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
“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
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
《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按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舊時,北京人多在清明掃墓,但祭掃儀式並不在清明的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據說,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塋。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
“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
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
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籤,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
關於包袱裡的冥錢,種類很多。一、大燒紙,九k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都城的圖案,多系鉅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四、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五、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
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
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有的富戶要攜家帶眷乘車坐轎,親到墳塋去祭掃。屆時要修整墳墓,或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祭罷,有的圍坐聚餐飲酒;有的則放起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娛樂活動。
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此即是掃墓又是郊遊,興盡方歸。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
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柳條插土就活,插到**,活到**,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而插柳戴柳。
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裡說:
“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雲:
“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於《詩經。
小雅。采薇》裡“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
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
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
“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
”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
”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清明戴柳,有將柳枝編成圓圈戴在頭上者,也有將嫩柳枝刮結成花朵而插於頭髻者,還有直接將柳枝插於頭髻者。明朝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清明,“家家插柳滿簷,青茜可愛,男女或戴之”。
今人《蕪湖古今》:清明,“清晨,街市叫賣楊柳,家家折一枝綠柳蘸上清水,插上門楣,婦女則結楊柳球,戴在鬢邊”。
近人楊韞華《山塘擢歌》:“清明一霎又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毗鄰諸姐妹,一株斜插綠雲翹。
”民間諺語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
”“清明不戴柳,來世變豬狗。”說明戴柳有辟邪功用。清明戴柳之俗遍見各地。
清光緒二年《懷安縣誌》:清明,“插柳於門,男女亦各戴之。諺雲:‘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白首’”。
清朝插柳戴柳,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為辟邪之用,但在一些地方有紀年華之義,有所謂清明插柳“紀年華”,“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之說。這種習俗是宋代“寒食”冠禮的遺存。宋代將男女成年行冠禮的時間統一定在“寒食”節,而不論生時年月,“凡官民不論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頭。
”(《夢樑錄》)戴柳即為成年標誌。據此,後世便有“紀年華”之遺俗,並演化成婦女戴柳球於鬢畔以祈紅顏永駐的習俗。在此,青青春柳,又有象徵青春之義。
時值春季婦女戴柳,則表現出對青春年華的珍惜與留戀。
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2樓:巨集聚變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
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3樓:吸血鬼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吸收了寒食節的禁火、冷食習俗,傳說寒食節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節日。在民間傳說中寒食節雖與介子推有關,但寒食起源,並非為紀念介子推,而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即《周禮》所謂“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
寒食節是流傳於中原一帶古代較早的節日,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由於北方寒冷,春三月氣溫上升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漢代稱寒食節為禁菸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
清明節快樂?為什麼有人說清明節快樂呢? 10
4樓:嶽餅
清明節一般不說快樂,因為清
明節的一個重要習俗是祭奠祖先,而不是傳統的換了佳節。
1、清明節這天究竟能不能對身邊的人說節日快樂,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值得爭議的問題。因為清明節本身就是節氣和節日的一個結合,其深刻的文化內涵裡不但有國人慎終追遠的價值取向,更有著人們親近自然、感念自然的內心描寫
3、清明節作為中華民族在漫長歲月裡形成的以時節為標誌的文化活動,它除了具有歷史、自然等文化內涵外,還凝聚著深刻的人文內涵,也具有全民性的情感輻射。當其紀念祖先莊重、肅穆的情感基調,與人類親近大自然、感念大自然的歡樂氣氛相融合時,它便在千百年的文化傳承中得到發展壯大,併成為共同關注的節日。
5樓:神奇領域的創作者
之所以可以說“清明節快樂”,是緣於該節日的主題內容及歷史傳統。因為清明節是春季最重要的節日,其主題內容十分豐富,它既將寒食節、上巳節等節日糅合在一起,又貼合春天正處陽氣上升、陰氣下沉、萬物復甦、生氣勃勃的節氣特徵。
“清明節的主題不只是掃墓,更重要的是把掃墓和踏青相結合。”高巍進一步指出,清明節並不是悲傷的節日,祭奠先祖,除了表達對先人的哀思,也使後人獲得了精神慰藉。而踏青郊遊作為清明節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為了讓人們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滿懷積極的生活態度。
6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節到了,親友相逢怎麼打招呼?能說節日快樂嗎?
這得從清明節說起。清明節,本是二十四個節氣之一。“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穀雨之後,就是立夏了。因此,清明節時,萬物已復甦,大地逐漸回暖。
在傳統,清明節是掃墓祭祖的日子,現在的一些地方仍保留這種習俗;清明節又是踏青郊遊的日子,由於條件限制,這種習俗一度中斷,只是鄉下人,有的會在這天上山採茶,稱為清明茶。
那麼,清明這天怎麼打招呼,能說節日快樂嗎?有一年,移動公司向某地區的一些使用者傳送“祝清明節快樂”的簡訊,收到者很納悶,認為這掃墓的清明節是與死者相關的,自己是活人,能被祝節日快樂嗎?最後,移動公司公開道歉。
其實,現在清明節作為法定節假日。活動之一是清明掃墓,慎終追遠,是嚴肅而莊重的。對祭祖之人,特別在公墓園陵相逢時,說節日快樂,有褻瀆今人和先人之感,確實不妥。
但祖國各地風俗有異,有的地方並不在這天掃墓,清明倒是可以踏青等,作為假日,也有人回家團聚,或安排短途旅行,親近自然,帶動經濟。對此祝福節日快樂,意思主要為放假快樂,並無不可。
北京有民俗研究者認為,在清明節,除了掃墓時以外,其他的場合說“清明節快樂”是沒問題的。大畜認為,對於有參加祭祖掃墓活動的物件,並不限於掃墓時,而是這天都不宜祝其清明快樂,以尊重其緬懷先人之情感氛圍。
因此,清明節祝節日快樂時,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瞭解習俗,分清物件。那麼,**簡訊、或在群裡**祝快樂的,是不道德的行為。而對誰都不敢祝清明節快樂的,甚至只一味批評送祝福的,那是不瞭解傳統文化,更不瞭解當下應有多元化、多樣性的文化。
清明節清明節的由來,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的由來 節日起源。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 上元 清明 立夏 端午 中元 中秋 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圖。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 墓祭 之禮,後來...
清明節紀念誰,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19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 可此時以前捨命救他的介子推卻早已病死,為了紀念他,晉文公將他死去的日子定為清明節,並流傳至今。介子推,春秋戰國時期。清明節為了紀念介子推 清明節是為了祭奠老祖宗。清明節的來歷,它是紀念誰的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
清明節食譜大全,清明節吃什麼,清明節菜譜
一 油爆蝦 原料 河蝦500克 花生油1000克 實耗15克 醋60克 味精1.5克 蔥 姜各0.5克 白糖50克 細鹽2.5克 黃酒10克 麻油10克 製作方法 1 將鍋燒熱,放花生油,至油八成熱時,把蝦投入鍋裡炸。炸至色紅 殼脆即撈起瀝油 2 原鍋留餘油10克,加蔥 薑末 醋 白糖 黃酒 細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