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以胖為美,與現在所說胖不是一回事,是一種健康豐腴之美

2022-01-11 20:58:37 字數 6131 閱讀 4792

1樓:伯納烏國王

我們一直以來都以為唐朝是以胖為美的,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唐朝人眼中的胖和我們說的胖是一碼事嗎?

其實不然。唐朝的審美觀念固然與其他朝代不同,但也還是大同小異,即使說「以胖為美」,那時的美女也還是不是非常胖的。大家眼中豐腴肥美的楊玉環,在李白的詩中也是乙個可以和漢代的趙飛燕相媲美的女人,要知道趙飛燕也是非常瘦的。

趙飛燕其實唐朝時候,他們的審美觀念是一直在變化的。人們從出土的陶俑、壁畫等判斷唐朝人以胖為美這個結論。但是在唐朝初期,當時的審美觀念還是以瘦為美

比如當時詩人吳少微的詩寫道:「小腰麗女奪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顧。」從這個「小腰麗人」我們就可以見出他們的審美觀了。

直到唐朝中期經過貞觀之治,唐朝的經濟文化都走到了頂點,這個時候社會穩定,風氣開化,女性的生活條件和社會地位都逐步提公升,自然就要長胖,這時候的各種藝術形式,比如繪畫中的唐朝女性都是比較豐腴的。

人們以為這樣的唐朝就以胖為美了,實際上他們的胖並不是肥胖,而是健碩。要知道,楊貴妃可是擅長霓裳羽衣舞的,乙個大胖子,如何能夠跳得了這支舞呢?所以楊貴妃的胖是環肥燕瘦,是該胖的地方胖,不該胖的地方一點都不胖,我們如今的女孩們兒就別想了。

楊貴妃所以說,歷史的上的人們,不論中外,都是以瘦為美的,唐朝人也不例外。

2樓:獨狼也有

那是當然了,豐腴和胖本身就是兩個概念。身材豐腴是一種美,身材肥胖是亮瞎眼的操作。

3樓:雅兮

確實是一種健康豐腴之美,和肥胖沒有關係。

4樓:下雪的憧憬

當時的胖形容的是女子比較圓潤,並不是全身胖乎乎的意思,只是一些特定部位相對比較豐腴。

5樓:小小呂子博

唐朝以胖為美也不是非常胖的女人,而是略微胖一點。他們認為這樣的女人特別的健康,而且顯得特別美麗。

6樓:楠楠

在唐朝他們所倡導的胖。可不是單純的胖,是健碩,作為唐朝胖美人楊貴妃來說,人家是胖的有定位,該胖的地方胖,不該胖的地方,人家可不胖。

7樓:井妍說事

是的。唐朝雖然以胖為美,但不是特別胖,那種胖指的是豐滿的那種,微胖。

8樓:

經濟政治的繁榮,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會有所變化,當時實行的是開明的民族政策,整個國家的風氣都是開放、開明的,而在本土各種文化交流碰撞中,人們形成了對美的新的看法,豐腴總比消瘦更好。

9樓:做最好的

是的,因為唐朝的時候,他們都比較擅長歌舞,練習的時間長了,身體肯定就會很健康,健碩。

10樓:愛生氣的貓

確實是這樣的,唐朝雖然以胖為美,但是並不是很胖,只是沒有那麼瘦而已。

11樓:聯

當然也不是,其實古代的楊貴妃一點也不胖,身材是比較勻稱的,沒有男人喜歡特別肥的吧

大唐所謂以胖為美的程度

12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是開放社會,容許袒胸露臂,崇尚的女性體態美是額寬、臉圓、體胖。據野史考證稱:楊貴妃身高1.

