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武君建
《明史》神宗的本紀結尾言:明之亡,實亡於神宗。這個明朝享國時間最長的皇帝,廟號神宗,實為寓貶於褒,是說他神龍見首不見尾,隱居深宮數十年,不見朝臣,不理朝政,致使到萬曆末年,國家的官吏已經缺了一半。
他又是個死要錢的皇帝,放出太監四處擾民搜刮(如開礦事),民間連養只雞也要繳稅。
對這樣乙個皇帝,實在沒什麼好說的,說明朝亡在他手上,崇禎來背了黑鍋並不過分,且看神宗的本紀,到了萬曆30年之後,年年不是「日有食之」就是「京師**」,或者乾旱或者水澇。其中萬曆31年農曆5 月「鳳陽大雨雹,毀皇陵殿脊」,到32年「雷火焚長陵明樓」,「昌平大水,壞長、泰、康、昭四陵石梁」,即使不信天象示警這些的,看了也真是令人觸目驚心,彷佛明朝先靈不安,亡國之兆已現。
大家想必都看了萬曆十五年,知道萬曆帝本來是有勵精圖治之決心的,除了從小敬畏的張居正並不那麼居正帶來的打擊之外,使萬曆消極怠工的主要因素還是國本之爭。這實在是令人嘆息的一件事情。曾子《大學》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論的正是帝王之道。
家不能齊,必然禍起蕭牆。萬曆朝實在是乙個家庭悲劇和性格的悲劇。不過用老夫子們的話說,那也是氣數使然了。
首先大臣們太過於食古不化,王宮人和皇長子並不是有強有力的外戚作為支撐,立皇長子並不是於他們有什麼好處,偏是大臣們死抱著「立長不立幼」的古訓,和皇帝力爭。本來,臣子們有一定分量的話語權,哪怕被當廷杖死,也要據理力爭一向是政治清明的象徵。有明一朝,大臣因直諫被杖死,庾死的不計其數,然而白髮蒼蒼的大臣們,不怕被當廷扒下褲子,屁股開花,也要前赴後繼的上疏。
是出於長期文化積累的對於敢於直諫即為忠臣這個符號的認可,死諫可青史留名,也是氣節所在,也可以裁抑君權,用在軍國大事上,本是好事。可悲的是,作為知識分子的精英的滿朝大臣,把精力耗費在這樣無意義的事情上。孰賢孰愚,孩子小,能看出什麼來,偏偏大臣認準了死理。
從「滿朝文武泣於文華殿請立儲」這樣的描述裡,我聞到了儒家文化腐爛發臭的氣息。
如果是萬曆的爺爺嘉靖皇帝,事情也好辦得多。這祖孫倆,是明朝享國在位時間第一和第二的一對兒(明朝偏是昏庸的皇帝在位長,仁宣和孝宗在位不過十數年而已,這一點和清朝正好相反),對待大臣,走的卻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路子,然而並不是偶然,甚至是必然的,所謂一盈一虧,矯枉過正。
2樓:菟絲子木頭
歷史的真相誰也說不清楚,這些話也只是後人的評說。但是,看過《萬曆十五年》的恐怕都知道,乙個朝代的滅亡,不能歸結到乙個人的失誤上,而是整個社會制度的問題,文化環境的問題。但若是非要從人中找出禍根,還是嘉靖.
3樓:匿名使用者
也對,這個明神宗除了在繼位前期運用名臣張居正進行了改革,使明朝有一些中興之象;繼位後期朝政混亂,後金年年來犯,他還創過連續28年不上朝的記錄。
"明亡實亡於萬曆"為什麼要這麼說???
4樓:
萬曆皇帝,在他當政的48年時間裡,雖然前期有張居正大刀闊斧的改革,讓大明帝國重現生機,但自從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長達27年不上朝,甚至有大臣幾十年都不知道皇帝長什麼樣子。而且在萬曆年間,明朝還發動了抗倭援朝、寧夏之役、播州之役這三次戰爭,史稱萬曆三大征,徹底把明朝數年的積蓄消耗一空。這也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明神宗執政晚期,黨爭長期持續,導致朝政日以腐敗。另外,明神宗強徵礦稅亦是在位期間被稱為一大詬病,使明朝逐漸走向衰亡。
有句話說「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那麼請問大清是亡於哪個皇帝呢?
