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尤尤老師
因為在安史之亂之後,朝廷的軍權大部分掌握在各地藩王的手中,沒有任何實際的權利,也調動不了軍隊,而各地藩王實際都掌控在節度使的手中,所以即便在安史之亂後,朝廷想要削藩,但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軍事權利,無法調動軍隊,所以並不能達到削藩的目的。當初安史之亂後,唐朝在當時全國的兵力根據統計大約有八十五萬,在當時統計到的戶籍也有2933125,依據當時的唐朝戶籍,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有乙個人是士兵,因此,即便在這種高度軍事化的情況下,當時的朝廷卻依然調動不了一兵一卒。
同時,朝廷在當時能夠依靠的只有各個藩王的軍隊,而藩王的軍隊最終都掌握在節度使的手中。所以即便當時的朝廷想要削藩,那麼就必須和節度使抗衡,在朝廷沒有一兵一卒的情況下,和節度使抗衡的話,顯然是不實際的。
而當時的朝廷也非常了解軍隊掌控在節度使手中的危險,但是在朝廷沒有足夠的實力和把握下,朝廷是不會輕易和節度使抗衡的。因此即便當時的唐朝皇帝很想削藩,但是因為自身的實力不足,所以都會先忍著。同樣的,如果朝廷採用逐個擊破的方法來削藩的話,那麼勢必會引起各地藩王的逆反心理。
據資料記載,在775年時,因為乙個節度使企圖占領另乙個節度使的地盤,因此了大規模的戰爭,不過,當時的朝廷卻利用了這個契機,聯合其他的節度使開始攻打這個節度使,因為人性貪婪的緣故,所以最終朝廷成功的除掉了兩個節度使。
不過,當時的朝廷派人遊說時,主要的目的是想各個藩王互相有異心,心生芥蒂,然後互相打起來,但最終朝廷卻還是失敗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乙個朝代,也當時也是很多國家非常嚮往的地方。現在談及唐朝也是讓人讚嘆不已,關於唐朝的電視劇集和電影也是非常的多。但是,國家的歷代新衰也是符合自然發展的規律,唐朝也沒逃過這個定律。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的割據勢力逐漸的增大。有網友就提出,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為何不削藩?筆者個人認為,唐朝也採取了方法,但是沒有產生效果,是因為當時唐朝的勢力完全抵擋不住當時割據勢力的發展。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的發展
安史之亂可謂是唐朝發展的乙個重大轉折點,似乎也是唐朝的終點。安史之亂長達七年,造成國家損耗過重,實力不斷的減弱。雖然,唐朝在此以後又錯過了一百多年,但是再也無法恢復到原來的開元盛世。
隨之而來的潘鎮割據也是大大的削弱了國家的發展。其實,當時唐朝也採取了很多的措施整治,但是由於當時潘鎮割據勢力越來越大,以至於發展到後來無法收拾的局面。
採取的措施
當時唐朝迫於局勢採取了一些措施,當時唐朝一方面加強**集權的建設,加強**軍隊的選拔人才。希望通過強大的軍隊去抵抗藩鎮割據勢力,但是後來由於潘鎮割據實力的強大,訓練出來的軍隊也最終沒有抵制住。另一方面,當時的君王是想以毒攻毒,設立了很多的潘鎮希望以此能夠去牽制彼此,但是沒想到最後越發展越亂。
朝代的更迭是自然規律
其實,唐朝即使不出現安史之亂和潘鎮割據勢力,最終也會導致滅亡因為每乙個朝代的帝王由於使用不同的改革方法和政治制度的方法,導致國家結局不同。但是歷代朝代的更迭是符合自然發展的規律。
3樓:輕靈觸動
因為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就失去了對藩王的控制,那些藩王的勢力都很大,唐朝也沒有機會削弱他們,所以越來越嚴重。
4樓:小張認社會
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卻不削藩。藩鎮割據反而更嚴重,是因為當時的唐朝皇室並沒有去削藩的實力,他們只要削藩,那些藩王們就會起兵造反。
唐朝安史之亂之後誰登基了,安史之亂之後唐朝怎麼樣了
唐肅宗李亨 上元二年三月,叛軍內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十月,唐代宗繼位,啟用唐將僕固懷恩為朔方節度使 河北副元帥,統兵進軍洛陽。寶應二年春天,田承嗣獻莫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於唐軍。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史朝義無路可走,於林中自...
唐朝著名的安史之亂大約歷時多久
8年。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 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 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
唐朝在經歷安史之亂後開始衰落,為什麼還能存活一百多年
唐朝之所以還能延續100多年的時間,依靠的是三位年輕有為的君主。在經歷安史之亂後,唐朝幾乎處於滅亡的邊緣,幸運的是唐玄宗之後的幾位皇帝都很努力,在他們的治理下唐朝慢慢地恢復了生機,從而讓唐朝能夠繼續存活一百多年的時間。唐玄宗退位後,大唐新的繼承者是唐憲宗李純,他憑藉個人能力實現了大唐中興的局面。唐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