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姓的人做親人是佛教迷信嗎,認同姓的人做親人是佛教迷信嗎?

2022-01-07 11:06:29 字數 4713 閱讀 7714

1樓:潛川如斯

跟佛教一點關係都不沾邊,這是儒家的傳統,或者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屬於民俗之一。因為姓就是祖先的名字或是部落圖騰的稱呼,最後演變成乙個部落共有的姓。同姓的往往出自於乙個支脈,的確符合「500年前是一家」的說法,血脈可能比較稀薄了,但是基因肯定有類似的地方。

2樓:宙星神馬

這跟佛教有什麼關係???這是跟我國傳統文化有關係,這不屬於迷信

3樓:自省

首先,這種事情與佛教毫無關係。再則,佛教絕不是你說的迷信。佛教是文化,更是教育。是解析生命真諦,了脫生死的無上教育。當下,佛教被一些人迷信化、商業化,這是對佛教的褻瀆。

4樓:8萬4千法門

你提問的問題,和佛教無關,如果你這樣認為,你本身就是在搞迷信,因為佛教沒有說過要這樣,你不學佛法,以為是佛教所說。

1 學佛人不能脫離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著禪意的存在,修行不離世間覺,修行是改變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昇華。

2 當你的心還不能轉物時,你的一切要順其自然,生病時一定要看大夫,該吃藥就吃藥,該打針打針,手術也如是。

3 什麼是迷信呢?就是迷惑而信,對自己信仰的物件並不了解,盲目地信奉,比如有些自稱是信佛的人,他經常燒香磕頭、求神拜佛,甚至到寺院裡去吃齋念佛,以為這樣就能求得佛菩薩的感應,保佑自己心想事成,這種人就是迷信。

4 佛並不能保佑任何人,佛告訴我們一切都要靠我們自己,佛明了世間宇宙真相,告訴我們萬事萬物都有一定的因果關係,我們要得到什麼樣的果報,我們就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用正確的方法從因上下手,就好像農民種地必須先下種、施肥、澆水,小心看護,然後經過一段時間,我們才能得到所要的瓜果。也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5 一切都必須自己親自動手,天上不會掉下來的。這就是佛告訴我們的因果定律,如果自己不努力靠求神拜佛去求,這就是正宗的迷信。

6 現在學佛的人,說實在話,迷信的多!他到廟裡面去燒香拜佛,為什麼?為了公升官發財,為了求保平安,都為這個。

7 學佛的人,不懂得什麼是佛法,這就是迷信!他求神拜佛,能不能得到好處?得不到,只是自己在安慰自己而已。

8 聽說這個地方的佛很靈、很有感應,他去求,真的得到了,那也是命中已經定的,在那個時候有,他得到了,與拜神求佛不相干。

9 如果真的那麼靈,一百個人求,一百個人統統都得到,那就是真的;一百個人求,只有

一、二個得到,其他的統統都沒有得到,那怎麼會是真的?

10 對這個人喜歡,給他;對那個人不喜歡,不給他,哪有這種道理?沒這個道理。中國對於神明有乙個定義,正直稱之為神。正直,哪有不公平的道理!

11 不懂得什麼叫佛法,神佛不分,認為自己常常到廟裡面去燒香、去許願、去供養,這就叫學佛,這個錯了!佛法是師道,這要清楚,你把佛菩薩當作神明去膜拜,那就是迷信。

12 一定要曉得,佛菩薩對我們的加持就是經教!我們遵從經典上的教誨,把我們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統統修正過來,這就是佛菩薩保佑,這就是佛菩薩加持。

5樓:春天的星光

這不是佛教迷信,根據中華民族的習俗,及姓氏起源,一般同姓人都會有原有的共同祖先,所以,同姓人都有共同的血緣關係,這怎麼能是迷信呢?

6樓:無量光無量壽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傳統文化,血緣等等是傳統民族世界地域智慧型生存的需要,自然不是迷信。善者智者善道,可以有效保護自己國家民族的需要。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從世界眾生整體因果觀念道德倫理出發,即是眾生人類文化智慧型發展的進步,國家民族吉祥安寧幸福的保障。

對於過於狹隘極端自私貪婪,也是魔道邪見的錯誤觀念根源,比如美國西方的惟美國西方論的·觀念,否定其他民族文明存在的基礎需要,而不惜大肆侵略掠奪世界各國,成為現時代許多世界各國百姓人民苦難災禍的根源。

7樓:匿名使用者

與佛教無關。………………………………中國民間說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

家人為什麼要我認同姓的人做親人?是迷信嗎?什麼原因? 30

8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社會認知是看誰擁有的社會資源夠多,那麼這些社會資源來自於自己的人脈,家人要你認同姓為親,主要是為了你搭人脈,和迷信無關,如果你姓張王李趙這類大姓,那你認親可能幫不上上你什麼,可如果你的姓非常少見,那你認門同姓的親,可能還真會照應你一些,因為對方也難得碰到同姓;

9樓:aaa**王

當然是迷信了 根本沒有道理的都是迷信 正規宗教都是教育世人的 不是 保佑誰的 誰也不能給你帶來什麼 一切都是自身的福德因緣大小 你真心 真誠付出 幫助弱勢群體 就一定吉祥如意的················

10樓:

這個問題我認為很簡單呀,是因為找了同姓做親人,那以後就不存在小孩的姓氏問題,以後兩親家也不會為了小孩的姓而出現不開心的問題

11樓:舒代蓉

不是迷信,應該是你的家人很看重親情,所以,哪怕不是近親,只要是乙個姓的人就讓你認做親人。

12樓:蘇嗷噠

那你要看你家人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讓你做這種事,以及這個所謂的認親人指的是什麼樣程度的,是認乾爹乾媽或者什麼別的意思。麻煩描述的詳細一些

13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老家是有這個說法,就是把你抱養給別人,這樣你的病痛災難就會少一些。

個人認為是迷信吧,沒什麼科學依據。

但是,這樣如果能讓父母寬心一些,認乙個親人也沒什麼大事,就當多個親密的朋友。

14樓:喝稀

八百年前是一家,都有血緣關係,對頭!