5樓:狂龍吞天破
樓上的就不對了,
我贊同樓主的觀點,
清朝亡於乾隆帝。
乾隆後期,
六下江南,耗銀無數。。
寵幸和珅,奸臣當道,擾亂朝綱,
後期嘉慶帝上台斬了和珅有如何?
乾隆寵幸和珅的時候和珅編織的關係網網路了整個朝堂的幾乎全部的**,嘉慶帝能斬了和珅,但是他能斬了所有的那些**麼?
整個朝堂已經糜爛了,
嘉慶帝就是想大展巨集圖,一展拳腳也是無計可施。
**陰奉陽違,只知奉承,
總有三兩個熱血**,亦是絲毫影響不了整個朝堂的大局,所以,清朝應該是亡於乾隆。
6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在糠稀小麻子流放中國機關槍的始祖戴梓並殺掉提出中醫中的心其實是腦的朱方旦的時候,神鞭朝就不會善終了。
7樓:齊東人也
很多人都持有和你相同的看法。
8樓:鴆羽千夜光
其實清朝從嘉慶帝開始衰落的,要怪就怪嘉慶帝無能
有句話說「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那麼請問大清是亡於哪個皇帝呢?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明亡實亡於萬曆"為什麼要這麼說
9樓:匿名使用者
明亡於萬曆的說法由來已久,滿清修的明史中就說「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後人也多將之奉為圭臬,不斷引用,可見深入人心的程度.在各種關於明朝歷史的論述中,都把萬曆描繪成乙個好色、貪婪、殘暴、昏庸、無能、懶惰,……總而言之五毒俱全的,一無是處的皇帝.除了在張居正當政的十年之外,以後的萬曆時期,就乏善可陳.
在一些人眼裡萬曆就是乙個敗家子,就是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真正的責任,從朱元璋等前幾代皇帝開始就有了,**集權,特別是官吏制度,設立錦衣衛,太監等等……而明朝的故事,到了萬曆,只不過按照既定的歷史軌跡走到了一定階段,而萬曆的推波助瀾只是推動了明朝的滅亡,這種滅亡朝著另一種方向發展,是中國被異族在封建集權制度下又統治了三百多年而已.張居正救不了明朝,崇禎早生乙個時代也解救不了明朝,中國也不可能照這條路一直走下去.
所以這樣的責任無法量化的.萬曆對明朝的加速滅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明亡實亡於萬曆 為什麼要這麼說
萬曆皇帝,在他當政的48年時間裡,雖然前期有張居正大刀闊斧的改革,讓大明帝國重現生機,但自從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長達27年不上朝,甚至有大臣幾十年都不知道皇帝長什麼樣子。而且在萬曆年間,明朝還發動了抗倭援朝 寧夏之役 播州之役這三次戰爭,史稱萬曆三大征,徹底把明朝數年的積蓄消耗一空。這也加速了明朝的...
西晉為什麼亡於外族入侵,晉朝為何亡於外族入侵?
三國時的中國並不強悍。從東漢末年直到三國歸晉,全國人口減少了9 10,真是向文章中所寫的餓殍遍野。不要被 蒙蔽,真實的歷史遠沒有那種英雄主義的浪漫,所謂英雄時代那是演繹出來的。三國時代結束給晉朝留下的是乙個十足的爛攤子,加上晉朝皇帝並不出色,所以國力一直沒有回覆到漢朝的水平,被外族入侵 中國歷史為什...
北宋王朝真的是亡於王安石變法嗎?請歷史達人給小弟解釋一二
北宋有高度發達的商業社會體制,但滅亡的根本原因個人認為是由於沒有與之相適應的政治及軍事體制,長期的腐敗加上軍隊中那種奇怪的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制度,大大的降低了國防戰鬥力。在加上固有利益集團的過於強大 宋神宗死後新法迅速被禁止可以看出 使得北宋這艘大船積重難返。而王安石變法只是讓內在矛盾顯現出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