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傘的故事

2021-10-11 22:17:47 字數 1732 閱讀 1241

1樓:熙熙

‍傘在古代稱之為「蓋」,由我國發明。相傳春秋末年,魯班的妻子雲氏在細竹上蒙上獸皮,收攏如棍,張開如蓋,這大約就是傘的雛形。‍

2樓:遷移到

雖然傘在我國的製作與應用雖由來已久,但將其作為一種收藏卻是鮮為人知的。然而國外早已有人涉足,歐洲貴族所有的各種雨傘和中國杭州的紙傘,以及各式各樣奇形怪狀的傘,都是國外收藏者所追捧的。

3樓:通以梅

傘的家族更是子孫繁衍、款式眾多。有置於案頭、茶几上的燈罩傘,有直徑達兩公尺多的海濱浴場遮陽傘,有摺疊自如的自動傘,還有用於裝飾的小小彩色傘。

4樓:毛孤藍

在中國古代,傘是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權勢的象徵。在等級森嚴的中國古代,傘的用料、色彩、尺寸就象頭上的烏紗,身上的朝服一樣,也是區分官職大小,身份尊卑的一種標誌。如宋代只有天子才用紅黃二色,庶僚一律用青色等。

皇帝出巡要用黃色「羅傘」,以表示「蔭庇百姓」,其實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遮陽、避雨。

5樓:知哥24347烏爻

相比現在的傘,耐用實用性質也太高了吧。在我國許多地方,有用油紙傘祭祀祖輩先靈的習俗。習俗**於中國古代皇帝打著黃蓋傘,表示至尊無上。

用油紙傘祭祀祖輩或亡靈,顯示其在是陰間地位顯赫,不受苦受難,並可早日投胎轉世。

6樓:猴40545佑撼

關於「傘」的發明,民間有種種傳說。流傳較廣而又有文字記載的還是那位神通廣大的「魯班先師」。據說魯班在鄉間為百姓做活,媳婦雲氏每天往返送飯,遇上雨季,常常挨淋。

魯班在沿途設計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內暫避一陣。亭子雖好,總不便多設,而且春天孩兒臉,一日變三變,夏季雷陣雨,說來就來,以至"迅雷不及掩耳"。雲氏突發奇想,「要是隨身有個小亭子就好了」。

魯班聽了媳婦的話,茅塞頓開。這位本領高強、無所不能的中國發明大王依照亭子的樣子,裁了一塊布,安上活動骨架,裝上把兒。於是世界上第一把「傘」就這樣問世了。

7樓:達

2023年,北京師範大學老焱若教授從人體肘關節能曲能伸受到啟發,想到若能根據這個原理,製造一種像人的肘關節一樣伸曲靈活的摺疊傘,人們攜帶起來就方便多了,於是,他對現行傘進行改進,設計出了圖紙,並親手制定出加工工藝及模具設計,最後與北京一家機械加工廠——中孚工廠達成協儀,由該廠承製並銷售。摺疊傘因其攜帶方便而深受廣大群眾歡迎,沒過多久,便在全國各地流行開來。

8樓:阿qi棄

紙傘是漢朝以後才出現的,唐時傳入日本,十六世紀傳入歐洲。歷史上傘的普及是從唐宋時期開始的,當時的紙製油紙傘竟然一直延續到我國建國初期的50年代。

9樓:辰星

傘是我國首創,據傳是魯班的妻子雲氏發明的。《孔子家語》中說:「孔子之郯,遭程子於途,傾蓋而語。

」這裡的「蓋」就是指「傘」。《史記·五帝紀》記有與傘同類的雨具,可見傘在我國已有四千多年歷史了。最早稱傘為「華蓋」,唐朝李延壽寫的《南史》和《北史》才正式為傘定名。

古時的傘,是達官顯貴的裝飾品和士大夫權勢的象徵物,帝王將相出巡時,長柄扇、「萬民傘」左簇右擁,乘坐的車輿上張著傘,表示「蔭庇百姓」。官位、職務不同,「羅傘」的大小、顏色都嚴格區分,這一慣例一直傳到明朝。紙傘是漢朝以後出現的,唐朝時傳入日本,16世紀才傳入歐洲。

義大利藝術大師達·芬奇受傘的啟發,設計了第乙個降落傘。18世紀發明的傘齒輪,也是仿照傘的截面形狀設計的。

有關於傘的成語帶傘的成語有哪些

保護傘 比喻賴以不受傷害的資本 火傘高張 火傘 比喻夏天太陽酪烈 張 形容夏天烈日當空,十分炎熱。火傘張 火傘 比喻烈日 張 形容夏天烈日當空,酷熱難耐。若張火傘 張 火傘 比喻夏天太陽酷烈。形容夏天烈日當空,十分炎熱。收旗卷傘 比喻停止活動。雨後送傘 比喻事後獻殷勤。也比喻幫助不及時。張火傘 張 ...

求關於傘的說明文求一篇關於傘的說明文

又是乙個雨天.我撐起一把小花傘,默默地行走在雨中.沒有平時的嬉鬧與喧嘩,只有雨滴敲打著傘面的滴答聲.透過雨簾望去,一頂頂小花傘在風雨中移動著,織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每當下雨的時候,我們總是這樣撐著傘,在風雨中行走.傘給我們擋住了風的襲擊,遮住了雨的澆淋,在傘的保護下,我們能安適地行走.面對著淒風苦雨,...

魯班造傘這個故事,受到的啟發是什麼

做事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 讀了魯班造傘這個故事你受到的啟發是什麼?生活中你還聽過或是看過這樣的例子 魯班為什麼能造傘,因為他勤於思考,敢於想象。比如科學家,發明家,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勤於思考,敢於想象,勇於創新。魯班造傘的故事魯班是從什麼得到啟發 魯班是受到 亭子 和 孩子們頂的荷葉 的啟發而有了造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