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主要事件,司馬懿相關歷史事件

2022-05-13 06:02:02 字數 1413 閱讀 8889

1樓:

漢帝劉協 說 魏王曹丕 大致意思今取他位 後者也會取其位 歷史演變另乙個劉協又上演

2樓:唐寧

太多了,建議多看司馬懿傳記就能更了解了。

司馬懿有哪些經典的故事?

三國裡司馬懿的典型事件?

《三國演義》中與司馬懿有關的故事內容

3樓:綠林外傳

諸葛亮和司馬懿鬥智的過程,因蜀軍糧草不濟,旨在速戰,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猜到故意按兵不動,諸葛亮想使用激將法,送去女人的長袍衣物什麼的,說要不你就出戰要不就在三軍面前穿**,諸葛亮急於求成,以為司馬懿肯定上鉤,結果老謀深算,諸葛亮知道了就深深的吐了一口血,繼續擔憂糧草的問題。

這就是司馬懿有耐性老謀深算、沉得住氣的表現,三軍將領,將才!

司馬懿的性格和事件

4樓:匿名使用者

老謀深算 出其不意事件就是詐病賺曹爽

司馬懿的事蹟

三國裡司馬懿的典型事件

5樓:蛋灬丿蛋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討張魯,司馬懿隨軍。他對曹操說:「劉備用詭計俘虜劉璋,蜀中之人還未曾歸附他就又興兵爭奪江陵,這正是破劉的好機會。

今若在漢中陳兵示威,益州就會震動不安,再進兵威逼,蜀兵勢必瓦解,趁這個好機會,事情是可以成功的。聖人不能違時,也不能失時。」曹操說:

「人苦於不知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未從其計。[6]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封魏王太子。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司馬懿公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時司馬懿「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與陳群、吳質、朱鑠並稱「四友」。

此後,司馬懿更是常謀國事,多出奇策。不久,司馬懿轉為丞相軍司馬,建議屯田解決糧食問題,得到曹操的採納。他指出荊州刺史胡修粗暴,南鄉太守傅方驕奢,都不應駐守邊防,曹操未予重視。

同年六月,劉備繼取漢中後,派孟達、劉封攻占漢中郡東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勢力有所擴充套件。七月,孫權欲攻合肥,魏軍大部調動淮南防備吳軍。鎮守荊州的關羽,乘此機會率主力北攻荊襄。

圍魏將曹仁,水淹於禁七軍,斬龐德。胡、傅二人果然乘機降蜀。一時間關羽聲勢「威震華夏」,因漢獻帝在許縣,距樊城很近,曹操感到威脅,為避關羽鋒芒,一度準備遷都黃河以北。

司馬懿和曹椽蔣濟及時勸阻說:「于禁被水軍所淹,不是戰守上的失誤,對於國家的大局並沒有大損失,為此而遷都,即是向敵人示弱,又會使淮河漢水一帶人心不穩;劉備、孫權外親內疏,現在關羽坐大,孫權必定更不高興,把這事告之孫權,使他牽制關羽,則樊城之圍自解。」曹操從其計,孫權果然派呂蒙襲取公安,關羽被其俘殺。

三國演義司馬懿的故事簡要

為什麼司馬懿可以篡位,司馬懿最後為何篡位?

曹家人才輩出,可惜大多早亡。司馬懿熬過了曹操曹丕,連曹睿在諸葛亮死後縱慾過度也死了,曹氏一族最後乙個掌權的曹爽也被司馬懿用計害死,夏侯霸逃亡蜀漢,主少國疑來個黃袍加身也沒什麼 司馬懿沒有篡位,他251年就死掉了 篡位的實際實施者是司馬炎,司馬懿的嫡孫,於265年改國號為晉。司馬懿並沒有篡位,但司馬炎...

司馬懿篡位之心是啥時候開始的,司馬懿是什麼時候有篡位之心的?

司馬懿沒有篡位之心,他只想把自己和家族的權利搞大些,想篡位的是他的二子,但也不能全怪他們,這是客觀上歷史的必然。結果還是司馬炎當了皇上 篡位了 他沒有篡位之心,而是他的兒子司馬昭 曹丕死之後吧 那時魏國已經有點式微了 所愛之人曹丕死後 你懂得 司馬懿是什麼時候有篡位之心的?慾望無止境,如果主公不夠強...

軍師聯盟司馬懿諸葛亮誰比較厲害司馬懿最後為什麼

諸葛亮更厲害,諸葛亮死後司馬懿說,我和孔明比,唯一長處,就是回沒有他那份執念。為了區區一答個承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此天下,再無此奇才。在滅掉蜀國之後,司馬懿感嘆到 我與你為敵6載,卻視你為知音,孔明,讓我尊你一聲先生 老師 沒看過 主角是司馬懿應該是司馬懿厲害 電視機不要當真 自己喜歡誰,誰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