實踐理性批判》(2023年)和《判斷力批判》(2023年)。另外他還著有《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而上學導言》(2023年)、《道德形而上學》(2023年)和《永久和平》(2023年)等書。
康德在三部批判鉅著中分別闡述了自己的認識論、倫理學和美學思想。在《純粹理性批判》中,他把人類的認識能力分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類,分別對應數學、物理學和形而上學。他認為憑感性可以認識數學,憑知性可以認識物理學,而憑理性卻無法認識“形而上學”。
數學和物理學研究的物件是現象世界,而“形而上學” 研究的物件是“自在之物”。現象世界是世界的顯現,可以認識;“自在之物”是世界的本體,無法把握。他還提出了四組著名的“二律背反”,指出人的認識能力只能認識現象世界,不能認識“自在之物”。
所謂上帝、靈魂和自由都是無法確知的,或者說是無法證明的。“形而上學”不能作為一門真正的學問而存在。
在《實踐理性批判》中,他提出了道德不是以符合個人或他人的幸福為準則的,而是絕對的,即人心中存在一種永恆不變,普遍適用的道德律。道德是“絕對命令”,是“應當如此”。道德應該符合正義而不是個人幸福。
但他又提出人可以感覺到意志自由,生命長存。上帝永遠指導著世間萬事萬物,上帝萬能,靈魂不死,有德之人最終能夠得到最大的幸福。
在《判斷力批判》中,他批評並融匯了當時各派的美學觀點,開創了獨特而複雜的美學體系。他指出藝術源於天才,上帝創造一切。美應該從大自然和人的道德中尋找。
可以說,康德在第一部書中否定上帝,卻在第二部書中證實上帝,又在第三部書中尋找上帝。康德以他的三部《批判》實現了他理想中的真、善、美的統一,構築起三位一體的神聖的哲學殿堂。
康德把他的時代稱為“批判的時代”。他一方面批判萊布尼茲~沃爾夫的“形而上學”體系,批判封建神學;一方面又批判無神論、唯物論,為神學向科學爭得一席之地,試圖調和唯物論與唯心論的矛盾。
康德創立了德國的古典唯心論,發起了德國的資產階級哲學革命。海涅在《論德國宗教和哲學的歷史》中寫道:“德國被康德引入了哲學的道路,因此哲學變成了一件民族的事業。
一群出色的思想家突然出現在德國的國土上,就像用魔法呼喚出來的一樣。”德國的唯心論的發展正是費希特批判康德,謝林批判費希特,黑格爾批判謝林的過程。而黑格爾辯證法的起點也正是康德哲學。
黑格爾哲學解體後,許多德國大學的哲學又發展為新康德主義,他們的口號是“回到康德”。而十九世紀後期直至二十世紀中現代哲學中的新實在論、現象主義等思潮也可從康德哲學溯源。
黑格爾的異化觀點是什麼,怎樣理解黑格爾的異化理論?什麼是絕對觀念 絕對知識 客觀化 物件化。。?
黑格爾的異化思想最初表現在對於 教的 實證性 所作的批判中。他繼費希特揭示人與自然的異化關係之後,通過思想異化的形式揭示了人與人的異化關係。他 怎樣理解黑格爾的異化理論?什麼是絕對觀念 絕對知識 客觀化 物件化。 黑格爾復的異化思想最初表現在對於制 bai教的 實證性 所du作的批判中。他繼zhi費...
黑格爾美學基本觀點,黑格爾美學思想的核心什麼
第一,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理念是絕對精神,也就是最高的真實,黑格爾又把它叫做 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2616464神 普遍的力量 意蘊 等。這就是藝術的內容。就內容說,藝術 宗教和哲學都是表現絕對精神或 真實 的 三者的不同只在於表現的形式...
21歲應該看看哲學嗎?比如說黑格爾還有康德的著作,總覺得我現在能看懂的
不是可以看,而是應該看看。作為在校大學生,文史哲方面的書都應該看看,這能提高一下自己的人文修養,同時也能顯示自己的涵養。給你推薦一本哲學入門書 蘇菲的世界 很經典。我在大學的時候不太明白哲學,也不太明白為什麼要學哲學,但是工作後發現哲學在生活中處處有用,很多問題都要用哲學的觀點去看待。所以可以適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