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柒月的頂樓
學習方法: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態度:
1.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修身做人: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4.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5.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樓:若蘭
學習方法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學習態度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個人修養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3樓:羊振梅傅錦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方法)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修身做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道德修養)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修身做人)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修身做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習方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方法)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學習態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修身做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學習態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人生哲理)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道德修養)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學習方法)
論語十二章中分類
4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方法)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修身做人)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道德修養)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修身做人)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修身做人)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習方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方法)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學習態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修身做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學習態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人生哲理)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
(道德修養)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學習方法)
論語十二章裡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道德修養句子的分類分別是什麼?
5樓:暖暖炊煙裊裊
1、學習方法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4)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7)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學習態度
(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道德修養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4)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論語》
2、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 國人。
被尊稱為「大成至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 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多達 三千,賢**七十二人(「**三千,七十二賢人」)。 孔子被後世統治者尊為「聖人」、 「至聖先師,萬世師 表」,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與孔子並稱「孔孟」。
6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方法: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013初一 論語十二章 分類
7樓:匿名使用者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方法)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修身做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道德修養)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修身做人)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修身做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習方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方法)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學習態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修身做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學習態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人生哲理)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
(道德修養)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學習方法)
8樓:殤禁語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學習方法,有朋自遠方來是學習樂趣,人不知而不慍是為人態度,曾子曰的那個是為人態度,翁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學而不思則為那個是學與思的辯證關係,第六則是為人態度,七是學習興趣,八十為人態度,九是學習態度,十是 寫時間的,十一是為人,十二是學習方法。有問題的再說哈!
論語十二章有哪些成語
9樓:匿名使用者
從心所欲
[拼音]:cóng xīn suǒ yù
[釋義]: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樣便怎樣。
[出處]:《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例句]:他遇事從心所欲,弄得大家都對他有意見。
溫故知新
[拼音]:wēn gù zhī xīn
[釋義]:溫:溫習;故:舊的。 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處]:《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例句]:對學過的東西要溫故知新,對不認識的東西要不恥下問,對於學習要學而不厭。
擇善而從
[拼音]:zé shàn ér cóng
[釋義]:從:追隨,引伸為學習。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出處]:《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例句]:無論是學習上還是做人上我們都應擇善而從。
三人行必有我師
[拼音]:sān rén xíng bì yǒu wǒ shī
[釋義]: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意思是說,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可供學習、效法的物件。
[出處]:《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例句]:三人行,必有我師,只要肯放下架子,不恥下問,你就可以學到許多新的知識。
不捨晝夜
[拼音]:bù shě zhòu yè
[釋義]:舍:放棄。 不放棄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繼日。
[出處]:春秋·孔子《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例句]:再沉落,那是奈何橋上,亡魂不捨晝夜的歌聲。
10樓:歐公尺伽
成語有如下:
【不亦樂乎】
【三省吾身】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從心所欲】
【溫故知新】
【一簞一瓢】
【樂在其中】
【博學篤志】
【三人行必有我師】
建議提問的朋友遇到正確答案時,能夠及時將最快回答正確的答案採納,免得其他朋友以為前面還沒正確的答案而費盡腦筋。
採納他人的答案,既是對他人勞動成果的肯定,且提問者和答題者雙方都能獲得財富值,正所謂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未徹底解決你的問題或有其它疑難,盡可向我發起追問,亦可求助於我的團隊。
11樓:魂釗
從心所欲
[拼音]:cóng xīn suǒ yù
[釋義]: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樣便怎樣。
[出處]:《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例句]:他遇事從心所欲,弄得大家都對他有意見。
溫故知新
[拼音]:wēn gù zhī xīn
[釋義]:溫:溫習;故:舊的。 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處]:《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例句]:對學過的東西要溫故知新,對不認識的東西要不恥下問,對於學習要學而不厭。
擇善而從
[拼音]:zé shàn ér cóng
[釋義]:從:追隨,引伸為學習。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出處]:《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例句]:無論是學習上還是做人上我們都應擇善而從。
三人行必有我師
[拼音]:sān rén xíng bì yǒu wǒ shī
[釋義]: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意思是說,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可供學習、效法的物件。
[出處]:《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例句]:三人行,必有我師,只要肯放下架子,不恥下問,你就可以學到許多新的知識。
不捨晝夜
[拼音]:bù shě zhòu yè
[釋義]:舍:放棄。 不放棄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繼日。
[出處]:春秋·孔子《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例句]:再沉落,那是奈何橋上,亡魂不捨晝夜的歌聲。
論語 十二章,論語十二章解釋
1.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3.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4.子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5.子曰 學而...
《論語》十二章的題,論語十二章練習題 10
自由寧靜無憂 學習方法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 矣。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4.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學習態度 1.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修身做人 1 人不知而不...
論語十二章中的解釋,論語十二章原文每段寓意的是什麼
先秦 佚名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 子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