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所謂先入世,再出世。如果沒有入世,談出世,就猶如一個娃娃從來不知世間險惡,從來不知人心善惡,從來不知這大千世界滾滾紅塵是個什麼樣子,雖猶如蓮花般聖潔,不識人間煙火。雖乾淨卻不明智。
只有入世後才能明智,悟透七情六慾,悟透滾滾紅塵。看完人間以後,你就會不想再沾染紅塵。做到隨心,做到真誠。
最後你就會知道如何躲清淨了,你也會知道什麼是你想要的清淨,你自己就會知道怎樣可以清淨於世了。當你看透世間,不會再爭,不會再搶,這樣內心最清淨。
2樓:
保持良好的心態,做到與世無爭,寬容大度,不計較得失。
3樓:冥想音主站
佛法雲:心淨則國土淨。
先清淨自心吧。從修一切善,斷一切惡開始。
4樓:佛道本同源
看來你心裡早有想法,但願不是為了躲避生活,也只有修習佛法可以達到比目的,甚至比這想法要高出,找個真師傅吧
5樓:你本來是佛
可得者為世間事!不可得者世間意!人生於天地之間,應如蓮花般出汙泥而不染!
6樓:匿名使用者
出汙泥而不染,是一種超脫凡俗的境界!修為好的人,可以做到!
7樓:滿初昳
那就出家修行吧,可能心靜,自然就與萬物少染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禪語是什麼意思?
8樓:逗比逗無悔
意思是:
菩提是個覺道,又有什麼樹呢?心如明鏡臺,其實根本沒有個臺。本來就什麼都沒有,也沒有一個樣子,也沒有一個圖,或一個形相。既然什麼都沒有,塵埃又從那裡生出呢?根本就無所住了。
賞析:心即自性,和常人的思想不是一回事,人的思想是後天培養的,自性是先天的,常人是思想做主,障礙自性。
佛家語,萬事萬物都是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而非自性起用,身也是因心有塵,塵即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當然身的相和前世有關了,塵是妄念,自性是圓滿的清淨的,妄念非心非自性所發。
人若悟得自性,自性做主,再起念,不稱作妄念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圓滿清淨,其性空,緣起緣滅,非常自在,根本沒有妄念,有何談有染!
擴充套件資料
原文:菩提偈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原文解釋:
這個是六祖惠能大師的一個四句偈
這是從神秀和惠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9樓:血刺無情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染塵埃. 六祖慧能偈語. 菩提樹下是佛祖悟道的地方.
菩提樹本來不是樹,明鏡臺也不是臺. 本來什麼都沒有,怎麼能染上塵埃呢? 慧能寫這個偈語之前北宗六祖神秀有偈語.
身是菩提樹, 心是明鏡臺. 時時常拭免, 不使染塵埃. 慧能的主要是針對神秀的偈語說的,證明慧能更加的心中無物.
有更高的悟性. 說一下這首詩的出處 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五百餘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神秀大師。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
弘忍漸漸的老去,於是他要在**中尋找一個繼承人,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禪意的詩),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這時神秀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因為出於繼承衣缽的目的而去做這個畿子,違法了佛家的無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牆上寫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和種種邪魔。是一種入世的心態,強調修行的作用。
而這種理解與禪宗大乘教派的頓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當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這個畿子的時候,都說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時候,弘忍看到了以後沒有做任何的評價。因為他知道神秀還沒有頓悟。 而這時,當廟裡的和尚們都在談論這首偈子的時候,被廚房裡的一個火頭僧—慧能禪師聽到了。
慧能當時就叫別人帶他去看這個偈子,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慧能是個文盲,他不識字。他聽別人說了這個畿子,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領悟到真諦啊。於是他自己又做了一個畿子,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偈子的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有這首偈子可以看出慧能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後世有人說他是十世比丘轉世),他這個偈子很契合禪宗的頓悟的理念。是一種出世的態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這首佛偈就是為了證明空性 弘忍看到這個偈子以後,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邊上的人說是慧能寫的,於是他叫來了慧能,當著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說:寫得亂七八糟,胡言亂語,並親自擦掉了這個偈子。然後在慧能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這時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於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時候去了弘忍的禪房,在那裡弘忍向他講解了《金剛經》這部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並傳了衣缽給他。然後為了防止神秀的人傷害慧能,讓慧能連夜逃走。於是慧能連夜遠走南方,隱居10年之後在莆田少林寺創立了禪宗的南宗。
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這件事以後,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沒有追到。後來神秀成為樑朝的護國法師,創立了禪宗的北宗。 關於慧能的偈頌,還有另一種說法,說他的偈頌寫的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慧能的偈頌到底是怎樣寫的,學術界目前還有爭論,但這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主要內容。“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含義是什麼呢?
