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徐志摩《再別康橋》中的康橋在什麼地方?

2022-12-02 17:41:09 字數 4251 閱讀 4587

1樓:

再別康橋

徐志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2樓:水岸菖蒲

輕輕的我走了 尋夢,撐一支長蒿正如我輕輕的來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我輕輕的招手 滿載一船星輝作別西天的雲彩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那河畔的金柳 但我不能放歌是夕陽中的新娘 悄悄是別離的笙蕭波光裡的艷影 夏蟲也為我沉寞在我的心頭蕩漾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軟泥上的青荇 悄悄的我走了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正如我悄悄的來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揮一揮衣袖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不帶走一片雲彩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徐志摩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3樓:屈亭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做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乙隻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慢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離別的聲蕭;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徐志摩《再別康橋》中的康橋在什麼地方?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是寫給誰的

4樓:輝鬱藤懿

寫給康橋~

《再別康橋》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宛如一曲優雅動聽的輕**。2023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國訪問,舊地重遊,勃發了詩興,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化作縷縷情思,融匯在所抒寫的康橋美麗的景色裡,也馳騁在詩人的想象之中。

全詩以「輕輕的」「走」「來」「招手」「作別雲彩」起筆,接著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緻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得真摯、濃郁、雋永。

這首詩表現出詩人高度的藝術技巧。詩人將具體景物與想象糅合在一起構成詩的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巧妙地把氣氛、感情、景象融匯為意境,達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詩的結構形式嚴謹整齊,錯落有致。

全詩7節,每節4行,組成兩個平行台階;1、3行稍短,2、4行稍長,每行6至8字不等,詩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詩與自由詩二者的形式糅合起來,使之成為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現代化的建築美。詩的語言清新秀麗,節奏輕柔委婉,和諧自然,伴隨著情感的起伏跳躍,猶如一曲悅耳徐緩的散板,輕盈婉轉,撥動著讀者的心弦。

詩人聞一多20年代曾提倡現代詩歌的「**的美」「繪畫的美」「建築的美」,《再別康橋》一詩,可以說是「三美」具備,堪稱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原文以及賞析!!!

5樓:high芋頭小姐

一、《再別康

橋》的原文

《再別康橋》—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二、《再別康橋》的賞析

《再別康橋》這首詩充分體現了新月詩派的「三美」,即繪畫美、建築美、**美。**美是徐志摩最強調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後一句是反覆的,加強節奏感,且其中的詞是重疊的,例如「悄悄」、「輕輕」、「沉默」。

再者每句詩換韻,因為感情是變化的,所以不是一韻到底的。再是音尺,「輕輕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潑好動的性格,再是壓韻。

所謂建築美,

一、三句詩排在前面,

二、四句詩低格排列,空一格錯落有致,建築有變化;再者一三句短一點,二四句長一點,顯出視覺美,**是聽覺,繪畫是視覺,視覺美與聽覺美融通,讀起來才會感覺好。

再談到繪畫美即是詞美,如「金柳」、「柔波」、「星輝」、「軟泥」、「青荇」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動態感和柔美感。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中的經典語句是?

6樓:匿名使用者

再別康橋

徐志摩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7樓:匿名使用者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8樓:匿名使用者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再別康橋是是徐志摩為誰寫的?

9樓:

其實徐志摩當時是到康橋找他的朋友,只是他的朋友都不在,為了趕著去找另外乙個朋友,於是匆匆離開了康橋,最後在回國的途中面對大海和天空,突然有感而發,寫下了再別康橋。可以說他是給他自己寫的,以此來表達自己當時離開康橋時的切身感受。

10樓:蒼穹山清靜峰峰主沈清秋本尊

深層次來說,是寫給林微音的,透過景寫人情

徐志摩《再別康橋》詩詞的完整意思

11樓:匿名使用者

《再別康橋》賞析徐志

12樓:汗晚竹紅鸞

再別康橋(原文)

徐志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做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乙隻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慢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離別的聲蕭;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13樓:妻梅

去這看看老師們是怎麼教的吧

分析徐志摩《再別康橋康橋》產生的背景,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中的康橋指的是什麼?

徐志摩的文章《再別康橋》徐志摩的文章《再別康橋》原文是什麼?

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

再別康橋的原文,再別康橋原文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

徐志摩在哪寫的再別康橋徐志摩為什麼寫再別康橋

再別康橋 作於徐志摩第三次歐遊的歸國途中。時間是1928年11月6日,地點是中國上海。1928年詩人故地重遊康橋。同年11月6日在歸途的中國南海上,他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這首詩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 新月 月刊第1卷10號上,後收入 猛虎集 可以說 康橋情節 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而 ...