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1. 紀傳體史書中的本紀與列傳。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
「紀傳為式,編年綴事。」 唐 劉知幾 《史通·六家》:「當 漢 代史書以 遷 固 為主,而紀傳互出,表志相重,於文為煩,頗難周覽。
」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五節:「只有紀傳沒有志書,不能說是完整的國史。」
2. 指紀傳體史書體裁。 唐 劉知幾 《史通·古今正史》:
「自斯已後,作者相繼。為編年者四族,創紀傳者五家。」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
「 司馬遷 《史記》為紀傳之祖。」
3. 指紀傳體史書。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 阮孝緒 《七錄》:一經典,二紀傳,三子兵,四文集,五伎術,六佛,七道。」
2樓:樹芽兒
我國史書體例之一,《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紀傳體史書的突出特點是以大量人物傳記為中心內容,是記言、記事的進一步結合。從體裁的形式上看,紀傳體是本紀、世家、列傳、書志、表的綜合。
本紀,基本上是編年體,兼述帝王本人事蹟。世家,主要是記載諸侯和貴族的歷史。列傳,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傳記。
書志,是關於典章制度和有關自然、社會各方面的歷史。表,是用來表示錯綜複雜的社會情況和無法一一寫入列傳的眾多人物。優秀的紀傳體史書把這些體裁配合起來,在一部史書裡形成乙個相輔相成的整體。
它既有多種體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規格。
史書裡面的本紀,傳,志,表分別是什麼意思,知道的朋友請指教。謝!
3樓:匿名使用者
按照《史記》的體例
原則上本紀 記述 帝王的事蹟
世家 記述 諸侯
列傳 記述 帝王、諸侯以外的人
書 記載典章制度等
表 是年表,以列表的方式陳列大事件
4樓:
本紀 記述政治上重大事件和帝王事蹟
,共十二篇。
傳 即「列傳」,主要記載官吏、名人及一部分內下層人容物的事蹟,共七十篇。
志 《史記》中並沒有該種文體。「志」意為「記」,即文字記錄,如《三國志》、縣志等。
表 譜列歷代史實的**,共十篇。
此外,《史記》還有書、世家這兩種文體。
書 共八篇,分別敘述禮樂、天文、曆法、水利、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和現狀。
世家 主要記載諸侯、王的史實,共三十篇。
因此,《史記》共一百三十篇。但《史記》現今已殘缺,司馬遷所著並非只有一百三十篇,而且現今的版本中有少數篇章並非司馬遷所著。
5樓:周小雲
但也有例外
比如「項羽」,太史公將其列在「本紀」
「陳涉」則列在「世家」
6樓:匿名使用者
買本或借本 看看去 裡面最前面就有介紹
中國最早的一部紀傳史書是?
7樓:匿名使用者
《史記》西漢司馬遷著
另外,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
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國語》
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是《漢書》
藝海拾貝是什麼意思,史海拾貝是什麼意思
藝海來拾貝 是由秦牧所作。自 本書側重地談了文選 藝術的創作方法,作家藝術家的生活積累和思想 藝術修養,藝術風格多樣化等文藝理論上的重要問題。許多篇目之間都有內在的聯絡,有的問題還有較系統的論述。這些文章或者通過對具體事物的記敘和描寫,或者採用比喻,闡發作者對文藝問題的見解,把知識性 科學性和趣味性...
剛日讀經,柔日讀史是什麼意思
我們可以將 剛日讀經,柔日讀史 中的剛日和柔日,理解為人的心境。意思就是人在精神飽滿時 剛日 就讀一些經典著作,修養自己的浩然正氣 人在情緒不振時,就讀讀史書靜思明志。剛日讀經,柔日讀史 是出自清代錢大昕的自撰聯 有酒學仙無酒學佛,剛日讀經柔日讀史 後來曾國藩在致諸弟信中也曾援引 予定剛日讀經,柔日...
是什麼意思,什麼意思
沒有意思。這是日bai語平假du 名五十音的前兩行zhi a i u e o dao 內 ka ki ku ke ko 沒打完。後面 容 就是瞎打的。你喜歡的那個女孩子在整你,這是日語亂碼。各種平假名形成的,無任何意義可言。這個叫日語的假名,就是日本語的基本讀音,類似我們的拼音的聲母韻母之類的,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