64公尺,體重120斤。放在現在也不算什麼,該胖的地方胖,該瘦的地方瘦,這樣的身材不管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可以稱作是豐滿。

不過具體楊玉環到底有多胖我們無從考證,只能從一些文獻中找到一絲蛛絲馬跡,比如在唐人繪製的「貴妃出浴圖」就給後人留下了尺幅春光,還有白居易的《長恨歌》,雖說對楊貴妃肥與不肥沒有多的描述,但一句「溫泉水滑洗凝脂」,可讓人從字裡行間體會到楊貴妃的豐腴。

擴充套件資料

唐代開國皇帝李淵的外祖父是鮮卑大貴族獨孤如願,李唐皇室的血統中至少有一半是鮮卑血統,李唐王室由鮮卑游牧部落的關隴軍事集團起家入主中原後,依然是保持著游牧生活的一些習性的,喜歡欣賞牡丹,熱愛肥臀大馬,崇尚壯碩之美。而鮮卑族的游牧生活需要的就是剽悍、健碩的體魄,豐腴的楊貴妃受歡迎,得到寵愛也就不足為奇了。

13樓:d雙煥

唐朝「以胖為美」指的是以豐腴為美,所謂豐腴,並不是單純胖、更胖、最胖,而要胖得有韻味,胖的比例勻稱,還體現了富態有福之貌。唐朝相較於我國古代其他朝代,相對來說民風更為開放,女性地位很高,而且大街上容許袒胸露背的裝扮出現。他們崇尚的女性體態美是額寬、臉圓、體胖,也就是說,要「豐肥濃麗、熱烈放姿」。

公認的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楊貴妃,就是以胖為美、「豐腴之美」的典型。關於楊貴妃的身高和體重,正史中沒有記載,我們也無從考證。在野史中、坊間流傳中,楊貴妃身高1.

64公尺,體重136斤,也有的地方說她身高1.55公尺,體重120斤,bmi值均在25.0左右,差不多在正常值的最高線處,或過重置的最低線處。

14樓:六六

唐朝相較於我國古代其他朝代,相對來說民風更為開放,女性地位很高,而且大街上容許袒胸露背的裝扮出現。他們崇尚的女性體態美是額寬、臉圓、體胖,也就是說,要「豐肥濃麗、熱烈放姿」。

唐人「豐肥濃麗、熱烈放姿」,以肥為美,世人公認。唐朝第一美人楊貴妃身材就很豐腴,據野史考證稱:楊貴妃身高1.

64公尺,體重138斤,也有說楊貴妃身高1.55公尺,體重120斤的,但楊貴妃究竟有多胖,至今無法考證,只能從唐代詩詞、書畫、雕塑、陶俑及各類藝術作品中尋得一絲痕跡。比如唐人繪製的「貴妃出浴圖」就給後人留下了尺幅春光。

另有「環肥燕瘦」這一成語的**,也與楊貴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唐玄宗的貴妃楊玉環身材是豐腴的,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身材是清瘦的,這兩位歷史上有名的美人的胖與瘦,被蘇軾老先生用來比喻書法作品風格各有所長,據蘇軾的《孫莘老求墨妙言詩》言:「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瘦誰敢憎。

」美人的胖瘦本與書法隔著十萬八千里,居然也被蘇老先生聯絡到了一塊,真是夠別出心裁。此後,「環肥燕瘦」這一成語也就流傳開了,不過慢慢跟書法毫無瓜葛了,回歸到它最本真的含義,說的就是女人的身材。

另有白居易的《長恨歌》,雖說對楊貴妃肥與不肥沒多的描述,但一句「溫泉水滑洗凝脂」,可讓人從字裡行間體會到楊貴妃的豐腴。

拓展資料:

唐朝「以胖為美」指的是以豐腴為美,所謂豐腴,並不是單純胖、更胖、最胖,而要胖得有韻味,胖的比例勻稱,還體現了富態有福之貌。唐代「以胖為美」,這是為何?