認同姓的人不是親人的做兄弟姐妹長輩是算命的說要認還是封建迷信說要認?還是其他的說要認?

15樓:

這個問題木有研究過。不過,認同姓氏親人,拋開神馬算命、封建迷信等...我想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彼此感情交往吧~...

所以,這個問題上,基本可以拋開封建迷信,應該客觀的去考慮。

16樓:隨緣自在

這個就看緣分吧,很投緣相認就認唄,和算命迷信沒有關係吧。

17樓:匿名使用者

你問題斷句有問題,根本讀不懂你說的什麼意思。

18樓:

你既然半信半疑你就多找幾個算命的看,每找乙個算命的你都不能告訴別人你在別人那裡給寶

19樓:殳凡桃

聽我一句話,井裡死的,河裡怎麼撲騰都沒事!(話說的有點直)

20樓:

半信半疑你就多找幾個算命的看,每找乙個算命的你都不能告訴別人你在別人那半信半疑你就多找幾個算命的看,每找乙個算命的你都不能告訴別人你在別人那

21樓:匿名使用者

聽我一句話,井裡死的,河裡怎麼撲騰都沒事~

認同姓的人做兄弟姐妹長輩親人家人是風俗習慣還是什麼?怎麼解釋這種情況? 20

22樓:

老人們說過,同姓是本家。所以,可以按照年齡、輩分互相稱呼。

23樓:

如果在家鄉祖輩長期定居的地方,同姓的人上幾代也是一家人,這是宗親,大家見面就要按輩份稱呼的。

24樓:匿名使用者

在村裡面同性的是本家,見面是要安輩份稱呼,是忠敬的意思

25樓:

尊重是最關鍵的,其次就是耐心聆聽,行為舉止客氣有道

26樓:

不是什麼,是尊重,也有可能是宗親,再有可能就是關係要好,?結拜的

2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傳統社會模式是宗族社會,宗族作為乙個單元參與到社會活動中,雖然,自晚期以來,這種宗族社會結構被打破了,但是並沒有被消滅,宗族的影響了只是變小了,隨著人口流動性的增加,宗族人群分散到各地,這種影響力會變得更小,最後由家庭完全取代,家庭單位成為社會活動中的基本單元。

28樓:問結果合法

法國2023年,法文版《紅樓夢》正式出版,《快報》週刊評價:現在出版這部巨著的完整譯本,填補了長達兩個世紀令人痛心的空白。這樣一來,人們好像突然發現了塞萬提斯和莎士比亞。

我們似乎發現,法國古典作家普魯斯特、馬里沃和司湯達,由於厭倦於各自苦心運筆,決定合力創作,完成了這樣一部天才的鴻篇巨著。《紅樓夢》是「宇宙性的傑作」,曹雪芹具有布魯斯特的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西爾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包括整個社會自下而上的各階層的能力。 [17]

怎樣不把認同姓的人做親人家人當真?怎麼想才不信這套? 20

29樓:

同姓不代表是親人,也不代表有血緣關係。

30樓:

親屬是基於婚姻、血緣和法律擬制而形成的社會關係。我國法律所調整的親屬關係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孫子女和外孫子女、兒媳和公婆、女婿和岳父母、以及其他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如伯伯、叔叔、姑母、舅、阿姨、侄子女、甥子女、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等。親屬不等於家庭成員,有親屬關係的人可能分屬於多個不同的家庭;家庭成員並不絕對有親屬關係。

因此 親人不一定是同姓 同姓人如果和你的關係要好 而且互相幫助 有的時候比親人還好

31樓:肥雄

人生嘛乙個人來乙個人走 沒什麼的 改變不了別人 就改變自己 隨心所欲不是更好

32樓:

同姓的人多了,不認識的也多了

佛教是怎樣對中國文化作認同的?很急啊幫幫忙

是中國文化同化並且認同接受佛教,而非佛教認同中國文化,題目首先就不對.魏晉時期影響很大,逐漸漢化,和中國其他思想發生融合.對中國佛教文化的認識 佛教對中國文化產生了什麼影響?還有 這篇從對觀念文化的影響 對制度文化的影響 對中國古代藝術的影響,從飲食的理論 觀念 道德修養等方面說的,挺不錯 佛教對中...

和自己同名同姓的人是同班同學,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有個特別大的好處,每次老師喊我的名字,很自然的他就聽成了他的名字,然後我默默的假裝聽錯了,耍賴不站起來回答問題,嘿,每次他都替我頂包。弄得自己真想改名字了,老是被人搞錯,同學一叫倆人都回頭,老師一叫倆人都起來答題。每次叫名字回答問題都不動,然後另乙個就主動站起來了,不過有一次老師連著叫了兩遍,這就尷...

佛教是怎樣勸說那些為愛苦苦執著的人

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言 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慾垢盡,道可見矣!佛言 當念身中四大,各有自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佛言 人隨情慾,求于聲名 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