我們知道,中國佛教的內部體系是非常複雜的,有大乘,也有小乘,有空宗,也有有宗,而大多數的中國佛教宗派都是融合空有兩家的。大乘佛教空宗,在印度名為中觀學派,是佛教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變革,它以講空為主,破斥迷信,掃蕩一切形相。它認為,一切萬法,本性皆空,無論在世間還是出世間,其一切事物現象,包括精神現象和物質現象,也包括我們在世俗的認識活動中所得到的各種假名而已。
佛教重在解脫。所謂解脫,就是要斷除各種繫縛。故中觀學派之講空,對於繫縛的破除,尤其是對“見”(認識)縛的破除,確實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然而,一切事物總是有它的反面。中觀學派講空,最後講到了否定一切(尤其是涅盤解脫)的程度,無疑動搖了整個佛教的理論基礎。因此,佛教從中觀的“真空”向“妙有”過渡,就成了一種必然的趨勢。
所以在印度大乘佛教中期以後,便開始出現了宣講“妙有”理論的一系列經典,如《法華經》、《涅盤經》等等,宣傳一種永恆、普遍、絕對的佛性,以作為一切眾生及萬物存在的基礎。在中國,這兩種思想幾乎同時傳入。於兩晉南北朝之際,經過道生等人的闡揚發揮,綜合空有,結合《般若》之“緣起性空”,與《涅盤》之“佛性妙有”,從而提出了一種普遍意義上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主張。
其理論的中心認為,所謂的“佛性”,也就是眾生成佛的內在依據、內在原因,是一種絕對的、普遍的、永恆的存在,它具有感應一切的功能,可與一切眾生及萬物相應,因而能夠攝持於一切眾生及萬物之中。所以,從這種意義上說,“佛性”是一切眾生所共同具有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然而,這裡所說的“佛性”,在他們看來不是什麼特殊的東西,就是般若學所說的“緣起性空”之理,又可稱為“實相”、“法性”、“空”“真如”等等。
這樣就在最高意義上將般若的“空”與涅盤的“有”完全同一起來,也就是說那種永恆的“佛性”,其實就是“空”。從這種思想出發,我們可以看得出:在世間的意義上,一切眾生都是五蘊和合的產物;而在最高的理論意義也就是“實相”的意義上,則一切眾生可以說是一無所有,所有的只是宇宙間唯一無二的“空”理。
這種空理是宇宙間唯一的真實,它處在眾生之中就表現為眾生的“佛性”,表現於萬物之內則就是事物的“法性”。而對於“空”之“佛性”來說,由於它僅僅是一種空理,就不能用語言和思維加以分別,而是超出了一切語言思維可表的具體特徵之處。而所謂的“染淨”就正是這樣的分別之一。
理解了這些,我們就可以理解慧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含義了。 慧能接受了《般若》的性空思想和《涅盤》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並把二者融合為一。
正是在這種認識的指導之下,慧能說出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著名偈頌。所謂“本來無一物”意思就是說世間萬物皆為假象,沒有一法為實有;所謂“何處惹塵埃”,則特別強調“塵埃”也不是真實的,沒有染與不染的分別。總之,他是主張佛性本淨,為唯一的真實,故沒有塵埃,也沒有塵埃可染。
因為一切都是“空”理所表現出來的,唯此為真,其他皆假。所以,眾生只要認識了自身的佛性,也就是認識了“空”理,就能覺悟成佛。慧能的這種看法,反對神秀所說。
神秀把身體看作是“菩提樹”,把心當成是“明鏡臺”,從正面肯定了事物是存在的,這就是主張“有”了,從而違背了般若“緣起性空”的原則。另一方面,神秀強調“塵埃”的存在,也就是把世間可染之物執為實有,這也與般若的原則背道而馳。另從慧能的偈文,可以看出他的主張是要簡化修行程式,既然心性不存在淨垢問題,也是不必通過修心以斷除**煩惱,故修習可在日常生活之中進行,可在日常生活中頓悟成佛。
神秀的修行方法則是漸修,是“時時勤拂拭”。這也反映了二者修行方法上的不同。
10樓:羽之北宸
首先要了解慧能大師的一生
慧能臨終時有一偈
若能心中自見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見自性外覓佛
起心總是大痴人
其實已經道破天機 ,人人都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必用清規戒律來束縛自己的內心。