第一,唐代以胖為美體現了盛唐一派富貴祥和之景,就像外國的文藝復興,畫中美人大多豐腴,蒙娜麗莎也是「微有肌也」,這是富貴的象徵,是生活幸福的表現。

第二,女人生的「富態有福」,在長輩看來是「易於生養」。而且,任何時代的人都喜歡追逐潮流,在古代,皇帝就是潮流,就像四郎為嬛嬛畫了個皎梨妝,將梨花畫在眉間,想來並不美麗,卻引起宮裡宮外的婦人們的效仿。

唐代「以胖為美」也是如此,唐明皇喜歡楊貴妃,楊貴妃豐腴有韻味,「三千寵愛在一身」,從此令老百姓「不重生男重生女」,同時效仿著楊貴妃的「微胖」,以此為風尚。

15樓:瓊樓登高人為峰

所謂的大唐以胖為美其實是乙個誤傳,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

1、在唐代,中國相當開放,由於國力強盛、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對外交往日益豐富,唐朝的統治階級上層和大戶人家才會有一些西域文化上的侵染,穿衣打扮以體現女性豐盈為美,但這並不代表肥胖就是豐盈,楊玉環也不是乙個胖子,它的形體只是豐盈,和現代社會上定義的胖子吻合了一些。

2、雖然唐朝的開放程度很大,以豐盈為美的穿著打扮並不是整個社會的主流,這些都是統治階層或者大戶人家才有的,因為體現豐盈美的衣料都不是普通布料,是一些昂貴的絲織品或者綢緞,普通民眾消費不了,類似於今天的奢侈品一樣,雖然是時尚,但不是主流,不是每個人都消費得來的。

3、唐朝的開放主要是指它的包容與融合,這些都是自信的表現,是建立在國力強盛的基礎之上的,並不是指具體的穿著打扮的暴露程度和人的言行開放程度。

16樓:劉世媛

臉大、胸大、臂如白藕,但遠遠稱不上胖。楊貴妃身高1.55公尺,體重120斤,楊貴妃就被譽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可見大唐很重視以胖為美。

唐朝以胖為美:

1.首先,唐代繁榮昌盛、豐衣足食,正如詩聖杜甫詩句所記「稻公尺流脂粟公尺白,公私倉稟俱豐實」。人們有條件吃飽穿暖保持健康豐滿的體格。

2.其次,唐代開放相容幷包,國力強盛與文明發達,使唐人充滿自信,成為乙個高度開放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當時與唐交往的國家有130多個。

不同文化的影響、交融,使唐人不拘於傳統,眼界開闊,熱烈放姿。

3.統治者的血統也決定了唐人對健碩的體魄更易親近。唐代開國皇帝李淵的外祖父是鮮卑大貴族獨孤如願,也就是說李唐皇室的血統中至少有一半是鮮卑血統,而鮮卑族的游牧生活造就和需要的是剽悍、健碩的體魄。

唐朝幾代國君均寵愛豐肥的女性。

古人從古至今都崇尚蒲柳之姿,唐朝崇尚的以胖為美是真的嗎?

17樓:娛樂星問答

宋朝崇尚以胖為美是真的,他們當時以豐滿的女子作為心儀的物件,從當時的楊玉環就可以看出來,這跟當時人們的審美觀是有關係的。

18樓:閃開我快**了

唐朝以胖為美在史料上是有明確記錄的。雖然每個朝代的審美都是不同的,但唐朝喜歡的胖肯定也是在人們看來是微胖的樣子。

19樓:李銘銘銘銘銘銘

唐朝崇尚以胖為美,當然是真的了,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的唐朝留下來的那些話都是以胖為美的,那裡面的女子體態也都是比較豐滿的。

20樓:配角解釋

確實是這樣的,在唐代確實是以胖為美,因為豐腴的姿態會使得人的審美提高,而且在那個時代都是將自己家的女兒養得胖胖圓潤的。

21樓:莫積雪

是的,很多歷史記載都可以表明,而且楊玉環也是較胖的。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畢竟不同的時代人們會有不同的審美觀。

22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是乙個物質豐盛時期,崇尚的是乙個飽滿,以圓滿為美,可以看到唐朝的楊貴妃,他就是乙個當時審美的典型,這也與當時的人文文化有關。

