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二章的道理分別是什麼,論語十二章原文每段寓意的是什麼

2022-03-13 02:42:24 字數 5864 閱讀 3408

1樓:匿名使用者

在平常學習中,我們要虛心向老師、長輩求教,而且還求教於一般看來不如自己知識多的一切人,而不以這樣做為可恥。學習是增加自身學問,完善自身道德修養的途徑,不是評價個人能力的尺度,更不是追逐名利的工具。古代的學者學習的目的是在於修養自身的學問道德,而現代學者的學習目的卻是用知識裝飾自己,以圖名利。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學派倡導的是為己之學,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2樓:匿名使用者

文章翻譯

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複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了呢?”

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能通情達理,不為外物所迷惑,五十歲瞭解並順應了自然規律,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就憑藉這一點去做老師了。”

孔子說:“只知道學習,卻不知道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知道思考卻不去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籃竹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貧窮與愁苦,顏回卻沒有改變在其中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孔子說:“懂得怎麼學習的人不如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孔子說:“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樂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雲。”

孔子說:“多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看到自己身上也有她的缺點就改正自己的缺點。”

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 日夜不停。”

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但是哪怕一個普通人的志氣也不可改變。”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文章分析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學習方法)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修身做人)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道德修養)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修身做人)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修身做人)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習方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方法)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學習態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態度)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修身做人)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習態度)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人生哲理)

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道德修養)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學習方法)

論語十二章的道理分別是什麼·

3樓:

這句話的意思是整天坐著空想、感嘆是沒用的,不如馬上投入行動。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道理一樣

論語十二章原文每段寓意的是什麼

4樓:sc瘦臉**

1、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

譯文:孔子說:“學而時練習的,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寓意:講學習方法,講學習的樂趣,講個人修養學習要溫故而知新,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研究**學習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2、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

寓意:學者們十分重視道德修養,注重查清和填補空白,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最好。

3、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到三十歲,知書識理,能夠做事合於禮,到四十歲,對自己的言行學說堅信不疑,到五十歲,懂得世事發展的自然規律,到六十歲,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對待聽到的一切,到七十歲,可以從心到身自由運作,而又不越出應有的規矩。

”寓意:學習是一個終身的過程,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們的自我修養。

4、原文: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做到這樣的程度了,才可稱為老師啊。”

寓意:學習方法不僅要強調“溫故而知新”,而且要強調“知新”和新舊知識的融合。

5、原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孔子說:“學而不思則沒有,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勞神無所得。”

寓意:學習和思考要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6、原文:子曰:“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 樂。賢哉,回也!”

譯文:孔子說:“好啊,回了!一筐飯,一瓢飲,在陋巷,人不能忍受這種憂慮,顏回卻不改變他的快樂。好啊,回了!”

寓意:我們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願意學習,生活在貧困和滿足中。不管我們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我們都應該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

7、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學習的人不如天生喜歡學習的人。”

寓意:學習是件快樂的事。只有把學習視為樂趣,我們才能學得更好。

8、原文: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 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譯文:孔子說:“飯疏食飲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寓意:貧窮是常見的,但個人的道德成長不應受到貧窮的限制。孔子崇尚扶貧、幸福、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質。

9、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孔子說:“三人行,其中必定有可以為我所學習的人。我選取那些優良的方面學習它,對那些不良的方面則加以改正。”

寓意: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我們不僅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學習別人的弱點,反省自己是否有類似的問題。

10、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譯文:孔子站在河邊上說:“過去的如此夫,日夜不停地流去。”

寓意:時間緊迫,我們應該珍惜時間,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11、原文: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孔子說:“三軍可奪帥啊,男子漢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寓意:每個人都應該有雄心壯志,堅定信念,堅持不懈。

12、原文: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文:子夏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愛在裡面了。”

寓意:要堅定信念,廣泛學習,理論聯絡實際,多學、多想、多問。

5樓:mina美萍

第一章:

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

釋義: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裡)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寓意:第1句,講學習方法,要溫故而知新。第2句,講學習的樂趣,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研究**學習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第三句,講個人修養,君子應該具有的氣度與修養。

第二章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釋義: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過呢?”

寓意:治學的人重視道德修養,注意查缺補漏反省自己做人做事是否盡力了。

第三章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釋義:孔子說:“我十五歲的時候立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夠獨立做事,自立於世;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為外物所迷惑;五十歲的時候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時能聽得進不同意見;七十歲時能隨心所欲,卻不會逾越法度規矩。

”寓意:學習是一個終生的過程,只有才不斷的學習中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修養。

第四章原文: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釋義: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從而得到新的體會與理解,可以憑藉這成為老師。”

寓意:學習方法,既要強調“溫故”,還要能“知新”,新舊知識相融合。

第五章原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釋義: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有疑惑。”

寓意:學習與思考應該相結合,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第六章原文:子曰:“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 樂。賢哉,回也!”

釋義: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寓意:要端正學習的態度,樂於學習、安貧樂道,無論身處那種環境都應將學習當做一種樂趣。

第七章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釋義:孔子說:“對於學習,知道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寓意: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只有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才能學得更好。

第八章原文: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 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釋義: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寓意:貧困是常有的,但是個人道養不應該被貧困所限制,孔子提倡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質 。

第九章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釋義: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看到他們的缺(如果發現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寓意: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我們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鑑別人的短處,反省自己有沒有類似的毛病。

第十章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釋義:孔子在河邊感嘆說:“時光就像這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呀! “

寓意:時光匆匆易逝,應珍惜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

第十一章

原文: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釋義: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但一個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寓意:。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志向,並且應該堅定信念、矢志不渝。

第十二章

原文: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釋義:子夏說:“廣泛地學習並堅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懇切地向別人提問並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寓意:人應當堅定信念、廣泛學習,並要理論聯絡實際,做到多學、多思、多問 。

1、論語十二章成語歸類 :不亦樂乎,溫故知新,擇善而從,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篤志,三十而立 。

2、論語十二章特殊句式

省略句:可以為師矣。“以”後面省略代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動詞“擇”

判斷句: 賢哉,回也!

3、論語十二章通假字

不亦說乎:說:通悅,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有,通又,用於整數和零數之間 。

4、論語十二章詞類活用

學而時習之:時:名詞作狀語,按時

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詞作狀語,每日

溫故而知新:故:形容詞作名詞,舊的知識。新:新的理解與體會

傳不習乎:傳:動詞作名詞,傳授的知識

飯疏食飲水:飯:名詞作動詞,吃飯

論語 十二章,論語十二章解釋

1.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3.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4.子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5.子曰 學而...

論語十二章分類論語十二章中分類

學習方法 1.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子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3.子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態度 1.子曰 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2.子曰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3.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論語》十二章的題,論語十二章練習題 10

自由寧靜無憂 學習方法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 矣。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4.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學習態度 1.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修身做人 1 人不知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