佛教是為了引導凡夫入門的方便法門,是引導人向善的一種道,本質也是一種空。若是迷信這一套表面的方法,則不得涅槃,無法超脫。所以佛教還有一句世間一切有為法皆夢幻泡影。
11樓:木爺
談談我自己所感悟的看法吧! “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首先“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是給予修行者一種心裡上的堅定信心,“時時 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告訴修行者不要使自己對佛法信念有所動搖。這句話是 說給修行者對於佛法本身的認識。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而這段則是說明世界萬物皆由心生的道理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這告訴修行者世界萬物皆為虛象。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這句則是告訴了修行者對於存在這世間需要持有的心態是如何的 !這句話是說給修行者對於所在世界本身的認識的。
聯絡前後兩句總的要告訴世間人門意思便是! 一定要堅定不移的相信佛法,這世界萬物皆為虛幻之物,沒有必要去過多憂慮, 唯有實習佛法看清楚心中的“菩提樹”才是真正的圓滿。由此也應徵佛法的唯心 理論!
樓主放了一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錯誤, 對此認識不夠。 佛對我說:
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指心中有塵世雜念) 佛說:
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塵世雜念如何能用力擦 除呢?
) 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這句最重要便是佛指導的語言,心 中的雜念並不是將心拋棄就可以祛除的,塵世雜念本來就是不存在的,那你心中 又如何來的雜念呢?
這說明叫他區分塵世及佛法的界限,只有認識到了“塵本非 塵”才能作到“何來有塵”這塵是一種意念是一種擾亂人心的觀念,只有看破紅 塵才能真正拋棄雜念做到心中清靜,做到心中無塵看清自我之真心,看破世間萬 物虛像) 我所理解的意思就是如此!希望能對樓主有所幫助!其實樓住也應該做到“塵本 非塵,何來有塵”!
本來佛法就是一種很主觀的心理上的東西!悟法講究的也是 一個人對佛法自身的認識多少而不是他人對佛法的認識!這樣樓主給塵埃染指了
如何做到自律,如何做到自律
要麼現實所迫,要麼嚴格要求自己。自律就是克制自己,不做不該做的事情。比如買票要排隊,不能插隊 走在馬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 我們平時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約束,否則任何事情都毫無秩序可言。而我們作為在校的學生,處在向邁進社會過渡的時期,更是有數不清的紀律和規則來要求我們,告訴我們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
如何做到白手起家,如何做到白手起家
我覺得白手起家,最重要的是勤奮,能吃苦。人生的最難的就是起步,等你有了第一桶金,金錢就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我想從頭開始,最重要的是,勤勞,能吃苦。生活中,最難的事情就是開始的,所以你得到了第一桶金,錢會像滾雪球,越滾越大 市場秩序地完善,投機倒把對一般人來說幾乎沒有可能,整個社會偏向浮躁,人們焦...
如何做到舉止優雅談吐不凡,如何做到舉止優雅
談吐,是有聲的語言 舉止,是無聲的語言。前者有聲,後者有形,聲形兼備,能共同表現出乙個人的內在素質 外表氣度和交際水平與風格。因此,在社交和商務活動中,不僅要注意儀表,更要注重談吐舉止。談吐文雅 在談吐上大凡豪放的人,語多激揚而不粗俗 瀟灑的人,言談風雅而不隨便 謙虛的人,含蓄蘊藉而不猥瑣 博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