23樓:愛歷史的追夢人

唐朝確實以胖為美,但是那個胖也不是現在我們理解的亞健康的胖,只是相對比較豐滿,從唐朝的服飾也能看出來,民風開放,所以豐腴的體態穿衣服才顯得好看。

24樓:紅色姣

肯定是真的,每乙個朝代都有屬於這個朝代的人文環境,而唐朝崇尚豐腴,從楊貴妃的豐腴之美,就能體現出來,楊貴妃受盡恩寵,但是他的身材確實很豐腴。

25樓:歷史中的輪迴

唐朝的那種胖,不是現在的營養過剩,大腹便便的這種胖,而且那種非常豐滿的胖,豐滿意味著人們生活水平好,所以那種豐滿女人非常美。

26樓:深海不吱

我覺得是真的,不過我覺得唐朝所指的胖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唐朝流行的應該是豐腴之美,身體每一寸都很豐滿,但是又不會太過分。現在的很多胖子是胖並不是豐滿,這兩者差別還是很大的。

唐代人們為什麼會以胖為美?

27樓:匿名使用者

先說乙個誤區,這裡的胖可不是兩三百斤,唐朝的以胖為美應該是微胖,那就是叫做豐滿。豐滿並不等同平時我們所說的肥胖,因為肥胖是一種脂肪過剩,病態的表現,完全沒有美態可言。但是豐滿就不一樣,是指全身上下的勻稱,該凸的突出,渾然天成的比例,營造出一種更豐滿圓潤的氛圍,所以,唐朝所指的豐滿和肥胖是有本質的審美區別的。

我們先來說第乙個原因:物質生活水平較高

唐初政治穩定,經濟繁榮,老百姓哪還有吃不上飯的,在這樣安逸的生活下,女性平均體重肯定是大於宋代。

第二個原因:對外開放和時裝潮流

唐朝當時不是一般的繁榮。經濟上唐代的

對外交流的寬容和規模在封建時代達到了巔峰,絲綢之路開通了,唐三彩和絲綢都賣到阿拉伯帝國了,印度也和大唐有了交往。

第三個原因:唐朝領導人李氏家族就以胖為美

李姓本來就是乙個少數民族的姓氏,李家天子本來就是北方鮮卑族血統,受其影響,李世民由於是少數民族血統,自然也會選擇那些高大胖美的妃子,而且唐代開國以來的帝王選妃都是以豐滿為首要標準,武則天、楊貴妃都是這樣的美女。

在那個時候,唐朝統治者階段的審美觀念也會直接影響到下一層居民。當時在一些達官貴人的眼裡,體態豐滿的女子,不僅健康,而且還更婀娜多姿,在豔彩濃墨當中彰顯出一種無可替代的美。所以仿效這個風潮,基層裡面的百姓也感覺以豐滿為美的審美標準才是時下主流。

汛期與凌汛是不是一回事?又要怎麼區分

1 發生時bai間不同 凌汛,俗稱冰排,是du冰凌對水流產生阻zhi力而引起的dao 江河水位明顯 的版水文現權象。冰凌有時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壩,造成水位大幅度地抬高,最終漫灘或決堤,稱為凌洪。汛期是乙個水利名詞,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規律顯著 的時期。汛 就是水盛的樣子,汛期 就是河流水盛的時期,汛期...

汛期與凌汛是不是一回事? 又要怎麼區分?

不是一回事,汛期是由於我國降水一般集中在夏季,在這個時間,江河水暴漲,汛期即乙個水利名詞,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規律顯著 的時期。汛 就是水盛的樣子,汛期 就是河流水盛的時期,汛期不等於水災,但是水災一般都在汛期。而凌汛是指水凍成冰排。兩者不同。凌汛是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 的水文現象。...

白酒的生產日期與出廠日期是不是一回事

白酒批號130205怎麼解釋 就是在13年2月5日出廠。白酒中編號和批號是一樣的嗎 編號和批號是每個生產廠家自己設定的,比如2014年7月6日生產的白酒,編號可以是20140706,批號可以是20140706003,後幾位隨意定,自己掌握記錄清容易查詢就行。請問 批號 是什麼意思是生產日期的意思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