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嘻1707嘻
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反之,嘴唇無齒則一無是處。比喻利害相關。
虞公敵友不分,不聽勸告,貪圖小利,同意借路,實際上是幫助晉國滅掉了虢國,結果自身也遭到了同樣的命運。這是乙個深刻的歷史教訓。
唇亡齒寒 兒童成語故事56
2樓:我也想知道阿
唇亡齒寒
[讀音][chún wáng chǐ hán][解釋]嘴唇沒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關係(多指兩個鄰國)十分密切。《左傳·僖公五年》:
「諺所謂輔(頰骨)車(牙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出處]《左傳·僖公五年》:「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共虞、虢之謂也。」
[反義]隔岸觀火同床異夢素昧平生勢不兩立水火不容
3樓:民生為本
1唇亡齒寒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的近鄰有虢、虞兩個小國。晉國想吞併這兩個小國,計畫先打虢國。但是晉軍要開往虢國,必先經過虞國。如果虞國出兵阻攔,甚至和虢國聯合抗晉,晉國雖強,也將難於得逞。
晉國大夫荀息向晉獻公建議:「我們用屈地產的名馬和垂棘出的美玉,作為禮物,送給虞公,要求借道讓我軍通過,估計那個貪戀財寶的虞公會同意為我們借道。」晉獻公說:
「這名馬美玉是我們晉國的兩樣寶物,怎可隨便送人?」荀息笑道:「只要大事成功,寶物暫時送給虞公,還不是等於放在自己家裡一樣嗎!
」晉獻公明白這是荀息的計策,便派他帶著.名馬和美玉去見虞公。
虞國大夫宮之奇知道了荀息的來意,便勸虞公千萬不要答應晉軍借道的要求,說道:「虢虞兩國,一表一里,唇亡齒寒,輔車相依,如果虢國滅亡,我們虞國也就要保不住了!」這裡的「輔」是指面頰,「車」是指牙車骨。
面頰和牙車骨,是一表一里,互相依存的,所以叫做「輔車相依」。嘴唇和牙齒,也是表裡相依的,嘴唇如果不存在了,牙齒失去掩庇,就要受寒,所以叫做「唇亡齒寒」,也叫「唇齒相依」。
可惜目光短淺、貪財無義的虞公,竟不聽宮之奇的良言忠告,反而相信了晉國的陰謀欺騙,不但答應「借道」,而且願意出兵幫助晉軍,一同去打虢國。宮之奇預料祖國將亡,無法挽救,只得帶著家小,趁早逃到曹國去了。
這樣,晉獻公在虞公的「慷慨幫助」下,輕而易舉地把虢國滅亡了。晉軍得勝回來,駐紮在虞國,說要整頓人馬,暫住乙個時期,虞公還是毫不戒備。不久,晉軍發動突然襲擊,一下子就把虞國也滅亡了,虞公被俘,屈地產的名馬和垂棘出的美玉,仍然回到了晉獻公的手裡。
成語故事唇亡齒寒
4樓:親親抱抱求推薦
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晉侯再次向虞國借道去征伐虢國,處在虞國的外面,順便也滅了虞國【成語】,唇亡齒寒』。【成語故事】:
嘴唇沒有了:『輔車(頰骨與牙床)相依,虞國必然跟著滅亡。有言。
比喻利害密要相關。虢國如果滅亡了,所指的就是虞國和虢國之間的相依關係,宮之奇進諫說: chún wáng chǐ hán 【解釋】:
唇亡齒寒【拼音】,晉國在滅了虢國後:「虢國。」結果虞國國君沒有聽從勸告
中國古代成語故事:唇亡齒寒
5樓:武全
【成語】: 唇亡齒寒
【拼音】: chún wáng chǐ hán【解釋】: 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關。
【成語故事】:
晉侯再次向虞國借道去征伐虢國,宮之奇進諫說:「虢國,處在虞國的外面。虢國如果滅亡了,虞國必然跟著滅亡。
有言:『輔車(頰骨與牙床)相依,唇亡齒寒』,所指的就是虞國和虢國之間的相依關係。」結果虞國國君沒有聽從勸告,晉國在滅了虢國後,順便也滅了虞國。
6樓:毗沙王
晉獻公又向虞國借路攻打虢國。宮之奇勸阻虞公說:「虢國是虞國的屏障,虢國滅亡,虞國一定跟著亡國。
對晉國不可啟發它的野心,對入侵之敵不可漫不經心。一次借路已經是過分,豈能有第二次呢?俗話所說的『面頰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丟了牙齒就受涼』,那就是說的虞、虢兩國的關係。
」虞公不聽,答應了晉國使者。宮之奇帶領他的家族出走,說:「虞國過不了年終大祭了,就在這一次假道之行,晉國不用再出兵了。
」這年冬天,晉國滅掉了虢國。軍隊回來,住在虞國的館舍,就乘其不備進攻虞國,滅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成語唇亡齒寒的小故事
7樓:匿名使用者
【成語】: 唇亡齒寒 【拼音】: chún wáng chǐ hán 【解釋】:
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關。 【成語故事】:
晉侯再次向虞國借道去征伐虢國,宮之奇進諫說:「虢國,處在虞國的外面。虢國如果滅亡了,虞國必然跟著滅亡。
成語故事主要內容,成語故事的主要內容
按圖索驥 孫陽有個兒子,看了父親寫的 相馬經 以為相馬很容易,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去找,一無所獲。又按書中所寫的特徵去找,最後發現有乙隻癩 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徵,便高興地把癩 帶回家,對父親說 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親一看,哭笑不得,沒想到兒子竟如此愚...
一鼓作氣成語故事概括主要內容一鼓作氣成語故事簡單
一鼓作氣故事 經典成語故事 成語 一鼓作氣 拼音 y g zu q 解釋 一鼓 第一次擊鼓 作 振作 氣 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幹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成語故事 春秋時,有一次齊國和魯國交戰。當齊軍打過第一通鼓的時候,魯莊公也要下令擂鼓,準備衝擊,但大將軍曹判阻止住了。一...
有關馬的成語和典故,主要關於馬的成語故事
古時候,在我國北方的邊城住著一位老人,大家都喜歡叫他 塞翁 塞翁飼養了一匹壯馬。一天,馬走失了,鄰居們都來寬慰他。他笑著說 怎麼知道這不是福呢?幾個月後,走失的馬回來了,身後還跟著一匹好馬!鄰居們都來祝賀。塞翁說 怎麼知道不能成為禍呢?果然,他的兒子騎馬時跌斷了一條腿。鄰居們又來勸慰他。塞翁說 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